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煤、褐煤常识

无烟煤、褐煤常识
无烟煤、褐煤常识

无烟煤,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无烟煤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作铸造燃料等;用优质无烟煤还可以制造碳化硅、碳粒砂、人造刚玉、人造石墨、电极、电石和炭素材料。

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煤化程度最大的煤。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在山西阳泉和河南焦作是主要产区。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烟煤是煤的一类。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煤化程度较大的煤。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沥青、油脂、玻璃、金属、金刚等光泽均有,具明显的条带状、凸镜状构造。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密度约1.2-1.5。挥发物约10%-40%。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较低的称做次烟煤。

根据挥发分含量、胶质层厚度或工艺性质,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瘦煤等。用作炼焦、炼油、气化、低温干馏及化学工业等的原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中国褐煤量只有2118亿吨,与世界褐煤资源量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1/3相比,比例也很低,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20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东部、东北和华南也有少量。

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通常有两种:(1)土状褐煤(brown coal),质地疏松而较软;(2)暗色褐煤(lignite),质地致密而较硬。可直接用作家庭燃料、工业热源燃料及发电的燃料,也可用作气化、低温干馏等的原料。

焦化后的褐煤可制作为煤砖用于炊事和加热;它也作为活性炭的来源,用于水的处理、复原黄金和提取碘。

无烟煤不好用来炼焦,无烟煤虽也可以用来炼焦冶炼钢铁,而且还可以被气化,单位产量也比烟煤高,但人们一般不舍得用(无烟煤炼焦是大才小用)。应该用烟煤来炼焦。

褐煤在高温高压下, 将继续失去水分和挥发水分, 碳会进一步增加, 慢慢地变成了烟煤: 烟煤进一步变化, 最后变成了无烟煤.

无烟煤,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

火苗短、火力强。无烟煤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作铸造燃料等;用优质无烟煤还可以制造碳化硅、碳粒砂、人造刚玉、人造石墨、电极、电石和炭素材料。无烟煤,它的发热量也最高。烧起来火力很强,烟尘很少,燃烧后灰渣也不多,是一种很好的燃料;烟煤虽说变质程度比无烟煤差,发热量中等,但它却是三兄弟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因为它不仅可以用来炼焦冶炼钢铁,而且还可以被气化、液化用於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而褐煤变质程度最差,发热量也最低,但它却是很好的化工原料。

这两种煤的化学成份不一样,烟煤燃点低,燃烧速度快。无烟煤则反之,热值根据煤质而定,各有高低。环保锅炉的炉膛设计受热面积比无烟煤水暖炉具大而且其燃烧方式是由上至下绕行燃烧,所以必须使用烟煤。无烟煤水暖炉具的炉膛受热面积小,是直烧方式,如烧烟煤,热效率低而且冒黑烟,易烧毁炉具,所以应使用无烟煤。这两种煤的化学成份不一样,烟煤燃点低,燃烧速度快。无烟煤则反之,热值根据煤质而定,各有高低。环保锅炉的炉膛设计受热面积比无烟煤水暖炉具大而且其燃烧方式是由上至下绕行燃烧,所以必须使用烟煤。无烟煤水暖炉具的炉膛受热面积小,是直烧方式,如烧烟煤,热效率低而且冒黑烟,易烧毁炉具,所以应使用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褐煤提质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本制度主要是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1.2 本制度适用大唐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褐煤提质项目工程建设的所有施工单位。 2 组织体系和责权划分 2.1 公司可委托主要施工承包商(以下简称代管方)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施工道路进行统一管理,以满足施工现场的水、电供应和道路畅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 项目公司褐煤提质组负责对施工承包商的道路、用电方案进行审批,并组织监理承包商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2.3 项目监理承包商应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2.4 当 3.1条中代管方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与其他施工承包商发生分歧时,由项目监理承包商负责对其协调,必要时请褐煤提质组予以裁定。 3 制度管理内容和方法 3.1 施工现场调度和报告 3.1.1 施工现场调度由每周定期召开的现场施工调度例会完成。 3.1.2 施工现场调度会闭会期间,就现场力能及机械互相协作使用、总平面管理交通堵塞等问题,项目监理承包商有权经各方协商后做出必要调度,施工承包商应予执行。有关费用按各方合同或协议执行,金额较大的问题应经公司主管经理批准。 3.1.3 施工承包商应于每月25日提供当月工程月报(包括完成工程量、工作量、形象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同时提供质量月报(包括验评及混凝土生产统计)由项目监理承包商签署后报公司褐煤提质组及计划部。 3.1.4 施工承包商应按年、季、月提供其下一个年、季、月的工程进度计划(包括材料、设备、用款计划),报项目监理承包商审核并签署意见,再报公司褐煤提质组、计划部,经公司有关部门研究后,经公司领导批准实施。 3.1.5 施工承包商提出的有关施工中的问题,并且是根据合同应由公司解决的,项目监理承包商应及时签署并报公司且应在三天内协调解决,以免延误建设工期。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应及时通知施工承包商,并根据具体情况在短时间内有解决的方案。 3.2 现场力能主干线管理 3.2.1 现场给水、排水、蒸汽、电、通信等主干线通称力能主干线。力能主干线由公司有关部门负责或者委托代管方进行检查、管理。 3.2.2 各施工承包商使用上述主干线时,应先提出申请,并与管理方办理有关协议和手续,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123

