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件金属间化合物解析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

2.攀移----刃型位错垂直3. 3.1 位错滑移时的晶格阻力 位错的易动性,如图可见,处于1或2处的位错,其两侧 原子处于对称状态,作用在位错上的原子互相抵消,位错处 于低能量状态
位错由1→2经过不对称状态,位错必越过一势垒 才能前进。 位错移动受到一阻力——点阵阻力,又叫派—纳 力(PeirlsNabarro),此阻力来源于周期排列的晶体点阵。
3.1.5
点缺陷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1.对电阻的影响 空位引起点阵畸变,使传导电子受到散射,产生附加电阻 2.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对高温蠕变的影响
3.1.6 点缺陷小结
1、点缺陷是热力学稳定的缺陷。 2、不同金属点缺陷形成能不同。 3、点缺陷浓度与点缺陷形成能、温度密切相关
n C exp(SV / k ) exp(EV / kT) Aexp(EV / kT) N
nEV nT S f kT ln N n ! ln N ! ln n !
当N和n很大时,可用斯特令近似公式 ln X ! X ln X X 将上式改写为
F nEV nT S f kT N n ln N n N ln N n ln n
由此可得: 1)通过位错滑动而使晶体滑移,ηp 较小 一般a≈b,v约为0.3,则ηp为(10-3~10-4)G,仅为理想晶体 的1/100~1/1000。 2)ηp随a值的增大和b值的减小而下降,在晶体中,原子最密 排面其面间距a为最大,原子最密排方向其b值为最小,可解 释晶体滑移为什么多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面和原子 密排方向进行 3)ηp随位错宽度减小而增大 可见总体上强化金属途径:一是建立无位错状态,二是引入大 量位错或其它障碍物,使其难以运动。
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和相图(1)

弗兰克尔空位
肖脱基空位
2) 为了保持电中性,离子间数量不等的置换会 在晶体内部形成点缺陷。 如:2Ca2+→Zr4+ ,形成氧离子空缺。 3) 陶瓷化合物中存在变价离子,当其电价改变 时,也会在晶体中产生空位。 如:方铁矿中,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时, 2FeO+O → Fe2O3中,产生阳离子空缺。 同理,TiO2中,部分Ti4+被还原为Ti3+时,产 生阴离子空缺。 这种由于维持电中性而出现的空位,可以 当作电子空穴。欠缺或多出的电子具有一定的 自由活动性,因而降低了化合物的电阻。这种 现象在材料的电性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3.陶瓷材料中的固溶方式
陶瓷材料——一般不具备金属特性,属无机非金属。 无机非金属化合物可以置换或间隙固溶的方式溶入其 它元素而形成固溶体,甚至无限固溶体,但是一般形 成有限固溶体。 如:Mg[CO3] → (Mg,Fe)[CO3] →(Fe,Mg)[CO3] →Fe[CO3] 菱镁矿 含铁菱镁矿 含镁菱铁矿 菱铁矿 不改变原来的晶格类型,晶格常数略有改变。
(3) 多为金属间或金属与类金属间的化合物, 以金属键为主,具有金属性,所以也称金属 间化合物。 (4) 晶体结构复杂。 (5) 在材料中是少数相,分布在固溶体基体 上,起到改善材料性能、强化基体的作用。 中间相可分为以下几类: 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相;间隙 化合物;拓扑密堆相。
1. 正常价化合物 • 通常是由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第Ⅳ、Ⅴ、 Ⅵ族元素形成,它们具有严格的化合比, 成分固定不变,符合化合价规律,常具有 AB、AB2、A2B3分子式。 • 它的结构与相应分子式的离子化合物晶体 结构相同,如分子式具有AB型的正常价化 合物其晶体结构为NaCl型。正常价化合物 常见于陶瓷材料,多为离子化合物。如 Mg2Si、Mg2Pb、MgS、AuAl2等。 • 在合金材料中,起弥散强化的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_第二章-合金的相结构

(2) TCP相 TCP相(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 phase)的特点: ①由配位数为12、14、15、16的配位多面体堆垛而成;②呈层状 结构。
TCP相类型:①Lavs相 AB2型 镁合金、不锈钢中出现
②σ相 AB型或AxBx型 有害相
b.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复杂。其表达式有如下类型: M3C、M7C3、M23C6、M6C。间隙化合物中金属元素M常被其 它金属元素所代替形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
