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分析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试题及答案实验试题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试题描述:请设计一个具有以下要求的网络拓扑结构:1. 总共有5个子网,每个子网包含10台主机和1台路由器;2. 每个子网之间通过交换机连接;3. 路由器之间通过WAN连接;4. 所有主机可以互相通信。

答案:为满足上述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文字描述网络拓扑结构,可以使用图形描述)实验试题二:IP地址规划试题描述:假设你需要为一个大型公司规划IP地址,该公司具有1000台主机,同时拥有5个子网,每个子网下主机数量不等。

请规划IP地址并确定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以及广播地址。

答案:为了规划IP地址,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地址规划方案:(给出详细的IP地址规划方案,包括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广播地址)实验试题三:网络安全策略试题描述:为了保障网络安全,你需要制定一套网络安全策略。

请列举出至少5条网络安全策略,并对每条策略进行简要解释。

答案:为了确保网络安全,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网络安全策略:1. 强密码策略:要求所有用户设置强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定期更换密码,增加破解难度。

2. 防火墙配置:使用防火墙限制对网络的非授权访问,并设置规则阻止潜在的恶意流量。

3. 限制访问权限:对各个用户和用户组设置适当的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

4. 定期更新及漏洞修复: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更新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防止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

5. 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同时记录网络日志以便后期分析和溯源。

实验试题四:网络协议分析试题描述:请分析以下网络通信场景,描述通信过程中涉及到的网络协议以及其功能:1.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2. 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3. 文件传输。

答案:1.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 使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网页内容;- 使用DNS(域名系统)解析域名,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以便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

tcpip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

tcpip课后习题答案整理版

第一章1、Internet是以ARPANET 网络为雏形建立的2、现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族,其版本为V43、tcp/ip一般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层4、常用的http工作在tcp./ip的应用层层5、ip地址属于tcp/ip中网际层的概念6、传输层常用的两个协议是TCP和UDP7、网络接口卡工作再tcp/ip的网络接口层8、osi/rm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7层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9、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是1997年6月3日组建的Internet管理和服务机构,行使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职责10、rfc是指请求评价文档第二章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种2、物理层常用的传输介绍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四种3、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数字传输,光波传输和无线电传输四种4、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数据编码技术有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三种5、根据通信双方是否可以同时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通信方式6、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表示成适当的信号形式,以便数据的传输和处理7、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三种数据编码技术:即数字数据的模拟编码,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和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8、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式不归零,差分不归零,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等第三章1、一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Ip地址共分为 5 大类3、一个ip地址用4个字节表示,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格式是点分十进制4、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部分(包括子网号部分)为192.168.5.120/295、以太网是利用Arp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6、在转发一个ip数据包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该数据报丢弃,然后向源主机发送ICMP报文7、路由器选择算法工作在网际层,它负责确定对所受到的ip数据包应通过哪条传输线转发8、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两种,它们建立与维护方式不同9、tcp/ip协议簇专门设计了用于地址解析的协议,其中ARP可以把一个ip地址映射成对应的物理地址,而对于无法保存ip地址的主机,RARP提供了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逆向地址映射第四章1、传输层主要提供了TCP和UDP两个常用协议2、端口号用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表示3、常用协议HTTP的端口号为804、Tcp可以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流服务。

