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_第1-4章_经典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各篇小结(上部)

大学物理各篇小结(上部)

衍射现象
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小孔时,光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形 成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衍射分类
根据产生衍射的原因,可分为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衍射公式
根据菲涅尔衍射公式,当衍射角θ=0时,衍射光强最大;当 θ=±π/2时,衍射光强最小。
光的偏振
01
02
03
偏振现象
光波的电矢量或磁矢量在 某一特定方向上振动,这 种现象称为光的偏振。
干涉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 某一点叠加时,光波的振幅会 相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
纹。
干涉条件
相干光波、有恒定的相位差、 有相同的振动方向、有相同的
频率。
干涉公式
光强与相位差有关,当相位差 为2nπ(n为整数)时光强最
大,为Imax;相位差为 (2n+1)π时光强最小,为Imin。
光的衍射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时如何发生形变和应力分布的学科。它涉及到弹性材料的性质、应力和应 变的关系、弹性形变的计算方法等。弹性力学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机械、航空航天 等领域的结构设计都需要考虑弹性力学原理。
02 热学篇小结
热力学基础
总结词
热力学基础是研究热现象的宏观规律的科学,主要涉及温度、热量、熵等基本 概念。
交流电与电磁波
交流电与电磁波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应用,它们在电力传输 、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广泛应用 于电力系统。电磁波是指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以波的 形式传播能量。无线通信、电视信号传输和雷达等应用都 基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04 光学篇小结
光的干涉
详细描述

大学物理第1-4章经典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大学物理第1-4章经典力学部分归纳总结

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于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学问题, 如自由落体、抛体运动等。
05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与意义
发现
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等现象,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
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经典力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与公式
内容
任意两个质点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经典力学与许多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相关, 如材料科学、工程学和天文学等,鼓励学 生在跨学科应用中拓展知识。
关注前沿研究
实践与实验
了解经典力学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通过实验和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 能力和实验技能。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工作原理等。
04 能量与动量定理
能量定义与计算
要点一
定义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可以表示为系统动能和势能之和 。
要点二
计算
能量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如动能公式 (E_k = frac{1}{2}mv^2),势能公式 (E_p = mgh) 等。
动量定理与冲量
定理
动量 (p = mv) 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冲量 (I = Delta p) 是动量的变化量。
03
经典力学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车辆 运动、机械运转、天体运动等。
章节概览
第1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章
能量和力做功
第2章
动量和角动量
第4章
万有引力和相对论基础
02 牛顿运动定律

大学物理四章知识点归纳

大学物理四章知识点归纳

大学物理四章知识点归纳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四个主要章节: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归纳总结这四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力学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等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它上面,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力学和热传导的学科,它与能量转化和热平衡有关。

热学主要包括温度、热传导、热容和热机等内容。

1.温度: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运动速度的度量。

2.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能从热源传递到冷源的过程。

3.热容:物体的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体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4.热机: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电荷、电流和电磁波等内容。

1.库伦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

2.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3.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大小与电流强度成正比。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5.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学科,它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内容。

1.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干涉会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2.光的衍射:光通过一个小孔或尺寸相近的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3.光的偏振:只有在某个方向上振动的光称为偏振光。

4.杨氏实验:通过干涉的方法测量光的波长。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力学基础1.1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运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的一门物理学科。

物体是指占据空间、具有质量的物质。

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在力学中,物理量包括质量、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1.2 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

运动状态的描述需要考虑时间和位置两个因素。

在力学中,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坐标系、时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1.3 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第一定律表明,物体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说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动力学2.1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力是一个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2.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指出物体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第二定律,即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阐明了物体间作用力的相互影响。

2.3 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则其合力可以用力的合成法则求得。

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的过程。

2.4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

动能定理指出,外力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

2.5 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其他非弹性因素作用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三章:动力学应用3.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在一维直线运动中,运动规律可以用直线方程描述。

3.2 牛顿定律的应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在大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处于诸多自然科学学科的核心地位,物理学研究的粒子和原子构成了蛋白质、基因、器官、生物体,构成了一切天然的和人造的物质以及广袤的陆地、海洋、大气,甚至整个宇宙,因此,物理学是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

今天,物理学和这些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中又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电子物理、生物物理等等。

这些学科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在该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章节的内容:第4章机械振动第5章机械波第6章气体动理论基础第7章热力学基础第12章光的干涉第13章光的衍射第14章光的偏振在对以上几个章节进行学习了之后,我们大致了解了有关振动、热力学、光学几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对以上几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振动,例如:任何一个具有质量和弹性的系统在其运动状态发生突变时都会发生振动。

