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

合集下载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方法:从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葛根素\"\"糖尿病\",纳入篇名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全部文献,然后从文献的年度分布、发表类型、学科分布、基金类型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特征;从文献的发表单位、作者、疾病分布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发现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开始于1997年,截止2017年9月,共有487篇文献.其中432篇文献发表在学术期刊上,19篇硕士论文,5篇博士学位论文,24篇国内会议论文,7篇国际会议论文.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疾病(185篇)、中药学(137篇)、中医学(97篇)、心血管系统疾病(10篇)等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篇,各省自然科学基金13篇,各省教委基金7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篇;省、直辖市其他基金资助10篇.从研究机构来看,研究最多的机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1篇,其次是娄底市中心医院20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6篇,河北医科大学14篇,苏州大学12篇,牡丹江医学院10篇.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96篇,糖尿病肾病95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3篇,临床研究(339篇)和动物实验(132篇)均有涉及,且以临床研究为主.结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药理作用广泛,可以治疗糖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尤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CNKI数据库;葛根素;糖尿病;文献【作者】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60;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9902008年葛根相关研究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专利的年限分布学科分布授权情况及申请人分布等旨在揭示我国对葛根研究相关专利的保护现状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国1990~2008年葛根相关研究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专利的年限分布、学科分布、授权情况及申请人分布等,旨在揭示我国对葛根研究相关专利的保护现状.
作 者:陈耀辉 袁金凤 巫自勇 李福英 傅海渊 陈全斌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S67.23+9 关键词:葛根 发明专利 分析

葛根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葛根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葛根的资源与品种 葛属植物全 世界约 20 种, 我国 共有葛属 植物
11种, 其学 名、资源情况等见表 1。野葛是 分布最 广、产量最高和资源最多的品种。 11种葛属植物除 粉葛以人工栽培为主外, 其余均以野生为主。中国 药典 ( 1990年版 )收载了野葛和粉葛两种葛属原植 物。
素和大豆甙元 - 4, 7- 二葡萄糖甙等异黄酮类化合 物 [ 2] , 其结构如下:
其 中, 不同 基因所 对应的 不同 物质见 表 2。除 这 4 种主要的黄酮物质之外, 日本学者柴田承二等 还 从葛属 植物 P . thunberg iana Ben th等品 种分 离 得 到葛 根 素 - 7 - 木 糖 甙; Bhutain 等 从 葛 属 植
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葛根; 营养; 保健; 开发; 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49. 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8376( 2006) 02- 0024- 03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 P ueraria lobata (wild)Ohwi或甘 葛藤 Pueraria thomsonil Benth的干燥根, 甘葛藤又习称为 粉葛。葛根为常用中药, 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 泻的功效, 多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强、消渴、麻疹不 透、热痢、泄泻、高血压等症[ 1] 。近年来, 国内外对葛根的资 源与品种、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在保健
收稿日期: 2006 - 03- 06 作者简介: 郑皓, 男 ( 1984- )本科生
物 P . Tuberosa 中分离 得到 另 一种 新的 异 黄酮 类 物质 ) ) ) 4, 6- 二乙 酰 基葛 根素 ; 野 原 稔 弘等 还 首次从葛根中分离鉴定出金雀黄素 - 8 - 芹糖 基 - 葡萄糖甙和大豆黄素 - 8 - 芹糖基 - 葡萄 糖甙 两种异 黄酮物 质。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
王西成;张效蓬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卷),期】2004(011)003
【摘要】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及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块根,具有解肌发表,退热生津,辛凉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

葛根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
【总页数】2页(P256-257)
【作者】王西成;张效蓬
【作者单位】安徽金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35000;安徽金蟾药业集团有限公
司,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对葛根素与葛根黄酮体内动力学关系的探讨--兼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J], 杜力军;邢东明;炎彬;卢弘;赵玉男;谢伟东;雷帆;陶佳林
2.葛根及葛根异黄酮的研究现状 [J], 高靖;陈继红
3.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J], 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葛根汤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研究 [J], 游贵君;姜建伟;陈碧
5.山西省科技攻关课题“中药葛根与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分子水平相湏配伍产品研究——中药复议葛根胶囊研究”通过省级鉴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摘要:近年来,葛根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葛根科研报告的分析,总结了葛根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成果。

