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激光光凝作用来治疗视网膜疾病和眼底病变,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症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科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患者受益匪浅。
本文将通过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治疗原理、手术过程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为读者介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一、治疗原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通过激光光束对眼部病变进行照射,产生热能使病变组织坏死或凝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激光的选择和照射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医生需要准确地控制激光的参数,以确保病变组织被有效地治疗,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激光光凝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外层病变等。
二、手术过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常在眼科医院的手术室内进行。
在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位置,以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局部麻醉或者眼部表面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医生会使用激光仪器对眼部病变进行照射,治疗时间和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整个手术过程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完成,术后患者可以直接回家休息。
三、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视力。
通过激光光凝的作用,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水肿、出血、渗出等症状,防止病变的继续发展,减少对视力的影响。
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的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
四、注意事项在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以及调整用药,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患者术后还需要遵守医生的术后护理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保持眼部卫生,防止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五、总结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不仅可以通过手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视力,还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减轻经济负担。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指利用激光光束的能量,在人眼内的视网膜部位,进行局部的光凝作用,达到治疗眼底病的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已经成为了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束的能量,切断或焊接局部视网膜组织的某些区域,达到防止、减轻和控制眼底病的发展。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利用视网膜照相镜等光学仪器,对眼部进行精密定位和照射,将激光束锁定在眼底病变的区域,通过激光束的作用,使之凝固、疏通、焊接或灼伤,以达到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病因、治疗时间、患者年龄、生理状态等等。
一般而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眼底病的炎症、止血、消除水肿和改善视力。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防止和减轻视网膜出血、退化、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保护并维持视力。
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加速黄斑区的恢复和修复,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同时,在其他眼底病的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治疗过程是一项非常安全的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认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手术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变部位,进行个体化的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感。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眼部的恢复情况,遵守医嘱进行治疗和休息,以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
总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项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治疗眼底病的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变部位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眼底病的患者而言,定期的检查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以保护和维持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底病的方法,通过激光光凝作用使视网膜上的异常血管关闭,从而减轻眼底病的症状,改善视力。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其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无创伤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无需接受开刀,只需经过眼底激光手术即可完成治疗。
这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时间,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2. 精确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能够精确地作用于视网膜上的异常血管,通过激光的光凝效应将异常血管迅速关闭,避免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3. 快速性: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一般在几十分钟内完成,患者术后可以快速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易导致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增生和渗漏,严重时可引起出血和视力下降。
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正是通过关闭异常血管,减轻视网膜水肿,避免出血和渗漏,从而保护视力,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症状。
2. 黄斑部疾病:黄斑部疾病包括黄斑黄斑病变和脉络膜新生血管性AMD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中心视力的严重损害。
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能够精确地作用于黄斑部的异常血管,通过关闭异常血管,保护黄斑部功能,减缓病变的进展,有效维持视力。
3.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急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作用于视网膜上的断裂处,帮助视网膜粘连,促进视网膜的复位和愈合,减少复发的风险。
4. 视網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血管阻塞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出现栓子或堵塞而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视网膜缺血、水肿、渗出,进而影响视力。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治疗方法,旨在治疗多种眼底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
它通过利用激光光束对视网膜进行局部照射,促使异常血管闭塞或封闭,进而减轻或阻止眼底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并介绍其治疗原理和注意事项。
一、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治疗原理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通过将激光光束聚焦在视网膜上的病变部位,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异常的血管或组织局部凝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它可以用于治疗以下眼底病变: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可用来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黄斑水肿、增生性病变和出血。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该疾病患者黄斑区的血管变性,形成渗漏或新生血管,激光光凝术可以封闭异常血管,减轻黄斑区的病变。
3. 视网膜血管阻塞症:该病变常见于老年患者,由于视网膜血管阻塞致视力下降或甚至失明,激光光凝术可以改善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眼底病变的症状,减轻病变对视力的损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过激光治疗后,黄斑水肿程度减轻,视力得到改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激光治疗后,病变进展缓慢,视力下降缓解;视网膜血管阻塞症患者经过激光治疗后,可减轻病变并改善视力。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治疗只是治疗眼底病变的手段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变,治疗效果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些病变,治疗后可能还需长期随访和治疗。
1. 术前检查:在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血管造影、眼底OCT检查等,以确保病变部位准确并确定治疗方案。
2. 术中配合:激光治疗需要患者配合,保持眼部不动,以确保激光能够准确聚焦在病变部位,并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
3.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眼部护理和用药,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了解治疗效果,并随时向医生汇报眼部情况。
4. 注意饮食:术后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眼部健康。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治疗各种眼底病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患者(眼底病)一共是80例,划分成运用药物治疗的参照组以及运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患者分别明显的高于和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治疗各种眼底病期间,通过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方案,可以促使将整体的疗效提升,同时不会产生明显的创伤问题,值得运用。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底病;临床疗效目前随着人们频繁的产生不良用眼习惯、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眼科中的眼底病患者人数增多,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必须要尽快的针对性治疗,避免让患者留下永久性失明的遗憾[1]。
治疗眼底病患者时,主要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举措。
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探究的方式,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一共是80例,全部属于满足《眼科学》中关于眼底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并且排除试验药物禁忌者、恶性肿瘤者以及手术不耐受、过敏体质者。
选取病例的时间是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
疾病类型涉及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等。
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80例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分别具有患者人数是40例。
其中,研究组中具有22例男性以及18例女性,参照组中具有20例男性以及20例女性,两组患者的年龄平均是(56.97±0.21)岁。
