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柔软性和硬挺度的测试
织物柔软度测试标准

织物柔软度测试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柔软品质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方法。
2. 柔软品质:织物柔软程度的高低,以柔软度进行表征。
3. 线性密度:单位长度的质量。
4. 超轻型织物:线性密度<280 μg/cm 的机织织物。
5. 轻型织物:线性密度在280 μg/cm~1200μg/cm 的机织织物。
6. 原理:通过对人手触摸织物压、捏、揉、搓等动作的模拟,实现对织物压缩、弯曲、摩擦、剪切等性能的测试,得到柔软度,客观评价织物柔软手感的风格,以柔软度值对织物柔软品质进行评级。
7. 试验设备:包括电子天平、织物测厚仪和织物相对手感测试仪器(法宝仪)等。
面料的弹力和挺拔度如何测试

面料的弹力和挺拔度如何测试引言面料的弹力(elasticity)和挺拔度(stiffness)是评估面料质量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
面料的弹力指面料的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而挺拔度则反映了面料的刚度和褶皱性能。
在纺织工业和服装制造业中,准确测试面料的弹力和挺拔度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面料的弹力和挺拔度。
1. 面料的弹力测试方法面料的弹力测试是评估材料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的关键测试之一。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1.1 传统拉伸测试传统拉伸测试是最常见的测试方法之一,通过在两端固定面料样品并施加拉力,测量其在不同拉伸程度下的变形情况。
测试使用的设备包括拉力机和拉伸夹具。
操作步骤:1.准备面料样品,通常为矩形形状,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样品的尺寸。
2.在拉力机上设置测试参数,例如测试速度、初始拉力和拉伸程度等。
3.将样品夹在拉伸夹具上,确保夹具能够牢固地固定住样品。
4.开始测试,拉伸夹具将施加拉力,拉伸面料样品。
5.记录测试数据,包括拉力、拉伸程度和样品的变形情况等。
1.2 弯曲测试弯曲测试主要用于评估面料在弯曲状态下的弹性性能。
测试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面料样品固定在一定角度的夹具上,并记录面料在不同弯曲程度下的变形情况。
操作步骤:1.准备面料样品,通常为长条状,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样品的尺寸。
2.设置弯曲测试夹具,确保夹具能够固定住样品,并能够改变夹角。
3.将样品固定在夹具上,并设置初始夹角。
4.开始测试,逐渐改变夹角,记录面料的变形情况,例如曲率半径和曲线形状等。
2. 面料的挺拔度测试方法面料的挺拔度测试是评估面料刚度和抗褶皱性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测试方法:2.1 端部悬垂测试端部悬垂测试主要用于评估面料在悬垂状态下的挺拔度。
测试方法简单,只需将面料样品的一段悬挂,并观察其在不同悬挂状态下的垂直度和褶皱情况。
操作步骤:1.准备面料样品,通常为长条状,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样品的尺寸。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
(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
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
基于FAST的精纺毛织物硬挺度风格的测试研究

表 2 基于 FAST 的织物基本力学性能 Tab.2 Fabric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FAST
编 T0
Cj
Cw
E5j
E5w
E20j
E20w
E100j
E100j
号 /mm /mm /mm /% /% /% /% /% /%
27 毛/涤 70/30 3/2 19.390 12.5伊12.5 380/370 1.802 0
28 100%羊毛 2/2 19.220 12.5
340/344 1.813 4
29 毛/涤 70/30 2/2 15.090 12.5
352/437 1.812 4
30 100%羊毛 2/1 20.610 10.0
4 0.181 0 14.17 13.84 0.17 0.23 0.70 0.87 2.27 2.47
5 0.178 4 12.80 12.78 0.37 0.30 1.17 1.20 2.87 3.47
6 0.177 2 14.85 13.68 0.20 0.23 0.70 0.90 2.17 2.80
1 100%羊毛 平纹 1/1 17.104 13.9伊13.9 276/241 1.808 2
2 100%羊毛 平纹 1/1 15.770 13.2伊13.2 260/260 1.804 4
3 毛/涤 70/30 平纹 1/1 13.52 13.9伊13.9 271/250 1.808 2
4 毛/涤 50/50 平纹 1/1 13.550 14.3伊14.3 265/248 1.819 6
19 毛/涤 50/50 2/1 15.360 11.1伊11.1 375/330 1.812 4
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刚柔性实验

织物硬挺度仪测试织物刚柔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织物刚柔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有关指标与织物风格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织物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
织物抵抗其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
抗弯刚度常用来评价相反的特征—柔软度。