葛根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以及其在药物研发、抗氧化和抗炎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葛根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引言葛根,即葛条,是一种源自于葛亚科(Leguminosae)植物的根及根茎。

长期以来,葛根在传统药物学中被广泛应用,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压等药理活性,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由于其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葛根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很多科研项目针对葛根进行了深入探究。

2.葛根的化学成分葛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

此外,葛根中还含有黄酮苷、黄酮、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化学成分为葛根赋予了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3.葛根的药理活性葛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研究表明,葛根提取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常见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

此外,葛根的抗炎作用也备受关注,其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另外,葛根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肿瘤领域,葛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葛根的应用潜力基于葛根的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其在多个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葛根的药理活性为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其次,葛根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此外,葛根还可以用作保健品的原料,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

除此之外,葛根在食品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5.结论综上所述,葛根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材料,其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葛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这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葛根研究进展

葛根研究进展
第 7 卷根研究进展
陈文杰(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东阿 252201)
关键词 :葛根;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综述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始 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 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免 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将葛根及其 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综述如下。 1 资源探讨
第 7 卷第 1 期 总第 69 期 二〇 〇九年元月·己丑年
物的结果。据报道,黄豆甙元排泄途径主要有三: 静脉及口 服24h后尿 排泄量分别为71.2%及34.3%; 粪 排 出 17.4% 和 34.3% ; 胆 汁 排 出 量 为 47.4% 及 39.1%。在代谢研究中, 葛根素与甙元在大鼠体内 代谢,无论是胃肠吸收还是分布形式及排泄途径等 在质方面基本一致,但在量的方面有差异。葛根素 在组织中代谢及排泄均较甙元快,可能与血浆蛋白 结合率不同及结构不同有一定关系 [7]。 4 药理作用 4.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4.1.1 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①[8] 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静 脉注射葛根浸膏、总黄酮、葛根素及其脂溶性部分 PA和水溶性部分PM,均能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压短 暂而明显的降低,口服葛根水煎剂[2g/2kg]或酒浸 膏 (2g/2kg)或总黄 酮和葛 根素对高 血压狗 也有一 定的降压作用[9]。PM2 引起正常狗血压升高[10],说 明 葛根除 含有降 压物质 外,还 含有升 高血压 的物 质,葛根醇浸膏、总黄酮、PA3 、PA5 的降压作用不 受阿托品的影响。而PM5 的降压作用为阿托品所阻 断,葛根浸膏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高。实 验表明,葛根素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腺苷酸环化 酶的 激活作用。有人据此认为, 葛根是β-受体阻 滞剂 ,降压作用是β受体阻滞 的结果。②葛根还具 有减慢心率的作用。葛根黄酮和葛根素使正常和心 肌缺血狗心率明显减慢;③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引 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总外围阻力减少,左心室 压力和右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 心肌的耗氧量;同时又使冠脉血管扩张,冠脉血流 量增加,阻力降低而增加氧的供给,氧的供求平衡 得到改善。临床上用于心绞痛有一定效力。 4.1.2 扩张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近几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葛根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中国葛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葛根;文献;计量分析葛根(Radix Pueraria)又名葛藤、葛条、甘葛,是豆科蝶叶形花亚科葛属(Pueraria DC.)的块根,性平,味甘辛。

中国葛属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地区[1],其中野葛和粉葛产品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

野葛所含葛根素及黄酮量显著高于本属其他品种[2],药学价值高;粉葛富含淀粉,广西是其主要产地之一,以栽培食用为主[3]。

葛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纤维素、黄酮类物质等,药食两用[4]。

其功效主要为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透疹和升阳止泻[5]等。

现在葛根及其制品已经跨越了传统清热解表的功效,在心血管系统、抗癌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免疫、雌激素等医药学临床等方面显示了多种药理活性[6-9],有“亚洲人参”之美誉[2]。

近年来,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葛种资源、药理药化、临床应用、食品保健、异黄酮等有机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上。

