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的层次观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的层次观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的层次观马作峰;姜瑞雪;王平;张六通;石和元【摘要】<内经>养生方法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保养形体、形神共养、天人合一.保养形体包括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神可以伤形,形可以伤神,所以养生还要做到形神共养.天人合一是主动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和精神情志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触为一体,这是<内经>养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6【总页数】2页(P599-600)【关键词】《内经》;养生;方法;层次【作者】马作峰;姜瑞雪;王平;张六通;石和元【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12养生理论是《黄帝内经》最为重要的学说之一,其“形神共养”、“天人合一”等养生观点对后世养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养生学说的深入学习,发现《内经》养生方法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保养形体、形神共养、天人合一,兹做简要分析。

1 保养形体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的最初级层次,归纳起来不外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两个方面。

1.1 内养正气以强身《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段经文以对比的方式,阐述了不同养生方式带来的后果,即善养生者可度百岁,不善养生者半百而衰。

湖北省大学排名

湖北省大学排名

湖北省大学排名
每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

各省的大学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层次的大学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根据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多种类型的大学供我们选择。

这些大学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只有人才有足够的能力,我国的发展才能稳步推进。

我来介绍一下湖北省高校的排名情况。

1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一直是湖北省第一大学。

他们也是国家重点名牌大学、985工程大学。

他们是一所双一流的建筑大学。

办学质量是全省最好的。

武汉大学迷人的樱花让我们忘了回来。

华中科技大学对科技视野的影响早已让我们难以忘怀。

2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还有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211工程院校。

它们是湖北省重点大学和全国知名高等学校。

总体而言,湖北省的大学质量是很好的。

一些省份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学,这也说明湖北省的教育环境是多么优越。

三。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医学院
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医学院是湖北省两所医学院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是湖北省最好的医科大学,是以中医药为特色学科的省级重点大学。

湖北省大学众多,各类学校林立,尤其是武汉大学,是一所很好的综合性大学。

亲爱的朋友们,你认为湖北省大学的排名符合你内心的想法吗?欢迎发表评论。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级护理系-护理学基础-多选1-55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级护理系-护理学基础-多选1-55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级护理系-护理学基础-多选1-551.某伤风患者,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搐,有关病室环境应包括() *A.加用床档(正确答案)B.光线明亮C.室内温度18-22℃(正确答案)D.室内相对湿度60%-70%E.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无B、轻松过2021P20破伤风光线宜暗。

C轻松过2021P19正确D、轻松过2021P19相对湿度50%-60%,E、轻松过2021P19正确2.周先生,48岁,诊断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对于隔离区域的划分,不属于污染区的区域为() *A.储物间(正确答案)B.治疗室(正确答案)C.医务人员值班室(正确答案)D.内走廊(正确答案)E.病室答案解析:基础护理(本科第6版)P67.储物间是清洁区,治疗室是潜在污染区,医务人员值班室是清洁区,内走廊是潜在污染区,病室是污染区。

3.患儿,8岁。

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护士小李为患儿吸痰,做法正确的是() *A.吸痰前洗手、戴手套(正确答案)B.吸痰前需穿好防护服(正确答案)C.吸痰前戴好护目镜(正确答案)D.吸痰前戴好帽子、外科口罩E.用后的吸痰管及纱布放入高危品袋中焚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基础护理(本科第6版)P70.流行性感冒是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D 是外科口罩,书上是医用防护口罩。

4.张先生,35岁,因气急,咳嗽、咳痰1年,痰中带血2周,晚间盗汗,拟诊为“肺结核”。

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 *A.患者应住单间隔离病室(正确答案)B.隔离室内空气保特正压通风C.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正确答案)D.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正确答案)E.痰液须经严格消毒后再倾倒(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基础护理(本科第6版)P70肺结核是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B、应该使用负压通风。

5.患者马女士,78岁,今日出院,下列措施中正确的包括() *A.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正确答案)B.停止患者病区内的治疗(正确答案)C.给予患者卫生指导D.协助患者整理用物(正确答案)E.铺好暂空床,迎接新患者答案解析:基础护理(第4版)P26~27.出院当日护理。

