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形成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共演说 ——“冷战”信号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 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 民者撤出。
日内瓦会议会场(1954年)
在日内瓦会议 上,签订了《关于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的日内瓦协议》; 法军撤出越南。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美国军队在越南
1973年,美国同 越南北方政府在 巴黎签订停战协 定,美国从越南撤 军。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 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 极格局形成
“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它们对欧洲产生 了什么影响?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冷1、战194:7年以,美美开国始实为施首“马的歇尔西计方划” 资会234、、、本主111999445主义995年 年 年义国, , ,北 华国家苏大 沙联家采西 条成洋 约, 取立公组经对了约织互组建苏除会织立联武建立等装社进 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背景:
分裂:
1945年日本投降后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
,美、苏两国以北 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
纬38度线为界,分 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
区占领朝鲜半岛的 民共和国,从此朝鲜
南部和北部。 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为了抗美授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 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课件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人教版】课件

苏联想扩大影响
美国想称霸世界
背景3:波茨美坦苏会国议家上利的益斯和大林意和识杜形鲁态门矛盾突显
背景4:世界人民对于战争的反思,要求和平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 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 势力范围而建立起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背实景质5::雅美尔苏塔两会分议天奠下定基础
背景2: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势均力敌
“现在和过 去不同了: 无论谁占领 了土地,也 就在那里强 加它自己的 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 的情况。” ——斯大林
“美国今天是 一个强大的国 家,没有任何 一个国家比它 强大。这意味 着,我们拥有 这样的力量, 就得挑起领导 的担子并承担 责任。”
——杜鲁门
【本课图解】
冷战:朝鲜分裂 热战:朝鲜和越 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洲 冷 战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东德


东 欧
苏 联
主 义 阵 营
冷战:古巴 导弹危机
1.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B 北约与华约对峙
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 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 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和平砥柱》
二、“牛”争“熊”斗竞争锋 (过程)
1.“冷战”的含义: 发起者 “冷战”:以对美象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0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0张PPT)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马歇尔计划” 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 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
一、两强相争初露端倪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领导 人合影。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 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所恃何长图争霸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白宫
世界格局的定义
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 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 又处在不断变化这中。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
【概念点拨】
极: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 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冷战风云》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三、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冷战之欧洲:
德国被分裂(1949年)
德国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柏林墙(1961——19Biblioteka 9)修筑柏林墙(1961年)
冷战之亚洲:朝鲜分裂(1948年)
2004年,朝鲜金刚山,韩 国探亲者挥泪告别朝鲜亲人。
冷战之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共22张PPT)
2.英美结盟;冷战;杜鲁门;苏联。
3.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经互会;北大西洋公 约;东欧七国;华沙条约。
三、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借鉴;整体;不结 盟;第三世界。
2.美国与苏联;朝鲜战争;越南;古巴导弹危 机。
一、美苏冷战 • 1、背景
北极熊
Uncle Sam
苏联眼中的世界
美国眼中的世界
一、美苏冷战 友• 人1、变背仇景人
(3)外交上:中国被长期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促 使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4)军事上: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逼 迫中国抗美援朝。
(5)科技上:促使新中国重点发展国防科技—— 原子弹、 氢弹。
②现实启发:
1、必 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损人又害己。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
济。 4、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
民自己的选择。 5、中国必须抛弃近代以来大国发动战争来扩张争
霸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 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崛 起之路。
[巩固复习 完成下表]
热战:朝鲜 和越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探究1提示:
⑴二战中的国际会议划分了战后秩序,确立 了雅尔塔体制;战后英国削弱;美苏实力 强大,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 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⑵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的差异。
探究2提示:
⑴指战后初期苏联驻扎在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 国东部地区;标志冷战揭开了序幕。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四国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精品课件

导读 史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稳 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以经济手段实现控制欧洲的目的。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二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
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导读 史料表明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本质目的是 一致的。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2014· 广东高考,节选) 史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 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 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 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
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影响: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未发 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轻巧识记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一 杜鲁门主义VS马歇尔计划 1.相同点 (1)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 走向对抗。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
归纳提升
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对峙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益
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二:美苏“冷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12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12张PPT)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 意识形态差异的竞争和国家利益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为什么不是热战而是冷战?
1.残酷的二战刚结束,世界人民都不想 再陷入水深火热中,美苏也希望尽快恢 复经济。 2.两国势力均衡,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3.核武器的出现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转变的过程
材料二: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
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 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苏的想法分别是什么?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他们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演说词(部分):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 都城……(西欧)不仅以 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 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 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遏制共产主义 铁幕
强烈谴责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演变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
战后西欧日本等国的衰落,美苏国力增强
两国争当世界霸主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出台
(2)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
西欧 消耗兵力、财力
衰落
美国
大发战争财
企图成为 世界霸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共36张PPT)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一) 初步形成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 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确立了美苏为 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初 步形成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二) 最终形成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二、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一) 冷战的含义
美苏之间除直接的军事行动以外的其他一切敌对形 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 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 理人战争等。
二、两极格局的对抗方式(冷战)
(二) 冷战的兴起
1、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 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 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经济上,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的56.4% ,外贸出口 额占世界的32.4%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的74.55%。 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军事上,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 他战舰,在全球有近500个军事基地。
苏联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陆军,军事实力仅次于 美国;驻军欧亚许多地 区;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 局的框架。
雅尔塔体系下,美国的势力范围包括西欧、中国 (1949年后进入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半岛南部、 日本。苏联的势力范围包括:东欧、中国东北、朝 鲜半岛北部、日本北方四岛、外蒙古。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 局的框架。 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和地位急剧 提高。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为什么以美苏为主导?
西欧衰落
为什么以美苏为主导?
二战后美苏军事力量
美国
苏联
作战飞机192000架、超重型 轰炸机2865架、重型轰炸机 猛增至11065架、拥有原子弹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 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 辆坦克、4万架飞机,稍逊美 国但大大领先其他国家
美苏军事实力远超其他国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欧洲 1949年德国
一分为二
美洲 古巴导弹危机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亚洲 朝鲜半岛分裂
越南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欧洲—德国: 1949年德国一分为二
——《北大西洋公约》
大两国个控军制事下集的团军的事性、质政是治什集么团?对“欧刺洲刀有下何的影和响平?”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 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包括 使用武器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 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22ppt)优质课件

