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具结构设计
车灯内部零件装配方式简述

车灯内部零件装配简述姓名:完成时间:摘要 (I)A 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车灯发展现状 (1)1.2.1 车灯的发展历史 (1)1.2.2 车灯种类 (2)1.3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4)1.3.1 选题意义 (4)1.3.2 研究内容 (5)1.3.3 技术路线 (5)第二章前照灯的结构及内部零件装配分析 (6)2.1概论 (6)2.2前照灯的结构分析 (6)2.2.1 前照灯结构分类 (6)2.2.2 组合前照灯结构零件 (7)2.3前照灯内部零件装配结构分析 (9)2.3.1 粘接结构 (9)2.3.2 卡接结构 (9)2.3.3 螺纹连接结构 (9)2.4本章小节 (9)第三章后灯的结构及内部零件装配分析 (10)3.1概论 (10)3.2后灯的结构分析 (10)3.2.1 后灯结构分类 (10)3.2.2 后灯结构零件 (10)3.3后灯内部零件装配结构分析 (10)3.3.1 焊接结构 (10)3.3.2 卡接结构 (12)3.3.2 螺纹连接结构 (12)3.4本章小节 (12)第四章小结 (13)车灯内部零件装配简述摘要车灯是汽车的重要功能件和外观件。
现代汽车灯具的设计,在满足法规的基础上,还要符合整车的造型风格。
由于外观不规则,且结构复杂,车灯总成设计为由多个零件装配组成,以满足法规和造型要求。
装配是车灯设计和制造过程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1、简述车灯的发展情况2、简述前照灯零件装配结构3、简述后灯零件装配结构关键词:车灯、前照灯、后灯、零件装配结构DISQUISITION OF LAMP ASSEMBLY AND OPTIMIZIT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STANDARD PROCESSAbstractThe lamp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ach car.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the guarantee of automotive appearance and night driving safety essential parts. So lamps are important for vehicle. Automotive industry grows up to now, Lamps'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For the present, Automotive supply increased. Also increased demand of lamps output. For that it raised a higher requirement of lamps'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In this paper, We research how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assembly production line that based on the lamps' structure and combine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line. Main results achieved in the dissertation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Distinguish the lamps' structure and the assembly structure that based on the parts function.2.Optimization of assembly process through divided the lamps' components into blocks.3.Optimiz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standard process that based on procession of lamp assembly.Keyword: Lamp, Lamp structure, Flow of technics, Standard process.第一章绪论1.1 课题背景车灯中组合前照灯和组合后灯的结构最为复杂。
整车灯具布置规范

编号代替规范等级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布置规范Regulation for package of the external lighting and light-signalling devices for motor vehicles2011-09-15制定2010-××-25发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是为指导长安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布置及检查而建立的,本规范主要参照国家标准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8408《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及GB/T XXXXX《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等标准的要求制定。