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介绍9.7
有关趋势线的书

有关趋势线的书趋势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和其他领域。
这些领域的决策者和投资者利用趋势线来分析和预测市场的走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趋势线相关的书籍,讨论它们的内容和对投资者的贡献。
1. 《趋势线理论与应用》(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本书是美国著名技术分析专家Edward Diamond所著,是技术分析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趋势线的历史、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
它还提供了技术分析的基础知识,如支撑与阻力、测量目标等。
通过图表和示例,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识别和绘制趋势线,并利用它们来进行投资决策。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和有一定技术分析基础的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本宝贵的资料。
2. 《趋势线与形态》(Trend Lines and Reversals)这本由Thomas N.Bulkowski撰写的书籍探讨了趋势线和反转模式在投资中的应用。
它深入解释了趋势线的构建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图表示例展示了趋势线的有效性。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反转模式的特征和识别方法,旨在帮助投资者提前预测市场的转折点。
这本书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和利用趋势线。
3. 《逆市投资:无趋势的技术分析》(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ies: ThePsychological Edge)由David Dreman撰写的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投资指南,强调逆市投资的重要性。
尽管这本书并不专注于趋势线,但它介绍了一种利用逆向思维和市场情绪来进行投资的方法。
与趋势线一样,逆市投资也需要准确判断市场的转折点。
本书通过实例和心理学理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心理,并提供了一些技术分析工具的应用建议。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投资心理学和市场情绪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必读之作。
4. 《技术分析-趋势线、价格行为及亨德森计数法》(Technical Analysis: Power Tools for Active Investors)这本书是美国著名技术分析专家Gerald Appel的著作,介绍了趋势线和其他技术指标的使用方法。
大趋势小趋势的规律是什么

大趋势小趋势的规律是什么
大趋势和小趋势是在技术分析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价格的运动模式和趋势走势。
大趋势是指更长期的价格运动方向,通常涵盖数月到数年的时间跨度。
大趋势可以是上升趋势(牛市),下降趋势(熊市)或横向趋势(盘整市)。
大趋势的形成通常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基本面因素的影响。
小趋势是指更短期的价格运动方向,通常涵盖数天到数周的时间跨度。
小趋势可能是在大趋势方向上的短期反弹或回调。
小趋势往往会受到技术指标、市场情绪等短期因素的影响。
大趋势和小趋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规律。
通常情况下,小趋势会受到大趋势的引导和影响,即在大趋势的指引下形成相对短期的小趋势。
例如,在牛市中,小趋势一般呈上升趋势;在熊市中,小趋势一般呈下降趋势。
然而,也会出现大趋势和小趋势之间的背离现象。
背离发生在当大趋势和小趋势出现相反的运动方向时。
这可能意味着大趋势转变或者小趋势的延续性变弱,可能提示着价格反转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了解大趋势和小趋势之间的规律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走势,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无法完全预测和控制,投资
者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_记录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书籍概述 (2)三、书中主要内容 (3)1. 认识变化的世界 (4)(1)世界的变化趋势 (5)(2)影响变化的因素 (7)(3)应对变化的策略 (8)2. 掌控大趋势的方法论 (10)(1)观察与分析 (11)(2)决策与执行 (12)(3)调整与优化 (14)四、心得体会与感悟 (15)1. 对世界变化的认知提升 (16)2. 掌控大趋势的实际应用 (17)3. 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19)五、书中亮点与启示 (20)1. 独特观点 (21)2. 有启发性的案例 (22)3. 深入浅出的解释 (23)六、阅读收获与总结 (24)1. 书籍主旨的把握 (26)2. 认知世界的新方法 (26)3. 未来的展望与规划 (27)一、内容概括《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认识和掌控趋势的书籍。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认识趋势、趋势分析、趋势掌控和趋势引领。
在内容概括部分,作者首先强调了正确认识和掌控趋势的重要性,认为这能够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力。
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趋势分析,包括收集信息、识别模式、预测未来等步骤。
作者还探讨了如何将趋势转化为机会,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和战略调整来掌控趋势。
在趋势引领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方法,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培养领导力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趋势并引领变革。
作者强调了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在掌控大趋势中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方法论,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认识、分析和掌控趋势,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
二、书籍概述《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一本由著名趋势观察家和预测专家约翰霍尔特(John Holt)所著的畅销书。
大道趋势理论大全

大道趋势理论大全大道趋势理论是美国著名技术分析专家查尔斯·道(Charles Dow)提出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也是技术分析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下面是详细介绍大道趋势理论的内容。
