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型钛质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低于观察组的94%,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18.41±21.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4.59±20.72)ml,手术时间为(91.49±1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5.56±18.5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0.31±2.78)周、住院时间为(2.34±1.6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8±3.35)周、(5.29±1.3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迟缓愈合、畸形愈合、固定松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良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微型钛质钢板;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疗效;预后;影响因素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占锁骨骨折的60%左右,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造成严重影响[1]。
通常锁骨中段骨折是指喙锁韧带内侧界和肋锁韧带外界之间的骨折,其好发原因与其解剖特点有关:①锁骨中1/3最薄、最窄;②无论是弯曲还是横切面解剖上,锁骨的中1/3都是过渡区,导致其成为力学上的薄弱部;③锁骨的中1/3是唯一没有被韧带或肌肉附着所支持的部分。
由于上述特点,在肩部遭受暴力时该段锁骨易发生骨折,且临床以粉碎性骨折多见。
手术治疗是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应用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和疗效分析

[ 2 ] 洪建国, 董宗祈, 崔振泽, 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 J 】 _ 实用儿科杂
志, 2 0 0 8 , 2 3 ( 8 ) : 5 6 3 — 5 6 7 .
【 3 】 严永 东 . 难治 性 肺炎 支 原体 肺炎 患 儿免 疫功 能 变化 及 匹多 莫德
术后 对 患 者 实施 6 ~ 1 2 个 月的 随访 , 随访 结 果显 示 ,无 l 例 患者 发 生术后 并 发症和 术 后 感染 , 治疗 的总 有 效率 为 9 6 %。讨 论 本 次 临床 实 验 结果 表 明 ,重建钛 板 内 固定 治疗锁 骨 中段 骨折 ,治 疗效 果较 为理 想 ,有利 于 患者术 后早期 的功 能性锻 炼 ,且 固定效 果好 ,复位 良 好 ,因 而 I 岳 床应 用价值 较 高。
的治 疗作 用 [ J 】 . 临床儿 科杂 志, 2 0 0 8 , 2 6 ( 7 ) 5 7 0 .
困难 。其 中1 例 是感觉有腹疼痛 ,身体乏力 ,后经x 线检查为大 叶性 肺 炎 ,住院后被诊断 为肺炎 支原体 肺炎 ;另外 l 例是感觉头晕 发热,并且 扁 桃体 中带有浓性分 泌物 ,后 住院诊断为肺 炎支原体肺 炎 ,使用 阿奇 霉素治疗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肺部阴影消失 ,后期 出现咳嗽 。 目前临 床运 用较为 广泛 的检测 技术 为MP 抗 体 、红细胞 沉降率 及
国睚|匿—固同
2 0 1 3 年1 月第 1 1 卷 第2 期
・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研究 ・ 8 7 治疗 ,给 予心肌损害者进行 营养心肌的治疗等等 。 2结 果
临床指标 。MP 感 染的免 疫机 制是根 据患者在 感染后 的第一 个星期 开
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比较

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比较项炜;陈彦;朱力;吴松;李想【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d-clavicular fracture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Meth-ods Data of 111 cases treated by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locking anatomic plate,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s were chosen. The differences of four kinds of surgical methods in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for JOA sco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received 12~18 months follow-up. Operation time: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group was longer than locking anatomic plate group,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group and locking anatomic plate group were more than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Incision length: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group and locking anatomic plate group were longer than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Fracture healing time: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was longer than locking anatomic plate group,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In the aspect of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JOA score),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comparing the four kinds of operation method(P>0. 05). Complications:there were 2 cases of plate breakage in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group and locking anatomical plate group respectively,2 cases of screw exit in Herbert hollow screw group,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ha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 All four kinds of mid-clavicular fracture fixation method has achieved satisfied curative effect. It conform to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ationality that Herbert hollow screw 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re better than reconstruction locking plate and locking anatomic plate for treatment of mid-clavicular fracture.%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锁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取近2015年收治的中青年锁骨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人,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锁骨进行重建接骨板内固定,对照组进行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50.00%),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8.10±2.51)w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0.77±3.34)w,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锁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重建接骨板内固定;锁骨骨折;疗效在上肢及胸部骨折中,锁骨骨折的发生几率较高,也比较严重,其中中青年人是高发群体[1-2]。
锁骨骨折患者的复位可采取手法复位辅以外固定,但对于断端错位严重及有骨折后外观要求患者可手术进行治疗,进而促进肩关节正常功能的恢复。
为了更好地分析锁骨重建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特选取40例锁骨骨折的中青年患者,收集其资料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受锁骨骨折治疗的40名中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适合进行相应的手术并能够耐受,同时告知患者真实情况,取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0人,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患者8人,女患者12人,患者的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1±5.50)岁;试验组中,男患者9人,女患者11人,患者的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8±5.31)岁。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适应症、年龄等因素,没有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