在H、N、C、B等非金属元素中,由于H和N的原子半径很小,与所 有过渡族金属都满足rX/rM<0.59,所以过渡族金属的氢化物、氮化物 都为间隙相;而硼原子半径rB/rM>0.59较大, rB/rM>0.59,硼化物 均为间隙化合物;而碳原子半径处于中间,某些碳化物为间隙相,某些 为间隙化合物。
4.超结构—有序固溶体
超结构(super structure/lattice)类型: 有序化条件:异类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大于同类原 子间 有序化影响因素:温度、冷却速度和合金成分
5.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P56) (1)——(7)
CuAu有序固溶体的晶体结构
2.4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有关概念 1.离子晶体(ionic crystal) :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按
相分类:固溶体和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体——
中间相——
中间相可以用分子式来大致表示其组成。
合金相的性质由以下三个因素控制:
(1)电化学因素(电负性或化学亲和力因素)
电负性——
(2)原子尺寸因素 △r=(rA-rB)/rA 中间相。 △r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七章晶态固体材料中的界面

A相 相界 B相
第六节
相界面---2.半共格相界
与小角度晶界类似,错配区为界面上位错,如两种结构相同的 晶体,点阵参数或夹角有少量差异 a. 相界上只存在点阵参数差异在界面上引进刃型位错,使 位错在单位距离内造成的等于相界上点阵平移的相对差 值,松驰晶格中共格弹性畸变
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得到
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由基体,增强体和基体与增强体的界面组成。
复合材料的发展:
原始的复合材料:几千年前,砌墙的麻、泥土和草 20世纪50年代: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20世纪60年代:碳纤维、碳纤维增强树脂 现在:金属基、陶瓷基、C/C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
第七章 晶态固体材料的界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晶体表面 晶界结构 晶界的能量 晶界平衡偏析 晶界迁移 相界面 界面能与显微组织形貌
晶体材料中的界面可分为两种:同 相界面和异相界面。 同相界面是相同晶体结构及相同化 学成分的品粒之间的界面,它包括晶粒 界、孪晶界、畴界和堆垛层错等。 异相界面是具有不同晶体结构、化 学成分也可能不同的区域之间的紧密界 面。 相界:异相界面两侧的区域属于不 同相的界面。 表面:固体与气体之间的分界面。
(3)4个晶粒相遇于—林(晶粒角隅)。
二、复相组织中的第二相 1、晶粒内部的第二相
与基体完全不共格或完全共格,呈球状 与基体只有一个共有晶面,为减少界面能,第二相呈 园盘状或片状
2、晶界上的第二相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金属)

1、其内部结构包括四个层次:①原子结构;②结合键;③原子的排列方式;④显微组织。
2、结合键的定义:所谓结合键是指由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的方式和结合力的大小。
3、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物理键:氢键、分子间力4、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金刚石、单质硅、SiC、H2、O2、F2、碳-氢化合物。
5、共价晶体特点: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一般是绝缘体,其导电性能差。
6、离子键的特点:常温下,电绝缘体;在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无饱和性。
7、离子晶体的特点:离子键很强,故有高硬度、熔点,强度大,固体下不导电,熔融时才导电。
离子间发生相对位移,电平衡破坏,离子键破坏,脆性材料。
较高熔点(正、负离子间有很强的电的吸引力)8、金属键的定义: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互相作用而结合称为金属键。
9、金属键的特点:金属键无方向性,金属键无饱和性,具有高对称性。
10、金属键型晶体的特征:良好的延展性、良好的导电性、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导热性好、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自由电子可吸收可见光的能量)11、范德瓦尔斯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2、13、晶体的定义: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叫晶体。
