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测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理论基础1.1 激光干涉技术激光干涉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相干性进行测量的方法。
当两束光波发生干涉时,它们的相位差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检测来实现对物体距离的测量。
激光干涉技术的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
1.2 相位调制技术相位调制技术是利用光的相位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
在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中,我们通过改变激光的相位来实现对物体位移的测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等优点。
1.3 差分激光干涉技术差分激光干涉技术是一种利用两束激光之间的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的方法。
在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中,我们使用两束激光进行干涉,其中一束激光作为参考光,另一束激光作为探测光。
当探测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时,它们的相位差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检测来实现对物体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应用2.1 纳米尺度测量由于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它在纳米尺度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测量晶圆上的微小缺陷;在生物医学领域,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2 机械加工行业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
例如,在数控机床上,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监测刀具的位置和磨损情况;在航空航天领域,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检测飞机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2.3 科学研究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还在许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材料科学领域,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在物理学领域,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探索基本物理规律。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PPT课件

P
线偏振光 I
偏振化方向 (透振方向)
I 1 I 2
我们研发各种偏振片和延迟器件
o光 e光
双 折折射射现现象
方解石晶体
CaCO 3
纸面
当方解石晶体旋转时, o光不动,e光围绕o光旋转
纸面
双 折
光光
射
方解石 晶体
晶体的光轴
当光在晶体内沿某个特殊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该 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在干涉测量中,干涉仪以干涉条纹来反映被测件的信 息,其原理是将光分成两路,干涉条纹是两路光光程差相 同点联成的轨迹。而光程差△是干涉仪两支光路光程之差, 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j、ni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li, lj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何路程差。若把被测件放入
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干涉仪的光程差将随着被测件的 位置与形状而变,干涉条纹也随之变化,测量出干涉条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波干涉原理为基础进行测量的一 门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激光的出现、隔振条件 的改善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使干涉测量技术得到 长足发展。
干涉测量技术大都是非接触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灵 敏度和精度。干涉测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位移、 长度、角度、面形、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及振动等方面的测 量。在测量技术中,常用的干涉仪有迈克尔逊干涉仪、马 赫-泽德干涉仪、菲索干涉仪、泰曼-格林干涉仪等;70年 代以后,抗环境干扰的外差干涉仪(交流干涉仪)发展迅速, 如双频激光干涉仪等;近年来,光纤干涉仪的出现使干涉 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干涉仪性能也更加稳定。
(4)“猫眼”反射器 如下图(c)所示,它由一个透镜L和一 个凹面反射镜M组成、反射镜放在透镜的主焦点上,从左边来 的入射光束聚焦在反射镜上,反射镜又把光束反射到透镜, 并沿与入射光平行的方向射出(与反射镜的曲率无关)。若反 别镜的曲率中心C’和透镜的中心C重合,那么当透镜和反射 镜一起绕C点旋转时,光程保持不变:“猫眼“反射器的优点 是容易加工和不影响偏振光的传输。在光程不长的情况下也 可考虑用平面反射镜代替凹面反射镜,这样更容易加工和调 整。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一、引言话说这天,小明正在实验室里研究一种神奇的技术——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可是大有来头,可以让我们在不损伤被测物体的情况下,精确地测量出它的位移。