刘玲教授从风论治偏头痛

刘玲教授从风论治偏头痛

刘玲教授从风论治偏头痛赖星;杨希茜;刘玲【摘要】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头风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其性趋之上,偏头痛的发病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偏头痛一般强调从内治疗,刘师总结偏头痛治疗经验强调:脏腑亏虚,外风侵袭,气机不.,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在治疗偏头痛过程中辨表辨本结合,在疏肝理气或平肝潜阳、柔肝祛风、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配合疏散风热、风寒或风湿之法,既使本病得治又可以兼顾其表,表里同治,相得益彰。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02【总页数】2页(P185-186)【关键词】偏头痛;头风;刘玲;从风论治;外风侵袭【作者】赖星;杨希茜;刘玲【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00;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00;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偏头痛属原发性头痛,是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恶心呕吐、畏声畏光,活动后可加重,伴或不伴有视觉、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先兆。

西医治疗偏头痛一般多以西药镇痛为主,大部分患者疼痛可以较快缓解,但是也有少数患者疼痛控制不满意,或产生药物成瘾性,中药止痛作用不如西药迅速,但在提高和巩固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作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有幸跟随刘师学习,特将刘师经验总结。

刘玲主任总结偏头痛中医病因病机为脏腑亏虚,外风侵袭,气机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偏头痛属于中医“头痛”“头风”范畴。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其性趋之上,偏头痛的发病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

《医碥·头痛》:“六淫外邪,惟风寒湿三者最能郁遏阳气。

火暑热三者皆属于热,不为患也,然热甚亦气壅脉满,而为痛。

内外邪不一,皆统于风,以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风邪又可分为内风及外风,刘师认为内风是由于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而引发的,与肝脏密切相关,肝为木脏,性刚直,喜条达,肝木失和,内风旋动,阳气亢逆变化为风成为肝风内动,诸暴强直,皆属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或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气升动无制,阳亢化风;或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郁生风或肝血不足,血虚发热生风;或土虚乘木,脾土亏虚无以滋养肝脏,肝失所养,贼风内动;或久病至瘀,瘀血阻滞经脉,脑髓失养。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及对颈椎功能的影响

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及对颈椎功能的影响

2020年12月第22卷第6期December2020,Vol.22,No.6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79•【针灸骨伤】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及对颈椎功能的影响陈平,闫明哲,肖德华,李树明,杜伟帅,郭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37)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对颈源性头痛(CHE)临床效果及对颈椎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228例C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4例。

对照组采用芬必得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痛评分、头痛发作时间和发作频率、颈椎生理曲度值、活动度及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程度、发作时间和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头痛程度、发作时间和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ROM)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降低,颈椎生理曲度值(颈曲值)增高(P<0.05);且观察组ROM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颈曲值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小针刀治疗CEH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头痛程度,恢复颈椎生理功能。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小针刀;颈痛;颈椎功能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987x.2020.06.22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Therapy on Cervical Headache and Its Effect onHeadache and Cervical Spine FunctionCHEN Ping,YAN Mingzhe,XIAO Dehua,LI Shuming,DU Weishuai,GUO Ren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37)Abstracts: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mall needle knife therapy on cervicogenic headache(CEH)and cervical spine function.Methods228patients with CEH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14cases each.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enbid Capsule,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needle knife therapy.The clinical efficacy,headache score,time and frequency of headache attacks,cervical spin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value,activity and dysfunction index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degrees of neck pain,attack time and frequency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degrees of headache,attack time and frequ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cervical spine activity score(ROM)and cervical spine dysfunction index(NDI)of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基金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PZ2017022)=作者简介:陈平(1982-),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疾病。

