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

合集下载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8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楚峥妍摘要:古典园林拥有悠久历史,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及最高古典园林范例,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其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使之在古典意境营造方面卓然兀立。

本文即针对我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含义与承德避暑山庄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园林;意境美;营造作为迄今为止我国建造规模最大且保留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可谓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其位于河北省,为康熙年间所建,后于乾隆后多次续建,有康熙三十六景、乾隆三十六景之说。

其将南北方景观融为一体,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对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均有所体现,所具历史文化价值颇为突出,需对其予以加倍珍惜和保护。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研究(1)意境的含义。

在中国艺术创作领域,意境为重要美学追求,即创作者将主观情感与理念于客观生活、景物中予以熔铸,以促进鉴赏者类似感情的激发以及对相应理念的联想。

周谷城先生即提出:理想于艺术作品中实现,便为意境[1]。

(2)古典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所呈现出的意境并非为直观的,而为更深层次的美学,饱含着造园者的生活态度,同时可经由景观陈设与建造,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使之可于园林里驻足,并感受园主思想内涵。

此外,造园者自身的情感、意志等可于景物中凝结,并于园林空间环境中反映出来,以达到一种虽为人作,但却宛如天开的情境,而此恰为我国古典园林之精髓所在。

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意境研究(1)历史文化对于避暑山庄造园意境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古典园林而言,承德避暑山庄最为突出的特征即其皇家园林的本质,其是由两代帝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建造而成,非普通园林可媲美[2]。

在地形上,避暑山庄西高东低,透着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气势,是为皇帝胸怀与气场的体现,在意境方面格局非普通园林所比拟。

造园者政治情感、思想策略在山庄的风景如画里得到了升华,如北枕双峰这一康熙帝亲自命名的景点,在此处,两高峰遥相对望,游者不禁生出傲立群雄、高瞻远瞩之深远意境。

避暑山庄的设计原理

避暑山庄的设计原理

避暑山庄的设计原理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著名的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的设计原理凝聚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髓,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理念,以下将详细介绍避暑山庄的设计原理。

1.依山就势,山水相依。

避暑山庄以避暑山为主要景观,山势峻峭,山体起伏,设计师在布局上充分利用了山势,建筑沿着山势蜿蜒延伸,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建筑与山体相互依托,形成了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增强了园林的整体美感。

2.建筑与自然融合,形成和谐的景观。

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弘扬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大量使用青砖、灰琉璃,并且采用了传统的黄、红、蓝色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建筑的形式多样,有倚山建筑、飞檐雕栏、回廊廊亭等,每个建筑都与周围的景观相呼应,形成了和谐的景观画面。

同时,园林中树木、水景、花草等自然元素也与建筑相互辉映,营造了和谐、宜人的环境氛围。

3.合理处理水系统,形成独特的景观。

避暑山庄的设计注重水系的处理,利用山的地势布置了多处湖泊和河流,在湖泊之间建造了拱桥、廊亭等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景观。

水系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使整个园林形成了开敞、宽广的景观视野。

此外,水系还能起到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为人们提供凉爽的环境。

4.建筑的布局注重层次感与对称性。

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注重层次感与对称性,通过细致的规划将园林划分为多个区域。

主要景点如离宫、翠柳湖、明翠园等都经过严谨的布局,大小建筑相互呼应,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场景。

建筑的布局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美感,还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能够逐渐发掘不同层次的景观,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5.园林中的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

避暑山庄的设计原则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石桥、亭台、廊榭等建筑与湖泊、山水相互辉映,构成了美丽的景观画面。

同时,园中树木、花草等植物元素也与建筑相得益彰,为园林增加了生机和色彩。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园林仿建文化下的设计创新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园林仿建文化下的设计创新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园林仿建文化下的设计创新清代北方的皇家园林,有诸多景观借鉴了江南的园林意境和手法,承德的避暑山庄将仿建美景汇集于一园,是当时仿建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园林。