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专业班级:煤化工生产技术131班 学生姓名:蔡廷柳 指导教师:周诗健 设计时间:2016.5.8—2016.6.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2016年5月9日 设计(论文)题目: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文叙述了我国褐煤的分布、储量及利用概况,介绍了目前我国煤化工常用的工艺途径,及以往我国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的一些情况,并对利用褐煤为原料制成合成气、联产天然气和部分油产品等几种煤化工途径进行了探讨。鉴于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硬质、灰分含量中等等特点,建议在开发利用上应考虑这些特征,扬长避短。 褐煤资源在我国的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较为丰富。如何开发利用好我国的褐煤资源,是广大煤化工业内人士所关切的重要课题。褐煤提质技术不但可以解决褐煤直接燃烧时环境污染严重、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得到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多种煤基产品,是褐煤高效、低污染利用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同时,回收高附加值的焦油产品,实现褐煤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教研室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学生姓名 蔡廷柳 系别 矿业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煤化131 设计(论文)题目 褐煤的煤质特征及利用途径初探 说明书共 19 页,图纸共 0 张 答 辩 情 况 提 出 问 题 回 答 问 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回答不清 1 2 3 4 5 6 7 8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发表时间:2014-11-25T15:53:17.90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贾梦阳 [导读]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贾梦阳JIA Meng-yang曰邰世康TAI Shi-ka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摘要院我国有较为丰富的褐煤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褐煤的加工利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褐煤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以及易自燃等性质使得其不宜经过洗选加工后直接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以及储运,所以褐煤提质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针对国内外对褐煤提质的研究,总结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分类以及进展,并结合我国褐煤发展的现状对提质 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lignite resources.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expansion of coal energy is demanded, andthe demand for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brown coal are increasing. Howerer the brown coal has high moisture, high ash content and lowcalorific value and eas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other properties, so it should not be directly used after washing and processing,while it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coal resources, so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developing. For the studies on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 of this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关键词院褐煤;提质技术;发展Key words: brown coal;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院TQ53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73-03 0 引言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产量从上世纪80 年代超过10 亿吨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优质煤的供应日渐紧张,发展褐煤提质的技术以及应用可以缓解我国紧张用煤需求。 