任何一个物理量在某一量值附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都可以叫做振动。

本章主要讨论简谐振动和振动的合成,并简要介绍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以及非线性振动。

在第五章机械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波”。

如果在空间某处发生的振动,以有限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则这种传播着的振动称为波。

机械振动在连续介质内的传播叫做机械波;电磁振动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叫做电磁波;近代物理指出,微观粒子以至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不同性质的波动虽然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空间的传播规律却具有共性。

本章一机械波为例,讨论了波动运动规律。

从第六章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篇,其中,气体动理论是统计物理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介绍热学中的系统、平衡态、温度等概念,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阐明平衡状态下的宏观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并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最后讨论理想气体分子在平衡状态下的几个统计规律。

大学物理第一册力学各章节总结

大学物理第一册力学各章节总结

单质点
p I
d ( mv ) d p Fd t d I mv 2 mv 1 Fd t
t1 t2
(微分)
动量定理
x轴方向分量mv2 x mv1 x
质点系
d( mi v i ) Ft dt
(积分) t2 Fx d t
t1
m v m v
i i i
大小
P mi v i
i
L rp sin mrv sin
质点系
L rc mv c (ri mi vi )
L O L 轨道 L自旋
刚体定轴转动 Lz (所有质点角动量之和) 单位(SI):
2
J z
kg m / s或 J s
注意:说明质点的动量矩时必须说 明是对哪个轴的
i
i
i0
单质点
Mdt d L
i
i
Fi dt
t i t0
角动 量定 理
质点系
M 外 dt d L

t2
t2
t1
M d t L 2 L1

刚体
t1
M 外 d t d L L 2 L1 L
L1
L2
M z dt d L Jd d ( J )
2
v2 法向加速度 an wv w r r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级 孙 伟
ⅴ刚体的运动
刚体:特殊的质点系,形状和体积不变化(理 想化模型)
即在力的作用下组成物体的所有质点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刚 刚体的平动:可归结为质点的运动 体 刚体内的任何点都绕同一轴作圆周运 的 动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等 运 刚体的 动 定轴转 角坐标 f (t ) 0 t d 动 角 2 f (t ) 0 0 t 1 t 角速度 2 dt 量 2 2 角加速度

大学物理总复习各章知识点的总结

大学物理总复习各章知识点的总结

大学物理总复习各章知识点的总结本文档旨在为大学物理学生提供各章知识点的总结,以便进行全面的复。

以下是各章的重要知识点概述:第一章:力学基础-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和力的矢量表示- 物体的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 力的分解和合成- 弹力和摩擦力第二章:运动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关系- 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和投射运动- 碰撞和动量守恒定律- 圆周运动和使用向心力的公式第三章:力学定律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和用力学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摩擦力和滑动/静止摩擦力的计算-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的规律-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第四章:热学-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的概念- 热传递和热平衡的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理想气体定律和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功公式的应用- 熵和热传递的熵变定律第五章:波动光学- 波和光的特性和性质-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和光谱的应用- 像的成像和光的折射- 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应用第六章:电学静电学- 电荷和电场的概念- 高斯定律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静电势和电势能的关系- 电和电容的计算- 电场中电荷的受力和电势能的变化第七章:电学电流学- 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定义和关系-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计算-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计算- 电功率和电能的转换- 阻抗和交流电的特性第八章:磁学- 磁场和磁力线的概念- 安培环路定理和电流的磁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电动势的产生和电磁感应的应用- 磁场中的电荷和导线的受力以上是大学物理各章知识点的概述。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准备,祝您考试顺利!。

