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的仿与创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8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楚峥妍摘要:古典园林拥有悠久历史,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及最高古典园林范例,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其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使之在古典意境营造方面卓然兀立。
本文即针对我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含义与承德避暑山庄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园林;意境美;营造作为迄今为止我国建造规模最大且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可谓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其位于河北省,为康熙年间所建,后于乾隆后多次续建,有康熙三十六景、乾隆三十六景之说。
其将南北方景观融为一体,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均有所体现,所具历史文化价值颇为突出,需对其予以加倍珍惜和保护。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研究(1)意境的含义。
在中国艺术创作领域,意境为重要美学追求,即创作者将主观情感与理念于客观生活、景物中予以熔铸,以促进鉴赏者类似感情的激发以及对相应理念的联想。
周谷城先生即提出:理想于艺术作品中实现,便为意境[1]。
(2)古典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所呈现出的意境并非为直观的,而为更深层次的美学,饱含着造园者的生活态度,同时可经由景观陈设与建造,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使之可于园林里驻足,并感受园主思想内涵。
此外,造园者自身的情感、意志等可于景物中凝结,并于园林空间环境中反映出来,以达到一种虽为人作,但却宛如天开的情境,而此恰为我国古典园林之精髓所在。
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意境研究(1)历史文化对于避暑山庄造园意境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古典园林而言,承德避暑山庄最为突出的特征即其皇家园林的本质,其是由两代帝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建造而成,非普通园林可媲美[2]。
在地形上,避暑山庄西高东低,透着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气势,是为皇帝胸怀与气场的体现,在意境方面格局非普通园林所比拟。
造园者政治情感、思想策略在山庄的风景如画里得到了升华,如北枕双峰这一康熙帝亲自命名的景点,在此处,两高峰遥相对望,游者不禁生出傲立群雄、高瞻远瞩之深远意境。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被誉为“东方的罗浮宫”。
承德避暑山庄既是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建筑群,也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以其巧妙的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宫殿、庙宇、亭台、轩榭等建筑犹如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九天乾坤”,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由9个互相连接但独立的宫殿组成,象征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九天之上的世界。
每个宫殿都有独特的设计和装饰,展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此外,承德避暑山庄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的建筑,如明清风格的宫殿、宝塔和古代寺庙,每一个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和华丽。
不仅仅是建筑,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也非常出色。
园林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
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山上的建筑到山下的花园,整个避暑山庄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园林中布满了湖泊、山峰、瀑布和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
各种花草树木在园林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给人一种恬静和宁静的感觉。
游客可以在园林中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审美价值。
它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这种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参观承德避暑山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皇家建筑的风范和园林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的艺术殿堂。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和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和园林本身。