大道趋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股市的价格走势可以分为三种主要趋势,即牛市、熊市和盘整。
牛市指的是股市价格长期上涨的趋势,熊市指的是股市价格长期下跌的趋势,而盘整指的是股市价格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的趋势。
道认为,了解并把握这三种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大道趋势理论强调了趋势的重要性。
道认为,市场中存在着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可以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
长期趋势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涵盖多次中期趋势的波动,而中期趋势则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涵盖多次短期趋势的波动。
投资者应该关注并把握大趋势,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
其次,大道趋势理论提出了技术分析的基本原则。
道提出的三个核心原则是:价格是一切的,因为股市价格反映出投资者对于股票的需求和供应关系;趋势具有延续性,趋势在形成后往往会继续延续一段时间;历史会重演,历史的重要价格点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走势。
最后,大道趋势理论提出了分析工具和方法。
道认为,分析师可以通过分析股价、成交量和市场情绪来判断股市的趋势。
其中,股价是最重要的指标,成交量可以用来验证趋势的可靠性,市场情绪可以反映出投资者的情绪和行为。
此外,还可以使用移动平均线、趋势线等技术指标来辅助分析。
总之,大道趋势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方法,它强调了趋势的重要性,提出了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并应用大道趋势理论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预测市场走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大趋势》介绍9.7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书籍简介Megatrends: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1982)一、作者简介约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约翰.奈斯比特的阅历丰富,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他是美国《趋势报告》季刊的发行人,被一些人誉为研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曾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大企业的顾问,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2),《新趋势:展望1986年以后的年代》(1986),《2000年大趋势》(1990),他的这几部著作被看作是企业界和经济界决策者的必读书。
其中,《大趋势》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
据《金融时报》证实,约翰·奈斯比特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约翰·奈斯比特先后进入犹他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曾供职于旧M与柯达公司。
1963年他进军华盛顿,担任肯尼迪总统的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
约翰·奈斯比特还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
约翰·奈斯比特是一个永远响亮的名字,他的未来学著作的销量已经超过1400万册。
这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的神奇人物,他曾以《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和《亚洲大趋势》两部著作奠定其作为未来学家的坚实地位,并始终以洞悉一切和敏锐感知未来的能力,永远独领风骚于他同时代的众多学者之上。
他首次提出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洞悉中国未来大趋势,不仅给了中国信心,也给了世界信心。
二、主要内容该书著者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趋势, 认为美国社会正在蜕变之中, 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夹缝时期, 正在进行无情的结构调整这是一部论述人类未来经济信息化的未来学著作。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摘录)(美)约翰·奈斯比特--------------------------------------------------------------------------------前言从社会方面来讲,我们已经从旧社会进入了新社会,而且仍然在进化之中。
我们现在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替时期,可以感受到周围在动荡。
然而,在这个有时候令人感到痛苦、感到不稳定的时期,美国正在进行无情的结构改革。
本书要论述的就是一个尚未完全成型的美国新社会。
事实上,美国的结构改革已经改变了我们内在和外在的生活。
本书的十个章节将分别探讨下列十个重要的结构改革方面:(1)虽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是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
(2)我们正走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两个方向,人类会给每一种新技术都配上一种起补偿作用的反应。
(3)我们再也不能安然地置身于孤立、自给自足的一国经济体系之内了;我们现在必须承认自己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
当我们从事新的任务时,我们已经放弃了美国必须保持世界工业领袖地位的想法了。
(4)我们正在进行结构改革,从一个由短期考虑和短期报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向在处理事务时以更长期考虑为框架的社会过渡。
(5)在各城市、各州,以及在小组织和分支机构里,我们又重新发现革新与追求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下而上的。
(6)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在从向组织机构求助转为依靠自助。
(7)我们发现,在立即可分享信息的时代,代议民主制已过时。
(8)我们不再依赖等级制度,而赞成非正式的网络。
对企业界来说,这一点特别重要。
(9)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离开北部那些老的工业城市,迁往南部和西部。
(10)我们从一个个人选择范围有限的非此即彼的社会迈入一个多种选择的社会。
这些大的趋势并不是经常都非常清晰的。
从新闻媒介,特别是从电视中看来,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由事件所组成的社会里:从一个意外事件到另外一个意外事件,有时甚至是从一次危机到另外一次危机。
趋势跟踪的14堂必修课

目录分析
寻找系统化交易的良 师益友
坚持计划是成功的关 键
不信市场假说那一套
系好安全带:为交易 制定规则
发起进攻还是 评估胜算?
