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淮山高产栽培技术

淮山生长粗放,药、菜兼用,群众喜欢种植。但在生产上,淮山的产量容易出现波动,经常忽高忽低,给人一种难以把握的印象。其实,只要掌握好淮山的科学种植方法,还是可以保持产量稳定的。

一、选地整地

淮山要求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在深厚、肥沃、放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发育良好。在种植前数天,应每667平方米(1亩)先施5000公斤厩肥、草木灰、堆肥等混合肥料作基肥。施肥后浅犁耙一次,起高25-30厘米、宽60-70厘米的畦。

二、种植

1、基肥

鸡粪+木屑+黏土+淮山专用有机肥。配制好后放入沟底。

2、播种

在春分后下种,在畦上开深6-10厘米的沟,双行种植。以行距25-30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为宜。把作种的根茎或块茎平放在沟内.然后盖土平畦面。

三、田间管理

1.抹萌除草

淮山种植后,每段种茎往往能长出数条苗来。如果苗数过多,则植株瘦弱。因此,当苗长30厘米左右时,要适当跬除部分苗及苗上枝,只留1—2株生长粗壮的苗,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另外,淮山生长期约有5个月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土壤易板结,杂草生长速度快,必须加强中耕除草,保证肥料的有效供给。

2.追肥

淮山是一种喜肥作细.除基肥要充足外,还要进行多次追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第一次结合除草,每667平方米追施500公斤稀薄人粪尿。第二、三次分别在6月、7月施下,每667平方米每次用人粪尿1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对水施入,促进植株生长繁茂。第四次在8月上旬,667平方米用厩肥1000公斤丰,花生麸50公斤混合施下并培土。以促进地下根茎生长,提高产量。

3.插篱打顶

淮山是一种缠绕性草本植物。苗长到20厘米以后可用小什条在畦上插成篱笆状.供苗缠绕向上生长,以利株间通风速光,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茎生长。当淮山藤蔓长到篱笆顶时,将顶部芽摘除,促进部分侧芽发生长成分枝,增大光合作用面积,以利营养物质的制造与积累。

4.灌溉

淮山生长期内大部分时间都无须灌水,但如遇天气干旱,土壤含水量低,则要适当灌溉。灌溉时宜采用沟灌,让水分渗湿畦土即可,切不可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

淮山虫害不多,主要是病害,如炭疽病与褐斑病。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可用50%托布津1500倍液浸种3—5分钟消毒预防,也可在出苗后用1:1:15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进行预防。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并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