总之,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创作而闻名于世。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其中的园林意境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有深厚的园林设计和植物栽培技术,并且需要有对园林美学的高度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涉及到许多方面和技巧,下面我们将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离不开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以山水为主题,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力求在园林中体现自然之美。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经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悟,创造性地将山水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使之成为整个园林的灵魂。
在植物栽培方面,也需要对自然植被有深入的了解,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精心的布局,营造出具有浓厚自然风情的园林景观。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需要注重对园林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布局。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空间的布局十分精致,每一处景点的设置都经过精心的考量和设计,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呈现出一种有机的美感。
在园林空间利用上,设计师们注重营造出不同的景点和景观,通过山石、湖泊、建筑等元素的搭配和组合,创造出多样的景观空间,使得人们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流连忘返,不断地发现新的美景和意境。
在园林中设置一定的参观路径和休息区域,使得游客们可以有序地游览整个园林,同时也可以在美景中享受片刻的休憩。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也需要注重对园林细节的打磨和雕琢。
在园林景观布置和植物栽培方面,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创造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园林景观,如山石组景、水榭倒影、树影婆娑等,从而使得园林中充满了丰富的造景意境。
在植物栽培方面,园林美学被融入到每一处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中,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象,使得游客们每次来到园林都能感受到全新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还需要注重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园林仿建文化下的设计创新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67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下)从清朝康熙皇帝起,清代皇帝陆续在北京及其周边修建了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大规模的皇家园林。
其中,清代在1703年所建的承德避暑山庄是皇家的第一座园林,是北方现有的大量清代皇家园林中建设最早的一座(图1)。
所以,在对皇家园林进行大规模仿建的过程中,最初的仿建文化就是从避暑山庄的建造开始的,皇家园林在后续多少吸取了避暑山庄的建造经验。
如何通过对其精髓的仿制来避免照搬,并以此为基础对仿建进行创新设计,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1 设计风格简介1.1 宫殿区避暑山庄的宫殿区设置在南边,风格古朴庄重,虽然没有紫禁城那么大的规模,却与其有着相同的风格。
其对自然景观和宫殿的镶嵌具有完美性以及一体性,并通过采取前宫后苑这一传统形制达到了海市蜃楼般的效果。
避暑山庄中建造了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了宫殿区。
正殿是皇上办理政务和休息的场所,布局为前朝后庭,在其组成部分上采用了九进院落的设置;其布局具有严谨的对称性,并且有淡雅古朴的外形。
在建造主殿建筑时所采用的金丝楠木以及东海礁石等名贵的原料,大多来自四川及云南,并且在建筑上雕刻了精美的花纹,使用多样色彩。
避暑山庄中的宫殿并不像紫禁城那样辉煌和富丽,拉近了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
松鹤斋被设置在了宫殿的东部,其中院落共有7座,并且种植了郁郁葱葱的松柏,环境幽雅怡人①。
1.2 湖泊区避暑山庄的湖泊区设置在宫殿区的北边,有8个岛屿分布于湖面上,使湖面从整形变成了大小不一的区域,整个分界洲岛高低错落。
景色中不仅包含青山绿水,还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风格特色。
一直以来,江南园林都深受清朝皇帝的喜爱,然而,皇帝难得出巡也只能在江南停留几日。
因此,为了把江南园林搬到自己的园中,在避暑山庄中按照江南景观仿制了多处景观,很多景观的特色、艺术性甚至超过了江南园林。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园林建筑群,被誉为“北方的领航者”。
避暑山庄金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融合了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景。
下面是关于避暑山庄金山造园手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山水造园的手法:避暑山庄金山以山水为主题,采用了传统的山水造园手法。