1 褐煤的特点褐煤是矿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煤质特点是水分大、孔隙率达、挥发分高、不黏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含氧量在15%-30%左右,热稳定性差,易风化不适合储存以及长距离运输,直接燃烧不仅热值低,而且污染环境,浪费巨大。提质后的褐煤,相比提质前,水分可以下降70%左右,发热量可提升6MJ/kg 左右,表面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有利于燃烧,发电,化工方面的使用,所以,提质成为了褐煤较为环保并高效的利用方式。 2 褐煤提质的技术现状褐煤提质指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脱除褐煤的水分,含氧官能团以及多余的灰分,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提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的是将褐煤加热或与高温物质,如热烟气、过热蒸汽等,进行换热,脱除其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分,提质过程中煤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褐煤发生热解反应,在脱除水分和大部分挥发分的同时,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或半焦的过程。此过程中,褐煤煤体发生了焦化和热分解等化学变化。 2.1 物理法物理法指的是干燥脱水提质,干燥法又分为两类:蒸发脱水提质,非蒸发脱水提质。 2.1.1 蒸发脱水提质褐煤蒸发脱水技术是指在较低温度下,通过使用过热蒸汽、烟道气或热油为干燥介质进行脱水的一种褐煤脱水干燥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蒸发脱水提质的方法。 2.1.1.1 回转管式干燥工艺该工艺适用于褐煤的轻度干燥,在常压下褐煤在管式干燥器内在低压蒸汽的作用下被加热到100益左右,此时水分被蒸发出来,脱水后的空气通过除尘器和煤粉分离开,一部分空气进入回转窑作为脱水介质继续循环,剩余的排入大气。 此方法用于褐煤的快速、轻度干燥,但是干燥后不易长期储存、运输,干燥后的褐煤复吸现象严重,另外此法尾气排放量大,排空的粉尘较多,不环保且能耗大。 2.1.1.2 泽玛克(ZEMAG)褐煤干燥成型提质技术ZEMAG 技术工艺流程分为预制、干燥、破碎和成型。 褐煤经初步破碎处理后,进入管式干燥机,干燥后的褐煤经过进一步破碎以达到成型工艺要求的粒度,最后压缩成型。 该工艺采用低压饱和蒸汽作为干燥介质,运行成本低,三废排放少,具有较为成熟的运行经验。 2.1.1.3 褐煤脱水热压提质(HPU)HPU 技术是神华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研究的课题,具体的工艺流程是:褐煤经过备煤系统破碎之后在6.4MPa 和150-350益的循环流化床高温烟气炉中被加热,通过粉煤直管式气流干燥装置,然后通过高压对辊成型机挤压成型。 此过程可脱去煤中80%左右的水分,同时发热量可提高约20%,经过热压作用,煤颗粒的孔隙减少,比表面积降低,而且煤分子的侧链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等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复吸作用。另外产出型煤的成型率较高,跌落试验效果好,对其长距离运输和电厂燃用有一定的意义。 2.1.1.4 UBC 褐煤提质技术UBC 褐煤提质技术的脱水介质为再生油(通常是石油的轻油)和重油,脱水介质和经破碎处理过的褐煤混合成煤浆,然后再蒸发器中加热,褐煤孔隙中的水分被蒸发,同时重油进入到褐煤的孔隙中,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褐煤的复吸现象并降低了自燃反应,在通过细颈盛水瓶回收煤浆中的油,之后用干燥机加热脱除吸附在煤中的油,最后将提质后的煤品压缩成型。 UBC 提质技术应用在印尼的Satui 矿,经过工业测试,体制后的褐煤发热量可升高一倍以上,普遍提高到26.96MJ/kg 以上,水分大幅减少,不过,提质同时会造成一定量的油品浪费。 2.1.1.5 BCB 提质技术BCB 提质技术是由澳大利亚White 能源公司研发的,具体的工艺流程为褐煤经过充分破碎后(小于3mm)在干燥筒仓中被300-400益的烟气快速升温至105-110益,通过“闪蒸式烘干”脱除煤中的水分,再经旋风分离器捕集后压缩成型,由于型煤在生产过程中会升温,为避免自燃现象,常通过喷水对型煤进行冷却处理。 技术不改变煤的化学性质以及焦化特性,加工成本低,但是由于冷却过程又进行喷水冷却,所以脱水的效果不明显。 2.1.1.6 Coldry“冷干”提质工艺澳大利亚亚太煤钢公司提出的冷干提质工艺,具体过程是:褐煤在设备中经“剪切”作用打破煤的碳结构,实现煤的脱水过程,因为整个分离过程在20益-30益下进行,所以称为“冷干”。破碎之后的煤,经过成型作用,形成煤条,之后自然断裂成为棒状的型煤,经过传输过程的吹风冷却,以及自然硬化作用之后,经过将近两天的蒸汽干燥就可获得最终的型煤产品。