投资大师的建 议
用逆向操作战胜套 期保值者
争当金融怪杰的开 山弟子
趋势跟踪的双塔奇 兵:投资组合的选
择和权重
小人物也可成 为这场博弈的
赢家
投资大师的建 议
获取高额回报 1
的14个交易精 髓
2
只有傻子才会 去预测涨跌?
3 摒弃主观臆断,
让数字帮你赚 钱
4
系统没喊停绝 不离场
5
投资大师的建 议
敢于冒险的“操盘 手”
交易也可以自学成 才
从下棋之道悟交易 真谛
游荡在华尔街之外 的独行侠
保留资金等待大行 情
投资大师的建议
1
CEO眼睛颜色 关投资什么事!
2
成功交易从了 解自己开始
普通投资者结果,交 易大师看重过程
投资大师的建议
从一个市场的专家 到多个市场的赢家
对计量模型产生兴 趣的缘起
德鲁里的五大生财 之道
听取入场信号,从价 格波动中赚取利润
危机爆发也可以是一 场交易盛宴
15年的基本面分析老 手为何“叛逃”趋势 阵营?
投资大师的建议
两大趋势跟踪 1
指标:移动平 均线与布林线
3
忽略无关紧要 的杂音
4 连找女朋友这
事都和概率有 关
5 既然无法预测
回报,何不量 化风险?
永不止步征服 交易战场
投资大师的建 议
赚钱不只限于股市, 还有商品与外汇
数学与计算机强强 联手的投资时代
抓住“肥尾”,从 极端事件中获利
2020智慧树知到《大趋势》章节测试含见面课[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大趋势》章节测试含见面课[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08d0ddcc22bcd127ff0c31.png)
2020智慧树知到《大趋势》章节测试含见面课[完整答案]见面课:从大数据到智慧——数据分析四步流程1、DIKW模型是否反映了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A.是B.否正确答案:是2、避免大数据偏颇性的方法:A.线性分析B.神经网络分析C.深度学习D.不同维度点交叉验证正确答案:不同维度点交叉验证3、强相关性反映了事物的因果关系A.对B.错正确答案:错4、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发掘出:A.明知识B.暗知识C.抽象知识D.默会知识正确答案:明知识;抽象知识;默会知识5、通个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知识一定要和人的经验相结合,才能进行预测事物发展A.对B.错正确答案:对见面课:信息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创新1、本课中总结,互联网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1995-2003,工具阶段;2003-2008,渠道阶段;2008-,平台和基础设施阶段B.1995-2003,工具阶段;2003-2008,渠道阶段;2008-2013,平台和基础设施阶段C.1995-2008,工具阶段;2008-2013,渠道阶段;2013-,平台和基础设施阶段D.1995-2003,工具阶段;2003-2008,渠道阶段;2008-2013,平台和基础设施阶段;2013-今,信息社会信息经济阶段正确答案:1995-2003,工具阶段;2003-2008,渠道阶段;2008-2013,平台和基础设施阶段;2013-今,信息社会信息经济阶段2、本课中所述,信息时代的三大动力和特征是什么?核心动力是什么?A.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
生产力。
B.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者。
生产力。
C.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
生产力。
D.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
信息生产力。
正确答案:新基础设施、新要素和新结构。
信息生产力。
3、本课中提到的,大数据有哪些特征?A.海量、多样、高成本B.海量、多样、快速、高成本C.容量巨大、种类繁多、速度极快、低成本高价值、真实性D.容量巨大、种类繁多、速度尚好、低成本低价值正确答案:容量巨大、种类繁多、速度极快、低成本高价值、真实性4、本课中提到的,什么是信息经济?A.信息经济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书籍简介Megatrends: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1982)一、作者简介约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约翰.奈斯比特的阅历丰富,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他是美国《趋势报告》季刊的发行人,被一些人誉为研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曾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大企业的顾问,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2),《新趋势:展望1986年以后的年代》(1986),《2000年大趋势》(1990),他的这几部著作被看作是企业界和经济界决策者的必读书。
其中,《大趋势》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
据《金融时报》证实,约翰·奈斯比特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约翰·奈斯比特先后进入犹他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曾供职于旧M与柯达公司。
1963年他进军华盛顿,担任肯尼迪总统的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
约翰·奈斯比特还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
约翰·奈斯比特是一个永远响亮的名字,他的未来学著作的销量已经超过1400万册。
这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的神奇人物,他曾以《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和《亚洲大趋势》两部著作奠定其作为未来学家的坚实地位,并始终以洞悉一切和敏锐感知未来的能力,永远独领风骚于他同时代的众多学者之上。