但避暑山庄的景观仿建并非原样地照抄照搬,而是因地制宜,呈现了创造性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本文就是以此为角度,分析梳理避暑山庄在仿建文化下的设计创新。

标签:皇家园林;仿建;创新1、历史背景自清朝康熙开始,清代皇帝在北京及其周围陆续修建了众多的皇家园林,如避暑山庄、清漪园(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等。

其中始建于1703年的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建设的第一座皇家园林,是目前北方现存诸多气派的清代皇家园林之鼻祖。

所以在整个皇家园林仿建热潮中,避暑山庄成为了仿建文化的最初尝试,后续皇家园林中或多或少地吸取了避暑山庄的经验。

如何仿建到精髓,避免照搬,并在仿建基础上设计创新,是山庄设计者智慧的集中体现。

2、避暑山庄的仿建文化2.1仿建缘由我国园林历史非常久远,最初为宫廷的园囿,直到明清以来在江南地区兴盛。

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人众多,景色宜人,士绅阶层得以有能力用充足的财力和精力打理自己的宅院,并把山水情怀融于自己的园子中。

作为北方马背上的民族,满清皇帝常年生活在广袤而相对寒冷的北方,当康熙第一次下江南的时候,他终于领略到了南国风光之秀丽,并为之陶醉,到访的江南园林精致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令他折服,以致康熙、乾隆各6次下江南,皆去雅致的江南园林体验一番。

清朝在康乾时期财政雄厚,得以有能力营造大型的皇家园林,便将江南的风景“复制”到北方来,皇帝便可以在“家门口”尽赏江南景色。

2.2仿建过程避暑山庄的设计者为宫廷设计师—样式雷家族,为此,雷氏家族开始用精巧而熟练的园林建筑设计,创造这座规模宏大的塞外皇家园林。

除了采集江南园林的信息外,样式雷又采用“烫样”(手工模型)等方法推敲建筑尺度,以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从1703年到1792年,样式雷历时89年时间完成了包括康乾七十二景在内的一百二十多组精致。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其中的园林意境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有深厚的园林设计和植物栽培技术,并且需要有对园林美学的高度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涉及到许多方面和技巧,下面我们将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离不开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以山水为主题,充分利用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力求在园林中体现自然之美。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经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悟,创造性地将山水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使之成为整个园林的灵魂。

在植物栽培方面,也需要对自然植被有深入的了解,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精心的布局,营造出具有浓厚自然风情的园林景观。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需要注重对园林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布局。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空间的布局十分精致,每一处景点的设置都经过精心的考量和设计,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呈现出一种有机的美感。

在园林空间利用上,设计师们注重营造出不同的景点和景观,通过山石、湖泊、建筑等元素的搭配和组合,创造出多样的景观空间,使得人们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流连忘返,不断地发现新的美景和意境。

在园林中设置一定的参观路径和休息区域,使得游客们可以有序地游览整个园林,同时也可以在美景中享受片刻的休憩。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也需要注重对园林细节的打磨和雕琢。

在园林景观布置和植物栽培方面,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创造出各种精美绝伦的园林景观,如山石组景、水榭倒影、树影婆娑等,从而使得园林中充满了丰富的造景意境。

在植物栽培方面,园林美学被融入到每一处植物的选择和搭配中,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象,使得游客们每次来到园林都能感受到全新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园林意境美的营造还需要注重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作者:————————————————————————————————日期:ﻩ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手法学习了园林艺术鉴赏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使皇帝的权威极重,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因此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

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园林建筑群,被誉为“北方的领航者”。

避暑山庄金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融合了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景。

下面是关于避暑山庄金山造园手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山水造园的手法:避暑山庄金山以山水为主题,采用了传统的山水造园手法。

设计师通过调整山石的位置和布局,以及运用奇石、假山等手法,创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山水景观。

金山山势雄峻,园林巧妙地融入了山形,使得整个园林景观更加自然和谐。

2. 徽派建筑的运用:避暑山庄金山的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徽派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和形式的简洁,与山水景观相辅相成。