梅国强治疗脾胃病经验_一_曾祥法

梅国强治疗脾胃病经验_一_曾祥法

姜 10 g( 自备) ,玄胡 15 g,茯苓 30 g,郁金 10 g,建曲 10 g,虎杖 20 母亲来诉,服上方一煎后,泻下较多大便,发热即退。
g。七剂,每日 1 剂。患者诉服上方 7 剂后,胃胀减轻,大便恢复
按语: 以上三方均可治痰热阻滞中焦胃脘之心下痞硬。然小
正常。
陷胸汤所治胃痛或胀或痞,属痰热结于心下胃脘,伴舌质红,舌苔
下胃痛,反酸,纳差,大便一日 2 ~ 3 次,溏便,脉弦,舌苔白略厚, 3. 1 血府逐瘀汤证 该方出自《医林改错》,功效活血化瘀,行气
舌质红。辨证为胃肠湿热,治以清热止利,行气止痛。处方如下: 止痛。治疗胸中血瘀,血行不畅。症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
葛根 10 g,黄连 10 g,黄芩 10 g,炙草 6 g,干姜炭 10 g,木香 10 g, 针刺而有定处,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寐,或急躁易怒,或呃逆日
本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 脑震汤后遗
2. 2 平胃散证 本方出自《和剂局方》,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 症、中风后遗症之头晕头痛; 精神抑郁; 急慢性胃炎等。本方由当
胃。应用于湿滞脾胃,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或有 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
1. 1 小陷胸汤证 《伤寒论》第 138 条: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 10 g。7 剂,每日 1 剂。服药 1 周后,嗳气、干呕与胃胀悉数减轻。
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本方功能清热化痰开结,用于 1. 3 藿香正气散证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解表
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证。其在心下者,涉及于胃,见胃脘部或 化湿,行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吐泻,发热恶
1. 2 旋覆代赭汤证 《伤寒论》161 条: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 白( 或黄) 厚。旋覆代赭汤主治嗳气因痰湿阻胃、胃气上逆所致。

小议《伤寒杂病论》“不汗出”的证治

小议《伤寒杂病论》“不汗出”的证治

小议《伤寒杂病论》“不汗出”的证治蒋跃文;曾江琴;李家庚【摘要】本文主要从表、里、寒、热、虚、实六个方面探讨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无汗”或“不汗出”的证治,有助于大家在临床上对于此类杂病的辨证施治.【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1(026)011【总页数】2页(P2192-2193)【关键词】不汗出;《伤寒杂病论》;理论研究【作者】蒋跃文;曾江琴;李家庚【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武汉430061;湖北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武汉430060;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不汗出”是指当汗出而不汗出的症状,此症在《内经》中称为“无汗”。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曰:“……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称“无汗”或“不汗出”者,其实质相同。

兹将《伤寒论杂病论》有关不汗出的证治整理于此,以飧同道。

1 伤寒表实不汗出证《伤寒论》第35条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乃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失肃降所致。

盖太阳主表,统领一身之营卫,有六经藩篱的美誉。

寒邪袭表,卫阳受损,正邪相争于体表,故见发热、恶风等症;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营阴郁滞不通,故有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全身疼痛表现;肺外合皮毛,寒邪束表,腠理闭塞,肺失宣降,故而无汗、咳喘。

《医宗金鉴》曰:“……无汗者,伤寒实邪,腠理闭密,虽发热而汗不出,不似中风虚邪,发热而汗自出也……”。

由此可见,本证汗不出与寒邪束表,腠理闭塞有关。

治当开腠发汗,方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 表寒里热不汗出证《伤寒论》第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人体因感受风寒表邪不解,卫阳闭郁,易郁而化热,故在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等表证的同时,又伴见“烦躁”等阳郁内热的表现。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二药学方剂学试卷及答案3