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体技术研究所总体布置室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太安编制:刘太安校核:陈忠贤审定:刘永清批准:曹渡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布置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设计汽车的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布置及检查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M1类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8408 汽车及挂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配光性能GB 17354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T XXXXX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3 术语引用文件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4 要求4.1 一般要求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应满足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中技术要求部分的一般规定。
汽车照明与信号装置

喇叭电路图(线路搭接图)
转向信号灯(实物)
返回
位灯(示宽灯)
位灯(尾灯)
返回
示廓灯
返回
制动灯
返回
倒车灯
返回
喇叭
返回
休 息一会
氮气以及惰性气体氦、氖、氩、氙、氪等。
优点:
可以避免钨丝氧化,阻止钨丝蒸发。
缺点:
对流的气体会把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玻壳,并通 过玻壳散失到周围的空间,结果是增加了热的 损失,降低了发光效率。
灯泡
充气灯泡的周围抽成真 空并充满了惰性气体。 但是灯丝的钨质点仍然 要蒸发,使灯丝损耗。 而蒸发出来的钨沉积在 灯泡上,使灯泡发黑。
反射镜
2.反射镜
Leabharlann 反射镜一般用0.6~0.8mm 的薄钢板冲压而成 反射镜的表面形状呈旋转 抛物面,其内表面镀银、 铝或镀铝,然后抛光。 由于镀铝的反射系数可以 达到94%以上,机械强度 也较好,所以现在一般采 用真空镀铝。
返回
反射镜
由于前照灯灯泡灯丝发 出的光度有限,功率仅 45~60W。如无反射镜, 那只能照清汽车灯前6m 左右的路面。而有了反 射镜之后,使前照灯照 距可达到150m。
倒车信号装置
倒车灯开关放在 变速器倒档上 控制倒车灯、倒 车蜂鸣器和倒车 雷达
1-钢球 2-壳体 3-膜片 4-触点 5-弹簧 6-防护罩 7、8-导线(接线柱)
休 息一会
倒车雷达系统
作用
在倒车时起到辅助报警作用,提高安全性。
组成
倒车雷达侦测器、控制器、蜂鸣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声纳原理
返回
电 容 式 闪 光 器
电容式闪光器使用时应注意
汽车照明设备

图6-16 桑塔纳轿车照明系统电路 1—停车灯开关; 2—变光和超车灯开关; 3—点火开关; 4—车灯开关; 5—中间继电器; 6—牌照灯; 7—仪表灯调 节电阻; 8—雾灯继电器; 9—行李箱灯; 10—前顶灯; 11—行李箱灯开关; 12—前顶灯门控开关; 13—点烟器照明 灯;14—雾灯开关照明灯; 15—后风窗除霜器开关照明灯; 16—空调开关照明灯; 17—雾灯指示灯; 18—后雾灯; 19—前后雾灯开关; 20—前雾灯; 21—仪表灯; 22—时钟照明灯; 23—前照灯; 24—右前后示廓灯; 25—左前后示廓 灯;26—远光指示灯
汽车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
图6-5 反射镜的聚光示意图
汽车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
(2)配光镜
配光镜又称为散光玻璃,装于反射镜之前,可将反射 光束扩散分配,使路段的照明更加均匀。配光镜是由透明 玻璃压制而成的棱镜和透镜的组合体,其光线如图6-6所 示。
图6-6 配光镜的光线分布—无配光镜的光线分布 有配光镜的光线分布
汽车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
图6-8 双丝灯泡的远近光束 1—近光灯丝; 2—远光灯丝
汽车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
(2)采用带遮光罩的双丝灯泡
在上述结构的双丝灯泡中,近光灯丝射向反射镜下部 的光线经反射后,将射向斜上方,仍会使对面的驾驶员有 轻微眩目。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近光灯丝的下方装有遮 光罩。当使用近光灯时,遮光罩能将近光灯丝射向反身镜 下部的光线遮挡住,使其无法反射,这样就提高了防眩目 效果。现代汽车广泛使用这种双丝灯泡,其结构如图6-9 所示。
图6-1 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在车上的位置
汽车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
6.1照明设备与信号系统的组成
图6-2
内部照明灯
(1)前照灯 前照灯又叫做大灯,其安装在汽车头部的 两侧,用于汽车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路面 上行驶时的照明,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
汽车灯具的起雾研究与通风结构分析

灯泡
寿命 和 外 观 有
少
、
一
冈此 要 通 过 合 理 设 计 灯 具 的 结构 减
。
』f
’ r
,
,蒸 点亮 光照 c 太阳 光或 灯具 发
…
…
“
…
“
“
“
“ “
消 除 起 雾对 灯 具 造 成 的影 响
,
从另
,
一
个 角度 来 说
,
虽 然起
。
雾 的灯 具 满 足 法 规 要 求
但市场不 满意
就 是 品质改进 的方 阳
’
限 的 增 加 和 防 水 胶 条 的老化 而 增 大
。
这 种情 况 经 常 出现 在 前 雾
具
。
_ {新 月 异 的变化 伴 随着 汽 车造 型 【
。
美 轮 美 奂 的 车灯 越 来 越
,
灯 和 前 大灯 上
。
受 到人 们 的喜 爱
当今 汽 车 灯 具 制造 业 中
。
设计
、
制造
,
、
_ll : 艺
此
影 响 因 素 主 要 是 灯 内温 度 场
。
流 动场
、
湿 度 场 的分 佰 及 材
高有 关
。
料 的选 用 和 处 理 工 艺
,
密封性 良好 的灯 具
不 会 l fJ 现 漏 水 现 象
,
那 为什 么 灿 具 内
“
‘
1 1
.