物联网网络协议与拓扑结构考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网络协议与拓扑结构考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网络协议与拓扑结构(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物联网中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A. IPv6B. HTTPC. TCP/IPD. DNS2. 以下哪些协议属于物联网的局域网技术?A. IPv6B. EthernetC. Wi-FiD. Zigbee3. 在物联网中,Zigbee协议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低功耗B. 高可靠性C. 低成本D. 高速传输4. 下面哪种拓扑结构不适合物联网应用?A. 星型B. 环型C. 网状D. 树形5. 物联网中的无线个人 Area Network(WPAN)通常采用哪种通信方式?A.蓝牙B. ZigbeeC. Wi-FiD. IPv66. 在物联网中,哪个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连接?A. TCP/IPB. UDPC. HTTPD. HTTPS7. 以下哪些协议可以在物联网中实现设备间的通信?A. DNSB. DNSSECC. DHCPD. Zigbee8. 哪种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可扩展性?A. 星型B. 环型C. 网状D. 树形9.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节点通常采用哪种处理能力较低的处理器?A. ARMB. MIPSC. AVRD. PIC10. 在物联网中,哪个设备属于“感知层”设备?A. 路由器B. 交换机C. 传感器节点D. 数据中心11. 关于物联网中的MQTT协议,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MQTT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协议B. MQTT适用于低带宽、高延迟或不稳定的网络环境C. MQTT消息可以包含数据和头部信息D. MQTT只有单个客户端可以发布消息12. 在物联网中,下列哪种协议主要用于远程控制和监测?A. HTTPB. TCP/IPC. ZigbeeD. SMTP13.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设备”是指什么类型的设备?A. 服务器B. 存储设备C. 传感器节点D. 路由器14. 下列哪些协议属于物联网中的“应用层协议”?A. TCP/IPB. HTTPC. ZigbeeD. DNS15. 在物联网中,哪个协议用于在设备之间进行安全通信?A. WPA2B. SSL/TLSC. DNSD. HTTP16.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平台”主要提供哪些服务?A. 设备管理B. 数据管理C. 应用服务D. 远程控制17. 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在物联网中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A. HTTPB. TCP/IPC. ZigbeeD. DNS18. 在物联网中,哪个协议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设备互联?A. IPv6B. GPSC. SMSD. Wi-Fi19. 下列哪种设备属于“应用层设备”?A. 传感器节点B. 网关C. 智能家居控制器D. 数据中心20. 在物联网中,下列哪种协议主要用于构建物联网网络?A. IPv6B. TCP/IPC. ZigbeeD. DNS21.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应用”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智能家居B. 工业自动化C. 医疗健康D. transportation22.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分为几类?A. 传感器设备B. 执行器设备C. 通信设备D. 数据处理设备23. 在物联网中,下列哪种协议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A. TCP/IPB. HTTPC. ZigbeeD. DNS24.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哪些方面?A. 硬件设备B. 软件平台C. 网络连接D. 数据分析25.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平台”主要提供哪些服务?A. 设备管理B. 数据管理C. 应用服务D. 远程控制26.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网络”可以采用哪种拓扑结构?A. 星型B. 环型C. 网状D. 树形27.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数据”可以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安全传输?A. 加密通信B. 数字签名C. 防火墙D. 认证机制28.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设备”通常具有哪种特点?A. 低功耗B. 小型化C. 高性能D. 成本低29.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应用”可以根据哪些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A. 功能需求B. 性能需求C. 安全性需求D. 成本需求30.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项目”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A. 项目规模B. 投资成本C. 技术难度D. 市场需求31. 在物联网中,下列哪种协议常用于建立自组织和自适应网络?A. ZigbeeB. IPv6C. TCP/IPD. DNS32.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服务”包括哪些方面?A. 设备管理B. 数据管理C. 应用服务D. 远程控制33.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应用层”通常包括哪些技术?A. HTTPB. SMTPC. FTPD. DNS34.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安全”需要考虑哪些方面?A. 数据加密B. 访问控制C. 身份验证D. 防范攻击35.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终端设备”通常具有哪些功能?A. 数据采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存储D. 数据展示36.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数据”可以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实时分析?A. 关系数据库B. NoSQL数据库C. 数据仓库D. 数据挖掘37.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中间件”主要起到哪些作用?A. 设备管理B. 数据管理C. 应用服务D. 远程控制38.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模块”可以根据哪些需求进行定制开发?A. 功能需求B. 性能需求C. 技术需求D. 成本需求39.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项目”可以如何进行实施?A. 规划阶段B. 设计阶段C. 开发阶段D. 测试阶段40. 物联网中的“物联网标准”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规范设备接口B. 统一数据格式C. 提高网络性能D. 简化应用开发二、问答题1. 物联网中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2. TCP/IP协议分层模型包括哪些层次?3. 什么是MQTT协议?它的特点是什么?4. 物联网中的ZigBee协议有什么作用?5. 物联网中的Wi-Fi Direct协议是什么?6. 物联网中的LoRaWAN协议有什么优点?7. 物联网中的NB-IoT协议是什么?8. 物联网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参考答案选择题:1. AC2. D3. ABC4. B5. B6. A7. D8. D9. C 10. C11. D 12. C 13. C 14. BD 15. B 16. ABC 17. C 18. A 19. C 20. B21. ABCD 22. ABCD 23. A 24. ABCD 25. ABC 26. ABCD 27. ABD 28. BD 29. ABCD 30. ABCD31. A 32. ABC 33. A 34. ABCD 35. ABC 36. BD 37. ABC 38. ABC 39. ABCD 40. ABD 问答题:1. 物联网中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物联网中常见的网络协议有HTTP、HTTPS、MQTT、CoAP等。

