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水肿急救规程

合集下载

术后喉头水肿护理措施

术后喉头水肿护理措施

一、概述喉头水肿是指喉头组织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导致喉头肿胀,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术后喉头水肿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颈部、口腔、咽喉等部位的手术。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术后喉头水肿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术后喉头水肿的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1)观察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和面色,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吞咽:观察患者吞咽情况,如有吞咽困难,应及时告知医生。

(3)观察声音:观察患者声音是否嘶哑,如声音嘶哑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口腔清洁:术后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2)吸痰:如有痰液阻塞呼吸道,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雾化吸入:对痰液粘稠、喉头水肿者,可进行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

3.缓解喉头水肿(1)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炎、抗过敏、激素类药物,减轻喉头水肿。

(2)物理治疗:可进行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治疗,促进水肿消退。

4.饮食护理(1)清淡饮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少量多餐:患者吞咽困难时,可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

5.心理护理(1)安慰患者:向患者解释病情,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鼓励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6.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咳嗽、喷嚏等。

(2)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

三、总结术后喉头水肿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喉头水肿、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急诊科操作规程

急诊科操作规程

急诊科操作规程过敏性休克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1、保持安静,禁食,尽量不搬动,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或作气管插管)吸氧2-4升/分。

注意保暖。

2、立即终止致敏药物进入体内。

3、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严重者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加5%葡萄糖40毫升稀释),10-15分钟可重复。

4、如系肌注药物所致可暂时结扎注射部位以上肢体以减缓致敏药物吸收。

5、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毫克。

6、病情较重或发展较快者应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5-10毫克或(和)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毫升加考的松200-400毫克,以后视病情酌情用量。

7、如有喉头水肿阻碍呼吸或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通畅。

8、补充血容量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基本措施。

首先尽快静脉输入平衡盐液(即乳酸钠林格氏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输液速度强调先快后慢,用量应先多后少,以尽快改善微循环,逆转休克,尤其是最初1-2小时,一般心肾功能良好者,可于最初2小时内输液750-1000毫升,心脏疾患者,输液量宜减少,速度减慢,必要时应用强心药。

输液过程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尿量、心功能变化情况。

必要时作中心静脉压测定,以调节输液速度。

9、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在治疗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血压仍不稳定时,应选用加压药物。

过敏性休克多属温性休克(低阻型休克),其基本病理生理是微循环的扩张,因此选用血管收缩剂为宜,如阿拉明、甲氧胺等。

10、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选用抗生素预防合并感染。

药物性哮喘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1、一般治疗:立即停用引起喘促的药品,卧床休息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吸痰。

2、西医治疗①轻中度哮喘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下列药品A.喘康速气雾剂或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吸入。

B.口服:硫酸舒喘灵2~4mg,每日3~4次博力康尼2.5~~5mg,每日3次氨茶碱0.1g,每日3次②中重度哮喘治疗,在轻中度的用药基础上另选用下列药品5%~10%G.S或5%G.N.S 1500~2000ml/日,静滴。

耳鼻喉科应急救治预案

耳鼻喉科应急救治预案

耳鼻喉科应急救治预案在医疗领域中,耳鼻喉科作为一个重要的专科,经常会面临各种紧急情况。

为了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应急救治预案。

一、应急救治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在耳鼻喉科的应急救治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痛苦,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条件。

(二)原则1、迅速反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做出响应,迅速投入救治工作。

2、准确判断: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为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提供依据。

3、科学救治:依据科学的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采取规范、有效的救治方法。

4、协同合作:医护人员之间、科室之间应密切配合,形成协同作战的合力。

二、常见的耳鼻喉科紧急情况(一)气道异物梗阻这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情况之一,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异物可能会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二)鼻出血大量鼻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

(三)耳部外伤如鼓膜穿孔、耳廓撕裂伤等,可能会影响听力和耳部的正常结构。

(四)急性会厌炎会厌部位的急性炎症,可能会迅速肿胀,阻塞喉部,引起呼吸困难。

(五)喉梗阻由于喉部的炎症、异物、肿瘤等原因导致的气道狭窄或阻塞。

三、应急救治的流程和措施(一)气道异物梗阻1、立即呼叫急救团队,并让患者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2、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站在患者背后,用两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

3、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的患者,将患者仰卧,头偏向一侧,迅速清理口腔内的异物,然后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等待进一步的救援。

(二)鼻出血1、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不要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

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症急救预案

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症急救预案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症急救预案一般原则:1、急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以利观察病情和急救处理。

2、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病情。

时间就是生命,全科医护应在第一时间全力救护。

3、对于病情危重复杂患者,应及时向医院医务部汇报。

以得到医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一、上呼吸道梗阻1、急性喉梗阻(1)、根据病情给予Ⅰ级护理。

24 小时监测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2)、作好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术准备,与麻醉科联系作好紧急气管插管准备。

(3)、根据病情先给予抗炎、抗水肿、吸氧、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等治疗。

(4)、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做好手术准备和手术同意书签字,根据病情,下病危通知。

