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 孙守鑫

合集下载

对电网经济调度的探讨 孙守鑫

对电网经济调度的探讨   孙守鑫

对电网经济调度的探讨孙守鑫摘要:电力调度是电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电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今,全国各地甚至全球都处于节能的浪潮中,电网经济调度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电网经济调度的基础,加强电网经济调度管理,提高电网经济的运行水平,可达到电网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此,我们将从经济调度的角度对电网运行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电网;经济调度;运行方式;降损节能1.电网经济调度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1正确处理电网安全与经济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提高,也更加注重安全问题。

企业对安全生产保护措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很多企业发展都渐渐形成了以安全确保经济,以经济促进安全的良性循环。

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讲求安全,连最起码的人身、电网及设备安全问题都得不到保证,将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电力企业信誉将会大打折扣。

但如果只注重电网运行的安全,轻视经济效益的发展,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在如今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大潮流中,没有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力将会下降。

各种实践证明,安全与经济完全可以成为电网的运行的双重目标,安全保障经济,经济促进安全,二者并重,不存在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1.2在合格范围内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电网的功率损耗由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部分组成,变压器铁芯的功率损耗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而线路的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则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电压高则损耗降低。

提高电压质量,提供合格的电能,也是做好降损工作的需要。

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对母线电压适当调整,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

调度承担着电网电压调整任务,在电压控制和调整方面,一般采用逆调压的原则进行调整,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从而减少输送电流,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设备传输功率。

因此应加强电压监视,在确保电压合格前提下,负荷高峰时段,通过调整主变分接头,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在负荷低谷时段,若电压较高,则调低电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

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

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摘要】电力调度主要目的是完成对电网功率的调度,结合我国现在电网负荷逐渐增大背景,想要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就需要在原有电力调度根底上进行研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提高电网稳定性与平安性。

无功补偿技术是电力调度中常用策略,通过无功补偿设备的应用,来向电网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在控制能耗的同时,提高系统功率,可以有效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本文对电力调度无功补偿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无功补偿跟踪补偿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电能资源的需求,供电网络不断增大,电网所需承当负荷更大,并且供电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也更大,必须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来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输电损耗。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中,通过专业设备来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来到达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目的。

想要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效率。

需要遵循专业原那么,确定技术应用要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1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分析1.1原理分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要点是通过产生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补偿,降低运行能耗。

一般情况下,电网中无功功率处于较低水平,在额定工况下,即便是用电设备具有较高的有功功率,在实际应中也会降低设备端电压,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功率运行【1】。

供电网中电能经过高压输输电后,其中无功功率会大幅度降低,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负载要求,这样便需要设置一定数量无功补偿设备来满足电网供电无功功率,确保用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1.2 技术分析1.2.1同步电机技术电力调度中同步电机具有滞后特点,可以满足电网无功补偿要求,准确分配无功功率。

电力调度过程中,通过无功补偿来降低无功对电网运行效率的影响。

利用同步电机技术来到达无功补偿目的,常见有两种方式:第一,利用鼓励电流提高电流利用效率,超前功率且排除过多无功干扰,通过同步电机来完成多余无功功率的吸收。

第二,通过鼓励电流,对输出的调度电能进行调整,并调整原有输出电流性能,降低其运行无功功率。

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法分析

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法分析

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法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5T07:01:35.70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8期作者:李明燚[导读] 十九大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打造世界一流、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而配电公司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必须通过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各类能源资源。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充分发挥现有的配电资源潜能,是一种快速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

本文介绍了低压配电网的功能、原理、方式与配置选择、运行数据及经济效益。

国网宁国市供电公司安徽宣城 242300摘要:配电系统中的电网负荷越大,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就越多,这就会对系统的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系统的电压负荷越来越大,有功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其中,无功补偿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并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电压等级;其次,它直接影响到配电系统的经济运行,由于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有大量的无功,因此,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无功补偿能使网络的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对配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点及补偿容量进行科学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法引言十九大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打造世界一流、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而配电公司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必须通过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各类能源资源。