1.2方法参照组的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即指导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每次1粒,每天用药三次;服用血塞通胶囊,用药剂量是每次1.5g,每天用药三次。
连续性的治疗8周。
研究组的患者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模式,即:将患者的临床指标(血糖、血压等)进行纠正,在完全符合手术标准后实施手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各类眼底病患者共88例,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各类眼底病治疗中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底病;治疗效果R779.63A2095-1752(2019)16-0091-02眼底病作为眼科治疗中常见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发病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卫生意识的提升,此类疾病在临床中的诊疗率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由于眼底病发病位置的不同,故包括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等类型疾病,使得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一项诊疗难点[1]。
因此,为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故纳入本院88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各类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样本量为44例。
对照组,男:女,23:21,年龄分布42~71岁,平均年龄(56.52±10.45)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1.02±2.39)个月。
研究组,男:女,24:20,年龄分布43~71岁,平均年龄(57.05±10.23)岁;病程7~16个月,平均(11.52±2.43)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后,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则各项研究指标可比。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底病的方法,它通过激光照射来消除视网膜上的异常血管或病变组织,从而保护视网膜健康。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眼底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本文将针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照射病变部位,可以有效地阻止异常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视网膜水肿,从而保护视力。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并且大大减少了患者失明的风险。
二、白内障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后约有1%的患者会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这种情况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
通过激光照射,可以将松弛的视网膜固定在原位,减少固定后的脱离,避免复发。
临床研究表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白内障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复发率也大大降低。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除了上述几种眼底病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还可以治疗其他眼底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不适用于所有眼底病患者,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需结合具体的病情来决定是否进行此项治疗。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眼底病的方法,对多种眼底病都有着良好的疗效。
但是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应当充分了解治疗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并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未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发展,为更多眼底病患者带来希望。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24(6):70-73.[6]桂萍,宋盈,郭光云.恩度联合顺铂腔内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sPD-L1、CEA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7):61-64.[7]卢明清,周红梅,周旭光.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26-430. [8]杨艳,张明晖,马艳青,等.埃克替尼单用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14):2199-2201.[9]王君,米巧云.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NP治疗2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28(2):104-105.[10]陈芝强,李泽云,林瑞婷,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14):1990-1996.[11]陈恩田,夏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特罗凯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癌症杂志, 2019,34(9):1553-1556.[12]肖云华,李宝秀.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广州医药,2019,50(1):76-79,89.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9.015--论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骆贵军(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各种眼底病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各种眼底病患者2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125)与对照组(n=129);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持续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2T15:10:29.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普晓燕
[导读] 眼底病作为眼科治疗中常见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发病率。
(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各类眼底病患者共88例,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各类眼底病治疗中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眼底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91-02
眼底病作为眼科治疗中常见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有着较高发病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卫生意识的提升,此类疾病在临床中的诊疗率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但由于眼底病发病位置的不同,故包括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等类型疾病,使得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一项诊疗难点[1]。
因此,为探讨分析各类眼底病治疗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故纳入本院88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各类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等)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样本量为44例。
对照组,男:女,23:21,年龄分布42~71岁,平均年龄(56.52±10.45)岁;病程7~15个月,平均(11.02±2.3 9)个月。
研究组,男:女,24:20,年龄分布43~71岁,平均年龄(57.05±10.23)岁;病程7~16个月,平均(11.52±2.4 3)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后,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则各项研究指标可比。
纳入标准:患者就诊、知悉研究内容后资源参与研究;经眼科各项检查后均确诊为眼底病。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手术治疗禁忌症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取复方血栓通片(扬州中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88,0.4g/片)口服治疗,3片/次,3次/天,并根据患者实际配合维生素B族片及维生素C片联合治疗,需连续治疗8周。
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可在基础病治疗基础上,配合上述治疗。
研究组接受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需在术前经指征纠正治疗,待血糖及血压指标符合手术指征后安排手术。
术前30min 时,取散瞳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使患者瞳孔直径扩大至8毫米范围时,经裂隙灯辅助,于患眼处滴入盐酸丙美卡因行表面麻醉,制剂规格为15ml:75mg,并对眼底病变情况进行观测,其后在全视网膜镜辅助下将激光准光点与眼底病变处相重合,其后实施光凝治疗。
治疗中激光参数为15~500点/次,光斑反应等级为1~3级,根据患者眼底病面积调整治疗频次为1~4次,治疗间隔周期为1~2周。
单次治疗结束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结膜囊进行冲洗,术后予以患者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抗感染治疗。
预后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患者眼压及眼底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
疗效判定指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明显改善,且视力提高明显;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眼底病变面积明显缩小,且视力控制未下降,病情进展;无效: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2 治疗并发症对比
经统计对比分析,对照组治疗后共出现治疗并发症患者8例,其中皮肤反应患者1例、消化道反应患者3例、玻璃体积雪及硬性渗血各2例,总发生率为18.18%(8/44);研究组治疗后共出现治疗并发症患者2例,均为视网膜出血,总发生率为4.55%(2/44)。
表明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χ2=4.0615,P=0.0439)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各类慢性基础病在临床中发病率愈渐增加,使得眼底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提升,对患者视力及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故需通过临床治疗的实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眼球功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治疗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相较药物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通过激光对患者眼底病变组织进行破坏,从而通过治疗使患者眼部正常组织可获得正常血氧供给,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控制,实现对患者视力的有效维护,且相较于药物治疗,其所具有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少,且发生率较低,而药物治疗由于用药时间相对较长,导致患者在药物毒性积累下,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
故此类治疗方式所具有的治疗安全性较高,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基
础。
综上所述,在各类眼底病治疗中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媛.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的防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43.
[2]杨乐,石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眼底病患者视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2):106-109.
[3]蔡卫国.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6):3693-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