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皇家园林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与园林艺术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被誉为“东方的罗浮宫”。
承德避暑山庄既是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建筑群,也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以其巧妙的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宫殿、庙宇、亭台、轩榭等建筑犹如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九天乾坤”,它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由9个互相连接但独立的宫殿组成,象征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九天之上的世界。
每个宫殿都有独特的设计和装饰,展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此外,承德避暑山庄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的建筑,如明清风格的宫殿、宝塔和古代寺庙,每一个都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和华丽。
不仅仅是建筑,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也非常出色。
园林艺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
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山上的建筑到山下的花园,整个避暑山庄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园林中布满了湖泊、山峰、瀑布和树木,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
各种花草树木在园林中错落有致地分布,给人一种恬静和宁静的感觉。
游客可以在园林中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和园林艺术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审美价值。
它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这种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参观承德避暑山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皇家建筑的风范和园林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价值的艺术殿堂。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和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和园林本身。
总之,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创作而闻名于世。
传统建筑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

传统建筑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传统建筑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承德避暑山庄堪称典范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为了供清代皇帝及其后妃、子女们避暑而建。
避暑山庄占地广阔,整个建筑群分为前山区、中山区和后山区三个部分,总面积达564公顷。
其中,山水景观占了避暑山庄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使整座山庄呈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景观韵味。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建筑风格和结构布局上。
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以中国古代皇宫建筑为主,采用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建筑中的主要部位如宫殿、庙宇、亭台、廊榭等,均根据地理位置和功能需要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材料也是其独特之处。
整座山庄建筑采用的是原生态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头、琉璃瓦、彩画等,其质地纯粹,颜色亮丽,更为整个山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建筑中的雕刻、装饰、楼梯等细节处理更是独具匠心,使整座建筑显得尤为精致而瑰丽。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布局更是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整个山庄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序,以对称、随景而移和因地制宜为设计原则。
同时,承德避暑山庄充分利用了水域、山岭和植被来增强整个建筑的景观效果,创造出一种沿途逐渐升高、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承德避暑山庄的景观以其绝佳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创意,使其成为传统建筑的典范。
这里的建筑既是皇家居所,又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和壮丽,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室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总之,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传统建筑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处集合了皇家别墅、园林景观、文化艺术和历史背景的综合性遗址,承德避暑山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客和研究者的目光。
1.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设历史承德避暑山庄兴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装饰。
避暑山庄的建设目的是供皇帝和皇室成员在炎热夏季时度过清凉宜人的时光,同时也是皇帝举行重要政务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2. 皇家园林的设计理念承德避暑山庄以其独特的皇家园林设计而闻名于世。
其设计理念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注重营造自然景观、山水意境和人工构筑物的优美结合。
园林中的建筑、亭台、长廊、水池和花木等元素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雅致和谐的景象。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修缮和保养遗址,同时还致力于推广和传承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
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和教育讲座,都为游客和游览者提供了更多获取历史和文化知识的机会。
4. 承德避暑山庄的魅力与吸引力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瑰宝,承德避暑山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的驻足。
其宏伟壮丽、细腻精致的建筑和园林景观,使人们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古代皇家的生活场景。
此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为游客提供了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5. 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价值与意义承德避暑山庄不仅仅是具有观赏价值的风景名胜,更代表着中国古代皇室文化的骄傲与荣耀。
其历史和建筑风格体现了清代封建帝制社会的独特特征,是研究中国皇家园林艺术和历史的珍贵资料。
承德避暑山庄的存在与保护,也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不仅仅具有观赏价值,更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历史的独特魅力。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古代帝王的避暑胜地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古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古代帝王的避暑胜地。
下面将介绍该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对帝王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建于18世纪,是清朝帝王的避暑地。
当时,清朝统治者由于北京夏季的酷热天气,寻找宜人的地方来避暑。
经过精心考察,他们选定了承德这个地点,因其气候宜人、山清水秀。