他首次提出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洞悉中国未来大趋势,不仅给了中国信心,也给了世界信心。
二、主要内容该书著者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趋势, 认为美国社会正在蜕变之中, 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夹缝时期, 正在进行无情的结构调整这是一部论述人类未来经济信息化的未来学著作。
本书是1983年美国最畅销书之一,在美国的经济界和知识界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逐步向信息经济发展。
许多学者都开始注意研究这一现象。
早在1962年,美国学者P.Q.马克卢普就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析》一书中提出信息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的观点。
马克卢普测算,1958年美国信息经济(他称为知识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从事信息经济的劳动力占非农业劳动力的31%,而信息经济产值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工业产值的年增长率。
197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发表《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一书,全面阐述了信息经济的含义,信息经济规模测算的理论与方法等。
整个20世纪70年代,有关信息经济学的论著大量问世,如美国学者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日本学者增田米二的《信息经济学》等相继出版。
但这些著作主要侧重论述信息经济的技术性,很少涉及信息发展的社会趋势。
就是在这一情形下,奈斯比特发表了《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一书。
此书发表于1982年,它由美国威廉·摩罗按原著的篇章结构编写的,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如下:一、从工业杜会向信息杜会的转变美国的信息社会开始于一九五六年,当时正值美国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恰恰在这工业经济表面蒸燕日上的形势掩盖下,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然而却有着象征意义的里程碑在悄悄地出现,它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崭新时代的诞生。
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就是:美国白领工人的数字超过了蓝领工人。
了解美国人的工作性质很重要,因为工作性质的比例影响社会的性质。
1950年美国劳动大军中仅有大约17%的人从事信息工作,而目前从事计算机程序编制员、教员,职员、秘书、会计、证券经纪人、经理、保险行业人员、官员、律师、银行业和技术员等信息方面工作的人已超过60%。
另外还有许多人在制造厂商公司里从事信息工作。
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大卫·伯契统计,美国目前只有13%的劳动力在从事制造业。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为:(1)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
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例如一百年前有不少人懂得如何建造钢铁厂,但拥有建造钢铁厂资本的人却不多,因而由于受到资本的限制,人们很难参加经济活动。
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因而,只要拥有信息,人们即可参加经济活动。
正因为战略资源是信息,美国小企业的数字在爆炸性发展,五十年代美国新企业的增加数字每年约为九万三千个,而目前企业增加数字每年约为六十万个。
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工作机会,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六年的七年中,劳动大军中增加了九百万人,但美国一千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却一个新职位都没有增加,小企业中增加了六百万工人,其余三百万进入了州和地方政府工作。
在信息社会里,权力的新泉源已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
(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在当前美国国外市场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美国公司却在毫无困难地大量出售其工业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
(3)人们注意和关心的是将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用了一百年,而当前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只用了二十年。
变化发生叫导如此之快,以致人们来不及作出反应,人们不得不转而预计将来要发生什么。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们习惯于向过去看,农民根据过去的经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工业社会的时间倾向性是注意现在,而在信息社会里人们注意的是将来。
(4)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1itigious·intensive)社会。
