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调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调养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以及肝胆、胰腺等组织器官。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接受、容纳饮食物。胃为“水谷之海”、“太仓”。胃主腐熟,初步消化饮食物,使之成为食糜状态。胃主通降,胃气需通畅、需下降。“胃以降为和”。脾主运化。主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转运输布。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气主升,脾气将清者上升至心肺头目,并恒定内脏位置,使其不至下垂。脾主统血。脾气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有似于凝血功能)。肝主疏泄,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胆藏精汁,有助脾胃消化吸收。小肠主液,从属于脾。大肠主津,从属于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养生最需调养“后天之本”。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纳呆、恶心、呕吐等症,但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其病因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饮食、情绪、心理等因素相关。

中医调养包括

规律饮食:忌暴饮暴食,节制不易消化或容易产气的饮料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宜保持大便通畅。

调畅情志: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即中医所说的“思则气结”、“肝气犯胃”。

自我按摩:用掌心绕脐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螺旋状按摩36圈。再按逆时针方向从大到小螺旋状按摩36圈。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有助理气消滞。

2、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等。常见于夏秋季,多由于饮食不节,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引起。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湿热侵袭,脾运失司所致。

中医调养包括

饮食卫生:过夜食物必须充分烧煮;冰箱内食物必须生熟分开;鱼肉类食物不宜在冰箱里长期放置;慎食生冷瓜果、冰镇饮料。

消暑适当:夏季使用空调时室温不可偏低(宜26度以上,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度为好),温差过大,易致寒邪直中,出现胃肠道反应。避免睡眠当风、纳凉露宿等。

及时诊治:症状严重者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嘱认真服药(抗菌消炎、止痛止泻)。必要时宜短期禁食,症状缓解后宜清淡饮食。疾病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以糖盐水为好)。

3、肠易激综合症: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腹泻多在晨起或餐后出现。便秘往往伴有便后不尽感。部分患者常腹泻便秘交替。好发于青年人,女性为多。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饮食不慎,肠胃积热;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

中医调养包括

饮食调节:忌生冷、辛辣、油脂食品及奶制品。重视一日三餐的规律性,养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饮食习惯。据调查,最常见的八种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排序为:冷食→辛辣饮食→生食→油腻饮食→奶制品→水果→酒→葱或韭菜。

调畅情志:通过适当参与社交活动、体育锻炼等方法,设法消除负面的、消极的情志因素,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本病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大多患者具有内向、敏感、多疑等的心理倾向,或具有焦虑、抑郁、强迫等的情绪障碍。

4、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反复或持续上腹部不适、疼痛、嗳气、饱胀或饥饿感,甚至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中医学称之为“胃脘痛”、“胃痞”、

“嘈杂”等。与体质、饮食、劳倦、情志等因素有关,以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升降运动失常。

5、胃食管反流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常表现为胃灼热,多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出现,可伴有反胃、反酸等。严重者可发生夜间呛咳。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胃内容物及胆汁、消化酶等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本病属于中医学“反胃”、“噎嗝”、“吐酸”范畴。主要由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

中医调养包括:

规律饮食:规律的饮食有利于维持食管胃肠道正常的蠕动与分泌。如:进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过快;不可餐后立即平卧,睡前两三小时不宜再进食;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胃肠道压力。

情志调养: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分忧虑都会对大脑皮质产生不良的刺激,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从而发生胃酸反流,引起胃灼热,胸痛等症状,即中医所谓“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犯胃”。学会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增强适应能力,是避免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重要环节。

6、消化性溃疡: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周期性、有节律的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中青年人。本病好发于秋冬和冬春之交。上腹部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中医学归属“胃脘痛”、“嘈杂”、“泛酸”等范畴。

中医调养包括

戒除不良习惯,注意合理饮食:按时饮食,进食不宜过快、过多、过冷,慎食辛辣甜食。尽可能戒酒戒烟。不宜多喝浓茶咖啡。慎服伤害胃粘膜的药物(阿司匹林、洋地黄、红霉素、激素类等)。

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可通过大脑皮质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的炎症和溃疡的发生。

更多最新健康知识,请关注青稞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