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班超平定西域后对西域的管理有多少年

合集下载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地方史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新疆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可对其领土拥有最高统治权或最高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

自汉统一西域后,历代中央政权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西域的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并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汉朝:公元前101年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政权继成东汉在西域的各项统治,设立西域戊己校尉。

公元327年平定反叛的西域戊己校尉赵贞后在车师前部(吐鲁番)设置高昌郡。

三国-西域都护府、乌孙(公元26隋唐曾先后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设郡。

公元640年,唐消灭了高昌,分别设西州和庭州。

702年设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遗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元于1251年在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

清统一后,于1762年设立总统伊利等处将军。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在国家有用的领土上设立军事机构并驻军,是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

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大量军队,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汉朝多次出兵西域,实行屯田,设立军事官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各割据政权也纷纷驻兵西域。

唐朝设安息、北庭都护府,下设军、守捉、城、镇等军事机构。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元朝在西域驻有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驻守各地。

清朝时期,伊犁将军兼理军事和民政,有满、蒙古等八旗军队长期驻守新疆。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汉朝时期,西域各地要向汉朝京城朝贡。

魏晋南北朝时期,依然沿用了汉朝的制度。

北魏开始征收赋税。

唐朝在西域推行内地的均田制和租用调制,并向西域商贾征收商税以补充军费。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西域出使使臣向唐朝进贡•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元朝时期,在西域按人丁征收赋调,建立户籍制度。

新疆地方史--2汉代西域

新疆地方史--2汉代西域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 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 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 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 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须完成什么任务? 他一路上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呢?
班超出使西域
2.3 汉代西域的经济文化
丝绸之路的拓展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瓷器、茶叶……
物资上: 中国
西方
香料、琉璃、胡椒……
文化上: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中国
西方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丝绸之路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在乌垒城(今 轮台策大雅)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都护, 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 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疆域图
2.2 东汉政府对西域的统治
东汉初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班 超在西域各地人民的大力帮助下,南征北 战30年,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26年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意在联合与匈奴有 宿仇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结果: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 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系乌孙,“断 匈奴右臂”
结果:未达到预期目的, “于是西域各国始通于 汉”
嘉裕关
敦煌莫高窟
玉门关遗址
鸣沙山
月牙泉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14课(含答案)020442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14课(含答案)020442

广东省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能力提升第三单元第14课试卷考试总分: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9分)1.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A.疏勒B.于阗C.乌垒城D.敦煌2. 西汉王朝不断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A.西域都护B.刺史C.郡守D.县令3. 读图,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欧洲B.敦煌C.安息D.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4.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意欲联合抗击匈奴。

使者一路历经磨难不忘使命,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

“此行”指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B.张骞出使西域C.卫青出击匈奴D.班超出使西域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面对疫情考验,“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B.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C.丝绸之路因主要运输的货物是丝绸而得名D.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 )A.西周B.秦朝C.西汉D.战国7.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设立()A. 西域都护B. 安西都护C. 伊犁将军D. 驻藏大臣8.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是在()A.公元前二世纪B.公元前一世纪C.公元一世纪D.公元二世纪9.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的这首《凉州词》描绘的景象是( )A.江南小镇的闹市B.黄河下游的滩涂C.蒙古草原上的马队D.丝绸之路上的商贾10.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其他教案_新疆地方史教案

其他教案_新疆地方史教案
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是640年(唐太宗)设立的安西 大都护府(管辖天山南路),702年(武则天)增设北庭大都护府(管 辖天山北路)。都属于军(下设驻防军、行军)、政(下分:州、县制;
羁縻府、州制)合一的统治机构。
三、回纥汗国和回鹘西迁
回纥是维吾尔族祖先,744年唐朝册封其首领的建罗为怀仁可
汗,此后历代回纥可汗都接受唐朝册封的汗号;755年,回纥出兵协
助唐朝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788年,改名回鹘,回鹘与唐友好
关系,称为民族和睦典范!
四、经济和文化
西域与中原的交往:(1)经济:唐朝在西域广泛推行均田制和租
庸调法,在天山南北大兴屯田;西域农作物传入中原。中原造纸术传
到西域,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频繁。安史之乱后,回鹘与唐朝开展了
马绚贸易。(2)文化:汉文化在回鹘和西域广泛传播,对回鹘社会发
展起来促进作用。西域音乐盛行中原《龟兹乐》、《高昌乐》,西域舞蹈:
尤其胡旋舞在中原流行;绘画也互有影响。
小结
作业
2011.3.17
第七课 清朝统一新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清嘲统一新疆 清嘲对新疆r的治理 土尔扈特部回归
祖国平定张格尔之乱
《新疆地方史》教学简案
第二课
汉代西域(公元前206-22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乌孙与汉联姻西域都护的建
立“丝绸之路”的形成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
情感价值:我们要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那种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四、班超在西域 1.西汉末,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2.91年,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与