避暑山庄金山的建筑分布合理,大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通过建筑的布局和比例来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3. 游步径的设置:避暑山庄金山的游步径是园林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游步径蜿蜒曲折,穿越山坡和花园,形成了一个通向主要景点的路径网。

游步径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景观,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4. 植物的选用和布局:避暑山庄金山的植物选用也是造园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栽植了各种常绿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

在植物的布局上,避暑山庄金山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的营造,使得园林在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韵味。

5. 水景的设置:作为山水园林,避暑山庄金山充分利用了水的元素,设置了多处水景,如湖泊、水池、小溪等。

水景不仅起到了美化景观的作用,还增添了凉爽的氛围。

园林中的水景也与园林的布局相结合,形成了互相照应的景致。

总的来说,避暑山庄金山的造园手法深受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通过山水造园、徽派建筑、游步径、植物布局和水景设置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营造途径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其园林设计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以及人文意境的表达。

下面是关于如何营造承德避暑山庄中园林意境美的一些途径:1. 自然景观的利用:承德避暑山庄依山傍水,利用了自然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利用山、水、树木等自然元素来营造意境美。

在设计中融入自然瀑布、湖泊、假山等元素,营造水韵山情的意境。

2. 亭台楼阁的设计:亭台楼阁是承德避暑山庄特有的建筑形式,其在园林中的布局和造型,可以增强园林的意境美。

亭台楼阁的选择应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比如利用木材、青砖等材料建造,并采用传统的黄金分割法则,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3. 花草树木的种植:在园林意境美的营造中,花草树木起着重要的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园林景观丰富多样,花草树木的选择和种植要考虑到四季景色的变化,并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和形态的变化,使其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4. 游览路线的设计:游览路线的设计能够引导游客欣赏到最美的景色,体验园林的意境美。

在设计游览路线时,要结合园林的特点和景观的分布,优化路线的选择,使之贴合游客的需求和园林意境的表达。

5. 水景的布局:承德避暑山庄中有许多水景,如湖泊、河流等,水景的布局对园林意境美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布局水景时,要注意形成曲折有致的流线,使水景与建筑、植物等元素相互交融,呈现出和谐美感。

6. 视觉焦点的设置:承德避暑山庄中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和景观,如昆明湖、智慧海等,这些景观可以作为园林意境美的视觉焦点。

在园林设计中,要将这些焦点合理地安排在游览路线上,使之成为游客观赏的重要目标,提升园林的意境美。

7. 光影效果的利用:光影是园林意境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使园林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利用太阳的光照角度和时间变化来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使园林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承德避暑山庄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家避暑行宫。

座落在翠绿的山丘上,避暑山庄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艺术与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建筑风格以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探讨承德避暑山庄的独特之处。

一、园林景观承德避暑山庄的园林景观占地广阔,精心布局。

它以天然的山川和水泽为基础,充分融入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

在整个避暑山庄里,有山有水,有林有草,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美。

首先,承德避暑山庄的山峦错落有致,犹如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斗篷。

山势起伏,形成了不同高低层次的景观。

其中,颐和园和玉花园是两处低山,可供游客漫步其中,欣赏到迷人的自然景色。

其次,水泽是避暑山庄的一大特色。

避暑山庄有许多湖泊和水池,如万寿山水映村、昆明湖等。

这些湖泊倒映着山峦和树木的美丽景色,更增添了它的魅力。

第三,园林中的林木和花草繁茂,为整个避暑山庄增添了一抹生机和色彩。

避暑山庄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松树、柳树、桃树等等。

这些植被不仅提供了阴凉和氧气,还营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使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建筑风格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独特而精美。

