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能源发展调研报告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青海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独特自然景观的地方。
在对我家乡进行实地调研后,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这里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在我家乡调研期间,我参观了一个藏族村庄,亲身体验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他们热情好客,以酥油茶、青稞酒等招待我们,还演示了传统的舞蹈和歌曲。
我被他们淳朴的生活方式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所打动。
其次,青海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
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铁、铜、金等。
青海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盐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青海还拥有丰富的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参观了一家风电场,亲眼见证了风力发电的全过程。
我深感青海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最后,青海的自然景观也非常吸引人。
这里有祁连山、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等绚丽的自然景观。
祁连山被誉为“中国最后的纯净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原始生态。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风光秀丽,特别适合观星赏月。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碧绿如玉,周围的草原和雪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实地调研中,我参观了青海湖,感受到了它给人带来的宁静和神奇。
综上所述,青海作为我的家乡,拥有多民族聚居、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和自豪。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青海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青海省海西州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策

了较 好 的社会 效 益和 经济 效益 。 32 太 阳能 光伏 发 电 .
唐 古 拉 地 区 为 14~17 ,茶 卡 为 8d 1 3d 6 ,天 峻 为 7d 9, 德 令哈 、小 灶火 、诺 木洪 、察尔 汗 、冷 湖 为 3 0~5d 3,
其他 地 区少 于 3 d 0。
目前 全州 已建 成光 伏 电站 、风 光互 补 电站 系 统 2 1
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杏 ,分析 了存在 的问题 ,提 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
关键词 :太阳能 ;风能 ;利 用现状 ;对策
1 引 言
太 阳能 、风 能 资源 是 取 之不 尽 、用 之不 竭 的 可再
机 ;第 j 类 为风 能 可利 用 区 ,有 东南 部 的诺 木 洪 、都 兰等 地 ,全 年 可 利用 风 能储 量 为 5 0~ 8 W ・ 1 4 6 0k h.1, 1 全 年风 能 可 利 用 时 间 为 4 5 l0~5 0 h 町安 装 小 风 40,
的地 区 ,在 全 曰仅 次 于 西 藏 中部 和 西 南 部 ,居 第 二 位 。全 州 日照 充 足 ,年 L照 时数 30 I 2 0~30 h 60 ,年 日
照百 分 率 6 % ~8 %,多数 地 区在 7 %以上 , 比我 国 2 0 0
东部 同纬度 地 区高 1% ~2 %。 0 0
为风能 较 丰富 区 ,有 西部 、木里乡 2 k 、阳康 乡4 k ;鸣 县赛什 3 Wp 0Wp 5 Wp
克 乡 卜 沟 村 4 k 、柯 柯 镇托 海 村 为 5 Wf户用 光 浪 0 Wp k
电系统 ;都 兰县诺木洪 乡2 k 0 Wt 、巴降 乡 7k 0 Wl 、沟
个 ,遍 及 伞 州 i 县 一 市 二 行 委 二 十 乡 , 总 容 量
青海省年度电力发展报告

青海省年度电力发展报告摘要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电力基地,持续保持了较快的电力发展速度。
2019年,青海省电力总发电量达到XXX亿千瓦时,比前一年增长XX%。
本报告将对青海省2019年度电力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电力发展提出建议。
1. 电力产能和供需情况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水力、风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2019年,青海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XXX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XX%。
电力供需平衡良好,全年累计供电量达到XXX亿千瓦时,满足了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需求。
2.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情况青海省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水力、风力和光伏能源的开发。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XXX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XX%;风力装机容量达到XXX万千瓦,占比XX%;光伏装机容量达到XXX万千瓦,占比XX%。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为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电力网络建设和改造青海省加大了电力网络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了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稳定性。
2019年,青海省新增输电线路XXX公里,扩容和改造变电站XX 座,提高了电力输送和分配的能力。
同时,推广智能电网和先进的电力调度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4. 发展电力技术与创新青海省积极推动电力技术创新,加强科研合作和技术引进。
2019年,青海省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如某某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电力储能技术的研发等。
电力技术与创新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也为青海省的电力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5. 电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青海省高度重视电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通过加大排污治理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措施,有力地保护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
同时,青海省积极推进电力企业的绿色发展,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本报告系基于对青海省的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和观察,对青海省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概述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的天堂之地。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水资源等,同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风景名胜。
二、自然资源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以盐、煤炭、铁矿石和钾肥等为主要矿物资源。
此外,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和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具有优势。