温度场
温 度场是 引 起 灯 具 起 雾 的最 主要 凶 素
。
空 气 中含有 的 水蒸 气 浓 度 会 高 呢 ? 这 与 灯 具 的
基于顺序推出机构的汽车尾灯后壳注塑模具设计

度与刚度在后壳上设计了很多加强筋为了 可保 证 塑 件 优 良 的 力 学 性 能收 缩 率 为
满足装配工艺性还设计了许多形状各异的卡 平均厚 "#X"W 度 灯具 !?? 作为光学元件
扣产品结构较为复杂这不仅使模具结构变 要求良好的成型质量以保证达到预期的光学
得复杂也给制造和装配带来了挑战本文对 效果另外产品配合部位较多结构复杂要求
图D汽车尾灯后壳注塑模具
7 处倒扣抽芯!如图X所示"方向与/'A 两处抽芯方向相干涉#抽芯时#/'A 两处需先脱 模#再抽芯&/'A 处脱模机构局部结构如图( !8"所示&采用镶件4X成型/'A 两孔#由定距 螺钉将镶件4X'弹簧4(和衬套4&相连接&合 模后#定模板)上的耐磨板直接作用于衬套4&# 衬套4&压缩弹簧4(#使镶件4X下沉#用于成型 小孔&开模时#动模与定模分离#在弹簧4(的
表@注塑参数
熔体温度,h
模具表面 温度,h
顶出温度,h 保压时间,=
!4"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图A浇注系统
ACA成型零部件设计
合而成#加强筋内部会形成很深的凹坑&加工 成型零部件时#很难直接由 1$1加工成型#一
汽车尾灯后壳模具的分型面为复杂的曲面 般还需要辅以5K0 加工&采用镶拼式结构#可
结构&产品较为复杂#由众多曲面和加强筋复 减小加工难度#方便后续抛光处理(()&注塑成
度刚度较低容易损坏成型寿命有限若设 左右镜像的两个产品共有&4处倒扣均由
汽车照明系统的组成与功用作用

用双灯丝结构,一根为远光灯丝,另一根
为近光灯丝。远光灯丝功率较大,位于反
射镜焦点,近光灯丝光束照亮
较远的路面;近光灯丝点亮时,光束照亮
关闭
➢ 高压放电氙灯特点:
光色和日光灯非常相似,亮度是目前卤素灯泡的3左右,寿命可达卤素气体 灯泡的5倍。 ➢ 高压放电氙灯工作原理:
这种灯的灯泡里没有传统灯泡的灯丝,取而代之的是装在石英管内的两个电
极,管内充有氮气及微量金属(或金属卤化物)。在电极上加上数万伏的引
弧电压后,气体开始电离而导电,气体原子即处于激发状态,使电子发生能
单元四 照明与信号系统
关闭
课题一 照明系统
目录
一、汽车照明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二、 前照灯 三、雾灯 四、照明系统电路 五、 照明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分析
关闭
一、汽车照明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 作用:用于夜间行车照明、车内照明、仪表照明及检修照明。 ➢ 组成:汽车照明系统主要由照明设备、电源、线路、控制开关组成 . 1、前照灯 ➢ 位置: 前照灯(前大灯)裝于汽车头部两侧。 ➢ 作用:用于夜间行车时道路的照明。 ➢ 要求:前照灯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功率一般为40~60W。 2、 雾灯 ➢ 分类:雾灯有前雾灯和后雾灯两种。 ➢ 位置:前雾灯裝于汽车前部比前照灯稍低的位置。 ➢ 作用:用于在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 ➢ 要求:为保证雾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向后方车辆或行人提供本车位置信 息,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在车辆后部加装功率较大的后雾灯,以降低交通关闭 事故发生率。
关闭
➢照明灯和信号灯的灯泡分类: 按玻璃体形状可分为圆锥形、球形、柱形、楔形四种。其中,圆锥形灯泡有单 灯丝和双灯丝之分。双丝灯泡按插口销钉位置又可分为平脚和高低脚两种。 二、前照灯 1、对前照灯的基本要求 ➢重要性:由于前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夜间行车驾驶的操作和交通安全, ➢依据:世界各国交通管理部门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其照明标准。 ➢前照灯的基本要求如下: (1)前照灯应保证夜间车前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使驾驶员能辨明 100m以内 道路上的任何物体。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前照灯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现代高速汽车的前照灯的照明距离能达到200~250 m。 (2)前照灯应具有防炫目装置,以免夜间两车交会时造成对方驾驶员炫目关闭而 发生事故。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一、汽车灯具光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
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