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都是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
目前国内外测定刚柔性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其实验原理是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条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可测试计算其弯曲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弹性模量,作为织物刚柔性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密度的织物、单位面积重量所具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
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硬挺而不易弯曲。
弯曲刚度是单位宽度的织物所具有的抗弯刚度。
弯曲刚度越大,表示织物越刚硬。
弯曲刚度随织物厚度而变化,其数值与织物厚度的三次方成比例。
以织物厚度的三次方除弯曲刚度,可求得抗弯弹性模量,它是说明组成织物的材料拉伸和压缩的弹性模量。
抗弯弹性模量数值越大,表示材料刚性越大,不易弯曲变形,它与织物厚度无关。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织物硬挺度仪,其结构见图。
仪器测试原理:在织物硬挺度仪上,试样被作为均布载荷悬鼻梁平直于工作台上,通过驱动机构使其沿长度方向作匀速运动。
因自重作用弯曲下垂,接触斜面检测线时,测得伸出长度L,计算得出抗弯长度亦称悬垂硬挺度和抗弯刚度(亦称弯曲硬挺度)两个力学指标,根据抗弯刚度越大越难弯曲的原理,作为评价被测材料刚柔性能硬挺度的测试指标。
测量角度分41.50、430、450三种。
抗弯长度与抗弯刚度计算公式如下:当测试角度为41.50时:抗弯长度C≈L/2(mm)抗弯刚度B=G×C3/10(g/m2)式中:G—试样单位面积质量(g/m2)L—伸出长度(mm)当测量角度为450时:抗弯长度C=0.487L(mm)抗弯刚度B=G×0.1155L3/10(g/m2)当测量角度为430时:抗弯长度C=0.5L(mm)抗弯刚度B=G×0.125L3/10(g/m2)2、实验工具:织物试样、剪刀、钢尺。
面料的强韧度和硬度测评

面料的强韧度和硬度测评引言面料作为服装制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强韧度和硬度对服装的品质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面料强韧度和硬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对面料进行评估和测评。
首先,我们将对强韧度和硬度这两个概念进行简要说明,然后讨论相关的测量方法和评估标准。
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面料的强韧度和硬度测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强韧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强韧度的定义强韧度是指面料抗拉力和抗磨损能力的能力。
在服装制作中,强韧度决定了面料是否能够耐久使用,不易破损和变形。
强韧度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面料强韧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拉力测试:通过将面料拉伸至其最大承受力或破断点,测量面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磨损测试:通过将面料与磨损材料摩擦,测量面料表面的耐磨损性能。
3.弯曲测试:通过对面料进行弯曲,测量面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抗弯曲能力。
4.扭转测试:通过对面料进行扭转,测量面料在扭转过程中的抗扭曲能力。
硬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硬度的定义硬度是指面料的硬度和柔软度。
面料的硬度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外观和舒适度。
硬度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面料硬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手感测试:通过手感评估面料的柔软度和硬度。
2.压缩测试:通过对面料进行适当压缩,测量面料的压缩变形程度。
3.弯曲测试:通过对面料进行弯曲,测量面料在弯曲过程中的柔软性。
4.表观硬度测试:通过对面料进行硬度测试,测量面料在表面产生的硬度。
面料强韧度和硬度的评估标准强韧度评估标准面料的强韧度主要通过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来评估。
通常,抗拉强度越高,断裂伸长率越低的面料具有更好的强韧度。
硬度评估标准面料的硬度主要通过手感和柔软度来评估。
通常,手感柔软的面料被认为是较好的材料。
此外,面料的压缩变形程度和弯曲柔软性也是判断面料硬度的重要指标。
面料强韧度和硬度测评结果面料A•强韧度评估:抗拉强度为X,断裂伸长率为Y。
•硬度评估:手感柔软,压缩变形程度较低。
面料B•强韧度评估:抗拉强度为X,断裂伸长率为Y。
织物的柔软性和硬挺度的测试

一、刚柔性测试
④ 按动“启动”键,仪器压板向前推进,LED显示试样实 际伸出长度,(在本状态下按“返回”键,仪器停止推进, 压板自动返回,本次试验废除)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 时,仪器自动停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LED显示实际伸 出长度,把试样从工作台取下,反面放回工作台,按“启 动”键,仪器按上述过程自动往返一次,并显示正反2次 的平均抗弯长度。注:正反2次为1次。
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