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与单于接战获胜,“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 庭。”(《史记·匈奴传》)匈奴势力便日趋衰落。同年,张骞奉命再次出使西域。他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巴尔 喀什湖、伊塞克湖一带),又分遣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
张骞前后二次去西域,扩大了汉朝的影响。西域诸国早就知道汉是个非常富饶的国家,很想建立关系,苦于 匈奴的阻挠,“欲通不得”(《史记·大宛传》)。当下匈奴已遭受汉朝的打击,当然更乐意与汉接近了。于是 汉朝频频派人到西域,一年中出使的多则十余次,少的五六次;每次去的人有百余、数百不等,出现了“使者相 望于道”的空前盛况。但这时匈奴在西域的统治还没有根本动摇,一些国家慑于匈奴的压力,故意刁难汉使, “禁其食物”。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史记·大宛传》)。
汉武帝即位时,汉的社会经济已得到恢复发展,国力空前强盛。于是改变防守态势,决计主动出击,根除边 患。汉武帝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寻找同盟力量,以“断匈奴右臂”,另一方面派卫青等率骑出雁门、代 郡、云中等地,打败了匈奴,夺回河套地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击败匈奴,汉得河西走廊,置河西四郡。
到新莽末年(公元23年左右年),西域乱、都护李崇没于龟兹。
东汉光武帝建武21年(公元45年)、西域18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不许。
明帝永平17年(公元74年),始以陈睦当都护。次年,焉耆、龟兹叛,共攻杀陈睦,遂罢都护。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 其址未详)。14年,班超还洛阳,继任者有任尚和段禧。
张骞通西域之后,汉王朝派往西域各地的使者和西域各国派往汉朝的使者络绎不绝,各族商人也频繁地往来 于内地和西域之间。在当时人烟稀少、道路艰险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这条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汉 朝政府于公元前101年设置使者校尉,率士卒数百人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积谷,以供应出使西域的使者。使者 校尉是汉朝政府派驻西域的第一个官员。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6 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时间汉宣帝在位时(公元前60年)概况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府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其管辖的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1)管辖新疆: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推动西域发展:加速了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3)对东西方交流: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保障了往来商旅的安全,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2、唐政府: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3、元政府(1)东南边疆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2)西北边疆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3)西南边疆地区: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并在西藏当地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使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4、清政府:a、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经营台湾(1)清朝在稳定对内地的统治后,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于1683年打败郑氏子孙,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b.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册封达赖顺治帝时期,五世达赖被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后来清朝还重修布达拉宫。

自此,达赖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册封班禅康熙帝时期,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自此,班禅由中央政府册封形成定制,监督西藏地规定驻藏大驻藏大臣掌管,金奔巴瓶c.清朝西北边疆的巩固【素养提升】1.历代中央政府与新疆的关系2.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的关系3.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01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1.历史遗迹是古人历史活动最有力的证据。

经过三年的发掘与研究,通过对出土文物尤其是云纹瓦当的分析,考古学家确定昌吉石台县石城子古城遗址为东汉时期,基本可认定为东汉时期戊已校尉耿恭所驻守的“疏勒城”遗址。

《后汉书班梁列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班梁列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班梁列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汉将班超少子勇。

勇字宜僚,少有父风。

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

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

因罢都护。

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

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请出兵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

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

勇上议曰:昔孝武皇帝患匈奴强盛,兼总百蛮,以逼障塞。

于是开通西域,离其党与,及至永平,莫不内属。

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北虏遂遣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

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

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

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心胆,北押匈奴,东近敦煌。

如此诚便。

”于是从勇议。

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

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绥。

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

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

还,屯田柳中。

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

永建元年,更立后部故王子加特奴为王。

勇又使别校诛斩东且弥王,亦更立其种人为王,于是车师六国悉平。

译文:汉朝大将班超小儿子叫班勇。

班勇,字宜僚。

年轻时就有父亲(班超〕的(大将〉?度。

永初元年(公元107 年),西域反叛(汉朝),朝廷派班勇做军司马。

班勇和哥哥班雄一起从敦煌出兵,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来。

于是撤销都护。

后来西域有十多年完全没有汉朝的官吏。

元初六年(公元119 年),敦煌太守曹宗请求朝廷出兵攻击匈奴,替索班报仇雪耻,趁机收复西域。

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聚会商议。

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

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

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初中学业考试新疆地方史考点知识复习解答考点1 汉朝与乌孙的和亲---西汉前期1、目的:共同抗击匈奴2、事件:细君公主嫁乌孙昆猎骄靡:解忧公主嫁乌孙昆莫军须靡。

3、作用:既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政治目的,又促进了彼此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2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武帝时期1. 张骞出使西域(1)第一次:1.时间:公元138-公元前126年。

2.目的:联合与匈奴有宿仇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3.结果:历时13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人民的生活情况。