我院 2 0 年 1 0 5 月至 20 年 2 0 8 月我 院对 2 例锁骨 中外 段骨折 患者 8
采用 切开复位 重建钢板 内固定治疗 , 果满意 , 报道如 下。 效 现
合, 无畸 形愈 合 、延 迟愈 合 , 钢板 、螺 钉断 裂 。按上 述评 定标准 , 无 结果优 l 例 , 3 , 良率 10 临床效 果满 意。 8 良 例 优 0 %,
12 手 术方 法 .
外固定不 牵靠且 易松动 , 时 间长 造成患者 痛苦大 、 活不方 便 , 捆扎 生 更 易发生 畸形 愈合 , 响外 观 。 氏针 固定 虽然操 作简单 、 小 , 不 影 克 损伤 但 能有 效控制旋转活动 , 一方面导致克 氏针 松动而 外滑 , 氏针在 骨端 对克 间不断产生 的剪 力导 致克 氏针 疲劳折 断 ; 方面骨折端 的不稳 定直 另一 接影 响骨折的正常愈 合 , 故术后仍需较长时 间的三角 巾外 固定 ; 导 从而 致 肩关 节粘连 僵硬 。 而重 建钢板 具有 三维 塑形特 点 , 可根据 锁骨不规 则外形 塑形 , 达到锁骨骨 折内固定的生物 力学要 求 , 尤其对于粉碎性 骨 折 , 能很好地眼贴于 骨面 , 钢板 使骨折达到解 剖复位 ; 内固定滑脱 、 术后 成 角 、 折不愈 合 、 口感 染等并 发症 较少 , 骨 创 不需要 较长 时 间固定患
按L zcn 标 准评 定 , : 无疼痛 , 自觉和 他觉 力量减 弱 , aza o 优 肩部 无
肩关 节活动 正常 , 复原 工作 ; : 恢 良 肩关节 活动有轻 度疼 痛 , 活动度 受 限, 外展上举 达不 到 10 , 8 。 自觉 力量减 弱 ; : 动时疼 痛 、力量 弱 , 差 活
3 讨论
1 资料 与方法
锁骨骨折的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锁骨骨折的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目的:观察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36例患者的骨折均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在2~5个月,平均(2.8±1.1)个月。
术后,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无一例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断板现象。
本组病例中,优31例(86.1%),良3例(8.3%),中2例(5.6%),治疗优良率为94.4%(34/36)。
结论: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重建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标签:重建钛板内固定术锁骨骨折在临床骨折中,锁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损伤,其在全身骨折中的占比为6%,并且有70~80%的锁骨骨折都为锁骨中段骨折[1]。
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患者对骨折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
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若采用保守疗法,需要长时间进行外固定,不仅难以良好复位,也会让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目前临床治疗锁骨骨折,大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2]。
我院在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重建钛板内固定法,并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38.8±2.4)岁,左侧17例,右侧19例,致伤原因:打击伤8例,摔伤10例,车祸伤18例。
其中19例为粉碎性骨折,17例为短斜骨及横断骨骨折;新鲜骨折27例,陈旧骨折3例;内侧骨折10例,中段骨折12例。
其中3例并发颅脑损伤,5例合并肩胛骨及胸骨骨折,1例有局部软组织损伤。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
根据伤者具体情况,选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
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

3.2 影像学资料:①颈椎侧位片寰齿前间隙(atlasdensin2 terval,ADI):正常成人为3mm,小儿为4mm,超过上述值即为异常。
②上颈椎开口位可观察齿状突形态及与侧块关系的变化。
③颈椎过伸过屈位像(不加外力的情况下),既可判断脱位能否复位,又可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④MRI测量国人颈延髓角正常值为140°~175.5°,平均为158.7°[4]。
见图1~6。
综上所述,只有对寰枢关节不稳(脱位)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提高该病在基层医院的诊断准确率,获得早期有效治疗,就能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蔡钦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诊断和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1):60~62.[2] 闫明,党耕町,王超,等.Arnold-Chiari畸形.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52~253.[3] 胡玉华,王长峰,赵定麟,等.上颈椎不稳的病因和诊断.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70~71.[4] 王圣林,王超,闫明,等.颈髓角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5):351~353.(收稿日期 2008-06-27)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30例刘洪胜1 张振雨21.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457500);2.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本组30例锁骨骨折,X线片显示骨折端均有错位,全部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
结果 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9.2个月,X线片随访显示骨折有1例钛板断裂,余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无感染。
取内固定后无再骨折,肩无畸形、疼痛,上臂活动正常。
结论 重建钛板治疗锁骨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锁骨骨折;重建钛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1]。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35例移位较大或粉碎性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注意微创操作,减少骨膜剥离,对粉碎较重者给予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随访的12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感染、畸形愈合发生。
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锁骨短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标签:钢板内固定;锁骨中段骨折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2]。
笔者于2006年2月-2011年8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3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5例患者,男87例,女48例,年龄18~48岁,平均31岁。
骨折原因:车祸伤97例,高处坠落伤13例,其他原因25例;骨折形态:横断20例,斜形72例,粉碎性4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7 d,平均3 d。
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未伴有神经、血管或胸膜损伤。
1.2 手术方法135例患者均采用颈丛加肌间沟阻滞麻醉后,仰卧,患肩垫高,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长轴作切口约6~8 cm,注意保护锁骨上神经,手指触摸骨折端,并向两侧深处显露锁骨,适度分离骨膜,显露所需锁骨长度,显露骨折端,牵引肩部复位骨折,拉力螺钉或钢丝临时复位并稳定骨折端,粉碎性骨折可结合粗丝线或细钢丝临时捆绑,再复位。
电钻钻孔时可用骨膜剥离子,或限深钻头,防止损失锁骨下血管神经。
模板塑形并选取3.5 cm重建接骨钢板适当长度,预弯钢板固定骨折,骨折两端至少保证两枚螺钉,于预置钢板部位适当剥离骨膜,将骨折复位固定。
有2例因存在额状面劈裂骨折,钢板置于锁骨前侧面。
15例较严重粉碎性骨折取髂骨植骨,依次缝合,临时捆绑的粗丝线或细钢丝与取除。
仔细止血,将骨膜软组织缝合覆盖包裹骨折处,皮下分层缝合,不留死腔,尽量采用5-0可吸收线皮内美容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