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生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讲义一,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源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病历统计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二,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源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者,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院感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

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救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1)接触传播:直接,间接,飞沫。

(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类,医院性气溶胶。

(3)媒介传播:主要通过食品,水。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物,医疗器械和设备,生物媒介的传播引起医院感染。四,医院的危险因素有那些?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

(1)易感因素,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放疗和化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环境的变化,

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这些因素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

性大大增加;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

生,增加了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的机会。

(2)侵袭性操作:包括各种插管,导管,引流的增加,内镜检查的增多,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引用,增加

了病源菌侵入人体的机会,增加了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

险性。

(3)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ICU新生儿室,母婴室,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透析室等,这些部门住院

病人其医院感染率较普通病房高出许多。

(4)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包括呼吸道,手术切口,胃肠道和泌尿道,这4个部位的医院感染占了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

上。

五,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

紫外

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

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

用,也

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

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六,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

1.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

处理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支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

2.灭菌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常用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

用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

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七、斯波尔丁分类法

1968年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

患者使用之间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细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毒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疮;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八、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

水平消

毒方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做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

的消

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

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选用

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

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