5.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 过多地 使用形 容词, 特别是 华丽的 辞藻, 尽量采 用直截 了当的 叙述和 生动鲜 明的对 话,因 此,句 子简短 ,语汇 准确生 动。在 塑造桑 地亚哥 这一形 象时, 他的笔 力主要 集中在 真实而 生动地 再现老 人与鲨 鱼搏斗 的场景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从盟友到对手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 系的确立。 2、二战结束,美苏合作 的共同基础不复存在。
3、二战后,世界政治力 量对比的变化。
4、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 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 苏联虽在二战期间受 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 到严重破坏,但它的军 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 事力量却大大增强,仅 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 次于美国,且远远超过 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 其他国家。战后苏军驻 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 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扎在从欧洲中部的易北 ——斯蒂芬· 安布 河到亚洲的三八线的广 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大地区。
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
——“冷战”的最初信号
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冷战”开始的标志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美苏两大集团势均力敌
பைடு நூலகம்
美国为推行“冷战”采取了哪些 措施?苏联又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 苏联的应对措施 • 美国的“冷战”政 策 政治 • 1、共产党情报局
• 1、杜鲁门主义 经济 • 2、马歇尔计划 军事 • 3、成立“北约” • 3、成立“华约” • 2、经济互助委员会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传统以 欧洲 为中心 二战后 美苏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从盟友到对手
•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 三、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表现
——“冷战”
• 四、两极格局的影响
为什么说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由一个大国控制的 军事政治集团 形成美苏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武装对峙 的局面
• 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图
三、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 的表现 ——“冷战”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从盟友到对手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 系的确立。 2、二战结束,美苏合作 的共同基础不复存在。 3、二战后,世界政治力 量对比的变化。 ①资本主义世界 西欧日本——衰落 美国——霸主 ②社会主义世界 苏联——实力大增
二战,不仅重创了新兴 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 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 昔日的风采。当时的世界, 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 化国家都风光不再。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成立“北约”(1949)
——加剧“冷战”程度
四、两极格局的影响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表现 德国分裂(1949) 朝鲜半岛分裂(1948) 越南战争(1961)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德国分裂 1949
朝鲜战争 1950 越南战争 1961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从盟友到对手
1、二战后期,雅尔塔 体系确立 :奠定框架
——以美苏为主导的 国际关系新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 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 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 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 建立起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全面“冷战”,局部热 战
四、两极格局的影响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 裂1949
1、主要表现 2、影响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形成了全面“冷战”和 局 部热战的局面。 B美苏两国不敢轻易言战, 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 战的爆发。
朝鲜战 争1950
越南 战争 1961
古巴导 弹危机 1962
西 方 占 领 区 合 并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是如何的?说 明了什么?
战略优势在美国
USA USSR
2
1
USA
Europe
• 《赤色黎明》,又名 《天狐入侵》,是由 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 于1984年的电影。该 片虚构了美国科罗拉 多州的一个小镇遭到 苏联和古巴军队的入 侵,一群高中生联合 起来组成游击队反抗 苏联入侵的故事。
该电影的拍摄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美国政论家斯沃普(1947.6)
美国正于在“冷战”方酣之中。
苏联成为美国
称霸世界的
最大障碍!
从材料中看,美国战后有何野心?
美国的野心是否能够得逞?为什么?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华约”) (简称“北约”)
1、雅尔塔体系 :奠定框架 2、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 标志美苏两极格局 形成
1949年4月4日,美、加、英、 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 法、比、荷、卢、丹、挪、冰、 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 葡、意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 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 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 织。 约组织。
三、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表现
1、美国的“冷战”政策
——“冷战”
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
——“冷战”的最初信号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成立“北约”
2、苏联的应对措施 ①共产党情报局 ②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成立“华约”
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1947)
——复兴经济,稳定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