避暑山庄的修建开始于清雍正皇帝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扩建和修葺。
二、建筑特点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它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精致细腻的雕塑和幽静雅致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避暑山庄主要包括山庄核心区、外围景区和外围山水区。
1. 山庄核心区山庄核心区由主体建筑物、宫殿、房屋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山根”、“平海楼”、“玉皇阁”等。
这些建筑以其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刻,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 外围景区外围景区主要由广场、花园和湖泊组成,为帝王提供了闲适的环境。
这里的景点有仿古建筑、假山、湖泊和花草树木等。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优美的风景,感受到帝王们的豪华生活。
3. 外围山水区外围山水区包括鹿苑和滦河两大景区。
鹿苑是清朝帝王放养鹿群的地方,成为了景观和猎场;滦河是避暑山庄的天然屏障,沿岸有景点如会通门和马龙桥。
三、对帝王的重要意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承载了中国古代帝王们的避暑情怀,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避暑的功能避暑山庄是清朝帝王们夏季避暑的地方,提供了清凉宜人的环境。
帝王们在这里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气、凉爽的气温和自然的美景,以恢复身心和进行政务活动。
2. 政治意义作为古代帝王的避暑胜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曾经见证过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决策。
帝王们在这里与大臣商讨国家大事,决定重要政策,对国家政治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文化价值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有着华丽的建筑和优美的景观,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
这些文物和艺术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独特风格,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艺术与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艺术与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艺术与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作。
它始建于1760年,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避暑和政务办公而修建的。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560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庭园之一。
避暑山庄的建筑艺术与园林非常独特,融合了中华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型特点和高超技艺。
避暑山庄的建筑分布在整个山庄中,包括了殿宇、亭台、楼阁、廊榭等,组合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避暑山庄的主体建筑是坐落在山腰上的大昭寺,它是避暑山庄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乾隆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大昭寺设计精巧,建筑风格庄严典雅,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对称美学。
在大昭寺内还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如乾隆皇帝的宝座、真言宝轮等,展示了清代皇家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除了大昭寺,避暑山庄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的建筑物,如鹿苑、留园、万寿山庄等。
鹿苑是避暑山庄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它是一个人工鹿园,园内树木葱茏、花草繁盛,遍布着湖泊和小桥流水,非常宜人。
在鹿苑中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鹿群,它们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令人感叹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留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典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
留园的特点是多用水景,引水入厅,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而万寿山庄则是避暑山庄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是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和接见重要客人的地方。
万寿山庄建筑宏伟壮观,布局合理,设计巧妙,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雄伟和气势。
值得一提的是,避暑山庄的园林设计非常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园林中有大片的湖泊、山川和树木,形成了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完美融合。
在整个避暑山庄中,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仿佛进入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建筑艺术与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独特的皇家庭院,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古代皇家避暑胜地之一。
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和文化遗产是其最重要的特色,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代,是为了供清帝后避暑而建。
它建在承德山区,因此得名为“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庭院与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
避暑山庄不仅是清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第二部分: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拥有丰富多样的皇家园林。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水园林,如九连环、卧佛堂等。
这些园林以天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氛围。
另外,承德避暑山庄还有许多仿制的名胜建筑,如双达楼、沉香阁等,这些建筑物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承德避暑山庄的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一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一处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这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址,如宫殿、寺庙、纪念碑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智圣殿,这是一处重要的文化纪念地,供奉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礼赞的智圣孔子。
第四部分:承德避暑山庄的保护与传承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
政府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保护,包括加强管理、修缮古建筑等。
同时,通过推广宣传,提高公众对承德避暑山庄的认识和重视,加强相关教育培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结论: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精髓,更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丰富多样的园林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我们应该共同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承德避暑山庄的独特魅力。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其独特的架构和精密的园艺技术使其成为了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布局设计:避暑山庄以水系为主线,通过湖泊、水榭、桥梁等元素,将整个园林分割成多个区域,并有机地连接起来。