无烟煤性质

通常,国内外将可燃基挥发份<10%的煤列为无烟煤。无烟煤具有含碳量多、挥发份低、机械强度高、质硬、密度大、内孔隙小、不易研磨、挥发份析出温度高、导热性差、着火困难、着火温度高、热稳定性差、燃烧时化学反应速度缓慢,不易燃烬等特性,在无烟煤的燃烧中要着重解决着火、稳燃、燃烬三个主要问题。为此,从燃烧学考虑,对无烟煤的燃烧,有如下要求: (1)、原煤磨细。因为煤粒越细小,加热到着火温度愈快,反应的表面积增大,即提高了风粉混合物的着火品质。一般,取煤粉细度R90与煤的挥发份数值相近。 (2)、高的一次风粉混合物浓度。尽可能维持低的空气份额,加速煤粉吸热,使风粉混合物在燃烧器附近达到着火温度。 (3)、高的一次风粉混合物进口温度和燃烧空气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易于着火。: (4)、低的一次风粉混合物出口速度。为延长煤粉在燃烧器喷口附近的停留时间以及改善煤粉空气混合物的加热条件,应选用较小的速度。 (5)、燃烧空气分级输入。为进一步改善加热和着火条件,必须根据燃烧进程分阶段输入空气。 (6)、长的燃烧路程。为使碳粒充分燃烬,就应使燃料颗粒有一个尽可能长的燃烬路程。 (7)、锅炉的着火区域具有高的燃烧室温度和燃烧室壁温,以使煤粉尽早地达到着火条件。 ----------------- 手烧炉具有最简单的燃烧设备——炉排手烧常用的固定炉排有条状和板状两种:条状炉排通风截面比约为(20%一40%)适用于高挥发分烟煤;板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为(8%~20%)可燃用贫煤或无烟煤。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 无烟煤俗称白煤,挥发份含量小于等于 10%,地质演化的年代 久,机械强度高, 不易研磨,储藏时不易自燃, 便于长途运输有明亮的黑色光泽, 较难着火,着火后也难于完全燃烧,燃烧时有很短的青蓝色火焰,不冒黑烟,结焦性差。它一般喊水分 不高,无烟煤的着火温度约 700℃。我国京西、阳泉、焦作、金竹山等矿产无烟煤。 烟煤挥发份比较高( 15-45%) ,外表灰黑色,有光泽,发热量较高,较易着火与完全燃烧,煤质 一般较无烟煤软。烟煤容易着火和燃烧,对于挥发超过 25%的烟煤及煤粉,要防止贮存时 发生自燃,灰分大的劣质烟煤对受热面易产生灰积、结渣和磨损,要做好防护措施。较多的

褐煤体质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 发布日期:2010-4-20 10:08:29 常州市威尔伯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褐煤提质技术与装备在国内领先,具有运行安全、产量大、操作简单、投资少、提质性能好、环保、节能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内蒙古锡林浩特、霍林郭勒等地。 一、褐煤的特性 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的低级煤。是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的腐殖煤,煤化程度最低,呈褐色、黑褐色或黑色,一般暗淡或呈沥青光泽,不具粘结性。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水分大、挥发分高、密度小,含有腐殖酸,氧含量常达15~30%,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发热量低。按照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还分为两小类:透光率PM大于30~50%的年老褐煤和PM小于或等于30%的年轻褐煤。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30%,挥发分高15%~3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 二、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 褐煤有着清洁、低挥发和低硫的优点,但同时又存在着湿度大、燃点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目前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褐煤的经济价值及其相关加工生产技术又重新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视。 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反应活性高,但其热值相对较低,含水