1、试验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样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 可测试计算其弯曲时的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模量,作为 织物刚柔性的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织物单位密度、单位面积重量所具 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 硬挺而不易弯曲。
一、刚柔性测试
4、实验过程
① 试验前,仪器应保持水平。
② 打开电源,仪器在“LLY-01”状态,按“试验”键LED 显示00-0。(如仪器压板不在起始位置则仪器自动返回起 始位置。) ③ 扳动手柄,使压板抬起,把试样(按标准要求 250mm×25mm)放于工作台上,并与工作台前端对齐,放 下压板。
一刚柔性测试按动启动键仪器压板向前推进led显示试样实际伸出长度在本状态下按返回键仪器停止推进压板自动返回本次试验废除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时仪器自动停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led显示实际伸出长度把试样从工作台取下反面放回工作台按启动键仪器按上述过程自动往返一次并显示正反2次的平均抗弯长度
织物的柔软性和硬挺度的测试
主要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刚柔性测试
三、织物柔软度测试
基本知识
1. 刚柔性
织物风格是织物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 生的效应,总的来说,织物风格主要包括触觉与视觉两方 面效应。 触觉效应主要是指织物与人手和皮肤间接触时的感觉; 视觉主要涉及织物光泽是否柔和悦目,颜色是否鲜明,花 型是否美观,呢面是否平整,边道是否平直等等。 材料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织物抵抗其 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抗弯刚度常用来 评价它的相反特性——柔软度。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织物的力学性能是指织物在各种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能。
它是织物的基本性能。
织物抵抗因外力引起损坏的性质称为织物的耐久性或坚牢度,大多是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断裂、顶裂、撕裂以及耐磨性等来反映这一性能的。
织物在小负荷作用下呈现的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如织物手感、视觉风格、起毛起球、勾丝等。
这里主要介绍织物的坚牢度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试验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 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
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特别是易卷边的单面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一般采用顶破试验为宜。
一、试验原理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1、试样形状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种形式,见图。
图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的试条形状和夹持方法(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或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试样。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
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3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样法。
2、试验参数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注: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 宽或7 mm 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刚柔性测试
3、试样准备
试样尺寸为250(±1mm)×25(±1mm),试样上不能有影 响试验结果的疵点,试样数量为12块。
其中6块试样的长边平行于织物的纵向,6块试样的长边平 行于织物的横向,试样至少取至离布边100mm,并尽量少 用手摸。 试样应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24h以上。
一、刚柔性测试
5、试验结果的显示
① 取伸出长度的一半作为弯曲长度(计算公式见标准 GB/T18318-2001) 单位:cm
② 显示字母代号
1L:第一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2L:第二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3L:第三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4L:第四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5L:第五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6L:第六块试样的平均弯曲长度
一、刚柔性测试
4、实验过程
① 试验前,仪器应保持水平。
② 打开电源,仪器在“LLY-01”状态,按“试验”键LED 显示00-0。(如仪器压板不在起始位置则仪器自动返回起 始位置。) ③ 扳动手柄,使压板抬起,把试样(按标准要求 250mm×25mm)放于工作台上,并与工作台前端对齐,放 下压板。