较为新的研究还将葛根淀粉视为富有潜力的绿色能源燃料乙醇的原料。

另外,葛藤扎根后可防水土流失。

可见葛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10,11]。

笔者对中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葛根的文献类型、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国葛根研究发展的文献分布情况,为今后中国葛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文献收集2008年12月,笔者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葛根”为“篇名”检索有关葛根的研究文献。

通过逐一查阅,剔除无关数据,共收集到1999~2007年有关葛根的957篇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中国葛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文献分析2.1中国葛根文献计量分析葛根文献1999~2007年每年发表数量分别为67篇、51篇、75篇、87篇、99篇、120篇、119篇、181篇、158篇。

葛根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葛根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葛根淀粉的研究
葛根的另一重要成分是淀粉, 该淀粉具有糊化温
度低, 淀粉糊透明度高, 黏度、 稳定性强等特点。石小 琼 (9::D 年) 报道了葛根经选料、 润料、 漂洗、 碾碎、 过 滤、沉淀和干燥提取出 A=> 的淀粉。车振明等 8A=== 年 < 报道了将水浸提后的葛根滤渣经碾磨、过筛、 静 置、 洗涤、 漂白和离心, 得到湿淀粉, 下层为洁白的高 纯度淀粉, 上层呈灰白色, 称为油粉。孙庆杰等 (A==A 年) 采用工业连续化生产工艺, 通过筛分、 离心等工艺 制取葛粉, 日 产 葛 粉 可 达 9=G 以 上 , 回 收 率 可 达 :=> 以上, 比传统洗粉的效率和回收率都高。 HCI%J%+89:;= 年 < 研究发现, 葛根淀粉含支链淀粉 A9> 。包先进、 王 光慈等 89::/ 年 < 研究了野葛根淀粉的流变学特性, 结 果表明, 葛根淀粉表现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KL! 对葛 根淀粉黏度影响小, 且相对稳定; 凝胶性和剪切强度 首次报道了糖和无机 都比较强。李洪军等 (9::; 年) 得出: 蔗糖 盐对葛根淀粉#亲水胶体互相作用的影响, 和葡萄糖浓度增加, 葛根淀粉#亲水胶体 (羧甲基纤维 素和海藻酸钠) 的黏度增加; 氯化钠等五种无机盐均 增加葛根淀粉的黏度,却降低葛根淀粉 # 亲水胶体的 对葛根淀粉的酶法水解及 黏度。熊义国等 (A==A 年) 其水解产物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报道。 这些研究为葛 根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关理论依据。
8A=== 年 < 报道了以 .=> 乙醇为 溶 剂 、 .=B 、 .& 的 优 化
工艺条件下,采用逆流萃取法从葛根初粉中提取黄 豆甙和葛根素, 产率分别为 =C,/> 和 9CD> , 纯度分别 (A==A 年 ) 采用超声 为 :;C-/> 和 :9CA/> 。 张 尊 听 等 法 用 :/> 乙 醇 、 甲醇、 在不同 -=> 乙 醇 和 水 为 溶 剂 , 时间水平从野葛根中萃取异黄酮, 结果表明, 选甲醇 效果最佳, 提取率达 A=C.> , 总黄酮 超声萃取 D=E4’ , 质量分数为 /=C=D> 。该法有节约能源、速度快的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近几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葛根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中国葛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葛根;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356-02
葛根(radix pueraria)又名葛藤、葛条、甘葛,是豆科蝶叶形花亚科葛属(pueraria dc.)的块根,性平,味甘辛。

中国葛属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地区[1],其中野葛和粉葛产品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

野葛所含葛根素及黄酮量显著高于本属其他品种[2],药学价值高;粉葛富含淀粉,广西是其主要产地之一,以栽培食用为主[3]。

葛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纤维素、黄酮类物质等,药食两用[4]。

其功效主要为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透疹和升阳止泻[5]等。

现在葛根及其制品已经跨越了传统清热解表的功效,在心血管系统、抗癌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免疫、雌激素等医药学临床等方面显示了多种药理活性[6-9],有“亚洲人参”之美誉[2]。

近年来,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葛种资源、药理药化、临床应用、食品保健、异黄酮等有机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上。