(6)--《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期末考试(2009年答案题解)

(6)--《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期末考试(2009年答案题解)

一、填空(10分)1、设源主机的IP=192.168.10.11,MAC=000000999999。

网关的IP=192.168.10.254,MAC=000000999999。

目的主机的IP=192.168.1.10,MAC=000000111111。

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问在封装数据包时,目的IP是( )和目的MAC是(),IP包的上层协议字段是(),ICMP的类型字段( )。

2、下表为网络分析器连续捕捉到的一段HTTP会话的数据报,IP和TCP都没有选项字段。

请认真分析后填空?No Source Destination IP总长度 Protocol Summary1 192.168.1.1 192.168.1.250 40 HTTP 序号=10000, 确认序号=200002 192.168.1.250 192.168.1.1 100 HTTP 序号=20000, 确认序号=100003 192.168.1.1 192.168.1.250 60 HTTP 序号=( ), 确认序号=( )4 192.168.1.250 192.168.1.1 300 HTTP 序号=( ), 确认序号=( )5 192.168.1.1 192.168.1.250 40 HTTP 序号=( ), 确认序号=( )二、设计报文(15分)1、已知吉林大学的主页地址是202.198.16.80,在DNS反向查询时,需要将IP地址添加到DNS的域名循环体中,完成DNS报文的字段内容:域名循环体LOOP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域标记:( )长 度:( )问题类型:( )问题类别:( )三、协议解析(20分)下面是在以太网上捕获到的2个报文,根据关键字段的值,解析出他们是什么报文?按字段解析出各字段的值是什么(不必转换10进制,直接用16进制)?1、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8 00 45 00 00 25 94 48 40 00 80 11 E2 29 C0 A8 01 0B C0 A8 01 FA 07 D0 0B B8 00 11 5E 1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2、FF FF FF FF FF FF 06 07 08 09 0A 0B 08 06 00 01 08 00 06 04 00 01 00 0C 29 F9 8D 93 C0 A8 01 64 00 00 00 00 00 00 C0 A8 01 C8四、解释问题(30分)1、举出两种不需要发送ARP分组的情况?2、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lab/experiment”,没用捕获到DNS请求报文,为什么?3、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主机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运行“Ping 192.168.1.200 ”命令,可能捕获到那些相关的协议数据报文?4、在ARP欺骗的实验中,主机D欺骗了主机A和主机C,画出主机A ping C 时的传输路径图。

《tcp_ip协议分析》网络协议与分析课后习题.docx

《tcp_ip协议分析》网络协议与分析课后习题.docx

第一章1、异构网络互连的问题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举例来说,用户A可以通过接入使用以太网技术的校园网,与另外一个使用电话点对点拨号上网的用户B之间进行邮件通信,同时还和一个坐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的使用WCDMA手机进行3G上网的用户C进行QQ聊天。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采用不同技术的异构网络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它们的信道访问方式和数据传送方式不同, 其帧格式和物理地址形式也各不相同。