设计师通过调整山石的位置和布局,以及运用奇石、假山等手法,创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山水景观。
金山山势雄峻,园林巧妙地融入了山形,使得整个园林景观更加自然和谐。
2. 徽派建筑的运用:避暑山庄金山的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徽派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和形式的简洁,与山水景观相辅相成。
避暑山庄金山的建筑分布合理,大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通过建筑的布局和比例来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3. 游步径的设置:避暑山庄金山的游步径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游步径蜿蜒曲折,穿越山坡和花园,形成了一个通向主要景点的路径网。
游步径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景观,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4. 植物的选用和布局:避暑山庄金山的植物选用也是造园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栽植了各种常绿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在植物的布局上,避暑山庄金山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的营造,使得园林在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韵味。
5. 水景的设置:作为山水园林,避暑山庄金山充分利用了水的元素,设置了多处水景,如湖泊、水池、小溪等。
水景不仅起到了美化景观的作用,还增添了凉爽的氛围。
园林中的水景也与园林的布局相结合,形成了互相照应的景致。
总的来说,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深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通过山水造园、徽派建筑、游步径、植物布局和水景设置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论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夏日避暑的胜地,庄园内林木葱茏,清泉环绕,花草芬芳,风景迷人。
在避暑山庄的园林设计中,艺术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艺术是一种融汇自然与人文的综合艺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营造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富有诗意和美感的空间。
下面将从园林的布局、景观构建和植物配置等方面,探讨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的魅力。
避暑山庄的园林布局巧妙地结合了自然环境和人文建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表达。
整个庄园依山势而建,依水而居,布局规划合理,错落有致。
恰到好处地利用了地势起伏和自然河流,形成了一条条曲折蜿蜒的小径和湖边亭台,令人在游览时能够领略到不同角度的美景,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完美融合。
避暑山庄的景观构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中。
园林中的假山、水池、亭台楼阁等建筑装饰独具匠心,反映出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假山以地形怪石为材料,巧妙地塑造出山水景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感。
水池清澈见底,水草丰美,各色锦鲤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气质。
避暑山庄的植物配置丰富多样,营造出一种四季如春的园林氛围。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古代帝王在园内种植了许多珍贵的植物品种,如梅花、竹子、兰花等,使得园内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春意盎然。
在夏日清凉的时节,植物的繁茂生长为游人带来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让人忘却了酷热的夏日,尽情享受山庄园林的清凉和美景。
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它融汇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与韵味。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体验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方式,领略到园林艺术的卓越魅力。
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让后人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帝王的优雅生活方式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园林设计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以及人文意境的表达。
下面是关于如何营造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一些途径:1. 自然景观的利用:承德避暑山庄依山傍水,利用了自然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山、水、树木等自然元素来营造意境美。
在设计中融入自然瀑布、湖泊、假山等元素,营造水韵山情的意境。
2. 亭台楼阁的设计:亭台楼阁是承德避暑山庄特有的建筑形式,其在园林中的布局和造型,可以增强园林的意境美。