2、气管切开术后拔管(1)、拔管前先行48~72 小时堵管。

观察堵管后呼吸情况,堵管困难者,应行纤维喉镜检查,了解上气道及气管套管周围情况。

对放置一次性硅胶套管的堵管困难者,可先换较小号金属套管再次堵管,观察呼吸情况。

(2)、拔管前做好再次气管套管置入准备。

器械准备:气管套管、气管分开器、血管钳、吸引器等。

(3)、拔管后 48 小时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4)、向患者家属告之病情以及拔管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意外,患者家属应签知情同意书,必要时再次手术。

3、UPPP 术后(1)、Ⅰ级护理、半卧及半侧卧位、 24 小时监测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2)、床旁器械准备:气管切开包、环甲膜穿刺针、口咽通气管、电筒、压舌板、吸引器等。

(3)、给予抗炎、抗水肿治疗,激素类加稀释分泌物类药物雾化吸入,以减轻上气道粘膜肿胀及有利分泌物排出。

经鼻全麻插管者,应给予鼻腔减充血剂滴鼻,以改善鼻腔通气。

(4)、酌情 CPAP 治疗。

4、头颈部外伤(1)、如头颈部挫裂伤、贯通伤,应在全麻插管下进行清创缝合,认真止血,根据病情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术后上气道通畅。

(2)、给予抗炎、抗水肿、对症、支持治疗。

二、出血1、扁桃体术后(1)、术后Ⅰ级护理, 24 小时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耳鼻喉科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耳鼻喉科突发事件处置流程

耳鼻喉科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在耳鼻喉科的日常诊疗工作中,可能会突然发生各种紧急情况,如患者突发窒息、过敏性休克、鼻出血不止等。

为了能迅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耳鼻喉科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

一、窒息事件的处置流程窒息是耳鼻喉科较为严重的突发事件之一,可能由异物阻塞气道、喉部水肿等原因引起。

1、快速判断医护人员应迅速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状况、意识状态等,判断是否发生窒息。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无法发声等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2、呼叫支援同时,大声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前来协助,并通知相关科室如麻醉科做好紧急插管的准备。

3、采取急救措施(1)对于异物阻塞气道的情况,如果患者尚有意识,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患者背后,用双手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腹部,重复多次,直至异物排出。

(2)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立即将其平卧,进行心肺复苏,并准备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4、建立气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

5、后续治疗在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后,进一步检查窒息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取出异物、治疗喉部水肿等。

二、过敏性休克的处置流程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原因引发,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处理。

1、立即停止可疑过敏原的接触如停止使用正在输注的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

2、就地抢救将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

3、呼叫医生和护士同时迅速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4、给予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05 1mg,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5、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用于补液和给药。

6、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异丙嗪等。

7、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

8、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耳鼻咽喉科急救应急预案

耳鼻咽喉科急救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耳鼻咽喉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耳鼻咽喉科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呼吸道梗阻、窒息、耳聋、突发性耳聋、急性喉炎、急性鼻窦炎、鼻出血、咽部异物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耳鼻咽喉科急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救工作。

2. 设立耳鼻咽喉科急救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急救措施。

3. 设立耳鼻咽喉科急救物资储备组,负责急救物资的储备、调配和更新。

四、急救流程1. 紧急情况发现(1)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急救领导小组。

(2)急救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急救(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根据病情,迅速采取以下措施:a. 急性呼吸道梗阻:立即进行手法或器械通气,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b. 窒息:迅速清除咽部异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c. 耳聋:及时进行听力评估,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d. 突发性耳聋: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听力评估。

e. 急性喉炎: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f. 急性鼻窦炎: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g. 鼻出血:采用压迫止血、填塞止血等方法,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h. 咽部异物:迅速清除咽部异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3. 院内转诊(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进行治疗。

(2)在转诊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 急救记录(1)详细记录急救过程,包括患者病情、急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将急救记录归档,以便后续分析、总结和改进。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急救药品:包括止血药、止痛药、抗生素、抗过敏药等。

2. 急救器械:包括气管插管、吸氧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3. 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六、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2. 组织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医院耳鼻喉科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医院耳鼻喉科危急重症应急预案

医院耳鼻喉科危急重症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应对耳鼻喉科危急重症,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耳鼻喉科各类危急重症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成立耳鼻喉科危急重症应急小组组长:耳鼻喉科主任成员:耳鼻喉科医生、护士职责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医生负责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做好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

四、常见危急重症及处理流程气道异物梗阻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呛咳、面色发绀等。

处理流程:立即呼叫急救小组,准备抢救设备和器械。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尝试排除异物。

若情况紧急,行紧急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术,建立人工气道。

对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生命支持治疗。

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鼻出血表现:鼻腔大量出血,难以自行止血。

处理流程: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

同时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或颈部,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迅速准备止血器械和药物,如凡士林纱条、止血海绵等。