2、请描述图1-2中,用户A和用户C进行QQ聊天吋的数据转换和传输过程。

用户A的主机将发送的数据先封装到IP数据包中,再封装到以太帧中,发送到其接入的以太网中,并到达路由器Rio路rtl器R1从以太帧屮提取IP数据包,根据目标IP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再将其封装成SDH帧,转发到因特网主干网屮,经过因特网主干网屮若干路由器的选路和转发,到达路由器R3路由器R3从SDH帧中提取IP数据包,转换成WCDMA帧,发送到3G网络中,到达用户C的主机。

用户C的主机提収出IP数据包,最总交付到上层的QQ应用程序,显示给用户C。

3、TCP/IP协议族屮的协议主要有哪些?请列举出协议的名称并查找其对应的最新RFC编号。

768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791IP Internet 协议792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793TCP传输控制协议826 ARP地址解析协议959 FTP文件传输协议4、画出TCP/IP模型和OSI模型之间的层次对应关系,并举例TCP/IP模型中各层次上的协议。

0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模型对照表0SI模型TCP/IP模型层数名称层数名称协议簇第7层第6层' 第5层' 应用层 _表示层会话层一第4层应用层HTTPs FTP、SMTP、TelnetsDNS及其他第4层传输层第3层传输层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第3层网络层第2层Internet 层 / 互联网层/ 网际层最著名的IP,还有ICMPs ARP、RARP第2层_第1层数据犍路层物理层第1层网络访问层/ 网络接口层主宴参与IP分组时連立和陞負介质的物理连接Ethernet-, ARPAnet^应用层:应用层对应OSI模型的上面三层。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