布局设计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园林空间层次分明,变化丰富。
2. 植被景观:避暑山庄以名贵的苏铁、银杏、香栗、红叶李等珍稀树种为主,融入了多种植被景观,丰富了园林的层次感和色彩。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功能,合理搭配植物,使得园林的景色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着不同的表现。
3. 建筑构筑:避暑山庄建筑采用了典型的北方宫殿建筑风格,以重檐歇山顶为主,建筑形式庄重而美丽。
建筑构筑注重平衡和比例感,注重形式的协调与统一。
4. 石景元素:避暑山庄园林以青石镂花、风雨桥、雕刻岩石等为景观装饰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石雕艺术。
石景元素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固土保水、景致转换等功能。
5. 水景元素:避暑山庄以水系为主题,通过湖泊、入海、河流等多种水景元素,形成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水景元素不仅能够调和气候、增加湿度,还能够提供水上娱乐和游览的机会。
6. 雕塑艺术:避暑山庄大量采用了各种动、植物的雕塑以及传统文化题材的雕塑,为园林增添了一份艺术气息。
雕塑作为景观元素,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进一步提升了园林的艺术价值。
7. 艺术灯光:夜晚的避暑山庄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使得整个园林在夜晚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
通过对建筑、雕塑、水景等元素进行灯光照明,增加了园林的立体感和戏剧性效果。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主要包括:布局设计、植被景观、建筑构筑、石景元素、水景元素、雕塑艺术和艺术灯光。
这些营造途径的合理运用,使得避暑山庄成为了一座充满诗意和艺术气息的园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
清代皇家园林之瑰宝——承德避暑山庄

清代皇家园林之瑰宝——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距离北京18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
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丽正门有了这张导游图不仅知道自己当时所在的位置,也不会迷路,还可预知下一个游览目的地。
整体布局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皇家园林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市,占地面积约500 多万平方米,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著名的帝王宫苑。
这座占据半个承德市的皇家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100 多处建筑,集古代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之大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瑰丽的艺术风采。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和离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才宣告竣工,历时近90 年。
据说康熙北巡时,喜欢承德武烈河一带山林葱郁,清泉甘甜,环境十分清幽,而且相距盛京(今沈阳)不远,同时在这里还可以举行“木兰秋”狩猎活动,召见安抚蒙古王公贵族,因此决定疏浚湖泊,在此建筑行宫。
避暑山庄即成为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此会见王公贵族及外国使节,成为除北京以外另一个政治中心,很多历史事件在此发生。
这座宏伟的皇家园林布局精巧,全园的五分之四为山地占据,园内地势起伏,群峰环绕,山间小溪清泉,密林幽深,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其园林建筑特点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巧妙地融合,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朴素淡雅的宫苑
避暑山庄的布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份。
宫殿区在山庄南部,这里地势平坦,各种宫殿林立,布局严整,俨然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已毁的东宫四组建筑,是清朝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庆典和后宫居住的地方,与北京紫禁城相比,山庄的宫殿建筑朴素简洁,布局不失严谨。
正宫位于宫殿区西侧,是主体建筑,按“前朝后寝”的形制,包括9 进院落,布局严谨且淡雅,与华丽巍峨的紫禁城宫殿有所不同,皇帝平日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就在正宫。
其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四川、云南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
正宫后面是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一系列殿寝建筑。
其中烟波致爽殿是皇帝载山庄的寝宫,于1710 年建成,
是一座五开间平房,康熙认为此地“地既高敞,气亦清朗”,
且“四周秀岭,里澄湖,致有爽气”,故名。
这里位居避暑山庄康熙36 景之首。
皇帝上朝、退朝途中,停留休息,更换朝服是在四知书屋,所谓四知,是知柔、知刚、知显、知藏。
有时皇帝也在此接见大臣和各民族王公。
太后居住在具有“松鹤延年”寓意的松鹤斋,古树耸立,环境清幽;万壑松风在松鹤斋之北,是乾隆幼时读书之处,六
座建筑错落布置,其间连以回廊,是具有南方园林特色的建筑。
东宫是清帝举行庆典宴会之所,主要建筑有清音阁、福寿园、勤政殿、卷阿胜境殿等。
*集南北园林之精华—苑景区
苑景区又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地区。
湖泊区内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岛屿,湖泊总称“塞湖”,面积达57 公顷,有镜湖、银湖、下湖、上湖、澄湖、如意湖、内湖、长湖、半月湖等,湖内岛屿有文园岛、如意洲、青莲岛、金山、月色江声岛等等,湖岛之间有小桥、曲迳或长堤相连,湖岸逶迤,绿树成荫,其间楼阁点缀,园中有园,宛如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湖区的建筑是模仿江南园林的布局,青莲岛上的烟雨楼是根据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文园狮子林则是仿苏州狮子林,金山岛的布局来自镇江的金山。
月色江声岛上由一精致的四合院,每到月夜,月影在湖面上随着波浪晃动,一片静寂之
平原区地势开阔,西面绿草茵茵,好一片茫茫草原风光;东 面林木茂密,犹如大兴安岭。
其中著名的万树园北依山麓, 南临湖区,空旷碧绿的草地上,可供骑马飞奔。
园内建筑是 座座不同规格的蒙古包, 其中最大的叫御幄, 属皇帝专用, 幄内挂着壁毯,地上铺有白毡,帐顶还挂有精美的宫灯。
当 时,乾隆皇帝经常在此召见其他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 和外国使节。
山庄的西北部是山地区,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有松云 峡、梨树峪、松林峪、榛子峪等四条大的峡谷,众多楼堂殿 阁、寺庙点缀在群山之间。
其中梨树峪内种有万树梨花,每 当花开之时,花色似雪,花香袭人。
四面云山亭位于西北高 峰之巅,此俯览群山,远近景色尽收眼底。
苑景区集南北园林之精华,各种精致的景观如点点珠玉,嵌 在青山秀水之中,可谓情景交融,如诗如画。
*结语
中,只有湖水轻拍堤岸,真乃一片“月色江声 ”。
避暑山庄之外,是雄伟的寺庙群,呈半圆状环于山庄,即著名的外八庙。
其建筑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供西、北方各民族的贵族王宫朝觐大清皇帝时礼佛之用。
避暑山庄巧用地形,因山就水,融南北建筑艺术之精华。
宫殿区布局严谨,简朴适度,苑景区自然野趣,人文建筑与自然山水相交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仿佛一幅多姿多采的立体画卷,不愧享有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典范的美誉。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坐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
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 公顷。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703 年),雍正(公元
1723 —1736 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至五七年(公元1741 —1792 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36
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
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 年。
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 年)康熙帝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 门额。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