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
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即使用凸透镜聚光技术的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
二、汽车灯具组成和分类汽车灯具总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灯光组,灯光组包括三部分:光源(灯泡)、反射镜及透光镜,以及包括电源线、后壳、前罩等组成;而配光镜、反光镜的设计及二者和灯泡灯丝位置配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灯具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汽车灯具以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照明灯具和信号灯具,照明灯又分为外照明灯和内照明灯;其中,前雾灯和倒车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信号灯。
在这些灯中,属于强制性检验的灯光有外照明灯和外信号灯,因为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
1.名词术语单灯有一个配光镜,一个或多个光源和一个灯体组成单一功能的灯。
独立灯具有单独的透光面,单独的光源和灯体的灯。
组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分开的光源和共同灯体的装置。
复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共同的光源和灯体的装置。
混合灯具有分开的光源(或在各种条件下工作的单一光源),共同的透光面和灯体的装置。
试验基准轴线灯的一条特性直线,当灯安装在车辆上时,是一条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水平线,是测量配光性能的基准线。
2.分类单灯或独立灯按其功能、用途和安装位置分为外部照明装置:近光灯、远光灯、雾灯、牌照灯、倒车灯、防空灯。
外部信号装置:位置灯、停车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警告灯、后雾灯、标识灯、示廓灯、反射器、三角形后反射器。
内部照明装置:壁灯、项灯、阅读灯、踏步灯、工作灯、发动机仓灯、行李箱灯。
2. 2 组合灯、复合灯、混合灯在这些装置中,只要包括有近光灯、远光灯、远近光灯、雾灯中任一种的,就属于外部照明装置,否则,属于外部信号装置。
它们分为:外部照明装置:组合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混合前照灯、远近光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在计算前组合 灯宽度或者高度时, 如遇并列组合或者 纵向组合的灯具时, 要叠加其反射镜的 尺寸。
高度和宽度的计算方式为:
A(反射镜的总高度或者总宽度)+B(反射镜调整空间约合30mm) +C(反射镜调整空间约合30mm ) +10*2(反射镜联动尺寸间隙) +12*2(底座密封槽宽度)+多余的造型尺寸
透气孔的设计
前大灯
灯壳配合尺寸
透气管尺寸
透气孔的设计
克莱斯勒后尾灯
灯壳配合尺寸
透气管尺寸
透气孔的设计
江淮重卡 方大灯
灯壳配合尺寸
透气管尺寸
透气孔的设计
华泰圣达菲 后雾灯
灯壳配合尺寸
透气管尺寸
透气孔的设计
前雾灯
灯壳配合尺寸
透气管尺寸
材料与拔模角度
1、材料与壁厚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壁厚对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壁厚过小时成型的流动阻力大,大形复杂的零 件就很难充满型腔,塑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4、前雾灯为选装件。数量2只, 光色为白色。横向安装位置要求在基 准轴线方向上, 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表面上的点到车辆外缘端 面的距离应不大于400 mm, 离地高度不小于250 mm, 在基准轴线方 向上, 整个视表面应在近光灯视表面最高点以下, 几何可见度为向上、 向下均为5°, 向外45°, 向内10°。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光束照射位置要求
1. 在检验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10 m的屏幕上时,乘 用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7 H-0.9 H(H为前 照灯基准中心高度,下同)。机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 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 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 350 mm.