tcp/ip网络与协议答案篇一:TCP-IP练习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 OSI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A)A、利用不可路由的物理地址建立平面网络模型B、通过物理媒体以比特流格式传输数据C、利用逻辑地址建立多个可路由网络D、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层实体之间的会话2. 网络类型号127.x.y.z表示(其中x,y,z表示小于或等于255的一个任意十进制数字)(C)A、一个专用地址B、一个组播地址C、一个回送地址D、一个实验地址3.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OSI模型的(A)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B、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仅网络层4.5.6. IP报头的最大长度是多少个字节(B)A、20 B、60C、64D、256 下列哪个协议可提供“ping”和“traceroute”这样的故障诊断功能(A)A、ICMPB、IGMPC、ARPD、RARP 下列对于IP地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主机部分全为“1”的IP址址称为有限广播B、0.x.y.z表示本网络的指定主机C、一个A类网的IP址址x.0.0.0表示x这个网络D、IP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属于保留地址7. 下列哪项属于有效的C类IP地址范围(“hhh”表示可分配的主机地址部分)(A)A、192.000.001.hhh ~ 223.255.254.hhhB、192.hhh.hhh.hhh ~ 239.255.255.255C、224.000.000.000 ~ 239.255.255.255D、128.001.hhh.hhh ~ 191.254.hhh.hhh8. 为了确定将数据发送到下一个网络的路径,网络层必须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帧做什么(D)A、封装数据包B、改变其IP地址C、改变其MAC地址D、拆分数据包9.10. 从一个C类网络的主机地址借3位时,可建立多少个可用子网(B)A、3B、6C、8D、12 位于同一子网内的每台主机的IP地址满足(B)A、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B、网络部分与子网部分相同C、子网部分与主机部分相同D、只需网络部分相同即可11. 使用超网(CIDR)技术的主要原因是(C)A、为了去除对子网掩码的需求B、为了扩大路由表的长度C、为了减少路由表的条目D、为了增加额外的B类网络12.13.14. ARP请求作为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帧被发送(A)TCP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了下列哪种类型的线路(A)下列哪项正确地描述了代理ARP(D)A、广播B、单播C、组播D、定向广播A、虚拟线路B、动态线路C、物理线路D、无连接线路A、代理ARP允许一个无盘工作站获取另一个无盘工作站的IP址址B、代理ARP将目的IP地址解析为目的物理(MAC)地址C、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本地主机回应ARP请求D、代理ARP允许路由器代替远程主机回应ARP请求15. 在发送TCP接收到确认ACK之前,由其设置的重传计时器到时,这时发送TCP会(A)A、重传重要的数据段B、放弃该连接C、调整传送窗口尺寸D、向另一个目标端口重传数据16. 下列哪项有关UDP的描述是正确的(D)A、UD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用于在网络应用程序间建立虚拟线路B、UDP为IP网络中的可靠通信提供错误检测和故障恢复功能C、文件传输协议FTP就是基本UDP协议来工作的D、UDP服务器必须在约定端口收听服务请求,否则该事务可能失败17.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建立TCP连接时“第一次握手”所做的工作(C)A、“连接发起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SYN-ACK段B、“接收方”向“连接发起方”发送一个SYN-ACK段C、“连接发起方”向目标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 段D、“接收方”向源主机的TCP进程发送一个SYN段作为应答18. 发送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设置下列哪两个标志来使TCP进程在传送缓冲器填满前发送数据(B)A、FIL和PSHB、PSH和URGC、UGR和FIND、FIL和FIN19.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生存时间TTL在IP数据报中的使用(D)A、TTL指出了允许发送主机在线的时间长度B、TTL指出了数据报在一个网段上停留的秒数C、TTL对数据报在一个路由器处等待的时间进行按秒计数D、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TTL值就减一20. 下列哪项最恰当地描述了UDP的多路分解过程(C)A、UDP使目标主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包通过多个IP地址进行路由B、UDP使用IP地址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C、UDP使用端口编号使得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主机内同步通信D、UDP允许多个主机通过单一虚拟线路进行通信21. 一个数据报被标记为“不可分段”,而这时数据报要通过一个最大传输单元MTU小于该数据报尺寸的网段进行传输,则接下来会发生(C)A、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调节该网段的MTU以适应该数据报的尺寸B、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压缩此数据报以适应该网段的MTUC、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放弃该数据报并通知源结点D、用于传输的网络设备将保留该数据报直到该网段的MTU增大为止22. 为了将几个已经分片的数据报重新组装,目的主机需要使用IP数据报头中的哪个字段(D)A、首部长度字段B、服务类型T oS字段C、版本字段D、标识符字段23. 对于下列给定条件:(1)目的网段的最大传输单元MTU为512字节;(2)一个1500字节的数据报;(3)一个20字节的IP报头。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一、简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本文将回答一些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知识。

二、网络协议1.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是什么?各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各层的作用如下:- 物理层:负责物理传输媒介传输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分割成帧,并通过物理链路传输。

- 网络层:实现节点之间的逻辑地址寻址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服务。

- 会话层:管理会话建立和终止。

- 表示层:处理数据的表示格式和加密解密。

- 应用层:提供用户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2. 计算机网络中的TCP/IP协议簇是由哪些协议组成的?简要介绍各个协议的作用。

答:TCP/IP协议簇包括以下协议:-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和错误恢复。

- 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传输服务,适用于实时传输和不需要可靠性的应用。

- ARP协议: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 DNS协议: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 ICMP协议:提供网络通信中的差错检测和错误报告功能。

三、网络层1.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的分类有哪些?答:IP地址是用于标识网络中设备的一种地址,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

IP地址的分类有A、B、C、D和E类。

- A类:第一位为0,用于大规模网络。

- B类:前两位为10,适用于中等规模网络。

- C类:前三位为110,适用于小规模网络。

- D类:前四位为1110,用于多点广播。

- E类:前五位为11110,保留作为实验和研究。

2. 什么是子网掩码?如何通过子网掩码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答:子网掩码是用来划分网络中主机和子网部分的。