三、民族文化青海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之一,涵盖了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青海省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藏族的祭祀活动和蒙古族的草原文化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四、风景名胜青海省拥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以纯净的湖水和美丽的风光而著名。
茶卡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之一,湖面上的盐结晶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图案。
塔尔寺是西藏佛教的一处重要寺庙,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
五、经济发展青海省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导,同时也发展了一些工业和旅游业。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六、环境保护青海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省级政府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此外,还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了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生存环境。
七、总结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名胜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青海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对青海省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024年青海省天然气市场分析现状

青海省天然气市场分析现状简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青海省天然气市场的现状,包括供需状况、价格变动、市场竞争等相关方面,为青海省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供需状况供应方面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储量。
根据青海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目前,青海省的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年产量约为X亿立方米。
青海省天然气产业链较为完善,包括勘探开发、储运和销售等环节。
需求方面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需求逐年增长。
其中,燃气电厂、城市燃气供暖和化工行业是青海省天然气的主要消费领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天然气年度消费量约为X亿立方米。
价格变动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青海省天然气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受到地方政策、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青海省天然气价格相对稳定,按照X元/立方米计算,但价格的长期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市场竞争青海省天然气市场存在较多的供应商,包括本地天然气企业和外部供应商。
由于天然气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目前,青海省的本地企业在本地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外部供应商也在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发展前景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青海省天然气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青海省政府将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促进天然气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投资天然气市场的企业,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青海省天然气市场供需状况良好,价格相对稳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未来,青海省天然气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天然气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以推动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注意:本文为模拟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数据仅作示意。
2024年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青海作为中国光伏发电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青海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青海光伏发电资源优势青海拥有丰富的光伏发电资源,包括光照强度高、日照时间长等优势。
青海的大部分地区都适宜开展光伏发电,这为光伏发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青海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情况自2010年开始,青海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青海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青海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XX GW,成为中国光伏发电的重要产地之一。
3. 青海光伏发电政策支持为促进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青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光伏发电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购电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为光伏发电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4. 青海光伏发电企业发展状况青海光伏发电市场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光伏发电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发电运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其中,以青海某企业为代表的光伏发电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5. 青海光伏发电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地理条件复杂、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大等。
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不断进步等。
青海光伏发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6. 青海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趋势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预计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青海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激烈度将不断加大。
结论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青海光伏发电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巨大的潜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海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将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和开发区域,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也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态势。