轴线方向上的视表面外缘到车辆外缘端面的距离应在400 mm以内, 在 基准轴线方向上, 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00 mm, 离地 高度500~1200 mm, 几何可见度规定向上15°、向下10°、向外 45°、向内10°。
3、前转向信号灯为必装件, 光色为琥珀色, 数量2只。横向安装位 置要求在基准轴线方向上, 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表面边缘, 到 车辆外缘端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400 mm, 在基准线方向上,两相邻 视表面内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00 mm,离地高度350~1 500 mm, 几何可见度规定向上15°、向下15°、向外80°、向内45°。
➢ 筋位的顶部两端,R>1mm。 ➢ 塑胶零件的中间开的方孔,四周做圆角,圆角大于零件壁厚的1/4。 ➢ 特别受力的柱子根部做圆角,约R0.5。
6、透明零件(灯罩)的设计
透明材料:灯罩必须要使用透明材料,我们设计中常用的有透明ABS,PC,PMMA。由于 透明材料的流动性不好,所以注塑时易产生外观的问题,但灯罩又属于外观件,对外观要求较高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时请注意:顶部厚度要设计得比四周厚,型腔如果太深的话,要在水口附近 局部减胶,让胶先流到零件的顶部,再流到四周。要预留出较宽(大于6-8mm),较厚的水口 位(大于1-1.5mm),模具加工时尽可能用宽大的扇形水口,流道短而粗。
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1、前雾灯的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φ80mm,如遇特殊情况,透光镜尺 寸不得低于图中所示“前雾灯”尺寸。 2、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的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φ60mm才能满足 配光要求。
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1、远光、近光、前雾灯灯泡焦点 距灯罩间的距离D最低不得低 于120mm。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1、调节方式:
1、调节螺杆:最经济,最常用 2、齿轮传动:当灯光调节受车体空间位置限制时 3、步进电机来调节:自动化 ,制造成本较高 4、自感应随动调节:高档轿车上使用,制造成本很高
2、调节范围:
向上3度
向左4度
通过调节机构, 灯光光束中心可
上下左右摆动
向右4度
向下3度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1、独立的远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φ90mm或者大于“H7”远光 中尺寸才能满足远光的配光要求。 2、独立的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φ120mm或者大于“H7”近 光中尺寸才能达到近光的配光要求。 3、复合的远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φ180mm或者大于“H4” 远近光中尺寸才能达到配光要求。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远光
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近光
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
汽车常用灯泡 目前最常用的灯泡:
远光 近光 雾灯 位置灯 转向灯 刹车灯
H1、H4、H7、HB4 H1、H4、H7、HB3 H1、H3、H11、HB4 W5W、T4W P21W、PY21W P21W、PY21/5W
2、拔模斜度的设计
由于塑件在模腔内产生冷却收缩现象,使塑件紧抱模腔中的型芯和型腔中的凸出部分, 使塑件取出困难,强行取出会导至塑件表面擦分,拉毛,为了方便脱模,塑件设计时必须考虑 与脱模(及轴芯)方向平行的内、外表面,设计足够的脱模斜度,灯具上一般为1度---1.5度。 在设计有纹路的地方,设计斜度时要大0.5柱子的设计
3.1 柱子的拔模及高度:柱子高度大于10mm时,通常都用司筒顶出,所以其拔模斜度可
以取得很小或0度。可以把内孔取为0度,外表面取为0.25度。柱子高度小于10mm时, 模具上可能用镶件,拔模斜度可以把内孔取0.5度,外表面取1度。
3.2 柱子的大小尺寸:由于高度大于10mm的柱位通常是用司筒顶出,柱子的外径和内径
就有限制。 常用的司筒的外径系列为: 4.0、4.5、5、6、6.5、7、8、10、12 常用的司筒针系列为:1.5、2.0、3.0、3.5、4.0、4.5、5.0 其对应的关系如下表格。
材料与拔模角度
柱位的内径是由司筒针磨小而得到的,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不要设计壁厚小1.0mm 的柱子,也最好不设计外径不是标准值的柱位。
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