小明激动地拍着自己的大腿,心想:“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啊!”二、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原理其实,这个技术的原理很简单。
就是通过激光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纳米粒子位移的测量。
具体来说,就是让激光分成两束,一束是参考光,另一束是待测光。
这两束光通过一个光学元件(如透镜)相交,然后再经过一个纳米粒子散射。
由于纳米粒子的存在,这两束光会发生相位差,从而形成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位置,就可以得到纳米粒子的位移信息。
三、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应用小明兴奋地告诉大家,这个技术有很多应用场景。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它来检测微小的机械故障;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变化;甚至还可以用来制作高精度的微型机器人。
听完小明的介绍,大家都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尝试将这个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优势小明接着说:“这个技术的优势可多了!它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纳米级别;它对被测物体的损伤非常小,不会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它的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的技能;它的成本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五、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挑战与前景这个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说,如何提高测量精度;如何降低设备的成本;如何扩大应用范围等。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精度测量的需求增加,这个技术的前景一定会非常广阔。
六、结语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实验五、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实验五、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2.掌握微米及亚微米量级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3.了解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场合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泰曼-格林(Twyman-Green )干涉系统,T -G 干涉系统是著名的迈克尔逊白光干涉仪的简化。
用激光为光源,可获得清晰、明亮的干涉条纹,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T -G 干涉系统激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L 1提供入射的平面波(平行光束)。
设光轴方向为Z轴,则此平面波可用下式表示:ikz Ae Z U =)((1)式中A −−平面波的振幅,λπ2=k 为波数,λ−−激光波长此平面波经半反射镜BS 分为二束,一束经参考镜M 1,反射后成为参考光束,其复振幅U R 用下式表示)(R R z R R e A U φ⋅=(2)式中A R −−参考光束的振幅,φR (z R )−−参考光束的位相,它由参考光程z R 决定。
另一束为透射光,经测量镜M 2反射,其复振幅U t ,用下式表示:)(t t z i t t e A U φ⋅=(3)式中A t −−测量光束的振幅,φt (z t )−−测量光束的位相,它由测量光程Z t 决定。
此二束光在BS 上相遇,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因而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光强I(x,y)由下式决定*⋅=U U y x I ),((4)式中***+=+=t R t R U U U U U U ,,而U*,U R *,U t *为U ,U R ,U t 的共轭波。
当反射镜M 1与M 2彼此间有一交角2θ,并将式(2),式(3)代入式(4),且当θ较小,即sin θ≅θ时,经简化可求得干涉条纹的光强为:)2cos 1(2),(0θkl I y x I +=(5)式中I 0−−激光光强,l −−光程差,t R z z l -=。
式(5)说明干涉条纹由光程差l 及θ来调制。
当θ为一常数时,干涉条纹的光强如图22λ⋅=N l (6) 式中N −−干涉条纹数因此,记录干涉条纹移动数,已知激光波长,由式(6)即可测量反射镜的位移量,或反射镜的轴向变动量∆L 。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及应用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聊聊一种神奇的技术——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
这个技术可是大有来头,它可以让我们轻松地测量出纳米级别的物体位移,而且精度还非常高。
接下来,我就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技术。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利用激光和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位移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激光干涉,它是结合了相位调制技术和差分技术的新型干涉方法。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位移了。