(2)第二次: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进一步联系乌孙,“断匈奴右臂”。

3.结果:未实现与乌孙结盟的目的,但乌孙等国派使节随张骞至汉答谢,“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考点3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西汉时期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了西域,在乌垒城(今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都护,统辖西域诸国,2.意义:西域都护府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从此,西域纳人汉朝的版图,成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考点4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东汉时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使鄯善、于阗、归附中央。

3.第二年,公元74年又使疏勒归附东汉。

4.公元74年,东汉政府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府。

其后,班超一直留在西域,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使西域重新与内地联为一体。

5.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汉和帝为褒奖其功绩,封他为“定远侯”。

6. 班超在任期期间,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

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考点5 丝绸之路的拓展1. 背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了。

2. 线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西行,经鄯善,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逾葱岭,至大月氏、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朝班超平定西域后对西域的管理有多少年
本文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西域各国被北匈奴所控制,被北匈奴屡次胁迫侵犯东汉,使得边境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七三年,班超弃笔投戎,跟随窦固等人征讨匈奴。

在军队中,班超的军事才能与外交才能有了充分发挥的舞台,立下不少功绩,得到了窦固的赏识,被派往出使西域。

班超等人首先到达鄯善国,班超用他出色的口才说服了部下乘夜进攻驻扎在鄯善过的来自北匈奴的使者,并成功击杀他们,之后又好言相劝鄯善国国王归顺东汉,成功说服鄯善国国王同意归附朝廷,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

之后班超等人回师复命,得到了汉明帝的欣赏,并再一次被命令出使西域。

这一次西域之行,班超等人到达了于阗国,成功镇压安抚了于阗国,使得于阗国归属于朝廷,并且也使西域其他国家同意归顺东汉,至此,时隔五十六年,西域与中原的关系得以重新恢复。

之后,班超又相继攻陷龟兹、葱岭西月氏国、焉耆国等国,就此平定西域各国,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与东汉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班超经营西域
班超是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他的外交能力非常出色,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

在世期间,他曾在西域待了数十年,数十年里,班超一直兢兢业业地经营着西域,平定西域各国,为西域回归中原以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班超经营西域之前,也经常会有汉族人前往西域做买卖,也有前往西域进行政治活动的人,也曾有西域的国家多次要求恢复与东汉的政治关系的情况发生,可以说,虽然也有些西域国家侵犯中原边境,但是西域与中原两者之间是有联系交流存在的。

公元七三年,班超带领三十六个官兵出使西域,在那次西域之行中,他杀了鄯善国的匈奴使官以及于阗国的匈奴监督官,迫使两国国王以及其他国王将儿子送往东汉做侍子,这是时隔五十八后西域与汉的又一次交流。

之后班超与匈奴争夺西域的统治权,并且得到于阗等国的大力支持。

七六年,汉章帝曾打算放弃西域,召班超等人回国,就在班超奉命准备回国时,归顺东汉的各个西域国家大为震动,纷纷恐于来自龟兹等敌对国家的报复,皆哭留班超。

于是班超留了下来,后得到了汉章帝一千的援兵。

之后,班超率领西域各国战胜了龟兹等国家,彻底平定了西域,将西域归入了中原版图。

班超于一零二年回国,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

他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经营西域,为东汉与西域的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伟大之人。

班超告老归国
班超告老归国的故事是这样的。

班超一直都在西域生存,年岁渐渐大了,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

班超向皇帝上了一封奏折,哀求道,他已经不指望能够有机会回到酒泉,但至少希望能够在活着的时候踏入玉门关。

班超也向皇帝表示他派遣自己的儿子跟随外邦的贡品一起到汉朝,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见到中原的大好河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班超的奏折寄出了很久,朝廷都没有给他回信。

班昭是班超的妹妹,是个女性历史学家,在当时是女性的典范,享有盛誉。

班昭也向皇帝上书说,蛮夷人还没有开化,不像大汉人那般知礼节。

班超年岁渐渐大了,早晚有天会死,到时候朝中一时之间找不到替代班超的人,西域恐怕会乱作一团。

班昭又继续劝说皇帝,现在的士大夫都只想着现在,而不考虑长远的计划。

如果西域真的发生了战乱,班超因为年龄太大力不从心,到时候会伤害大汉朝苦心经营西域的功业。

班超自己也会非常遗憾,感到对不起边境百姓。

百姓们真的失去了和平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所以班超在万里之外也向
朝廷衷心恳求归国,讲诉了自己的烦恼。

可是朝廷这么久以来都没有给班超回复。

班昭继续说道,古时候十五岁参军,在花甲之年也应该可以回来了。

班昭最后总结道,她现在甘愿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为自己的哥哥请求,让他能够在临死的时候返回自己的家乡。

让她这个做妹妹的能够在朝堂上看到她。

班昭哀求陛下能够体恤班超这个年迈的老人。

皇帝被班昭的话深深感动了,把班超从西域召了回来。

八月,班超终于赶到了国都,接受朝廷封赏。

一个月后,班超就去世了。

这就是班超告老归国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