亭台楼阁的选择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比如利用木材、青砖等材料建造,并采用传统的黄金分割法则,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3. 花草树木的种植:在园林意境美的营造中,花草树木起着重要的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园林景观丰富多样,花草树木的选择和种植要考虑到四季景色的变化,并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和形态的变化,使其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4. 游览路线的设计:游览路线的设计能够引导游客欣赏到最美的景色,体验园林的意境美。
在设计游览路线时,要结合园林的特点和景观的分布,优化路线的选择,使之贴合游客的需求和园林意境的表达。
5. 水景的布局:承德避暑山庄中有许多水景,如湖泊、河流等,水景的布局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布局水景时,要注意形成曲折有致的流线,使水景与建筑、植物等元素相互交融,呈现出和谐美感。
6. 视觉焦点的设置:承德避暑山庄中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和景观,如昆明湖、智慧海等,这些景观可以作为园林意境美的视觉焦点。
在园林设计中,要将这些焦点合理地安排在游览路线上,使之成为游客观赏的重要目标,提升园林的意境美。
7. 光影效果的利用:光影是园林意境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使园林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利用太阳的光照角度和时间变化来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使园林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避暑行宫。
座落在翠绿的山丘上,避暑山庄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建筑风格以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探讨承德避暑山庄的独特之处。
一、园林景观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景观占地广阔,精心布局。
它以天然的山川和水泽为基础,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
在整个避暑山庄里,有山有水,有林有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美。
首先,承德避暑山庄的山峦错落有致,犹如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斗篷。
山势起伏,形成了不同高低层次的景观。
其中,颐和园和玉花园是两处低山,可供游客漫步其中,欣赏到迷人的自然景色。
其次,水泽是避暑山庄的一大特色。
避暑山庄有许多湖泊和水池,如万寿山水映村、昆明湖等。
这些湖泊倒映着山峦和树木的美丽景色,更增添了它的魅力。
第三,园林中的林木和花草繁茂,为整个避暑山庄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
避暑山庄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松树、柳树、桃树等等。
这些植被不仅提供了阴凉和氧气,还营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建筑风格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独特而精美。
它充分融合了明、清两代建筑的特点,结合了中外建筑技巧,打造出一幢幢引人注目的建筑。
首先,康熙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修建的建筑大多以明代建筑的风格为主。
例如,常乐宫、慈宁宫等建筑,保留了明代宫殿的传统特点,如匾额、斗拱、台基等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式建筑的独特韵味。
其次,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建筑还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
例如,颐和园中的大观楼,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的拱券和柱廊,给人一种高大、宏伟的感觉。
这种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增添了一些异域情调,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三、艺术特色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一座具有世界级园林建筑价值的文化景观,更是展现了皇家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艺术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家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的仿与创
摘要:本文通过避暑山庄的几处名胜景区与泰山、江南水乡、金山亭等名胜古迹的对比阐述避暑山庄的建筑艺术风格,得出避暑山庄的建筑艺术风格以仿造各处名胜景点为主又有其独创之点睛
之处。
关键词:避暑山庄;园林艺术;康熙;乾隆;仿与创
清王朝,特别是康雍乾盛世时期,祖孙三代共同营建山庄89年,他们借助热河上营这块宝地,把自然天成的景致和野味十足的情境,结合历代造园艺术的结晶和经验,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遵循“移天缩
地在君怀”的建筑理念,在仿与创中,将避暑山庄打造成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最高典范。
中国之博大,天下名景无数,欲包揽天下之美,是件不容易的事。
康、乾二帝不仅有此奢望,而且屡试不爽,从圆明园到避暑山庄,由于圆明园仿西湖十景缺了真山,确实略逊于山庄。
