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5.3.2)--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1、坠积性肺炎的预防: 翻身拍背: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协助患者翻身及 拍背,每2h一次。将患者床头摇高3O°一45°,半卧 位与卧位变换,利于排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拍 背时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 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 拍打时力度应均匀一致,每次3—5min。通过拍背, 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 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 气管,痰液随即咳出。
康复护理学
康复科 罗海兰
简述
1、康复和康复医学 • 康复(rehabilitatio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意是“复原”、“恢复”、“恢复原来的健 康及正常的生活” 。 • WHO对康复的定义 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 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 功能到最高水平,使病、伤、残者能提高生存质 量和重返社会。
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对按内、外关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
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 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仰卧位、半卧位
5、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的预防 为了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避免关节僵硬,早期协助 患者进行上肢、下肢、股四头肌有节奏地收缩与放松 活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按摩时 手法应轻柔、缓慢。晚期则鼓励患者进行撑臂,伸、 屈膝关节等方面的功能锻炼。每日不定期活动数次, 每次10min,被动活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准,以后逐 渐增加活动次数与时间,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适 应,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3、泌尿系统的感染及结石的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消除感染机会。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尿管 每月更换一次,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 每隔4h开放尿管,以便逐渐建立反射性膀胱和自律性膀胱。 在康复期,双下肢肌力为Ⅰ~Ⅱ级时,给予训练排尿,可用 热水外敷膀胱区后,再用手轻轻按摩膀胱区,观察排尿情况。 2)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定期做尿常规及B超检查,嘱患者 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及结石的发生。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中患病率和康复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疾病康复、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关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常见问题1. 转移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逐渐减弱,导致转移能力下降,容易摔倒受伤。
2.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功能逐渐减弱以及慢性病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行动不便、照料不周等问题频发。
3.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长期疾病或康复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
4. 营养不良:老年人因为老年疾病、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康复和免疫能力。
5. 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康复锻炼。
1. 多角度评估老年患者的康复能力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喜好,科学搭配饮食,保证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 加强老年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步态训练等,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4. 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情绪支持、心理疏导、社交互动等服务,帮助老年人排解负面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6. 提供安全护理环境,避免老年患者的意外摔倒和其他损伤。
7. 定期检测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8. 加强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参与,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娱乐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年患者解决康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高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还需要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形成多层次的康复护理体系。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 康复护理学概述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帮助患者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手段,减轻疾病和损伤对其生活功能的影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简要阐述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及目标。
答案: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关注疾病、伤害或残疾患者康复的学科,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干预手段,旨在恢复或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试题二:列举康复护理学的几种常见模式。
答案:康复护理学的常见模式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功能模式、社会心理模式以及整体综合模式。
试题三:康复护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答案:个体化是康复护理中最重要的原则。
康复护理必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
2. 康复护理的评估与干预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干预是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四: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功能能力和需求,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试题五:康复护理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康复护理评估应包括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功能能力、自理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心理状态以及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和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试题六:请简述康复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答案:康复护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协作性。
护士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整合各种康复干预手段,保证连续的护理过程,并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措施。