若出血仍不止,行鼻腔填塞或烧灼止血。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查找出血原因。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补充血容量。

急性喉梗阻表现: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三凹征等。

处理流程: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明确梗阻原因,如喉部异物、炎症、肿瘤等。

对于喉部异物,尽快行喉镜下异物取出术。

因炎症引起的喉梗阻,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若经药物治疗无效,行气管切开术。

耳部外伤导致的大出血表现:耳部受伤后出现大量出血。

处理流程: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出血部位,止血。

检查耳部损伤情况,判断是否有鼓膜穿孔、颞骨骨折等。

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止血处理。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密切观察患者听力变化,必要时进行听力检查。

五、应急保障物资保障科室配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如氧气装置、吸引器、喉镜、气管切开包、止血材料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例气管插管结肠癌术后喉头水肿患者的护理

1例气管插管结肠癌术后喉头水肿患者的护理

1例气管插管结肠癌术后喉头水肿患者的护理【关键词】喉头水肿气管切开结肠癌术后护理喉头水肿是气管插管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患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喉鸣、声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

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我科于最近成功抢救1例经口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喉头水肿致呼吸困难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吴鹤娟,女,85岁,因“左下腹痛6月余”于2013-10-07,11:46入院。

6月前患者出现阵发性左下腹胀痛,无恶心呕吐,大便量少,鲜血便,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治疗。

我院盆腔CT提示回盲部占位,CA可能性大,盆腔淋巴结肿大。

本院病理会诊:升结肠腺癌。

CT(CT)检查提示:升结肠癌累及回盲瓣。

于2013-10-11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转ICU进一步治疗。

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抗感染;制酸护胃护肝;适度镇静镇痛治疗。

于10-13拔除气管插管后渐出现心率血压较前增高,两肺哮鸣音明显,予以气道雾化,静脉激素等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

后出现氧合下降至90%以下,喉部可闻及哮鸣音,紧急予气管插管,插管可见咽喉部水肿明显。

经治疗病情平稳,但再次拔管失败,可视喉镜下可见喉头水肿较前进展。

患者多次拔管失败,考虑与肺部感染、喉头水肿等有关,继续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及床边护理等治疗,并21日行气管切开治疗,23日意识恢复成功脱机改气切口面罩吸氧,次日转外科普通病房治疗。

2 护理2.1 术后防止发生脱管,首先气管插管上的系带要松紧适宜,为防止因渗液浸湿而经常更换系带,可以在系带外串上止血带,这样有利于擦拭,减少更换系带引起脱管。

还应避免术后患者剧烈咳嗽和打喷嚏,引起脱管。

2.2 减少或避免呼吸道刺激(1)正确的抽吸口腔、鼻咽腔、气管内分泌物。

即吸痰导管插人一定深度后,边捻转边退边抽吸,避免导管上下反复提插,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呼吸道黏膜受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要求]
1.患者发生急性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麻醉师。
2.紧急评估,如患者出现喘鸣音加重、发声困难或失声、呼吸困难、紫绀加重、面部及颈
部肿胀和低氧血症等气道梗阻表现,SpO2≤85%以下甚至出现呼之不应、心跳骤停者,
应立即抢救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解除气道阻塞,纠正缺氧症状。
3.在值班医生及麻醉师未到场前,应先行开放气道,立即解除呼吸道梗阻,使用简易呼吸
器进行加压给氧呼吸,建立有效肺通气,必要时心肺复苏,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4.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对症用药。

喉头水肿急救配合流程
喘鸣音加重、发
面部或颈部肿
呼之无反应,无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
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

患者发生急性喉头水肿导致窒息通知值班医生及麻
醉师

迅速纠正缺氧
开放气道,清除
气道异物,保持
气道通畅;大管
径吸痰管吸痰
粗针头紧急行环
甲膜穿刺,颈部
手术后迅速解除
颈部压迫,可打
开手术切口,解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
器使用

抢救车、电除颤仪、吸引器、吸痰用物、呼吸机、插灯等抢救物品及时到位,
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对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配合麻醉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预调呼吸机参数,保持呼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各项检查指标,做好抢救
加强护理与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
5.需将抢救车、电除颤仪、吸引器、吸痰用物、呼吸机、插灯等抢救物品及时到位,均呈
备用状态,心跳骤停者,应将心三联一套呈备用状态;有过敏性休克症状者,应将肾
上腺素、地塞米松呈备用状态。
6.颈部手术的患者易发生喉头水肿现象,床旁应备有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气管切
开用物、无菌石蜡油及无菌手套。
7.配合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应在插管前去除床头的床板,患者体位应取平卧,头后仰,必
要时可肩部垫软枕,充分暴露气道,保持气道呈一直线),并预调呼吸机参数,保持呼
吸机运转正常。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pO2、神志、瞳孔变化,密切做好病情监测及抢救记录工作。
9.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值及其他常规检查的指标。
10.做好相关的事件讨论工作,总结经验,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