网络协议分析复习练习题

网络协议分析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1、在IP地址是202.196.1.23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的主机配置中,网络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网络最多容纳的主机数是__________。

2、IP提供的数据传输是不可靠的,在丢失数据报的同时,IP规定应该给源主机发送一个错误报告,这个工作是__________协议完成的。

3、以太网的MTU值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ARP请求报文和回应报文的帧结构,假设主机A(IP A/MAC A)请求主机B(IP B/MAC B)的物理地址,广播地址用MAC C表示。

填充下图中带括号中的字段。

帧首部ARP请求报文二、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填在括号里。

)1、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2、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属于应用层B. 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C.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D.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3. IP报文中报头长度的最大值为( )。

A.15B.40C.60D.644.一台主机要求解析的IP地址,如果这台主机配置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20.66.68,因特网顶级域名服务器为11.2.8.6,而存储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域名服务器为202.113.16.10,那么这台主机解析该域名通常首先查询()A. 202.120.66.68 域名服务器B. 11.2.8.6 域名服务器C. 202.113.16.10 域名服务器D. 不能确定,可以从这3个域名服务器中任选一个5. FTP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一般需要建立()个连接。

A. 1B. 2C. 3D. 46. FTP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

A.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B.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C.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D.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7. 已知某个网络的掩码是255.255.248.0,那么下面属于同一网段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协议分析课后题答案第五章1.路由器是否应该优先处理ICMP报文?不。

ICMP报文封装在IP报文中,和其它IP报文一样在路由器的队列中进行排队,路由器则按照先入先出的规则处理报文。

对路由器而言,与优先权有关的不是IP数据报中封装的报文类型,而是IP首部中的QoS字段。

2.如果携带ICMP报文的IP数据报出现差错,则不应产生新的ICMP报文。

试解释其原因。

如果这个数据报再出现差错呢?这样规定是防止无休止地循环发送差错报告报文。

3.如图5-16所示,数据从S发送到D,但是经过的路由器为:R1、R2、R3和R5。

这是一条效率不高的路径。

但R5不能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将路由改为R1、R4和R5。

为什么?图5-16 ICMP不能重定向的例子重定向报文仅能用于属于同一网络的主机和路由器之间。

对于图中的例子,R5仅可能向D发送重定向报文,仅R1能向S发送重定向报文。

4.假设以太网上有1个主机H与5个路由器相连。

设计1个携带IP数据报的物理帧(稍微有点不合法),使得主机H发送它时,引起主机H接收10个数据报。

利用ICMP重定向报文和回送请求报文。

H发送一个ICMP回送请求报文,其目的IP地址设计为自身,但是目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硬件广播地址。

这样,所有路由器都会收到这个报文并转发(5个),而这些路由器发现主机使用了非优化路由,则向该主机发送重定向报文(5个)。

5.设计一个使用ICMP时戳请求和应答报文进行时钟同步的算法。

假设初始时戳为T i,接收时戳为T r,传送时戳是T t,发送方收到回应的时间是T h,则传输时延D t的估算方法如下:D t = (T h - T i) – (T t - T r)。