3. 康复护理的专项内容康复护理涉及多个专项内容,如失能评估与康复、疼痛管理、心理康复等。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七:失能评估与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失能评估与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运动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等,旨在评估患者的失能程度,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以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康复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课程编号:N2070037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Nursing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训学时:24学时学 分:3学分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旨在研究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技能的学科。
它是建立在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护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康复基础概念和基础理论、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常见疾病康复护理七大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康复护理理念,树立四位一体的大卫生观,使学生掌握康复医学和康复护理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康复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伤、残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康复护理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临床常见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骨折等开展康复护理。
在教学和教改方面,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演示法等,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声像图文并茂,增强教学效果。
结合该课程的特色,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护理工作对象;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联系和区别;康复护理指导思想。
2.熟悉康复护理工作方式、康复护理工作流程、康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功能障碍(functional impairment)是指因疾病、损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心理、认知等功能失调或丧失的状态。
功能障碍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其恢复功能或减少功能丧失。
常见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等。
以下是这些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
1.运动障碍康复护理:-物理治疗:利用各种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器械,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功能训练:通过日常生活活动与功能性训练相结合,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如上下楼梯、走路等。
-疼痛管理: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手段,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康复效果。
2.感觉障碍康复护理:-感觉理学疗法:通过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感觉刺激,帮助患者恢复或弥补感觉功能的丧失。
-习惯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或适应日常生活中的感觉刺激,如语音提示、触觉提示等。
-辅助器具使用:提供适合的辅助器具,如助听器、眼镜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感觉障碍。
3.语言障碍康复护理:-言语疗法:通过练习说话、发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功能。
-交流技巧训练:教授患者使用替代性交流方式,如手势、表情、图示等,提高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声音强化:通过音量调整、音调变化等方法,增强患者的语言表达力和语音清晰度。
4.认知障碍康复护理:-认知训练:通过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认知功能。
-环境适应:调整患者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以适应其认知障碍,并减少认知困难。
-家属教育:教育患者的家属和照顾者,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患者认知障碍对其生活的影响。
5.情绪障碍康复护理:-社交技巧训练: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患者增加社交技巧和适应社交场合。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预防腰痛的关键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和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正确的姿势可以 减少腰部压力,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 强腰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此外,避 免长时间坐立不动也是预防腰痛的重 要措施。
关节炎
关节炎概述
关节炎是指关节炎症或退行性病变的 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如穿衣、进食等,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职业疗法
针对不同职业特点进行训练,提高工作能力和适 应能力。
言语疗法
语音疗法
针对言语障碍患者进行 语音训练,如发音、语 调等。
口语表达训练
帮助患者提高口语表达 能力,如口语表达清晰 度、流畅度等。
听力训练
针对听力障碍患者进行 听力训练,如听力识别 、语言理解等。
• 进行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案例一: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护理
• 进行床旁康复训练,如翻身、坐起、站立等,促进肌力恢复和平衡感 。
2. 恢复期康复护理
• 引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案例一: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护理
• 进行上肢和下肢的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按摩、针灸等。 • 进行认知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03
儿童与青少年功能障碍
脑瘫康复
脑瘫定义
脑瘫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实 质性损害,导致非进行性、中度 和持久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 运动、认知、语言和行为障碍。
康复目标
脑瘫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 地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日 常生活能力,减少继发性并发症
,增强患儿的适应能力。
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 疗法、心理疗法等。
康复护理学课件ppt课件

评定内容与方法
身体功能评定
包括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 、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评定。
心理评定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情绪 问题,以及认知功能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如穿衣 、进食、洗澡等。
社会功能评定
评估患者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如工作、 学习、社交等。
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
01
心理测验
02 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
自评量表(SDS)等,用于评估
患者的心理状态。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用于了解患
者的骨骼肌肉系统结构和病变情
03
况。
实验室检查
04 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用于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
病情况。
03
康复治疗技术与应用
物理治疗技术
医学检查
了解个体健康状况。
运动试验
评估个体运动能力。
运动处方制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 制定运动处方: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方 案。
运动处方制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安全性
确保运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可行性
考虑个体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方案 。
