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课件(2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说课课件(28张PPT)

1949年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 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冷战”的影响
1.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 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 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
一堵墙硬是把一
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
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
一、美苏冷战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确立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后期雅尔塔 等国际会议事实上 划分了美苏势力范 围,即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奠定了 战后两极世界格局 的框架
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犹如1815年的英国,只能用“非 一般”一词来形容。…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886 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1350亿美元;…在战争结束时,华盛顿 的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 再者,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量是由美国承担的;美国生 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
——徐蓝《国家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20世纪40-60年 代冷战态势的演变》
二、美苏冷战的过程
(1)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 (2)杜鲁门主来自:冷战开始的标志 (3)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马歇尔计划”的实 施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的成立(1949)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接受这一法案(指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 的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
——《欧洲复兴法案》1948年4月
问题四: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是什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4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4张PPT)

课堂小结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 极 世 界 的 形 成
背景
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 美国 苏联 加强共产党对政权的领导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形成
政治
经济 军事
杜鲁门主义
: 威胁世界和平 热战: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维护了世界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客观 上促进科技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 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 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 断发展变化之中。
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 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 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对峙格局。
一、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欧日: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苏联:实力不断增强,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4、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 5、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 力的战略目标(了解)
B
雅尔塔体系
1、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 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 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 新体系。 2、基础: 3、实质: 美苏均势
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
4、作用: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丘吉尔的感慨因何而发? 英国在战争中损失兵力120万,消耗资金250万英 镑,外贸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海外投 资也大部分变卖。战争结束时,国债高达237亿英 镑。 英国赢得战争,却输掉财富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共36张PPT)

形成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③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共演说 ——“冷战”信号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 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 民者撤出。
日内瓦会议会场(1954年)
在日内瓦会议 上,签订了《关于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的日内瓦协议》; 法军撤出越南。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美国军队在越南
1973年,美国同 越南北方政府在 巴黎签订停战协 定,美国从越南撤 军。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影响: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 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 极格局形成
“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它们对欧洲产生 了什么影响?
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
冷1、战194:7年以,美美开国始实为施首“马的歇尔西计方划” 资会234、、、本主111999445主义995年 年 年义国, , ,北 华国家苏大 沙联家采西 条成洋 约, 取立公组经对了约织互组建苏除会织立联武建立等装社进 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背景:
分裂:
1945年日本投降后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
,美、苏两国以北 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
纬38度线为界,分 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
区占领朝鲜半岛的 民共和国,从此朝鲜
南部和北部。 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为了抗美授朝、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 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 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0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共30张PPT)

看一看 想一想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 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马歇尔计划” 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 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
一、两强相争初露端倪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三国领导 人合影。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 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所恃何长图争霸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白宫
世界格局的定义
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 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 又处在不断变化这中。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
【概念点拨】
极: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 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冷战风云》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三、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冷战之欧洲:
德国被分裂(1949年)
德国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柏林墙(1961——19Biblioteka 9)修筑柏林墙(1961年)
冷战之亚洲:朝鲜分裂(1948年)
2004年,朝鲜金刚山,韩 国探亲者挥泪告别朝鲜亲人。
冷战之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件 (共22张PPT)
2.英美结盟;冷战;杜鲁门;苏联。
3.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经互会;北大西洋公 约;东欧七国;华沙条约。
三、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借鉴;整体;不结 盟;第三世界。
2.美国与苏联;朝鲜战争;越南;古巴导弹危 机。
一、美苏冷战 • 1、背景
北极熊
Uncle Sam
苏联眼中的世界
美国眼中的世界
一、美苏冷战 友• 人1、变背仇景人
(3)外交上:中国被长期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促 使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4)军事上: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逼 迫中国抗美援朝。
(5)科技上:促使新中国重点发展国防科技—— 原子弹、 氢弹。
②现实启发:
1、必 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损人又害己。 3、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
济。 4、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
民自己的选择。 5、中国必须抛弃近代以来大国发动战争来扩张争
霸的崛起道路,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 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崛 起之路。
[巩固复习 完成下表]
热战:朝鲜 和越南战争
资 本
杜鲁门主义 欧
主 义 阵
美 国

西 欧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西德
探究1提示:
⑴二战中的国际会议划分了战后秩序,确立 了雅尔塔体制;战后英国削弱;美苏实力 强大,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 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⑵美苏两国国家利益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的差异。
探究2提示:
⑴指战后初期苏联驻扎在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 国东部地区;标志冷战揭开了序幕。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四国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课件

美苏“冷战”
• 1.美国 西欧______恢复经济, • (1)马歇尔计划:①为帮助 美国开始实施________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 马歇尔 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②美、英等西 东欧 方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______国家, 遭到拒绝。
•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①成立:1949年春, 华盛顿 美、英、法等国在 ________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约 《______________ 苏联 》,成立了北约。②性质: 东欧 军事政治 是一个反对______遏制苏联 和______国家的 称霸世界________ 集团。③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 冷战 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行动,加 剧了“______”的程度。
• 思考1 “冷战”的含义及原因 • 【答案提示】(1)“冷战”的含义:泛指“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攻击对方的价值 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 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 (2)原因:①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 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②当美国的实 力和野心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的影响和各 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 ③美国把称霸的障碍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 但又不敢贸然越过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美国在战略重点地区欧洲,采取以遏制苏联 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 思考3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三 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 【答案提示】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 简而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 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 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 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 “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PPT课件