14、非晶体在整体上是无序的;近程有序。
15、晶体的特征:(1)周期性(不论沿晶体的哪个方向看去,总是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出现相同的原子或原子集团。
这个距离称为周期)液体和气体都是非晶体。
(2)有固定的凝固点和熔点(3)各向异性(沿着晶体的不同方向所测得的性能通常是不同的: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弹性、强度、光学性质)。
1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7、a.根本区别:质点是否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b.晶体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明显熔点,只存在一个软化温度范围c.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呈各向同性(多晶体也呈各向同性,称“伪各向同性”)18、点代表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中心,也可是彼此等同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心,各点的周围环境相同。
材料科学基课件 之 合金的结构 二元系相图 三元系相图

性质,又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中间相的分类
正常价化合物(Valence Compoud):电负性控制,符 合原子价规律 电子化合物(Electron Compound):电子浓度控制,电 子浓度与晶体结构有关 尺寸因素化合物(Size-Factor Compound):间隙相, 间隙化合物,△r>41%结构简单, △r<41%,复杂结 构。 拓扑密堆相:全部或主要是四面体间隙的复杂结构。
3.1
合金相结构
为何工业上很少使用纯金属,而多使用合金? 纯金属性能有限。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他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 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如二元、 三元、多元合金)可以是纯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
合金相结构
相(phase) :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成分 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分开的组成部分。 合金相由固溶体和中间相两大类相组成。
正常价化合物
纤维锌矿(ZnS), 密排六方: AlN, γ-MnS, GaAs, GaSb, InSb, AlP。 NiAs: As组成密排六方,Ni在其间隙中。
2. 电子化合物
Hume(休姆):电子浓度和晶体结构有明确对应 关系。 电子浓度通常为21/14,21/13,21/12。
几种电子化合物的电子浓度与晶体结构 电子浓度=21/14=3/2 β体心立方 复杂立方 β-Mn结构 密排六方δ Cu5Ge, AgZn, Ag3Al, Cu5Sn 21/13 γ黄铜结 构 Cu5Zn8, Cu31Si8, Ni5Be21, Fe5Zn21 21/12 密排六 方结构 CuZn3 , Cu3Sn, Cu3Si, Ag3Sn, Au5Al3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总结PPT课件

6
第6页/共65页
立方晶系常见的晶面族为:
{100} : (100)、(010)、(001)
{110} : (110)、(101)、(011)、(110)、(101)、(011)
{111} : (111)、(111)、(111)、(111)
立方晶系常见的晶向为:
100 : [100]、[010]、[001]
31
第31页/共6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滑移变形的特点 :
⑴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临界分切应力! ⑵ 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⑶滑移时,晶体两部分的相对位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⑷ 滑移的同时伴随着晶体的转动。 (5) 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的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当外力在某一滑移系中的分切应力达到 一定临界值时,该滑移系方向首先发生 滑移,该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