(完整版)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Br ∆A rB ryr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大小 2r r x y ==+运动方程()r r t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x x t y y t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2r x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s ∆的含义(∆≠∆≠∆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平均速度xyr x y i j ij t t t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v limt dt∆→∆==∆(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ds dr dt dt=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平均加速度va t ∆=∆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t d d r a t dt dt υυ→∆===∆△ a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2222+=+== 2222222222⎪⎪⎭⎫ ⎝⎛+⎪⎪⎭⎫⎝⎛=⎪⎪⎭⎫ ⎝⎛+⎪⎭⎫ ⎝⎛=+=dt y d dt x d dtdv dt dv a a a y x y x二.抛体运动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012r v t gt =+分量式为 020cos ()1sin ()2αα==-⎧⎪⎨⎪⎩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x v t y v t gt 三.圆周运动(包括一般曲线运动) 1.线量:线位移s 、线速度dsv dt= 切向加速度t dva dt=(速率随时间变化率) 法向加速度2n v a R=(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Ep = −( ∂Ep ∂x i+ ∂Ep ∂y j+ ∂Ep ∂z k)
7
0
z 0
Fx = −
dEp dx
5、力矩、角动量 、力矩、
力矩定义: 力矩定义: M = r × F 角动量: 角动量:L
M
r
o
F
α
= r × p = r × mv
6、一个原理:功能原理 W外 + W非内 = ∆E = ∆Ek + ∆E p 、一个原理: 7、三个定理: 、三个定理: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W外 + W内 = Ek 2 − Ek1 = ∑
第一单元
经典力学
归纳总结
1
SCECQA 教学法
SelfSelf-study Communion Explain Conclusion Question Argumentation Argumentation
• 自主学习:研读教材、找问题、记读书笔记 自主学习:研读教材、找问题、 • 交流探讨:同寝室、同班同学课下交流探讨 交流探讨:同寝室、 • 讲解重点:讲解重点难点问题、拓展知识面 讲解重点:讲解重点难点问题、 • 归纳总结:知识点、解题指导、典型题分析 归纳总结:知识点、解题指导、 • 提出问题:将不懂的、有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提出问题:将不懂的、 • 讨论争辩: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讨论争辩:
元功: 元功:
dW = F ⋅ dr = Fds cosθ
W=