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充分发挥现有的配电资源潜能,是一种快速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

本文介绍了低压配电网的功能、原理、方式与配置选择、运行数据及经济效益。

1 无功补偿的作用和原理1.1 对配网损耗的影响和作用线损率是影响配电公司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市、局、供电公司,如何减少线路损耗是每个供电公司都要面临的问题,尽管很多公司都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作为降低线路损耗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电力装置的吸热系统,其有功功率为P= UIcosΦ,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P、U为固定值时,增大功率因数cosΦ,使电流I减小,因为线损△P=I2R,在不改变电阻R的情况下,线损△P=I2R与电流I的平方成比例,从而减小了电流的损失。

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考虑因素与方法

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考虑因素与方法

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考虑因素与方法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用于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它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以降低系统电压波动,改善电力质量,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

本文将探讨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考虑因素与方法。

一、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及分类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控制无功电流或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以便使总无功功率满足系统需求的技术手段。

根据无功补偿的实施位置,可分为集中式无功补偿和分布式无功补偿两种方式。

集中式无功补偿一般通过在电力系统中选取一些具有一定容量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如无功补偿电容器、静止无功发电机等,将其集中放置在电力系统的节点上,通过开关控制器进行调节,以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功率的需求。

分布式无功补偿则是直接通过在发电机端或负荷侧安装调节装置,调节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或负荷侧的无功电流来实现无功补偿目的。

常见的调节装置包括可调电容器、静止无功发电机、STATCOM等。

二、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考虑因素1. 电力负荷波动性:在电力调度中,需要考虑各个时段系统的负荷变化情况,以电力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合理安排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

2. 系统电压与功率因数目标:无功补偿的目标是通过调节系统功率因数和电压,将其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以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求。

3. 经济成本:在电力调度中,需要考虑无功补偿设备的成本与运行费用,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和运行方案,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4. 环境保护: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电磁辐射等。

在电力调度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无功补偿设备。

三、无功补偿在电力调度中的方法1.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无功需求,通过对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计算和分析,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2. 设备布置和配置: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无功补偿的需求,合理选择无功补偿设备的布置位置和配置方式,以提高系统的无功补偿能力。

分析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技术

分析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技术

分析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技术摘要:近年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导致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无功消耗大大增加。

因此,做好无功补偿工作,对提高配网供电的质量、提高用电效率、减少损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中国论文网关键词:35千伏;配电线路;无功补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率及普及率也与日俱增,民用负荷从以往的以照明为主的有功消耗,变成了以大型家用电器为主的大量的无功消耗,而且民用负荷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使的配电网的无功负荷大量增加,因此,针对配电网规模巨大,负荷情况复杂,使用环境条件差,合理有效的选择无功补偿方案和补偿技术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的概述及原理1.1 无功补偿的概述所谓无功补偿,就是将电容器实现并联处理,能量在感性负荷和容性负荷之间进行交换而不发生消耗作用,就是说感性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完全可以借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实现补偿处理。

1.2 无功补偿的原理电感线圈在交流电路中主要负责磁场无功能量的建立职责,其获取渠道主要利用线圈与电容之间的往返震荡获得,如果借用某种措施令无功功率达到就地平衡效果,就能够有效避免无功电量在电源与负荷之间长距离交换而产生的能耗作用,电源在不同负荷电能提供上就更加轻松,进而保证电源的利用效率。

二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遵循的原则在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工作时,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原则:2.1 为了能够从根源上减少由于无功功率在配电线路上流动而造成的电能的有功损耗,无功补偿工作应该从线路接地开始。