小角度晶界 大角度晶界
共格 半共格 非共格
对称倾斜
不对称倾斜 扭转
29
第29页/共65页
晶界特性
1) 晶界能量高,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
易于原子扩散,故新相易于在晶界处形核 杂质原子易于在晶界富集,导致晶界熔点低于晶内,加
热时晶界先熔化, 过热 晶界原子扩散速度高于晶内,且晶内腐蚀比晶内也快
2) 晶界原子排列不规则,且存在较多的缺陷,如空位和位错等
三种常见晶格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体心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 密排六方晶格
密排面 {110} {111} 六方底面
数量 6 4 1
密排方向 <111> <110>
底面对角线
chapter-3-1(材料科学基础)

• 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结构和性质的均匀组成 部分。 • 大多数合金的组元在液态下能相互溶解,成为均匀的液体, 因此只具有一个液相。 • 在凝固以后,由于各组元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在固态合金中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相结构。 • 根据合金中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合金中的相基本上可 以分为两类: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体:solid solution 置换式: 间隙式:
硬度和强度低,但塑性和韧性好。 奥氏体 (A: austenite): 碳溶解在-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铁是面心立 方结构,碳在-铁中的溶解度比在-铁中大,C%2.11%(1148℃) 塑性和可锻性好。 渗碳体(cementite):铁和碳以稳定化合物形态Fe3C出现的碳化铁,含 碳量为6.67%,晶体结构很复杂。熔点高,硬度高,塑性和冲击韧性 几乎为零,脆性极大。
(2)
(3)
(4)
马氏体 (Martensite):钢和铁从高温奥氏体状态急冷 (淬火),得到碳在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 体。马氏体和奥氏体具有同样的化学成分。在马氏体转 变过程中,只发生铁的晶格重构,由面心立方晶格变成 体心立方晶格。马氏体是非平衡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 和强度。
(5) 珠光体 (P: pearlitic) 铁素体和渗碳体二者组成的机械 混合物; (6) 莱氏体(Le):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机械混 合物);
补充:
吸热合金Ni-Cu 放热合金Pd-Ag 通过测定Ni和Pd在形成合金前后的d带空穴数,可以推测 这两种合金不同的结构方式:前者以Ni-Ni和Cu-Cu为主,Ni 的d带空穴数没明显变化;后者以Pd-Ag为主,Pd的d带空穴 数有很大变化。 电子化合物一般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并有导电性
Interstitial compound C 间隙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正常价化合物
4)CaF2(AB2)型: AB2型:A离子作面心立方紧密堆积,负离 子填入全部四面体空隙中, A离子配位数为8, B离子配位数为4; A离子占据晶胞8个顶点和 6个面心的位置, B离子占据面心立方晶胞内8 个明四 )面体空隙中,AuAl2、PtSn2等。(模型说 A2B型:属反CaF2型,B离子占据晶胞8个 顶点和6个面心的位置, A离子占据面心立方 晶Mg胞2S内n8、个M四g面2P体b。空隙(中模,型M说g明2S)i、Mg2Ge、
第四节
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 结构
一、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
1、概念:金属间化合物是合金。构成合金的各 组元间可发生化学互相作用,形成晶体结构不 同于组元元素的新相,它们的单相区均位于相 图的中间部位,所以统称中间相。由于它们都 具有金属性,又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2、化学键: 混合键:金属键+其他结合键(离子键,共价 键,分子键)
(2)结构特点:属于四面体紧密堆积, 形成四面体空隙的密排结构,原子配位 数为12、14、15、16。
4、拓扑密堆相
(3)类型 1)拉弗氏相(laves)
MgCu2型:属于面心立方结构, MgCu2 AgBe2 、TiBe2、 NaAu2 、 LaMg2等。
MgZn2型:属于简单六方结构, MgZn2 CaMg2 、ZrRe2、 TaFe2等。