量较高,一般为25-60%。褐煤中的水分增加运输成本,影响锅炉运行,降低电厂效率,增加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因此褐煤干燥和提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是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用和过程引起的。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是褐煤的脱水过程。经过脱水后,褐煤的水分及氧化速度即降低,发热量提高,燃烧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小。 提质后的褐煤将更有利于利用、运输和贮存。若是将褐煤中的50%的水分除去,则将会把褐煤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15%。实际测试得知,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11.93MJ /kg的褐煤,经提质干燥后,水分降14.43%,发热量增至18.08MJ /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这对于褐煤电厂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三、褐煤提质干燥技术项目介绍 常州市威尔伯机械有限公司针对我国褐煤的特点,开发研制了褐煤干燥提质工艺与装备。该技术可以将褐煤的水分降到12%以下,处理后的煤的热值提高可达30%以上,直接作为动力煤替代烟煤或无烟煤在现有电厂使用。该项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适合我国褐煤开采企业,也适合尾矿回收和再利用企业以及煤泥的利用项目。本技术具有投资规模小、见效快、投资回收周期短等特点,采用褐煤(含水量为35%),生产的型煤水分含量降低到12%,热值提高30%,同时自燃倾向很小,燃烧特性接近烟煤。 公司秉承“褐煤提质干燥装置为主导产品;根据客户项目要求,个案设计针对性方案,专业制造精心安装调试。公司将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下,突显社会价值。公司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自行成立“兆兴褐煤提质有限公司”,作为生产试

工程概况和施工质量情况说明(先锋)

工程概况和施工质量情况说明 先锋褐煤洁净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云南省20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以褐煤为主要原料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概算总投资38.92亿元。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核心装置加压气化钢结构的制作安装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十四冶机安公司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精细施工,在工程质量控制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工程施工的重点及保证措施: 1、测量系统的控制 ⑴、统一测量仪器和钢尺量具,定期对测量仪器和钢尺量具进行定期校验以保证建筑物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指标,避免因测量误差造成的返工。 ⑵、使用的测量仪器和使用的钢尺必须由国家法定的同一计量部门 由同一标准鉴定。并定期对测量仪器和钢尺量具进行定期校验以保证建筑物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指标。 ⑶、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并要注意进行妥善保管和使用。 ⑷、每次测量结果均由另一人进行复核,保证测量结果的性。 ⑸、定位轴线、标高主体结构外部和内部均设置控制轴线。本工程高度在60.5 m,设置三个控制桩,以供架设经纬仪或激光仪控制桩的位置,要求以能满足通视、可视为原则。 ⑹、对每一节柱子安装不得使用上一节柱子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柱子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累积误差。 2、施工“质量通病”防范、处理、控制措施:

在工程施工前,各分部分项工程均编制了施工方案,在每个方案中均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质量通病,对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如气化炉钢结构安装共制定了安装座标偏移、标高一符合要求、构件变形、焊接质量等15条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⑴、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承包责任制,严格按质量保证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实施,对建设单位负责。 ⑵、所有关键、特殊工序必须书面交底,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落实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三检责任制。 ⑶、建立质量例会制度,每周召开质量例会,及时提出和消除质量隐患。 ⑷、坚持施工过程质量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坚持实行班组自检、项目复检,再向监理报检的制度,作好文字记录。 二、工程施工的难点及保证措施: ⑴、整个气化钢结构安装高度为60.5m,钢柱分三段进行吊装,钢柱安装的垂直度是个难点,采取了以下保证措施: ①.每吊装就位一根钢柱,用两台经纬仪在90°两个方向测量钢柱垂直度,保证每段柱安装的垂直度。 ②.上下箱形柱焊接时,每焊接完一层焊道,用经纬仪复查钢柱垂直度,发现偏差即时调理焊接顺序纠偏。 ⑵、钢柱、钢梁的焊接质量控制是施工中的一个难点,为克服该难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 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 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 亿吨。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烟煤和无烟煤主要的参数区别在于挥发分与水分,以及可燃基中的碳分。 无烟煤的挥发分与水分较烟煤更低,且析出温度更高。因此更难起火及燃烧,也因此在燃烧时几乎无烟气及火焰。 ? 由于无烟煤碳分更高,所以它的低位发热量更大,也是煤中低位发热量最大的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有现代化的燃烧器,现代化的燃烧器配备有适当的火焰调节装置,可以使无烟煤没有任何问题地在窑头进行燃烧。 无烟煤 燃烧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输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长度和合适的气体流场。火焰的长度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讲十分重要,火焰如果过短,煤的潜热只能在较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火焰的温度就会在局部变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长度加长,温度就会下降。火焰的长度主要靠燃烧器的推动力进行控制。 燃烧器的推动力=一次空气(kg/s)×燃烧器尖端风速(m/s) 当燃烧器推动力加大时火焰长度缩短。 原煤的种类对火焰的长度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单个煤粒子的燃烬时间小于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即可。 如果目标是让无烟煤与烟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长度,那么就必须对煤粉的燃烬时间进行补偿。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

云南地区劣质褐煤燃烧技术

成果与经验 云南地区劣质褐煤燃烧技术 邱亚林1,杨 丽2,俞炳丰1,李明亮2,陈 红2,昌树文2,苏 昆2 (1.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7100492; 2.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昆明650051) 摘 要:介绍了云南褐煤的储量和特性,分析了劣质褐煤燃烧调整技术,并探讨了循环流化床在燃用劣质褐煤中的应用。 关键词:褐煤;劣质煤;燃烧调整;循环流化床 中图分类号:T Q5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439(2006)02-0083-02 Inferior Lignite C ombustion Technology in Yunnan QIU Ya-lin1,YANG Li2,YU Bing-feng1,LI Ming-liang2,CHEN Hong2,CHANG Shu-wen2,SU Kun2 (1.Scho ol of Energ y and P ow er Eng ineering,X i'an Jiao tong U niv ersity,X i'an710049; 2.Yunnan Electrical Po wer T esting and Resear ch I nstit ute,Kunming650051) 云南是我国主要褐煤产地之一,保有储量为157.26亿t,占云南煤炭总储量的65.8%。电力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03年底,火电装机容量达4280M W,同时滇东电厂4 600M W,大唐开远电厂2 300MW和昆明二电厂2 300M W等新的发电项目也正在建设中。随着 西电东送 、 云电外送 的力度逐步加大,电力生产中对电煤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研究云南丰富的褐煤、尤其是劣质褐煤资源的燃烧技术,对保证电力生产的稳定供应、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讨论大型电站锅炉燃用云南劣质褐煤燃烧技术。 1 云南褐煤情况 云南省褐煤以年轻褐煤为主,主要分布于小龙潭、先锋、凤鸣和昭通等地区;其中昭通地区褐煤已探明储量为80.45亿t,小龙潭矿区10.9亿t,寻甸先锋矿区(老年褐煤)3.59亿t,其他稍小的矿区也多在1亿t以上;这些褐煤中除昭通褐煤因水分高、热值低尚未开发利用外,主要矿区都已经挖掘并作为电煤供应。褐煤所含的灰分除小龙潭和先锋等少数矿区多在15%以下外,大多数在20%~30%左右;所含的挥发分多在50%~60%以上,其中以潦浒等矿区的挥发分最高,可达63%以上。小龙潭褐煤水分在32%以上,低位发热量11~15M J/kg;先锋褐煤水分一般在35%以上,低位发热量一般11~ 14M J/kg;凤鸣褐煤水分一般在40%以上,低位发热量8~11M J/kg,硫分虽多数在2%以下,但也有少数高至4%~5%以上。主要矿区褐煤成分分析如表1,云南的褐煤属于典型的劣质煤。 表1 主要矿区褐煤成分分析 矿区C a r A ar V daf M ar S ar Q ne t,ar/M J k g-1小龙潭*41.4511.7655.4329.01 1.7915.08 凤鸣村33.237.5456.02450.6210.3 昭通33.824.8356.8757.38* 1.54 6.85 先锋32.5320.3453.60- 1.2221.43** 仁兴-17.456.3944.560.7818.13** 注:*全水分 **脱水后低位发热量 2 劣质褐煤燃烧情况及稳燃原理 褐煤是炭化程度较低的煤种,它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达45%~55%甚至更高,很有利于着火;但水分高、灰分大,又不利于燃烧。由于褐煤水分高,制粉一般采用风扇磨,结果煤粉粒度往往过大,容易造成不完全燃烧,为此通常需要从燃烧炉内抽取部分炉烟送入制粉系统,原褐煤在磨煤机中同高温烟气相混合、粉碎、干燥后经分离器分离作为燃料送入 83 第27卷第2期2006年4月 能源技术 ENERGY TECH NOLOGY V ol.27 N o.2 A pr. 2006