较为新的研究还将葛根淀粉视为富有
潜力的绿色能源燃料乙醇的原料。

另外,葛藤扎根后可防水土流失。

可见葛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10,11]。

笔者对中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葛根的文献类型、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国葛根研究发展的文献分布情况,为今后中国葛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文献收集
2008年12月,笔者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葛根”为“篇名”检索有关葛根的研究文献。

通过逐一查阅,剔除无关数据,共收集到1999~2007年有关葛根的957篇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中国葛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文献分析
2.1中国葛根文献计量分析
葛根文献1999~2007年每年发表数量分别为67篇、51篇、75篇、87篇、99篇、120篇、119篇、181篇、158篇。

葛根文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06年达到顶峰。

2.2葛根研究文献在期刊分布情况
在刊载数量方面,表1中分别列出了文献分布的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

3个区的平均载文密度的比例是22.80、9.96、1.53。

可见,葛根文献的核心效应相当明显,分布相对集中。

从刊载的期刊类型看,医药类刊物刊载的文献占总文献比例高达44.1%,可见葛根在医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此外,在食品开发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但同时,其他类型的文献占了超过50%的比例,表明葛根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相当广泛的。

2.3葛根研究学科分布
葛根的研究范围广泛,从一般性研究到生产经营研究、医药学研究;从传统药用研究到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功能性食品开发;从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表2中可知,葛根在医药学研究方面的学科分布最为集中,占到总文献量的76.5%。

其中也有若干文献研究葛根制剂在有关方面引起不良反应或致病的例子[12],表明葛根在医学中也有负面的作用,需要慎用。

2.4葛根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分布
葛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葛根异黄酮,另外还有少量的脂肪、果胶、鞣质和生物碱等[10]。

有效成分是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豆甙、黄豆甙元、葛根素、葛雌素、氨基酸等成分[1]。

经统计分析,研究异黄酮类物质的文献占到87.2%,其中葛根素占此项的比例最高,为98.74%。

葛根素是本属植物的特有成分,也是最主要的有效成分,药用价值非常高,是葛根及其制剂的评价指标[1]。

同时,其他主要有效成分如纤维、淀粉等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主要集中于它们的理化性质研究和初级阶段的生产加工,没有形成系列的产品,经济效益比较低。

葛资源综合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葛根制药和淀粉生产过程普遍分离,葛根纤维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造成了葛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2];生产葛根淀粉的废水的处理得不到重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5];葛根淀粉作为推广乙醇燃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葛根资源能源化缺乏相应的技术集成系统,难以产业化[10]。

3建议
纵观文献的计量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葛根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且正朝着广度和深度的方向不断发展。

当前,中国相关科研工作者除了在医药病理学的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外,还应该进一步发掘培育新型优良的品种资源,重视葛根质量评价特别是其药用评价;同时,加强总黄酮和葛粉的同时提取研究,更重视功能食品的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还应加强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分布广泛的葛根资源,实现葛根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参考文献
[1] 杨永红,韦建荣,李崇,等.葛根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3):71-74.
[2] 陈元生,柳雪芳.我国葛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j].长江蔬菜
(学术版),2008(5b):6-9.
[3] 尹巍,王帅.葛根淀粉分离纯化及其药用价值现状分析[j].粮食加工,2008,33(1):84-86.
[4] 胡晓云,赖艳丽.葛根药食两用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65-67.
[5] 陈全斌,陈定奔,余丽娟,等.磨浆法从葛根中提取黄酮的研究——生产葛根淀粉废水的综合利用[j].食品科
学,2004,25(191):91-93.
[6] 岳红文,胡小琴.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82-384.
[7] 杜德极,杨薇,叶玉兰,等.葛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临床,1994(2):16-20.
[8] 苏勇,李忠海,钟海雁,等.葛根膳食纤维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4):110-111.
[9] 梁国兴,王立琴,李钦孝,等.前列地尔加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1):5-7.
[10] 付小红,陈洪章,汪卫东.葛根资源能源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z1):78-80.
[11] 张鹤山,刘洋.葛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8, 14(5):69-70.
[12] 邓培媛,李群娜,朱玉珍.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
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1):14-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