以下是对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详细介绍。
首先,青海省的天然气储量丰富。
根据青海省煤田地质局的数据显示,青海省拥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可开采储量和潜在储量。
青海省的天然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川西坳陷和祁连山前成盆地等地区,储量可观。
其次,青海省天然气产业链较为完整。
青海省天然气产业链包括勘探、开发、运输、储存和利用等环节。
青海省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青海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青海省天然气生产企业的主要代表。
此外,青海省还建设了一批天然气管线和储气库,实现了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和储存。
第三,青海省天然气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加,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青海省天然气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城镇居民和交通等。
青海省通过加大对天然气化工、石化和城市天然气等领域的投资,推动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
第四,青海省天然气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由于青海省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供应相对充足,因此天然气的价格相对稳定。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调控天然气价格,保证天然气市场的稳定运行。
第五,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在青海省的天然气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手段,也逐渐崭露头角。
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青海省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显示,青海省天然气资源丰富,产业链较为完整,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价格相对稳定,竞争较为激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未来,青海省天然气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青海省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

近年来 , 青海省在产业发展的过程 中,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的资源优势和能源优势 , 重点发展 了盐湖 化工 、 有色 冶金 、 黑 色冶 金 、 煤 化工 、 油气 化 工等 产业 , 特 色产 业 日益 凸显 , 经 济得 到 快 速发 展 , 效 益 不 断 提高 , 工业 在整 个经 济 中的贡 献率 愈来 愈大 。但 形成 的工 业布 局和 产业结 构 主要 以重化 工业 为 主 , 重点 产 品与能源的关联度较高 , 工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青海省 已从一个能源充沛的省份 , 变成 了缺 电的 省份 , 如何解决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 , 协调发展成了 目 前青海产业发展的关键。 有 关 能源 消耗 与经 济增长 之 间 的关 系研 究 很 多 。C l e v e l a n d等 实 证 分析 了近 1 0 0年 来 美 国的 经济 增长与能源消耗的数据 , 发现能源结构 的变化影 响着能源强度的变化¨ J 。K r a f t J .和 K r a f t A . 对美 国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he t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s t a t u s a n d i n d u s t r i l a e c o n o my o f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i c g r o wt h i n Qi n g h a i
NI I J J i e
( We s t e r n Mi n i n g C o . , L T D, X i n i n g 8 1 0 0 0 0 , C h i n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能源资源及开发程度 水能资源 青海省是三江源头,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在 1 万千瓦
以上的河流有 108 条,理论蕴藏量达 2537 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 3.5% 和西北地区的 27.8%,在国内居第 5 位,名列西北五省(区)之首。 5000 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站址共有 185 处,装机容量 2376 万千瓦,见
风能资源 按“中国风能区划标准”,青海省属“风能较丰富区”。 全省 9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风速在 3 米/秒以上。全年可利用风能时 间在 3000 小时以上,年平均可用风能密度在 60—100 瓦/平方米以上。 年风能资源理论值折合标准煤 7854 万吨,相当于电能 1745 亿千瓦时。
(二)能源工业和一次能源生产 青海省国民经济基础一直十分薄弱,工农业不发达,人们生活
截止 2000 年底,青海省已建成风—光互补电站 6 座,合计光电 功率 1316WP,风机功率 3600W;太阳能光伏电站 9 座,光电功率 21406WP;太阳能电池 42WP,太阳能热水器 0.65 万平方米,太阳房 19.53 万平方米,太阳灶 3.5 万台,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的生活照明 问题,受到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16.8 30.5
5.1 47.7
(三)能源消费 青海省能源消费特点:一是除部分煤炭需从外省调入外,其他都
当地加工和利用。“八五”和“九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 快于能源生产速度,为 5.93%。能源消费状况与能源生产状况大致相 同,以水电为主,水电约占能源消费结构 45%左右,水电消费量每年 呈递增趋势;煤炭调入量逐年增加,主要是终端煤炭消费增加;原油 消费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从 1995 年呈上升趋势,由于青海省 原油当地加工能力和消费有限,约 40%的原油直接运往外省,是资源 原始输送的主要产品之一;天然气消费也存在同样问题,随着格尔木 和西宁燃气电厂的投产发电,会使天然气消费迅速增长,见表 4。
(二)经济结构特点 青海省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以传统的基础产业为主,还处在工业化
发展的初级阶段,结构层次较低。农牧业比重高于全国的相应比重, 基本上处于小农经济和游牧状态,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开发型工业 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大量的初级能源和原材料产品 进入市场,因此,主导功能不明显,关联效应较差,对地区经济发展 的带动力弱;现代意义的第三产业比重很小,交通、通讯、商储服务 等传统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金融、房地产等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 更是落后。
从表 3 可以看出 1990-2000 年青海省一次能源生产的结构特点 及变化趋势。这十年间,能源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是 4.46%, 前五年由 于青海省经济发展刚起步,能源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后几年内地经济 繁荣,特别需要优质能源的供应,同时青海省经济有了增长,能源需 求供应速度加快。
青海省能源生产发展特点:由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和关停小 煤窑政策的实施,是煤炭生产能源比例中逐年下降,2000 年下降幅 度增大;原油比例自 1995 年以后基本保持在 30.5%左右,原油产量稳