农业社会里的对抗存在千人与大自然之间,工业社会里的对抗存在于人与经过人加工的大自然(fabricated nature)之间,而在信息社会里,对抗出现在人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
由于相互交往大大增加,其中有些关系毫无疑间将恶化,结果诉讼案件增多。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将停止发展或变得不重要了,过去随着工业时代的出现农业并未停止,变化只在于在农业时代由90%的美国人生产美国所需要的粮食的100%,而目前是3%的美国人在生产美国所需要的粮食的120%。
信息社会的生产也是如此,生产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产品的人少了,但产量却提高了。
在估计美国经济情况时不应只看到经济萧条的统计数字,因为那是根据传统的工业,也即夕阳工业(sunset industry)的情况做出的,应该注意的是美国信息经济和其他朝阳部门(sunrise sector),而这才是代表美国经济发展方向的。
二、从强迫性技术向离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变化趁势三十年前,技术的引进到社会上来是强迫性的,亦即工人逆来顺受,没有不接受的余地,而三十年来,当某种技术引进到社会上来时,人类自然地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
作者把这种反应称之为高情感(high touch),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
五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工业化最高潮时期,美国65%的劳动力在工业中工作,其中大部在强迫性装配线上工作。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大量推销工业品的时代,高技术进入了工厂、办公室、通讯、运输、医疗制度,最后甚至进入了私人家庭。
随着技术的无孔不入,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在一起成长。
人们对周围的高技术的自发反应,就是发展出一套具有高度个人价值的对策以抵销技术的非个人性质,结果就是所谓的自助运动或个人成长运动(Personal growth movement),这个运动发展的高潮即人类潜能运动(puman potential movement)如静坐、按摩、瑜伽、气功、禅等,也就是所谓以软性来平衡硬性的技术。
举一些例子:随着学校中普遍使用电脑,许多学校恢复了宗教信仰活动,进行祈祷,静思等;随着最新的厨房技卜术等高技术进入家庭,软色调(即浅颇色)、舒适、饱满,未经加工的外观、怀古、民间艺术如手制的被单等大受欢迎,装饰品和艺术品都强烈地表现出个性,人们强调的是艺术原作和只此一件,工厂里大量采用了机器人等高技术,另方面讨论工作上的间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工人小组也大量出现,即所谓的质量控制圈仇(quality control cirele)。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到心脏移植、脑部扫描等高峰,人们却大量对家庭医生和附近的诊所产生了兴趣,在家中治疗和在家里生小孩也越来越流行,医院人员也试图在医院里创造一个更像家里的环境。
避孕药是化学和药理学等高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高情感反应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全面革命。
社会反对婚前性行为虽然部分原因是出于现实考虑,因为怀孕会带来各种复杂间题,随着避孕药的出现,社会上跃跃欲试的冒险精神趋于旺盛,同居变得非常普通。
随着电子音乐的泛滥,人们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大增,这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杭。
高技术进入社会越多,人们也就越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尽管有了电视可以着电影、听音乐,甚至通过电脑殉物,但人们仍愿上剧场、电影院,上街购物,一九七五年大屏幕电视出现后,许多人认为电影院要关门了,他们不了解高技术会产生高情感,人们去电影院并不只为了看电影,而是要同其他人一道哭,一道笑。
三、从一国经济向全球经济的变化趋势美国可以主宰世界经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的世界是个各国必须互相依赖的世界。
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工业领导国,它的钢铁和汽车生产都超过美国,但这并不表示日本取代了美国的地位,因为日本同样受到新加坡、南朝鲜和巴西的挑战。
在这新经济时代中,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越来越互相依赖,但美国国内各州却越来越不依赖中央政府,因此,目前出现了一句流行的名言:“考虑问题要胸怀全球,行动时要始于足下”(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
最能说明全球经济变化的是汽车业。
有四大趋势影响着汽车业的未来。
(1)美国失去了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的地位。
日本装有机器人的工厂生产一辆汽车只要九小时,美国工人要化三十一个小时。
一九八O年日本生产了一千一百万辆汽车,超过美国40%。
(2)全球汽车工业渐趋饱和。
世界上有八十六个国家拥有汽车装配线,价如墨西哥就已成为主要汽车生产国。
德国的大众,日本的日产,美国的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都在墨西哥设厂,墨西哥一九七九年生产了将近三十万辆车。
(3)许多汽车公司不可能继续生存,法国的雷诺公司已经买了伏尔伏(Volvo)旅行车厂10%的股份,法国汽车公司持有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 Motors)的股票从5%跃到46%。
通用汽车公司拥有日本五十铃公司34%的股票。
英国已同意在英国生产本田车,拥有西班牙伊比利卡汽车公司37%股票的日本日产公司与阿尔法·罗米欧共同投资在意大利每年生产六万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