a( L)
b
F cosθ ds =
∫ F ⋅ dr = ∫ (F dx + F dy + F dz)
x y z a( L) a( L)
b
b
3、功率 、
dW F ⋅ dr P= = = F ⋅ v = Fvcosθ dt dt
6
4、保守力作功与势能概念: dW = −dEp 、保守力作功与势能概念:
∑F
i
= Mac
10
v 2 − v1 (分离速度) e= v10 − v 20 (接近速度)
动力学部分解题指导
• 动力学部分习题一般分为四大类: 动力学部分习题一般分为四大类: 四大类 • 第一类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主要是求解质点系中任一 第一类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个质点所受的力和加速度 • 第二类问题是冲量和动量关系式的应用,主要用来求解质 第二类问题是冲量和动量关系式的应用, 点系中任一个质点的速度、位移、冲量、动量增量。 点系中任一个质点的速度、位移、冲量、动量增量。 • 第三类是功能关系式的应用,主要用来求解质点系中任一 第三类是功能关系式的应用, 质点的速率、外力对质点系所作的功、 质点的速率、外力对质点系所作的功、非保守内力对质点 系的功、质点系势能表达式中的未知量等。 系的功、质点系势能表达式中的未知量等。 • 第四类是角动量分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求质点系中任 第四类是角动量分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质点的速度。 一质点的速度。
r = R + r′
va = vr + u
aa = ar + ae
3
运动学部分解题指导
两 大 类 型
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用微分法。 、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用微分法。
dr dv v= , a= dt dt
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位移、路 、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位移、 已知速度和初始条件,求位移、 程和运动方程 已知速度和初始条件,求位移、 ,用 分法。 路程和运动方程 ,用 分法。
例题(1) 例题
y ω N θ P o x
液面曲线在质点∆m处的斜率正好也是 液面曲线在质点 处的斜率正好也是 tgθ, tgθ= dy/dx, 于是有
15
dy/dx = xω2 / g , 故有: dy = xω2dx / g 故有: 对上式积分: 对上式积分:
y
∫ dy =
0
ω2
g
2
∫ xdx
试证明: 试证明:在圆柱形容器内以 匀角速度ω绕轴作匀速转动 绕轴作匀速转动, 匀角速度 绕轴作匀速转动 , 旋转的液 体表面为旋转抛物面。 体表面为旋转抛物面。 证明:考虑一质点, 受两个力, 证明:考虑一质点,∆m, 受两个力,重 力 P = mg, 和其他部分液体对它的作用 力的合力N,取坐标如图。 力的合力 ,取坐标如图。 液体绕OY轴旋转时 , ∆m将作匀速圆周 轴旋转时, 将作匀速圆周 液体绕 轴旋转时 运动, 运动,其向心加速度为 an= xω2 ,由牛顿 由牛顿 第二定律有: 第二定律有 X: Nsinθ=∆m xω2 : Y: Ncosθ-∆m g = 0 : 由式(1)/(2)得:tgθ= xω2 / g 得 由式 (1) (2) (3)
12
• 第三类是功能关系式的应用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第三类是功能关系式的应用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 (1)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 (2)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 (3)根据过程中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代数和所服从的 根据过程中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代数和所服从的 条件确定所用的功能关系式。 条件确定所用的功能关系式。 • (4)列方程,求解。 列方程,求解。 列方程 • 第四类是角动量分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具体的求解方法是 : 第四类是角动量分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具体的求解方法是: 具体的求解方法是 (1) 、(2)同上。 )同上。 • (3)判断过程中对某点 ( 或某轴) 合外力矩是否为零, 或者 判断过程中对某点( 或某轴 ) 合外力矩是否为零, 判断过程中对某点 角动量守恒条件是否成立。 角动量守恒条件是否成立。 • (4)若守恒条件成立,确定正方向,列方程,求解 若守恒条件成立,确定正方向,列方程, 若守恒条件成立 • 分解综合法:对于较为复杂问题,不是只用一个定理、定律 分解综合法:对于较为复杂问题,不是只用一个定理、 就能解决,要将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 就能解决,要将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对每一子过程 13 应用上述方法。 应用上述方法。
11
• 第一类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其解题步骤为: 第一类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其解题步骤为: 其解题步骤为 • (1)隔离物体,使每个隔离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隔离物体,使每个隔离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隔离物体 • (2)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 (3)选择坐标系。 选择坐标系。 选择坐标系 • (4)列运动方程,求解。 列运动方程,求解。 列运动方程 • 第二类问题是冲量和动量关系式的应用解题步骤是: 第二类问题是冲量和动量关系式的应用解题步骤是: 解题步骤是 • (1)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选择所研究的质点系 • (2)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确定所研究的过程以及过程的始末状态 • (3)根据过程中外力和所满足的条件确定所用的冲量和动量 根据过程中外力和所满足的条件确定所用的冲量和动量 关系式。 关系式。 • (4)列方程,求解。 列方程,求解。 列方程
典型习题分析 百慕大魔鬼三角区之迷
过去的二三十年中, 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百慕大群岛周围海域 发生过几十起飞机失踪事件, 发生过几十起飞机失踪事件,什么残骸也找不 成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区之迷。 到,成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区之迷。
一道物理题的启发
最近有人提出百慕大三角区之迷是太阳光和海水 造成的。由于大西洋的暖流和暗礁, 造成的。由于大西洋的暖流和暗礁,海水在这一地区 极易形成环流,旋转海水表面呈现抛物面形状, 极易形成环流,旋转海水表面呈现抛物面形状,使太 阳光聚焦,温度可达几千度,甚至上万度,海面很大, 阳光聚焦,温度可达几千度,甚至上万度,海面很大, 聚焦高温区区域也可能很大,飞机一旦误入该区域, 聚焦高温区区域也可能很大,飞机一旦误入该区域, 立刻化为灰烬。现虽未定论,但至少是一种可能的解 立刻化为灰烬。现虽未定论, 14 释。
∆E = ∆E k + ∆E p = 0
We + W nc = 0
E k + E p = 常量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条件: 条件: 或
∑F
i
ie
=0
d (∑ mi vi ) = 0
i
∑m v
i
i i
= 常矢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角动量守恒定律:
条件: 条件: M = 0
dL = 0 或
L = r × m v = 恒矢量
v − v0 = ∫ a ⋅ dt
t0
t
r − r0 = ∫ v ⋅ dt
t0
t
运用


dv dv dx dv a= = ⋅ =v dt dx dt dx
பைடு நூலகம்
4
知识点回顾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2、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 —— 为什么动? 为什么动? 力? 1、物体为什么动? 惯性? 、物体为什么动? 惯性?
L = Jω = 恒矢量
9
9、质心(质量中心):在研究质点系统问题中,与质点系统 、 质量中心):在研究质点系统问题中, ):在研究质点系统问题中
质量分布有关的一个代表点, 质量分布有关的一个代表点,它的位置在平均意义上代表着 质量分布中心。 质量分布中心。 xC = mi xi / M mr = M r
2
知识点回顾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 怎样动? 怎样动?
1、质点? 、质点? 2、确定质点位置的方法? 坐标法 、确定质点位置的方法? 位矢法 自然法 x = x(t ) , y = y (t ) , z = z (t ) , 3、运动学方程? 、运动学方程?
1 2 r = v0t + gt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