有效性
确保运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运动处方执行过程中调整策略
构音障碍治疗
针对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发音器官训 练、语音训练等,改善患者的发音清 晰度。
听力障碍治疗
针对听力障碍患者,进行听力训练、 手语训练等,提高患者的听觉理解能 力。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
针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者,进行语 言评估、语言训练等,促进儿童的语 言发育。
04
康复护理学

肌肉系统
肌肉可以收缩并产生运动 ,维持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负责感知、传递 和处理信息,控制和调节 身体的活动。
康复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康复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活动能力、疼 痛程度和生活质量,为制定康复计划 提供依据。
康复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 ,包括目标、措施和预期结果。
康复护理学特点
康复护理学具有多学科交叉、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全面康复的特点。它强调在 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 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以帮助患者实现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康复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步较晚。然而,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关 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康复护理的记 载。
康复护理技术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康复护理技术 也在不断更新,如康复机器人的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 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的
康复服务。
社区康复服务兴起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康复 服务逐渐得到重视,康复护理工 作逐渐向社区延伸,为患者提供
更加便捷、连续的康复服务。
康复护理学的挑战与对策
人才短缺
康复护理实施
实施康复计划,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锻 炼、调整生活方式、提供心理支持等 。
康复护理评价
对康复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 据评价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康复护理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康复医师
负责评估和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康复护理人 员实施计划。
康复治疗师
负责实施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
康复护理技术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学》习题作业
第五章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吞咽障碍
2.体位引流
一、填空题:
1.吞咽训练主要是对咽部进行 与 训练。
2.狭义的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 、 、的活动。
3.正常的吞咽过程可分为 、 、 。
4.体位排痰训练的目的是促进排痰, ,促进肺膨胀, ,预防肺部并发症。
5、缩唇呼吸法的训练要领是用 吸气,同时闭嘴;强调 呼气;吸呼时间比为 。
6. 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遵循先穿 ,后脱 原则。
7.腹式呼吸法的训练要领是思想集中,肩背放松、先 后 ,吸鼓呼瘪,呼时经 ,吸时经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吞咽训练方法可以提升咽喉部 。
A.门德尔松手法
B.声门上吞咽
C.呼吸训练
D.吞咽与空吞咽交替
2.慢阻肺患者进行缩嘴呼吸训练,吸呼比率为 。
A.1:2-1:3
B.1:2-1:4
C.1:3-1:2
D.1:4-1:2
3.穿脱衣服训练的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 。
A.穿衣服时应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B.脱衣服时应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C.为操作方便,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
D.裤带换成松紧带
4.下列哪项不是ADL训练的内容 。
A.交谈
B.穿衣
C.园艺活动
D.棋牌活动
5.某慢阻肺患者病变部位在右侧肺下叶,其体位引流时可摆放的体位是 。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头高足低
D.俯卧位
6.关于呼吸训练的目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改善心理状态
B.增强呼吸功能
C.提高活动能力
D.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7.吞咽训练主要对咽部进行 。
A.冷刺激和空吞咽训练
B.舌肌与咀嚼肌训练
C.发音器官训练
D.颊肌与喉部训练
8.吞咽障碍最常见和最大的威胁是 。
A.营养不良
B.感染
C.误咽
D.低蛋白血症
四、问答题
1、简述呼吸训练的方法及其目的。
2、简述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3、简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
4、简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内容。
5、简述体位排痰训练的方法及其目的。
6.如何指导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摄食训练?
参考 答 案
第五章 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
2.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根据肺段解剖采取不同的引流体位,使消耗少量的能量而高效率地排痰。
二、填空
1.冷刺激,空吞咽。
2.最基础的,共性的,反复的。
3.口腔期,咽期,食管期。
4.改善日常的通气功能,增加肺活量。
5. 鼻,噘嘴,1:2——1:3。
6. (1)患侧,(2)患侧。
7.(1)呼,(2)吸,(3)口,(4)鼻。
三、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B
6.D
7.A
8.C
四、问答题
1、呼吸训练的方法及其目的
目的:呼吸训练能使患者建立适应日常生活的有效呼吸,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活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
方法: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吹烛练习
2、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1)在进行呼吸训练前需指导患者全身放松,以消除紧张,让患者处于一个轻松的状态,降低耗氧量,减慢呼吸速度。
(2)注意摄入合理的饮食,指导进行呼吸训练的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冷、过热及产气食物,以防腹胀影响膈肌运动,影响呼吸训练的效果。
(3)每次呼吸训练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
(4)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康复过程中,也应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锻炼,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训练能有效发掘呼吸功能的潜力,增加呼吸运动效率,提高整体活动能力
促进康复。
3、简述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
训练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内容。
(1)穿脱衣物训练:穿脱衣服、穿脱裤子、穿脱袜子和鞋
(2)个人卫生训练
5、简述体位排痰训练的方法及其目的。
目的: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气流阻力,改善日常的通气功能,促进肺膨胀,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
方法:体位引流,胸部扣击、震颤,有效咳嗽
6. 吞咽障碍的患者摄食训练时应注意
(1)体位 一般让患者取躯干30°半坐卧位,头部前屈的姿势。
这种体位可以防止食物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块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
但是,适于患者的体位并非完全一致,实际操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予以调整。
(2)食物的性状 一般选择密度均匀,胶冻样,易于通过咽及食道且不易发生误咽的食物
(3)摄食一口量 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
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m1),然后酌情增加。
(4)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