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二药学方剂学试卷及答案3

湖北中医药大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归类总结提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治法的医著是()A《景岳全书》B《伤寒明理论》C《医学心悟》D《医方集解》E《外台秘要》2、清燥救肺汤中的君药是A石膏B麦冬C阿胶D桑叶 E人参3、牡蛎散的功用是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B.益气生津,敛阴止汗C.滋阴降火,固表止汗D.清暑益气,养阴生津E.敛阴止汗,益气固表4、治疗胃热阴虚牙痛,首选方剂是A凉膈散B导赤散C清胃散D玉女煎E黄连解毒汤5、十枣汤的最佳服用时间是A饭后服B饭前服C睡前服D 不拘时服用E清晨空腹服用6、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导致的咳嗽痰中带血者,治疗时当首选A百合固金汤B咳血方C大补阴丸D 十灰散E六味地黄丸7、下列方剂中,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功用的方剂是A苓桂术甘汤B实脾散C五皮散D猪苓汤 E防己黄芪汤8、治疗阴虚血热之崩漏,首选方剂是A固冲汤B归脾汤C固经丸 D十灰散 E黄土汤9、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治疗时宜选用A升麻葛根汤B加减葳蕤汤C柴葛解肌汤D败毒散E九味羌活汤10、五苓散中,宜重用的药物是A 茯苓B白术C猪苓D泽泻E桂枝11、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功用的方剂是A至宝丹B紫雪C苏合香丸D安宫牛黄丸E金铃子散12、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干姜B姜汁C生姜D煨姜E姜炭13、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治疗时宜首选的方剂是A保和丸B健脾丸C枳实消痞丸D枳实导滞丸 E半夏泻心汤14、川芎茶调散所治疗头痛的病机是A痰浊阻络B瘀血阻滞C血虚不荣D外感风邪 E肝阳上亢15、具有润肺清热,理气化痰功用的方剂是A贝母栝楼散B麦门冬汤C桑杏汤D清燥救肺汤E养阴清肺汤16、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是A《五十二病方》B《刘涓子鬼遗方》C《肘后备急方》D《备急千金要方》E《太平圣惠方》17、治疗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首选方剂是A地黄饮子B左归丸C右归丸D大补阴丸E龟鹿二仙胶18、治疗水热互结之结胸证的常用方剂是A小陷胸汤 B八正散C清气化痰丸D猪苓汤E大陷胸汤19、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用的方剂是A芍药汤B白头翁汤C败毒散D黄连解毒汤 E葛根芩连汤20、四逆散中柴胡的主要作用是A解肌透邪B升阳举陷C升阳透邪D凉血退蒸E退热截疟21、治疗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治疗时宜首选用A理中丸B当归四逆汤C厚朴温中汤D吴茱萸汤 E小建中汤22、越鞠丸的君药是A香附B栀子C苍术D川芎E神曲23、患者产后血虚,寒凝瘀阻之恶露不行,小腹冷痛,治疗当首选A生化汤B四物汤C复原活血汤D温经汤E桂枝茯苓丸24、天台乌药散主治证的病机是A.痰阻气滞B.脾胃寒湿气滞C.肝经寒凝气滞 D.脾虚气滞E肝肾不足,寒凝气滞25、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是A2:1B5:1C1:5D1:1E1:226、连朴饮的主治证是A湿温初起B暑温夹湿C湿热霍乱D 湿热淋证E湿热痹症27、《温病条辨》中,所说的“辛凉平剂”是指:A.银翘散 B.桑菊饮 C.败毒散 D.香薷散E止嗽散28、下列叙述中,哪项属于佐助药的范围A.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峻烈之性的药物C.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D.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E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29、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失眠心悸,首选方剂是A朱砂安神丸B天王补心丹C酸枣仁汤D四物汤E温胆汤30、治疗少阳湿热首选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B左金丸C蒿芩清胆汤D龙胆泻肝汤 E大柴胡汤二、多项选择题(2-5个正确答案)1、藿香正气散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是A恶寒发热B脘腹疼痛C肠鸣泄泻D恶心呕吐E舌苔白腻2、下列方剂中,以生地黄为君药的方剂是A一贯煎B炙甘草汤C天王补心丹D犀角地黄汤E地黄饮子3、导赤散主治证的临床表现包括A心胸烦热B小便赤涩热痛C口渴面赤D喘咳汗出E口舌生疮4、香薷散的功用是A祛暑解表B清热利湿C化湿和中D温中祛寒E补气健脾5、温胆汤主治胆郁痰扰证,其证候可见A不眠B惊悸C呕吐D眩晕E癫痫6、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A黄芩、柴胡B人参、甘草C半夏、芍药D生姜、大枣E大黄、枳实7、下列含半夏的方剂是A二陈汤B竹叶石膏汤C小柴胡汤D小陷胸汤E小青龙汤8、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A平肝熄风B凉肝熄风C补益肝肾D清热活血E增液舒筋9、下列方剂中,组方配伍具有寒热并用特点的方剂有A枳实消痞丸B半夏泻心汤C芍药汤D温经汤 E理中丸10、乌梅丸的组成药物包括A、黄芩、细辛B、当归、附子C、桂枝、干姜D人参、蜀椒E黄柏、黄连三、填空题1、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药,其意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配合使用电针、耳针治疗,给予强刺 激,使病人耳廓充血、有剧烈疼痛,甚 至全身出汗。
护理
头痛的发生与心理状况和精神因素有关, 不良的精神刺激可诱发头痛。应尽量避 免对病人的精神刺激。
密切观察病人头痛的时间、部位、伴随 症状,找出发病的规律。由于头痛食很 多其它疾病的先驱症状之一,应积极查 找病因,必要时应做详尽的检查,以免 延误病情。
眼疲劳,屈光不正,为引起头痛常见原 因。鼻疾:急性副鼻窦炎,鼻咽癌。耳 科:中耳炎,乳突炎
(4)头部损伤所致头痛