2.2 对于配变励磁产生的无功损耗进行补偿时,最佳的补偿方法就是采用固定式补偿法。

并且,在选择补偿的点数时,应该要根据实际的励磁无功损耗情况来制定。

另外,如果想要达到最佳补偿,对于此类情况最好选择两个补偿点。

2.3对于一些感性负荷用户也应该要给予适当的无功补偿,虽然这种补偿方式在前期会增加配网电流成本,但是长期进行就会发现,这个方式其实才是最经济实惠的。

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探讨

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探讨

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探讨摘要: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电器慢慢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倘若想要从根本上将配电线路的功率效率加以提升,那么就要对无功补偿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无功补偿技术要求,然后从减少了企业的电费支出、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系统的消耗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使用无功补偿技术之后产生的效益,旨在促使该技术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以便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配电线路;无功补偿;配电网;无功负荷引言当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共同应用时,就会看到配电网无功负荷增加的现象,如果依然采取以往的变电站母线进行集中补偿,那么必然会致使电能发生损耗情况,不能为节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于这种状态之下,人们开始对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予以高度重视。

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着35千伏以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展开论述,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为类似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无功补偿技术要求我国对不大于35kV的配电路网的线损以及功率均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用电量不小的企业35kV以下的用电功率因素要达到0.9以上,同时供给的功率一定是理想功率的90%或者是90%以上,最后电线的损耗率应当小于5%。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倘若想要确保无功补偿技术的顺利运作,那么一定要将电容器这种电器元件渗透到不大于35kV的输电线路当中,电容器本身采取的是固定形式进行无功补偿或者是本身采取的是自动的形式进行无功补偿。

结合相关调查显示,无功补偿的方法通常涵盖以下几种:一是自动补偿;二是固定补偿;三是两者结合起来的补偿方式。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只是借助于一种补偿方式则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一定要将不同种类的补偿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就35千伏以下的配电网系统来说,如果想要实现补偿的目的,那么就要对以下几种补偿进行充分利用:一是一个随机补偿;二是用户端低压补偿(如图1所示);三是35kV以下线路补偿(如图2所示);四是变电站集中补偿。

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与优化

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与优化

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与优化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补偿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与优化方法,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一、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及原理无功补偿装置是通过控制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接入和退出,调节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以维持电压的稳定、减小线路电流和节约能源。

其原理是利用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相消的特性,达到无功功率的平衡。

二、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策略1. 电压稳定策略无功补偿装置应根据电网的电压波动情况,采用相应的控制策略。

当电网电压过低时,应通过增加电容器的接入来提高电压;当电网电压过高时,应通过增加电抗器的接入来降低电压。

2. 功率因数控制策略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接入和退出来调节功率因数。

当功率因数较低时,应适当增加电容器的接入;当功率因数较高时,应适当增加电抗器的接入。

通过实时监测功率因数,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可以保持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在合理的范围内。

3. 调度策略无功补偿装置的调度策略应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以及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

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和无功功率曲线,合理安排无功补偿装置的接入和退出,以满足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

三、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方法1. 装置参数的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容量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无功功率需求进行优化选择。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和无功功率进行周期性分析和统计,可以确定最优的装置参数,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2. 控制策略的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策略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进行优化。

可以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控制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以提高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同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优化控制策略,使其更加适应电网的运行状态。

3. 运行和维护策略的优化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和维护策略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浅谈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改进策略

浅谈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改进策略

浅谈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改进策略【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要求,讨论了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本身消耗的无功电能无法补偿的问题,并对无功补偿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电力用户无功补偿不足或补偿过大,以及如何改进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等问题,提出将该变压器容量的10%电容器电源线改接在采样信号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以释放合适电容器自动切换装置,实现该电容器对配电变压器本身的无功补偿。