山庄所仿名景数量虽然不及圆明园多,但无论湖区、平原区或山区都有很销魂的几组风景点控制着园区的局面,还有不少属于隐射的囊括。
山庄不仅是塞外的江南,也是漠北的东岳。
专家在研究山庄建园艺术时,把山庄的建筑布局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而苑景区又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山区位于山庄的西北部,它的面积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南而北依次排
列着榛子峪、松树峪、梨树峪、松云峡四条沟壑。
山峦中古松参天,林木繁茂,共建有四十多组轩斋亭榭和佛寺道观,尤以松云峡最为壮观,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把这里打造成了泰山的意境。
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山庄始建之时,康熙皇帝已是几次登临泰山。
泰山为五岳之首,也是秦皇、汉武、唐文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封禅大礼的神山。
松云峡的御道即是登泰山的蹬道,“广元宫”即是泰顶的“碧霞元君庙”,“古俱亭”即是泰山的“玉皇顶”。
如果你进入松云峡,过“林下戏题”碑不远右转循山涧进入至“山近轩”,站在三孔大石桥上仰望“广元宫”有壁立千仞,“深山藏古寺”之感,较之泰山“碧霞元君庙”又觉高出一筹。
康熙皇帝初建山庄祭天时,所选的地点在湖区的制高点金山的上帝阁上,而到了乾隆、嘉庆帝时,他们把祭天的地点选在了“古俱亭”。
只因了“古俱亭”是乾隆皇帝心中的“岱顶”。
这是封建帝王宣扬“君权天授”的思想,表示自己是上帝的子孙,并祈求上帝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祭天这种活动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湖区是仿江南水乡美景而建的,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芝径云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意境设计的,它虽然没有苏堤长,但它越湖为堤,连通“月色江声”“环碧”和“如意州”三岛,康熙称之为“若芝英”象一株三叶灵芝躺在水面;“若云朵”象投到水面上的三朵白云;“复若如意”即象宫廷赏玩的玉如意,也隐喻皇族诸多称心如意。
乾隆有诗:“鱼牣潜还跃,鹿驯来可呼。
”湖中的鱼儿成
群,时潜时跃,径堤上麋鹿驯良,可呼唤而来,既描述了江南水乡鱼翔浅底的秀丽,又说明“鹿知无害向人亲”的山庄北国之野趣。
就湖区而言,金山岛是湖区的中心,它的典型建筑就是“天宇咸畅”和上帝阁,即承德人俗称的金山亭。
它是仿江苏镇江的金山寺而建,这个曾被古人称为“江南诸胜之最”的景致被搬进山庄想来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
以仿金山而言,扬州瘦西湖有小金山,虽然在处理山与寺的关系方面有多处相似,但在游客的感染力方面不是很强烈。
北京北海之琼华岛虽有仿金山某些建筑性格的作法,但琼华岛山主要还是仿北宋艮岳,只是某些局部的效果有金山的味道。
只有山庄的金山才可以令到过镇江金山的人为之一震而又一见如故,承认它是镇江金山的缩影而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仿中有创,不落俗套。
有承德学者撰文《似与不似两金山》,文中提到:有幸江南一行,得以造访金山,方知彼金山与此金山大相径庭。
那镇江金山是由长江江心孤岛演变成的岸边孤山,有60米之高。
而承德金山是在澄湖中堆叠山石而成,不甚高大,镇江金山上有古老的寺庙,香火绵延一千五六百年,而承德金山只有天宇咸畅、镜水云岑等建筑,与镇江金山寺不可同日而语。
文中还提到:承德金山上的上帝阁与镇江金山上的慈寿塔相比也是相形见拙。
如此看来,承德金山有负于镇江金山。
学者归来,又游山庄金山,由于格外留心,终于发现了承德金山与镇江金山的许多酷似之处,承德金山虽湖中叠石,但峭崖峻壁颇具雄伟之势,山上两殿参差,曲廊回抱,
也似镇江“金山寺裹山”之象,镇江金山西有“中冷泉”,号称“天下第一泉”,而承德北有“热河泉”其名声绝不比“中冷泉”小,镇江金山有法海洞,白龙洞,没想到承德金山也有仿造的两个洞府隐在假山之中。
尤其是那上帝阁,在山庄湖区显得格外醒目,若登上顶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由此该学者悟出承德金山与镇江金山的似与不似处,不似处在于形,相似处在于神。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承德金山是仿与创的经典之作。
这里重点值得一提的是避暑山庄的假山选石。
按说既是仿景,那最好的解释是像。
皇家有条件使用“太湖石”,因为有瘦、皱、透等条件,也可使用“象皮青”或“青云片”,因为它们是北方叠石造山名胜的“三物”。
然而,康熙皇帝却破除先例,采用的是热河上营松树梁东北坡的青石和黄石。
其石质的特点是石质坚硬,带有纹皱,棱平兼备。
其色调青黑和淡黄,更适合山庄的野味。
兼有开采易,运输近,节省资金。
纵观山庄的造山,其古拙坚实,典雅雄健,达到了康熙皇帝造园设想的总体思路。
修建出了“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的塞外假山风格。
乾隆续建山庄时,对修建假山更加讲究,曾与南方石作过分析和比较。
认为:“南方石玲珑,北方石雄壮”。
这体现在乾隆建的文园狮子林中。
文园狮子林三面被山阜环抱,山上翠柏苍松,古柳垂荫。
就在这自然山水之中,三座人工叠石东西走向,其石是在“热河下营”大石庙开采选用的。
是一种细沙岩,有的还掺了一些鸡骨石,呈白色纹层,色青而润,色黄而柔,青为骨,黄为绒,虽
没有苏州文园狮子林中含晖、吐月、玄玉、昂宵等名,但是其形突怒偃蹇,争为奇壮。
体态顽劣者似傲骨雄狮,交颈姿态者如熊罴登山,俯首而下涉水争渡者如牛马饮溪。
正是这真山真水之间,设置有这样一处独特的假山叠石,更富于自然情趣和体现出匠心独运。
游客置身此园,无不惊叹皇家园林仿与创的杰作之笔。
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既吸收仿景的形与色,又消化在独创的新与奇中,仿与创在相得益彰中体现出中国园林建筑的博大精深。
避暑山庄是中华版图的缩影,这一论证已得到世人的公认,她精美的园林艺术会让承德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尽快地迈向国际化旅游都市。
参考文献:
[1] 黄凤祥.避暑山庄景区讲解员手册.
[2] 白玉英,陈雪柏.承德胜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