脑震荡后,多杂有精神因素,脑体力过 劳,响声,光亮刺激可使头痛加重。伴 有头昏,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 减退,失眠。
辨证论治
1、部位辨证: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 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 顶痛为厥阴头痛。
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尤其是 伴有头晕和血压升高的病人,应绝对卧 床休息。
饮食宜清淡,鼓励患者多饮水,按时进 餐并少食多餐。
在未明确诊断以前,不宜随便服用止痛 药,以免遮盖症状,延误病情。
专家治验
1、申卓彬(西安)飞针捷刺治头痛 用28号0.5寸长的短毫针,消毒备用。
先将要针腧穴区的皮肤消毒,施术者用 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眼睛看准腧 穴,指力集中,飞针敏捷刺入。针刺后 有“哒”的响声,针下有酸麻胀感,即 将针提起,捻转3~5圈,以加强针感, 留针10~20分钟后起针。
每因操劳或用脑过度而致者。 • 因跌仆撞击、损及髓海,以致瘀血停滞,
络道不通而致头痛。
西医:
(1)颅内压变化引起头痛
疼痛部位较弥散,深在,钝痛性质,痛 逐渐加重,可伴呕吐,咳嗽,屈身头位 改变等均可使头痛加剧。多见颅内占位 性病变。
(2)脑或脑膜炎症所致头痛。
(3)头部器官疾患所致头痛
2、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
配穴: 阳明头痛配印堂、合谷、攒竹、内庭 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加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加四神聪、太冲、内关 风寒头痛加风门 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 风湿头痛加阴陵泉。
内伤头痛 1、实证 肝阳上亢 血瘀阻络 痰浊头痛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 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下午 10时26 分37秒 下午10 时26分 22:26:3 722.3.2 2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2/2
022 10:26:37 PM22:26:372022/3/22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2/2
虚证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头痛加三阴交、肝俞、脾俞
肾虚头痛加太溪、肾俞、悬钟。
其他疗法 耳针 皮肤针 水针 温针
按语
针灸疗效较好的头痛一般有高血压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头痛及部分 五官科病症头痛。
针刺时的手法应要求病人有强烈的针感, 间歇行针,留针的时间稍长。
祝大家
新年愉快 学习进步 身体健康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2.3. 2222.3. 22Tues day, March 22, 2022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22:2 6:3722: 26:3722 :263/2 2/2022 10:26:37 PM
头痛
•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 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头痛 的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功 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性疾患以及眼、 鼻、耳等病症。
病因病机
• 中医: • 风邪侵袭,上犯巅顶络脉,经络阻遏,头
痛发作。 • 肝郁则气滞不畅,肝胆之风循经而上可致
头痛。 • 因禀赋虚弱,血气素亏,髓海精气不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2.3.22 22:26:3 722:26 Mar-22 22-Mar-22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22:26:3 722:26: 3722:2 6Tuesday, March 22, 2022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2.3.22 22.3.22 22:26:3 722:26: 37Mar ch 22, 2022
2、姜辑君(北京)急痛远道取,慢性局 部寻
视头痛部位进行定位,前头痛为阳明头 痛,取合谷、内庭,两侧痛为少阳痛, 取外关、足临泣。
3、刘柄权(广东)选用会穴,沿皮透刺
用30号1.5~2寸长毫针,由颔厌透曲鬓, 一针透3穴。率谷由前面向背后方向透刺。 留针20~30分钟,弱刺激,每隔5分钟 行针一次。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2年 3月22 日星期 二下午1 0时26 分37秒2 2:26:37 22.3.22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2年3 月下午1 0时26 分22.3.2 222:26 March 22, 2022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2年3 月22日 星期二1 0时26 分37秒2 2:26:37 22 March 2022
4、欧阳伟(湖北)按顺序进针
选肓俞(在神阙旁开0.5寸),合谷、风 池三穴。取1.5寸毫针,用捻转提插手法, 使针感放射至上下腹部,停针。次取双 侧合谷,用1.5寸针,捻转提插进针,使 针感放射至手部及肘部以上,留针20~ 30分钟后取针。最后针风池,用1寸毫 针,捻转提插进针,使针感放射至前额, 不留针。
谢 谢 大 家 022 10:26 PM3/22/2022 10:26 PM22.3.2222.3.22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2-Mar-2222 March 202222.3.22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 March 22, 202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