其中(T h - T i)是整个往返的延时,而(T t - T r)是接收方的处理时间。

如果认为两个方向的通信时间大致相等,则单向传输时延应为D t /2,则发送方与接收方的时差应为T r–D t/2-T i。

由此可以进行时钟同步。

6. ICMP时戳请求报文是否应包含一个指明报文何时发送的时戳?不必。

该机制中交互的对等端就是通信双方的ICMP协议模块,没有必要考虑由生成请求到发送到网络这段处理时间。

(接收方之所以要加入接收时戳和传送时戳,是因为这两个时间的差值体现了ICMP本身的处理时间。

)7.在Windows系统中,也可以使用ping程序来查看数据报所经过的路径。

但当路径长度超过9时,则不能使用ping程序。

试解释原因。

ping –r可以实现记录路由的ping功能。

记录路由最大只能记录9个路由器。

8.查阅资料,了解并使用图形化的traceroute工具。

最常见的VisualRoute,还有3d Traceroute,具体可到互联网搜索下载。

9.本章提到,使用ICMP echo request报文时,数据区填充的内容由具体实现指定。

在Windows下尝试Ping命令,看看Windows给数据区填的内容是什么?见下图。

10.为什么仅能向源站报告差错?路由器收到IP数据报时,如果该数据报不包含记录路由、源路由选项,则不体现任何中间路由器信息,仅能体现源IP信息。

因此,必须向源端报告差错。

此外,路由器发现数据报发生差错时,无法判断究竟是在投递过程中的哪一步发生差错,因此,仅能向源站报告差错。

11.为什么路由器通告报文的发送周期是10分钟,而一条路由的存活时间是30分钟?考虑到通告报文可能丢失,存活时间必须大于发送周期。

12.在ICMP目的站不可达报文中,有一类错误是“需要分片但DF置位(不能进行分片)”。

基于此,请给出一个路径MTU的测量算法。

思想:发送IP数据报并强制该数据报不能分片,如果收到该类错误报告,说明该报文尺寸过大,则继续调小尺寸并继续发送该种IP数据报;如果未收到该类报告,说明尺寸偏小或正好,此时可以增大IP数据报的尺寸。

为了较快地逼近实际值,可以首先将第一个探测报文的尺寸设置为最大IP数据报长度,之后利用二分算法的思想调整探测报文尺寸。

13.你能否给出其它用于traceroute程序的判断是否到达目标的方法?可以将探测报文改为UDP报文,并把其目的端口号设置为一个不常用的端口。

这样,中间路由器返回的是ICMP超时报文,而目标返回的是ICMP端口不可达报文,由此可以判断到达了目的端。

14.阅读RFC1393,看看有没有其它实现traceroute的方法。

该方法的思想是对ICMP ECHO报文进行扩展,增加新选项以实现路径发现功能,具体阅读该标准既可。

第六章1.分析传输层的作用,并与概述中所讨论的通用分层模型思想相比较。

加强和弥补IP层的服务。

“加强”指提供可靠性,而TCP/IP的传输层则提供了不同的可靠性级别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弥补指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并通过不同的端口号区分不同的上层应用。

2.利用端口号而不是进程标识符来指定一台机器的目的进程,有什么优点?进程标识符是动态变化的,每次应用程序重启都会对应不同的标识符,而端口号是相对固定的。

网络通信中的客户端需要主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其连接的目标必须是固定的,因此,必须用端口号来标识。

3.使用预分配的UDP端口号,有什么优点?此题忽略,无意义。

4.能否将同一端口号分配给两个进程使用,设法通过实验证实你的结论?不能。

利用Socket编程,使用bind函数将同一端口绑定给两个应用(套接字),后启动的应用(进程)无法使用该套接字。

5.为什么UDP校验和独立于IP校验和?你是否反对这样一个协议:对包括UDP报文在内的整个IP数据报使用一个校验和?IP仅针对首部计算校验和,UDP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作为数据报的数据区,因此单独计算校验和。

这样整个IP数据报都可以被校验。

反对。

IP和UDP属于不同的协议模块和层次,合并校验不利于区分错误来源。

此外,在数据报投递过程中,对于目标不是自身的数据报,路由器则仅处理IP部分,不关注高层,分开计算时,当发现IP发生差错就可进行相应处理,合并计算校验和则不便于这种处理。

在目的端,数据在接收过程中则是沿着协议栈逐层向上递交的,分开计算时当IP首部发生差错,数据报就不会递交给UDP模块,合并时则无法实现这一点。

6.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报文时应如何处理?发生差错有几种情况:若UDP目的端口号未开放,则返回ICMP端口不可达报文;若检验校验和时发生差错,则丢弃。

7.一个UDP数据报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为:0632 0045 001C E217。

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

这个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的?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题目有误,应改成0632 0035 001C E217。