那么,这种技术有什么应用呢?其实,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技术来研究材料的形变、裂纹等问题;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技术来检测零件的尺寸、位置等参数;在医学领域,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技术来研究细胞的运动、生长等现象。
只要是需要精确测量物体位移的地方,都可以用到这种技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这种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吧。
我们需要准备两台激光器和一个干涉仪。
这两台激光器分别发射不同频率的激光,然后通过一个光学元件(如透镜)汇聚到一起。
接着,我们将这两束激光分别照射到待测物体上,使得物体表面产生反射光。
然后,这两束反射光再经过同样的光学元件汇聚到一起,形成一束复合光。
这就是干涉光。
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这束干涉光的相位差。
具体来说,就是测量这两束光到达干涉仪的时间差。
由于这两束光是通过透镜汇聚在一起的,所以它们的相位差与物体距离干涉仪的距离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时间差来计算出物体距离干涉仪的距离。
这就是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相位调制技术来调整激光器的输出波形,使得干涉光的强度更加稳定;我们还可以利用差分技术来消除环境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这样一来,我们的测量结果就会更加准确可靠了。
混合式相位调制差分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技术。
实验一 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实验一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2.掌握微米及亚微米量级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3.了解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场合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泰曼-格林(Twyman-Green)干涉系统,T-G干涉系统是著名的迈克尔逊白光干涉仪的一种变型,在光学仪器的制造工业中,常用其产生的等间距干涉条纹对光学零件或光学系统作综合质量检验。
泰曼-格林干涉仪与原始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不同点是,光源是单色激光光源,它置于一个校正像差的透镜L1的前焦点上,光束经透镜L1准直后,被分束器A分成两束光,到达反射镜M1和M2并被反射,两束反射光再次经A透射和反射,用另一个透镜校正像差的透镜L2会聚,人眼则处在透镜L2的焦点位置观察,能够观察到反射镜M1和M2的整个范围,从而可获得清晰、明亮的等间距干涉直条纹,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泰曼-格林干涉仪原理图若作出反射镜M1在半反射面A中的虚像M1'(图中未画出),干涉仪的出射光线相当于M2和M1’所构成的空气楔的反射光,因而泰曼干涉仪实际上就等效于平面干涉仪,只是这里两束光的光路被完全分开,进而产生了等厚干涉条纹。
当光源是点光源时,条纹是非定域的,在两个相干光束重叠区域内的任何平面上,条纹的清晰度都一样。
不过,实际上为了获得足够强度的干涉条纹,光源的扩展不能忽略,这时条纹定域在M1和M2构成的空气楔附近。
下面解释干涉条纹的产生,如图1所示,设入射平面波经M 1反射后的波前是W 1,经M 2反射后相应的波前是W 2,W 1和W 2位相相同。
引入虚波前W 1’ ,它是在W 1半反射面A 中的虚像,图中画出了虚相交于波前W 2上P 点的两支光路,这两支光在P 点的光程差为PN h ∆==即等于W 1’到P 点的法线距离,因为W 1’和W 2之间介质(空气)折射率为1,显然当0,1,2,...h m m λ==±±时,P 点为亮点,而当 1()0,1,2,...2h m m λ=+=±±时,P 点为暗点。
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刘pp 学号:5502311pp 专业班级:ppp实验日期:2014/9/17 实验成绩:精密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激光干涉测量的原理2.掌握微米及亚微米量级位移量的激光干涉测量方法3.了解激光干涉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应用场合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泰曼-格林(Twyman-Green)干涉系统,T-G干涉系统是著名的迈克尔逊白光干涉仪的简化。
用激光为光源,可获得清晰、明亮的干涉条纹,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T-G干涉系统激光通过扩束准直系统L1提供入射的平面波(平行光束)。
设光轴方向为Z 轴,则此平面波可用下式表示:ikz((1))U=ZAe式中A −−平面波的振幅,λπ2=k 为波数,λ−−激光波长此平面波经半反射镜BS 分为二束,一束经参考镜M 1,反射后成为参考光束,其复振幅U R 用下式表示)(R R z R R e A U φ⋅=(2)式中A R −−参考光束的振幅,φR (z R )−−参考光束的位相,它由参考光程z R 决定。
另一束为透射光,经测量镜M 2反射,其复振幅U t ,用下式表示:)(t t z i t t e A U φ⋅=(3)式中A t −−测量光束的振幅,φt (z t )−−测量光束的位相,它由测量光程Z t 决定。
此二束光在BS 上相遇,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因而产生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光强I(x,y)由下式决定*⋅=U U y x I ),( (4)式中***+=+=t R t R U U U U U U ,,而U*,U R *,U t *为U ,U R ,U t 的共轭波。
当反射镜M 1与M 2彼此间有一交角2θ,并将式(2),式(3)代入式(4),且当θ较小,即sin θ≅θ时,经简化可求得干涉条纹的光强为:)2cos 1(2),(0θkl I y x I += (5) 式中I 0−−激光光强,l −−光程差,t R z z l -=。