国内外褐煤利用现状

电站锅炉掺烧褐煤结焦特性实验研究 中国电力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尤其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燃煤电厂越来越多,火力电站的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单机容量已经由70年代的以100~200MW为主力机组发展到了现在以300~600MW作为主力机组。预计到本世纪末,火力发电用煤量约占据原煤消耗的1/3,每年耗煤量达5亿5000万吨左右。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仍然占据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仍然难以根本扭转。 中国处于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消耗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且其中50%左右的原煤应用于燃烧发电。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3年我国火电供电平均煤耗量为321克每千瓦时,燃煤发电的整体效率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随着我国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年发电量的迅猛增长,呈现了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的动力煤储量逐年减少的现状,从而不得不面临优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长期而且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从节约能源及经济性方面考虑,电厂已经逐步开始开展混煤掺烧技术,即将一种或多种非标准煤与设计煤种混合,从而供应于燃煤锅炉。 此外,我国褐煤资源丰富,到199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03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1】。但是褐煤在燃烧发电的应用方面远远地落后于烟煤和无烟煤等优质动力煤,考虑到国内绝大多数电厂对设计煤种的要求,同时随着混煤掺烧技术的发展,决定进行掺烧褐煤来解决电厂用煤紧张,锅炉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同时实现对品质相对较差的褐煤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褐煤具有高灰分、高挥发分、灰熔点低等煤质特性,不得不考虑掺烧褐煤对电站锅炉结焦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关于编制褐煤提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褐煤提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褐煤提质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褐煤提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褐煤提质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褐煤提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褐煤提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褐煤提质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褐煤提质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褐煤提质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褐煤提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 - 1 - 第1章褐煤提质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 §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 §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 §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 §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 §1.2.3 厂址 ..................................................................................................... 9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 §1.2.5 环境保护 ............................................................................................. 9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 §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 §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褐煤提质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 §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 §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 §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 §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 §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DOC)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 1、褐煤提质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优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价格相对低廉的褐煤开发利用被重视起来。拥有褐煤资源的国家现都积极研究褐煤作为燃料煤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其中德国、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储量大国,均将褐煤作为未来重要战略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达到1300亿t,占到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3%左右,迄今对褐煤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含水量高,在空气中易风化,含一定量的原生腐殖酸,碳含量低,氧含量高,氢含量变化大,挥发分一般在45%~55%。褐煤与其他煤种相比,含氧量高、灰分及灰熔点变化较大、密度小、易自燃,煤粉容易爆炸,褐煤中较高的水分含量,增加了褐煤的运输成本,长距离运输还会带来自燃和爆炸的问题,限制了褐煤向较远地区的运输。褐煤直接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褐煤作为原料转化利用也受到限制,褐煤液化、干馏和气化都需要把煤中水分降至10%以下。褐煤若不经过提质加工将难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质量要求。因此褐煤提质加工脱除褐煤中的水分,消除褐煤脱水后发生自燃、爆炸的潜在危险,从而提高褐煤品质,是扩大褐煤应用范围的关键。褐煤脱水提质加工后,水分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既可防止煤炭自燃、便于运输和贮存,又有利于发电、造气、化工等使用。 2、褐煤提质的意义 长距离运输高水分、低热值的褐煤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美国曾对褐煤脱水后减少运输量的效果做过评估,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2847kcal/kg的褐煤,经2.02Mpa的蒸汽处理后,水分降至14.43%,发热量增加到4315kcal/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发电厂240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要用褐煤1100万吨,如果能将褐煤水分由36%降至16%左右,则一年可减少220万吨煤炭运输,节省运费6600万元。另一方面从锅炉燃烧角度来说,燃烧高水分褐煤将导致火焰温度降低,热效率下降,当电厂使用脱水和提质后的褐煤,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电厂额定出力降低的现象。锡林郭勒盟2009年褐煤产量达到7000万吨,除盟内加工消化2000万吨外,其余煤炭均需要外运。5000万吨褐煤如果进行脱水提质,至少可以减少1000万吨运输量,可节约铁路运费15——20亿元(不包含海运费)。褐煤提质干燥前后的对比见表1。 表1 褐煤提质干燥前后的性质对比