海西中部电网共有发电厂 6 座,总装机 12.2 万千瓦,其中火电厂 2 座,装机 3.6 万千瓦;水电厂 3 座,装机 6.1 万千瓦;燃气电厂 1 座, 装机 2.5 万千瓦。110 千伏送电线路 164.6 公里,35 千伏送电线路 247 公里。2000 年该电网电量约为 3 亿千瓦时,最大供电负荷约为 5 万 千瓦。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总量构成 (%) 其中: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风电 年均增
1995 571.6 687.7
1999 885.9 938.7
51.5 12.5
1.0 33.0
近几年青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1995 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 分别占总产值的 23.5%,39.6%,36.9%;2000 年分别为 14.6%,43%, 42.4%。
“九五”期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以较低水平缓慢增 长,2000 年出现了负增长。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继 续下降的趋势。
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 煤炭工业 目前,青海省初步形成了以大通、热水等大中型煤
炭生产企业为骨干及一批州、县、乡煤矿组成的煤炭工业布局。2000 年,全省共有矿井 111 处,生产能力 338 万吨,原煤产量 222 万吨, 当年从省外购进 300 万吨。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青海省可再生能源特点是地属风能和太 阳能丰富区,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了浅山地区和沙区农户因炊事、采 暖破坏自然植被的现象,太阳能采暖温热利用和光电利用改变了传统 的农作方式。
抓住西部大开发契机,坚持能源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能源发展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基本情况调查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与四川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接壤。全省土地面积为 72.23 万平方公里,占约 占全国面积的 7.5%,在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 古,排第四位。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有全国 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
水平低下,能源蕴藏量丰富但就地消费量少,大部分能源资源直接运 往外省,难以使省内能源工业迅速发展。近十年,随着经济发展,能 源资源由直接外输型逐渐转为深加工型,省内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也 随之提高。
电力工业 其特点:水电资源丰富,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 地,但煤炭资源比较贫乏,电源布局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九五”是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综合实力增强的时期,国内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 8.8%,分别比“七五”、“八五”增速提高 3.6 和 1.2 个
百分点。从 1997 年起连续四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了近 20
年增速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
政收入都有很大的提高,见表 1。
表1
2000 年底青海省发电机组容量 395 万千瓦,其中水电占总装机容 量的 79%,火电占 21%。青海省拥有 330 和 110 千伏线路 4457 公里。 2000 年全省发电量 133.78 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占 80.5%,火电占 19.5%。
青海省电网是西北电网的一部分,是青海省的主力电网,330 千 伏和 110 千伏电网的覆盖率为 36%,用电量占全省的 90%以上。青海电
青海省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985
国内生产总值
809
财政收入
66
注:按当年的实际价格
1990 1478 154
单位:元/人
1995
2000
3639
5872
192
468
虽然近几年青海省各方面变化很大,但由于经济长期低速增长、 生产和消费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使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难以快速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73%,城镇人 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82%,农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6%。
石油、天然气资源 青海省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聚集在柴达木盆 地,储量丰富,前景良好。 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28 亿吨,天 然气储量 1575 亿立方米。天然气气田集中,丰度高,埋藏浅,气质
好,为全国四大气田之一。 太阳能资源 青海省平均海拔在 3000 米以上,太阳日照时数长,
日光透过率高,全年日照时数 2500—3650 小时,年均日照率达 60— 80%,年接受太阳能折合标准煤 1623 亿吨,合电量 360 亿千瓦时。
表 2。
按河流分:黄河干流在青海境内全长 1983 公里,可建电站 25
座,装机容量可达 1937 万千瓦。其中龙羊峡以下河段资源集中,坝
址条件优越,离负荷中心近,可建大中型电站 13 座,装机 1316 万千
瓦,平均发电量为 371 亿千瓦时;龙羊峡以上河段可建大中型电站 12
座, 装机 600 多万千瓦;。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大型水电站有龙羊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能源生产总量构成 (%) 其中: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风电 年均增长率(%)
1990 606.5
32.3 19.1
1.0 47.6
1995 1999 571.6 885.9
29.7 23.0 30.4 30.6
1.4 4.8 38.5 41.7
4.46
2000 937.9
其他地区小电网。包括海西西部地区、果洛大部分地区及其他孤 立运行的小电网,这些地区电网多为 35 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用电 水平较低,尤其冬季小水电停运,供电状况更差。
石油天然气工业 青海省石油天然气特点是储量丰富,前景良 好,但探明程度低。石油天然气资源自用量很少。
目前青海省石油年开采能力已达到 397 万吨;石油年加工能力 27 万吨。2000 年,天然原油产量 200 万吨,天然气 3.9 亿立方米,加工 原油 62 万吨。西气东输的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建设已列入国家和
青海人口 518.16 万人,是西部地区人口最少的两个省(区)份之 一。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 38.2%。 (一) 国民经济发展特点
青海省经济特点是:地域面积大,但人口少;资源蕴藏丰富、 但经济落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与内 地交流形式还处于初级的物质流通阶段;同时省内资源分布不均匀, 开采业比重偏大,资源的原始转移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自我 发展速度缓慢。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财政政策的推动下, 青海省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
步增长;天然气产量近几年骤然增长,但所占比例仍然比较小; 水电
的比重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居很大比重,几乎占一半,但水利的枯丰
期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已影响到能源生产结构,1995 年-1999 年西部大
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对青海省水利发电影响很大,这段期间水电
所占能源生产比重降为 40%左右。
表3
青海省一次能源生产及结构
网不同其他省市,分为三部分:青海电网,海西中部电网,和其他小 电网及独立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