(不用改)源端口:1568(0632),目的端口53(0035),报文长度28字节(001C),数据部分长度28-8=20字节。

客户端发给服务器,服务器程序是DNS。

原题目是45,是69,TFTP。

8.假定一台主机连接在以太网上,它要发送总长度为8192字节的UDP报文。

该报文最终被分成多少个IP数据报投递?以太网MTU为1500字节。

假设IP不使用选项,则其长度为20字节,所以预留给UDP 的长度为1480字节。

所以最终的分片数为|8192/1480|+1=6,其中“||”标识取整。

9.如何判断远程机器上的某个UDP端口是否开放?向该端口发送UDP报文,若收到ICMP端口不可达报文,则该端口未开放。

10.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看,使用知名端口号会不会存在安全风险?单看这种行为,不会存在风险。

但是知名端口与一些知名应用相关,这些应用可能存在安全缺陷,比如协议本身有缺陷,或者实现有安全漏洞。

因此,黑客攻击的第一步往往是实施端口扫描,为随后的攻击步骤奠定基础。

第八章8.1对于使用代理ARP的路由器,如果使用主机地址表来决定是否回答ARP请求,只要在某个网络中添加一个新主机,就必须修改该选路表。

考虑如何分配IP地址才能在不改变选路表的情况下添加主机。

(提示:考虑子网)用路由器连接的每个物理网络被分配连续的IP地址段,这样,路由器可以使用网络号/掩码的格式来表述:到某个网段的机器用代理ARP。

这样,只要新主机的地址处于这个网段,就不必修改选路表。

8.2透明路由器可否用于局域网,如以太网?为什么?从工作机制和地址使用方法看,使用该技术需要有巨大的IP地址空间(A类),因此,不适用于局域网。

8.3考虑一个B类网络号的固定子网划分,使它能适应至少76个网络。

每个网络上能有多少台主机?76个网络,意味着至少应该有7个比特被拿出来作为网络号,主机号部分为9比特,则每个网络上最多的主机数为29-2=510。

(去除全0和全1)。

8.4对一个C类网络地址,划分子网是否有意义?有。

可以划分出小规模的子网以便进行控制和管理。

最小的子网仅包含4个地址,这个子网中有两个地址可用,用于路由器的点对点连接,分别分配给点到点链路的两个点。

8.5在一个路由器上同时使用代理ARP和子网编址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请说明如何做到;如果不可行,解释为什么。

可以。

参考习题8.1。

/view/547486.htm,/page/e2008/0118/45686.html分别给出了实例。

8.6为什么说使用代理ARP的网络容易受到ARP欺骗(即任意一台机器都能顶替其他任何机器)?应该,因为连接是要占用系统资源的,对于接收大量连接请求的服务器而言尤为重要。

实际中服务器通常具有半开连接检测功能,细节见7.3.4。

8.7当使用两个NAT盒连接三个地址域时,潜在的问题是什么?考虑使用私有IP地址的情况:使用C/S通信模型时,客户端需要主动发起于服务器的通信,如果服务器位于NAT盒后(图中两个192.168.168.0/18地址域中的一个),则通信会失败。

实际中,服务器通常不应被配置私有地址(为本私有地址域提供服务的服务器除外)。

另一种想法:如果两个NAT盒后的两个地址域使用相同的私有地址,则无法通信。

8.8当使用两个NAT盒连接三个地址域时,目的地址会被转换几次?源地址会被转换几次?各2次。

8.9考虑通过互联三个地址域的两个NAT盒发送的ICMP主机不可达报文,将发生几次地址转换?将发生几次端口号转换?要点:需同时转换封装ICMP报文的IP报文首部的IP地址,以及ICMP报文中包含的出错数据报IP首部的地址和端口号。

8.10 NAT对于主机是完全透明的吗?为了回答这个个问题,请给出主机能够传输的一个报文序列,(使用这个序列,主机就可)以确定它(自己)是否隐藏在一个NAT盒后。

利用UDP报文和Traceroute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