为了实现变电站各侧电压的控制,采用无功补偿装置与有载调压变压器相结合,并通过AVC系统策略来控制无功功率。

本文还综合考虑了引进一种新型节能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理论降损计算,其中包括各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有效运用和试验验证。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有效改进自动无功补偿装置的经验,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系统网损计算无功补偿补偿方式改进策略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ole and requirements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re described, and the reasons why distribution transforme rs can’t compensate the consumed reactive energy are discussed in electricpower system. Moreover, the algorithm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isdeeply analyze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reactive power under compensation or over compensation that electric customers are going through, and how to improve automatic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s,it comes up with the solutions that the power line of the 10%capacitor of the transformer is to be changed to the side of thesampling signal current transformer, in order to release the automatic switching device of a suitable capacity capacitor and then to achieve the reactive compens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that this capacitor offers. To implement the voltage control at each side of the substation, a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nsformer of on-load voltage regulation together to adjust the voltage and to control the reactive power through AVC strategy.This paper also takes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s that a new type of energy-saving controller is introduced and the theoretical loss reduction is calculated, of which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various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test verification are also included.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some experiences of effectivelyimproving automatic reactive compensation device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strategies for maximizing economic benefits are realized.在电力系统中,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调度中无功补偿策略分析孙守鑫
发表时间:2019-01-08T11:01:32.2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孙守鑫
[导读] 摘要:电力调度主要目的是完成对电网功率的调度,结合我国现在电网负荷逐渐增大背景,想要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就需要在原有电力调度基础上进行研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提高电网稳定性与安全性。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电力调度主要目的是完成对电网功率的调度,结合我国现在电网负荷逐渐增大背景,想要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就需要在原有电力调度基础上进行研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提高电网稳定性与安全性。

无功补偿技术是电力调度中常用策略,通过无功补偿设备的应用,来向电网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在控制能耗的同时,提高系统功率,可以有效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本文对电力调度无功补偿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调度;无功补偿;跟踪补偿
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电能资源的需求,供电网络不断增大,电网所需承担负荷更大,并且供电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也更大,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提高供电效率,降低输电损耗。

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中,通过专业设备来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来达到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目的。

想要提高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效率。

需要遵循专业原则,确定技术应用要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一、无功补偿技术现状
随着社会各项高技术产品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快,这就使得电网供出的电力越来越多,其中消耗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人民群众,对无功补偿技术的开展渴望程度也越来越强烈。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同步电机。

同步电机包括三个方面:同步发电机、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同步发电机一旦运行正常,就能通过滞后功率因数的运行,可以向电力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无功;同步电动机用来进行对励磁电流的改变和调整,将输出的无功电流大小和方向进行深加工,但是同步电动机成本一般较高,维护也比较困难;同步调相机是早期被电力系统使用的无功补偿的代表,但是它仅局限于对动态调控的把握,而且它的机构建设比较复杂,在出现问题后,维护较复杂,所以现在对同步调相机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少。

2)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一般把电力系统中的所需无功多少进行自动调控,并且进行投切补偿电容。

并联电容器的功耗一般较小,装设也很方便,但是它极易出现对电容的补偿过多或过少,就会造成补偿失误,使无功补偿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3)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晶闸管进行控制投切的电抗器与电容器构成的,它极易快速平滑地给无功补偿以辅助工作,但是它往往在投切过程里产生出谐波。

4)静止无功发生器。

由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基本电路是三相桥式的变流电路,不用大容量电抗器与电容器这样的储能元件,只要在电力系统的直流端安装小型电容器就可以使电压保持正常。

5)有源电力滤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就是在滤波过程中进行无功补偿的操作,而且能进行连续性的调节,响应也较迅速。

它能对单个谐波与无功源施行单独补偿工作,且能对若干谐波与无功源施行集中补偿工作。

但是它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工作过程的实现比较复杂。

6)统一潮流控制器。

统一潮流补偿器的功能是并联和串联等多项功能集中在一起的功能体现。

能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性的控制,使线路的有功与无功功率准确调节得到实现,它实际工作起来比较灵活,发展前景良好。

二、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分析
2.1原理分析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要点是通过产生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补偿,降低运行能耗。

一般情况下,电网中无功功率处于较低水平,在额定工况下,即便是用电设备具有较高的有功功率,在实际应中也会降低设备端电压,而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功率运行[1]。