GB4599-2007 近光灯配光屏幕
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
B50L称作防眩点, 距前照灯50m处迎面而来的车辆驾驶员眼睛的位置; 50R、75R分别代表本车右边距前照灯50米、75米处路边的照度值; 25L及25R分别表示灯具前方25米处的道路的左、右路边的照度值; Ⅲ区,又称为防眩区,表明车灯的眩目情况 ; Ⅳ区为过渡区,表示汽车 25米至50米范围内车道全宽的照明情况; Ⅰ区称作近距离照明区,表示距车前25米以内的道路照明情况
2、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灯泡 焦点距灯罩间的距离D最低不 得低于35mm 。
3、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 距离和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 脚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标准GB 15766.1-2008查出相应灯 泡的尺寸。
纵深的计算方式为: D(灯罩距灯泡焦点间的距离)+E(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距离) +F(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脚间的距离)+G(插接器的高度)+H (防尘盖的高度)
3.3 防缩水处理:为了防止出现缩水,需要在柱子根部减胶,同时把司筒针加长。所以对于 壁厚为3mm,柱子直径大于等于6mm时M3自攻螺订)为防缩水,在模具加工时先在柱子根 部减胶。
4 加强筋的设计
加强筋的作用是增加塑胶零件的强度,和避免零件变形,如果单用增加壁厚的办法来 提高塑胶零件的强度,常常是不合理的,其一是容易出现缩水,其二是提高了注塑成本, 加强筋不要设计的过厚,否则容易在其根部出现缩水,也不要太薄,太薄了易出现走胶不 齐。推荐的厚度为:
其它注意事项
1、无论是否使用LED光源,高位制动灯的透光面在垂直于灯的基准轴线 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不小于2900mm2,其高度应不小于20mm。 2、回复反射器的发光面在垂直于灯的基准轴线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不小 于2500mm2。 3、后雾灯与制动灯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4、灯具与周围零部件的最小间隙应不小于5mm。
汽车灯具结构设计
设计步骤
一.灯具应满足的法规 二.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三.透气孔的设计 四.材料与拔模角度
灯具应满足的法规
首先检查灯具在车身上的位置是否满足GB 4785-2007的要求,例如: 1、近光灯和远光灯是必装件, 同时要满足光色为白色。远光灯可选
择2只或4只, 发光面的可见度角应大于5°。 2、近光灯数量为2只, 横向位置要求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基准
柱位上的加强筋:胶柱在结构允许情况下必须设计加强筋。柱位上的加强筋由于是跟 柱位一起顶出,可以比普通的加强筋高得多,其高度方向上比柱位端面低1-3mm就可以 了。同时,柱位的加强筋尽量对称加工,以保证柱位变形尽量小。
材料与拔模角度
5、圆角的设计
塑角零件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处外,其余所有转角处均应尽可能采用圆角过度,因塑胶 件的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冲击震动时会发生开裂现象。甚至在脱模过程中就发生开 裂。一般推荐加工圆角用如下原则:
3、螺杆调节方式说明:
连线夹角≈90°
一个固定点,两个调光旋钮
球头为一 个固定点
调节上 下的调 光旋钮
调节左 右的调 光旋钮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10mm 可以调整
5度
当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上下移 动,带动反光镜旋转,这样就实现了 灯光照射方向的偏转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4、螺杆调节检查:
➢ 前组合灯和后组合灯: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1/2.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1mm。. ➢ 其它灯具:零件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2/5,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0.8mm。
材料与拔模角度
关于加强筋的拔模斜度:对通常的加强筋,其两侧的拔模斜度可按以上厚度要求取。 对于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加强筋,可于取两侧0.1-0.2度,这时的加强筋就会要做镶件。如果 可能的话,在加强筋上增加柱位,可以帮助出模。(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