■ AB2型:面心立方结构—TiH2、 ThH2、ZrH2等,具有CaF2型结构。
(模型说明)
■ A4B型:面心立方结构—Fe4N、 Mn4N、Nb4C等。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
(2)间隙化合物 1)概念:由过渡金属和碳原子组成
的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相。如: Fe+C 、Cr+C 、Mn+C 、W+C、 Mo+C等;其中金属原子占据正常质点 位置,C占据间隙位置。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
■Fe3W3C型:属于立方晶系,属于 复杂间隙相,晶胞中有48个Fe原子、 48个W原子和16个C子;( Ni Fe)3(W Mn)3C由Fe3W3C置换而来的。
■还有Cr7C3,Fe4W2C等类型。
4、拓扑密堆相
(1)概念:合金是由二种大小不同的原 子堆积成具有高致密度和高配位数的晶 体结构的中间相,称为拓扑密堆相。
MgSe、 MnSe、SnTe、PbTe 如 MgSe结构中,以Se离子作面心立方紧 密堆积,Mg离子填入堆积所形成全部的八面 体空隙中。(对称性、质点坐标、配位数等)
1、正常价化合物
2)β-ZnS型:结构与β-ZnS型相同, 属于面心立方格子,以负离子作面心立 方紧密堆积,正离子填入1/2的四面体 空隙中。 正离子的配位数为4,以负离 子的配位数为4。(模型说明)
一、金属间化合物的概念
3、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 (1)它对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
性和脆性有重要的影响。 (2)具有独特的性能:电学、磁学、光
学、声学、电子发射、催化等性能。
二、金属间化合物的类型
正常价化合物 电子浓度化合物 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化合物 拓扑密堆相
1、正常价化合物
(1)概念:
按照化学上的原子价规律所形成的化合物, 称为正常价化合物。即符合定比定律和倍比 定律的化合物,称为正常价化合物。
一般是金属与电负性较强IVA、VA、VIA 族元素组成的。
金属+ IVA,金属+ VA,金属+ VIA
1、正常价化合物
(2)结构类型
1)NaCl型: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与 NaCl晶胞相同,属于面心立方晶胞,也属面 心立方格子。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
2)类型: ■M3C 型:Fe3C,属于复杂间隙相,正 交晶系,晶胞含有4个C和12个铁原子; (Fe Cr Mn)3C是由Fe3C置换而来的。 ■M23C6型: Cr23C6属于复杂间隙相, 立方晶系,晶胞中有92个Cr和24个C; (CrFeMoW)23C6是由Cr23C6置换而来的。
2、电子化合物
(1)概念:由IB族的贵金属与ⅡB、ⅢA、 ⅣA族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其电子浓度决定化 合物的晶体结构,所以称为电子化合物。(说 明)
如:CuZn、CuAl、CuSn等。 电子浓度=e/a=合金中各组元的价电子总 数/各组元原子总数={A(100-X)+BX}/100 各组元原子总数为100,溶质原子数为X,溶剂 原子数为(100-X)、溶质原子价为B,溶剂原 子价为A。(例CuZn计算,公式重写)
2、电子化合物
■少数合金形成复杂立方的β-Mn的结构 如:Cu5Si、Ag3Al。 2)电子浓度=21/13时:形成具有复杂 立方γ-黄铜结构,其共有52个原子,其中有 20个铜原子和32个锌原子;结构是由27个体 心立方晶胞组成的一个大立方晶胞。图2-60 3)电子浓度=21/12时:形成密排六方 结构。如:CuZn3、CuCd3、Cu3Sn、CU3Si、 AgZn3.。
2、电子化合物
(2)特点:电子浓度相同的金属间化合物,/14=3/2时: ■当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近时,形成密排
六方结构。如:Cu3Ga、Ag5Sn等 ■当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差较大时,形成
体心立方结构。 β –CuZn、β-Cu3Al 、βCu5Sn、FeAl等。
3)类型: ■ AB型:面心立方结构—CaC、ZrC、 TiC、VC、VN、CrN、TiN等;体心立方 结构—TaH、NbH等;简单立方结构— WC、MoN等。(说明堆积情况) ■ A2B型:面心立方结构—Ti2H、 Zr2H、Fe2N、V2N、W2C、V2C。具有反 CaF2型结构。(模型说明)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
(1)间隙相 1)概念:由过渡金属A与半径小的
非金属B组成的(B是C、H、N等),金 属原子占据正常质点位置,非金属原子 占据间隙位置。
2)特点:A与B之间电负性差值较 大;△γ= γA-γB/γA≥41%;晶胞中A 与B比例是一定的。
3、受原子尺寸因素控制的金属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