供电网中电能经过高压输输电后,其中无功功率会大幅度降低,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负载要求,这样便需要设置一定数量无功补偿设备来满足电网供电无功功率,确保用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2 技术分析
2.2.1同步电机技术
电力调度中同步电机具有滞后特点,可以满足电网无功补偿要求,准确分配无功功率。

电力调度过程中,通过无功补偿来降低无功对电网运行效率的影响。

利用同步电机技术来达到无功补偿目的,常见有两种方式:第一,利用激励电流提高电流利用效率,超前功率且排除过多无功干扰,通过同步电机来完成多余无功功率的吸收。

第二,通过激励电流,对输出的调度电能进行调整,并调整原有输出电流性能,降低其运行无功功率。

选择同步电机技术来实现无功补偿时,需要设置大型电力设备,成本要求较高,常用于大型电力企业。

2.2.2并联电容器技术
与其他无功补偿技术相比,此种技术应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够基于电力调度无功补偿规模来确定合适的功率补偿。

想要通过并联电容器技术来达到无功补偿目的,电容自主发生投切,可以保证在较小功率状态下实现补偿,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但是,虽然此种技术在应用上具有较高的自动性特点,但是控制效果较低,很容易出现过度、欠缺等问题。

2.2.3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
此种技术无功补偿主要内容为三相桥式,主要用于调度电流内,形成基本无功补偿技术。

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的实现,需要有高效率的电容器作为支持,将其设置在调度系统直流部分,不但可以提高调度内电流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严禁控制无功补偿,及时对电力调度中无功功率进行有效吸收[2]。

三、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原则
3.1降低损耗
现在无功补偿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力调度中,对提高供电网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良好作用,且可以降低电网能耗。

无功补偿技术在应用时遵循低损耗原则,能够较高程度上提高调度功率因素,达到降低调度负担目的。

电力企业在对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效率进行
评价时,可以通过系统损耗分析的方式,提高电力调度效率。

3.2分散模式
无功补偿技术的实现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无功补偿设备,而调度设备位于相同电网系统内,在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时,同时需要做好设备管理,降低设备功率损耗。

调度设备无功损耗处于独立状态,这样电力企业便可以采取分散模式,来实现对无功补偿的动态管理。

3.3就地均衡
就地均衡为电力调度无功补偿前提,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多处无功消耗,并且对于级别不同的调度,也会存在定量功率损耗。

如电力调度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低压电网无功损耗,在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时,就需要遵循就地均衡原则,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的,进行分级补偿,来提高电力调度综合效率。

四、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措施
调度员在实施有功功率调度时,应对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从而为无功补偿平衡性提供保证。

从降低网络功率损耗和改善电压质量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避免其通过电网元件长距离、大量地进行无功功率的传输,做到分层分区的平衡性,并分别依据正常情况下的最大与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来加以计算。

特殊情况下,还必须对某些无功补偿设备继续拧故障检修后的校验,且在事故情况下,应保证电网留有无功功率的足够储备。

各级调度应以供电企业和发电企业所提供的无功调节能力为依据,来进行基于检修情况下,重大设备无功功率运行方式的编制,上级调度应为下级调度提供无功电力的足够保障。

下级调度除应从上级调度进行补偿本地区电网无功损耗的无功功率吸收外,还必须向下一级的电网加以一定无功的送出。

调度人员在接收到无力调整报告后,还应结合电网负荷实际情况,进行电网负荷分布、无功出力和有功的调整,从而避免由于电压崩毁,所造成的大面积停电。

五、结语
无功补偿对提高电力调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选择无功补偿策略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并遵循专业原则,做好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争取不断提高供电网运行安全性,且降低电网运行损耗。

参考文献
[1]姚勤,晏震宇.电力调度中的无功补偿技术解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109+187.
[2]王伟,高景艳.刍议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J].机电信息,2013,30:92-93.
[3]陈远锐.电力调度无功补偿技术分析[J].硅谷,2011,21:10.
[4]黄镇.无功补偿调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技术,2010,3.
[5]高涛,刘玉田,杜至刚.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