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引起的织物刚柔性的变化,结果是近 似的;在紧度接近的情况下,纱线细的织物抗弯刚度值较 小,抗弯刚度大的织物手感硬挺。
基本知识
一般衣着用织物内衣服装材料需要有良好的柔软性,以满 足人体贴身与适体需要,外衣用材料在服用时应保持必要 的外形和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一、刚柔性测试
一、刚柔性测试
④ 按动“启动”键,仪器压板向前推进,LED显示试样实 际伸出长度,(在本状态下按“返回”键,仪器停止推进, 压板自动返回,本次试验废除)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 时,仪器自动停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LED显示实际伸 出长度,把试样从工作台取下,反面放回工作台,按“启 动”键,仪器按上述过程自动往返一次,并显示正反2次 的平均抗弯长度。注:正反2次为1次。
基本知识
2. 抗弯刚度的影响因素
织物的抗弯刚度决定于组成织物的纤维与纱线的抗弯刚度 以及结构,并且随着织物厚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针织物具有较大的柔软性;与针织物比较,同样厚度的机 织物具有较大的抗着织 物中纱线浮长的增加,织物抗弯刚度降低,布身柔软;
二、织物柔软度测试
3、实验结果的表示 以一块试样左右两侧测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该块试验的 读数。纵、横向各10块读数的算术平均数换成N(牛), 表示刚柔度S。计算到小数后二位,按GB1.1-81数字俢约 规则约到小数后一位。计算公式如下: S=Rg×(W×A)×0.28×9.8×10-6
S——刚柔度,N ; Rg——纵向或横向各10块读数的算术平均数; W——各档的重锤重量,g; A——安放负荷重锤孔与支点的距离(1.969英寸和3.937英寸)。
织物的柔软性和硬挺度的测试
主要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刚柔性测试
三、织物柔软度测试
基本知识
1. 刚柔性
织物风格是织物本身固有的物理性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 生的效应,总的来说,织物风格主要包括触觉与视觉两方 面效应。 触觉效应主要是指织物与人手和皮肤间接触时的感觉; 视觉主要涉及织物光泽是否柔和悦目,颜色是否鲜明,花 型是否美观,呢面是否平整,边道是否平直等等。 材料的刚柔性是指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柔软度。织物抵抗其 弯曲方向形状变化的能力称为抗弯刚度,抗弯刚度常用来 评价它的相反特性——柔软度。
二、织物柔软度测试
2、操作方法
① 试样前准备:制作长度25.4mm(1英寸)× 25.4mm(1英 寸的试样,纵、横向各10块。
② 调整仪器水平,使指针指向零位。试样夹钳与摆锤指 针 形舌片相距12.7mm(0.5英寸)。 ③ 将试样上端的6.4mm(1/4英寸)长度夹紧于试样夹内, 下端的6.4mm(1/4英寸)长度与摆锤指针 形舌片相重 叠。
一、刚柔性测试
7L:六块试样总的平均弯曲长度
8L: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
9L: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弯曲长度 1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 2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 3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长度CV% 4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长度CV% 5H:六块试样总的平均抗弯长度CV% 6H:六块试样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CV% 7H:六块试样另一个方向的平均抗弯刚度CV% 8H:六块试样总的平均抗弯刚度CV%
一、刚柔性测试
弯曲刚度是单位宽度的织物所具有的抗弯刚度,弯曲刚度 越大,表示织物越刚硬;弯曲刚度随织物厚度而变化,与 织物厚度的三次方成比例。 以织物厚度的三次方除弯曲刚度,可求得抗弯弹性模量, 抗弯弹性模量数值越大,表示材料刚性越大,不易弯曲变 形。
一、刚柔性测试
2、设备与仪器
LLY-01型电子硬挺度仪
⑤ 把试样从工作台上取下来,将试样另一面放回工作台, 按“启动”键,当试样下垂到挡住检测线时,仪器自动停 止推进并返回起始位置,并显示第二次弯曲长度。
一、刚柔性测试
⑥ 重复做完3个经向,3个纬向的试样。做完24次后,显 示XXXX表示本组试样己做完。 ⑦ 按“统计”键显示24XXXX ⑧ 按“浏览”键显示屏依次出现1L、2L…..9L;1H、 2H…… ⑨ 想做下一组试样,可按“总清”键再按复位键,重新 开始试验。试验结束,切断电源。 注意:必须做完24次试验,才能按统计键,这时按浏览键 才能翻查计算结果。
二、织物柔软度测试
调节指针负荷,分1g、2g、3g、4g、5g、8g、20g重七档, 可夹于摆锤指针中心下部的支距为50mm或100mm小孔中。 指针摆锤负荷和支距位置的选择尽可能使弯曲刚性的力在 下刻度盘的中央,按下摆动按钮,试样杆将自左向右或自 右向左的摆动。 分别读出当试样脱离摆锤指针舌片刻度盘读数Rg(精确到 刻度尺的0.1)。
二、织物柔软度测试
M508摆动式织物柔软度测试仪
用于测试织物、领衬布、无纺布、人造革的刚柔性能,也 适用于测定尼龙、塑料线等非金属材料的刚柔性。
1、实验原理
把规定尺寸的试样夹于可左右摆动的试样杆的试样夹上, 因阻止试样杆摆动的摆锤荷重增加使试样弯曲,直至试样 离开摆锤时所用的力,测量其变形量。
刚柔性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斜面法。
1、试验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织物狭长试样作为悬臂梁,根据其可挠性, 可测试计算其弯曲时的长度、弯曲刚度与抗弯模量,作为 织物刚柔性的指标。 弯曲长度在数值上等于织物单位密度、单位面积重量所具 有的抗弯刚度的立方根。弯曲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织物越 硬挺而不易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