哈锅褐煤锅炉设计技术介绍

哈锅煤粉锅炉介绍 哈锅褐煤锅炉设计 技术介绍 2015年1月

2 主要介绍内容 ◆国内外褐煤锅炉技术现状◆哈锅褐煤锅炉技术发展◆哈锅褐煤锅炉主要产品◆褐煤锅炉设计主要特点 哈锅褐煤锅炉技术介绍

3 公司简介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锅)成立于1954年,是国内生产能力最大、最具规模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首批国家一级企业。1994年经股份制改造组建成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成员之一,是中国电力联合会理事单位。 哈锅以设计制造50MW~1000MW火力发电锅炉为主导产品。自1954年建厂以来,国产首台35t/h、75t/h、130t/h,220t/h、410t/h、670t/h、2008t/h及350MW 超临界,600MW超超临界,1000MW超超临界等电站煤粉锅炉产品均在这里诞生;另外还成功研制出国产首台50MW、100MW、135MW、200MW、300MWCFB锅炉。 截止2014年6月,已累计生产电站锅炉1282台、合计容量为2.78亿千瓦,约占国产火电装机容量的35%,并设计制造了各种不同容量和布置方式的锅炉、汽轮机辅机1000余台,装备在全国200多个电厂,产品质量居全国首位,部分产品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国外现状: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褐煤锅炉,为安装于Niedrau βem 电厂的1000MW 超超临界褐煤锅炉,锅炉采用塔式布置、单切园燃烧、正方形炉膛、主汽压力为26.5MPa 。另外,其他容量的锅炉如Lippendorf 940MW 锅炉、Frimmerdorf915MW 和Schwarze Pumpe 的815MW 锅炉。 美国:美国在六、七十年代生产了容量为500~800MW 的褐煤锅炉,但多数为亚临界控制循环和自然循环,也有少量为超临界直流锅炉,因生产年代久远,无论锅炉设计和蒸汽参数均已落后,部分项目已经拆除。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煤炭资源丰富,但大多数为高水分烟煤,也有一些水分比较大、热值比较低的褐煤,这些锅炉主要为日本公司设计制造,而且多数在70、80年代,容量为600MW 等级、参数为亚临界、自然循环,蒸汽温度为540/540℃,而且机组的效率比较低、煤耗量比较大,已远远跟不上电力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