基于LabVIEW的激光双频外差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

基于LabVIEW的激光双频外差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何京徽;许素安;谢敏;袁铭权;钱飞;陈乐;孙坚【期刊名称】《测控技术》【年(卷),期】2014(033)005【摘要】工业的发展对位置测量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测量外差干涉仪由于其自身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高、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的特点,在纳米测量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外差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外差干涉仪作为位置检测单元,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纳米精度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纳米计量和超精密测量领域.【总页数】4页(P31-34)【作者】何京徽;许素安;谢敏;袁铭权;钱飞;陈乐;孙坚【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上海200336;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41【相关文献】1.超精密外差利特罗式光栅干涉仪位移测量系统 [J], 王磊杰;张鸣;朱煜;鲁森;杨开明2.基于SoPC的双频激光回馈位移测量系统设计 [J], 任全会;王学力3.基于法拉第旋光效应的激光外差干涉测量系统的优化设计 [J], 刘燕娜;严利平;杨涛;钟挺;陈本永4.基于可变相位延迟的激光干涉式亚纳米级微位移测量系统 [J], LIUTong;ZHANG Liu;ZHANG Guan-yu;CHEN Chen;ZHONG Zhi-cheng5.纳米级分辨率双频激光回馈位移测量系统 [J], 张立;周鲁飞;谈宜东;张书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设计
总体构思及方案确定:
一、
光学测量方法是伴随激光、全息等技术的研究发展而产生的方法,它具有非接
触、材料适应性广,测量点小、测量精度高、可用于实时在线快速测量等特点,在微位移测量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20年来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位移的光学测量提
供了有力支持,使其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并将成果逐步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按使用光学的原
理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光外差法:
光外差法是利用光外差原理,激光束通过分光束分成两束光,一束经过光频移器后,得
到一个频移,作为测量光束;另一束未经频移的光束作为参考光束。测量光聚焦在被测表面,
其反射光再次经过一定频移后与参考光束会合,经偏振片相互干涉由光电接收器接收,从而
获得被测表面的微位移。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与分辨率都比较高,分辨率能达到亚纳米级,
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比较适用于超精度表面的测量,但量程小、结构复杂、成本比较
高。
2 电镜法
电镜法是利用电子显微镜直接得到被测表面的微位移。但目前其产品体积大,且局限于
在实验室研究使用,不能用于加工生产现场。
3 激光三角测量法
三角法测量法是种传统的测位移方法,将被测物表面与光源及接收系统摆在三个点,构
成三角形光路。其工作过程主要是: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束经透镜照射被测物体表面上;光线
由物体表面漫反射,一部分被光电接收系统接收。如果物体表面高低不平,则在光电接收探
测器的光敏面上的光斑有一定的移动,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可求出物体表面的位移。
4 干涉法测量
干涉测量法是基于光波的干涉原理测位移的方法。激光的出现使干涉测量位移的应用范
围更加广泛。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由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分光镜分为两束,一束射向干涉仪
的固定参考臂,经参考反射镜返回后形成参考光束;另一束射向干涉仪的测量臂,测量臂中
的反射镜随被测物体表面的位移变化而移动,这束光从测量反射镜后形成测量光束。测量光
束和参考光束的相互叠加干涉形成干涉信号。干涉信号的明暗变化密度与被测测位移成反
比。因此,由光接收器件光电显微镜得到的明暗变化密度可以得出被测位移的值。
干涉法原理简单、构造容易,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适用于实时动态测量而被广泛
应用于位移测量。
总结:经过比较,选用干涉法测量。
二、
激光干涉纳米位移测量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电路包括光路部分、
光信号检测部分、信号处理及计数处理部分、显示部分。系统使用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
用激光干涉的方法随位移的变化产生条纹变化,采用CCD作为条纹拾取元件,配以去噪装置、
条纹判向电系统及条纹细分系统,最后由计算机处理数据,得出被测物的位移量并显示。
1、主要内容涉及:完成基于激光干涉测位移的原理分析;提出激光干涉式微位移测量
系统的设计方法;完成该系统机械结构和相关电路设计;有可能的话完成该测量系统的程序
设计,仿真调试最终完成整个自动位移测量系统。
2、各部件:
激光干涉测位移的原理图:
驱动电路 控制接口
被测量 CCD 去噪处理 整形比较 计数器 计算机
显示
去噪处理部分:CCD接收的光信号不是光滑的正弦信号,经过去噪部分能使其信号变为较
标准的正弦信号。
条纹判向技术装置:在微位移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外界干扰,会使被测物体产生正反两个
方向的移动,故为了不使计数器产生误计数,必须对被测物体的位移方向进行
判别,从而实现可逆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