它充分融合了明、清两代建筑的特点,结合了中外建筑技巧,打造出一幢幢引人注目的建筑。

首先,康熙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修建的建筑大多以明代建筑的风格为主。

例如,常乐宫、慈宁宫等建筑,保留了明代宫殿的传统特点,如匾额、斗拱、台基等等。

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式建筑的独特韵味。

其次,承德避暑山庄中的建筑还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

例如,颐和园中的大观楼,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的拱券和柱廊,给人一种高大、宏伟的感觉。

这种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增添了一些异域情调,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三、艺术特色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一座具有世界级园林建筑价值的文化景观,更是展现了皇家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艺术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专家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造园手法
学习了园林艺术鉴赏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使皇帝的权威极重,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因此在中国园林中.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在园林建造手法上,
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于是,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无限的追求.
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园,称为大内御苑;大多数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一般与离宫或行宫相结合,分别称为离宫御苑、行宫御苑。

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

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西花园、熙春园、镜春园、淑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自得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

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距离北京180公里。

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

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
成。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
在风水选址上,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

承德的避暑山庄也不例外,东北来水,东南积水,东南流去,西北高山,山是昆仑的代表,是玄武的象征,水是青龙和朱雀的象征。

在园林内部,也是仿照风水的格局,进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案山,后为座山,东为左辅,西为右弼,四围山之中是地势低下的盆地。

于是,在盐地中积水为池,以像朱雀,在山水格局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的是山型的山水园风格。

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讲究智水与仁山的结合。

以仁为主,以智为辅,也是中国人的道德观。

所以园林中必有堆山,山体高大,以山上的主体建筑为视觉中心,以水中的小岛为构图中心,采用两心合一。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此为基础改建而成。

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

在分景与围合上,中国皇家园林采用实墙厚景和高墙的形式。

如北京皇城内园林,每座园林都有高高的城墙围护,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如此,这样的围合是把墙当作安全的城墙来设计的,体现了当时帝王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地位特点。

而在框景,对景和漏景上,中国皇家园林运用得非常多。

框景一般用窗框来实现:对景—般是用山水之隔来实现;漏景一般是用回廊或游廊来实现的。

在建筑上,表现为如下几点:第—是类型上,主要是以殿堂为主.亭台楼阁为辅.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宗教建筑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一点与皇家的积德求寿有关.第二是建筑布局上以规则中轴线对称为主.第三是建筑数量上采用密集型.建筑密度比较大.第四是建筑体量比较大.第五是桥梁,多采用石拱桥.
在轴线,对称和中心上,皇家园林是坚定不移地走轴线与对称的道路。

如颐和园,从后山的北宫门到风景中心的佛香阁,以至昆明湖的凤凰墩,是一条明显的轴线.同时采用轴线与对称的有坤宁宫后面的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等.
在道路上,中国皇家园林多采用砖,瓦,石等材料的拼花。

以人工的陶制砖石为主,以自然的山石为辅,运用图案构成的方法。

在植物栽植上,用体量比较小,绿化覆盖率比较低,主要是为了显出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效果。

植物种类上,多喜欢采用四季的植物,开花的植物。

如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对春之桃,夏之荷,秋之枫,冬之松,都有同样的喜好,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表现。

在植物修剪上永远是自然形态的优美高于一切,追求天然去雕饰的效果。

而避暑山庄的
主要构思就在于突出自然山水之美,循自然景观修筑建筑,不饰彩画,以纯朴素雅格调为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在展现园林艺术美感的同时凸显皇家的庄严大气。

后因经过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使其逐渐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亦步亦趋于汉唐建筑宫苑,以豪华而错落有致、布局新颖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见胜。

避暑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

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

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手法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是若干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皇家园林开创了园林景观学科的先河,使中国园林的古典主义美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

这些在避暑山庄的建筑上都可以体现出来。

避暑山庄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依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园林艺术之精华于一身。

展现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
建筑的高超技艺,实现了木架结构和砖石结构、汉代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

避暑山庄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内涵注入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国皇家园林造园手法具有相当的深度,可以说是若干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皇家园林开创了园林景现学科的先河,使中国园林的古典主义美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认可,承德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