37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 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 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38
经济: “经互会”——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
(1949) 局面最终形成
(1955)
最初确立:雅尔塔体系
最终形成:华约建立
结束: 苏联解体
.
19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苏联
性国质:都是联邦 军民德事波政治兰集团 法 (国都瑞士由德国 一个大国控制)
1.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 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格局
.
30
2.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 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 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 国对欧洲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8年—1952年, 共有16国,接受了 美国共131.5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与 ,其余 贷款。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 实现称霸战略
17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
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共2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共27张PPT)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的实施(1947)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的成立(1949)
经济上:经济互助委员 会(1949)
军事上:华沙条约组织 的成立(1955)
二、看两大巨人如何剑拔弩张(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P119,回答问题:
材料八: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 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 土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 资也全部丧失。
在日本,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一、探昔日盟友缘何反目成仇(两极格局形成背景)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实力
经 济
工业产量占世界2/3 出口贸易占世界1/3 黄金储备占世界3/4
【归纳总结】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 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2、实力: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 对比。 3、根本:美苏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矛 盾。
课堂练习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3.客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
雅尔塔 体系确立
奠定 框架
形成过程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 “冷 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成立
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成立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形成影响
世界局势 紧张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极”:
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 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格局”:
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 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 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对比 变化。
一战前:
二战后:
欧洲
一战后,二战前:
经济




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
苏联解体后:
世界 政治 格局 演变 过程
欧洲为中心(一战前)
两极格局(二战后—苏联解体) 出现(60、70年代)
多极化趋势 加强(90年代)zxxkw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 系发展的影响。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探究材料三 战后苏联军事实力
战后初期,苏联 总兵力接近美国,建 4、二战后苏立联有实强力大增的强军社会事主工义业, 国家在世界仅上作的影战响飞日机益的增年大产量 就达40,000架,苏军驻 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在战争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 大片东欧领土。苏联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国抗衡的大国。
在日本,原子弹爆炸过后,广岛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探究材料二 战3、后二美战国后在,经美国济拥、有军强事大、的政经治济、上的实力
军事力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西班牙



尼 亚
土耳其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正误。 (1)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 )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 (3)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单纯局限于经济方面,还有 其政治目的。( √ ) (4)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 权地位。 ( √ )
举行的会议,会议时间为1945年2月4—11日。这次会议是继1943 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制定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探究材料一 2、二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国民财富减少了1/4,对外 贸易削减了2/3。
战争给法国经济造成1.4万亿法郎的惨重损失, 工业产值仅为战前水平的20%,农业产量降至战前的50%。 铁路运输大部遭到破坏,约50万建筑物被毁。战争结束 时,西欧国家普遍存在财政危机,物资贫乏等问题,国 民经济呈现出一片衰微破败的现象。
二战后,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打垮,沦为战败国,国土 为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 和海外投资也全部丧失。
问题探究
2、两级格局形成的过程? ①奠基: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②信号:1946年丘吉尔 “铁幕”演说
③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 ④形成:1949年”北约“的建立
1955年”华约“的建立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 都——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 压控制。
1948年—1952年, 共有16国,接受了 美国共131.5亿美 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与 ,其余 贷款。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
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根据材料及课本的知识: 你如何认识马歇尔计划?
一、从盟友到对手
问题探究
1、两极格局具体指哪两极?
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 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两级格局为什么会形成?
雅尔塔会议 1945.2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
苏三国首1脑、罗雅斯尔福塔、斯体大系林奠、定丘了吉战尔在后苏两联极克格里局米的亚半框岛架雅尔塔

实 质
1、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国家 经济恢复,实力增强。
2、实现了美国战后控制西欧, 发动对苏冷战的目的。
3、但从长远看,西欧经济的 恢复,最终增强其独立自主 倾向,削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 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 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份和实施步骤
苏联的反击措施
政治: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 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 耳其”,并公开宣称, 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 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 就是“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 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 策,标志着“冷战”的 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
结合“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 “病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3)“药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丘吉尔
思考: (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苏联及其控制下的东欧诸国。
(2)“铁幕”演说的实质是
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
二、美苏“冷战”
概念:冷战:除战争以外的 一切敌对行为和对抗活动。 过程: (1946-1991年)
“冷战”表现
冷战
杜鲁主义 马歇尔计划
1947
1947
北约
对抗
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1949.1
1947.9
华约
1955.5
美国的冷战政策 内容-遏制共产主义
政治:
杜鲁门主义 (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
(1947)
军事:北约的建立
(1949)
意义—冷战开始标志 目的:扶持和控制西欧
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加剧了“冷战”程度
经济: “经互会”——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
(1949) 作用
军事: 华约的建立 ——两极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955)
最初确立:雅尔塔体系 最终形成:华约建立 结束: 苏联解体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苏联
性国质:都是联邦 军民德事波政治兰集团
法 (国都瑞士由德国 一个大国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