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课件(中国地质大学) 2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讲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

可见,微量元素在某相中的化学位越低,它的含量就会越高,就 像是水往低处流一样的道理
5.微量元素在岩石与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常用岩石中所有矿物 的分配系数与岩石中各矿物含量的乘 积之和一表达。
n
Di KDi Wj ji
即 n:含量微量元素i的矿物数 Wj:第j种矿物的质量百分数 KDi: 第j种矿物对微量元素的简单分配系数
方法是:测定待研究地质体中共生矿物对中某微量元 素的含量,算出该元素在矿物对的分 配系数,利用以上 关系式即可计算出矿物结晶温度。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地 球 化 学
第14页/共39页
样品号 1
温度(℃) 1160
橄榄石Ni 1555
单斜辉石Ni 255
2
实验测定法:用化学试剂合成与天然岩浆成分相似的玻璃物质, 实验使一种矿物与 之达到微量元素的分配平衡,然后测定元素在两 相中的浓度,计算得 到分配系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第9页/共39页
地 球 化 学
7.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体系组分的影响—岩浆岩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不同硅酸盐熔体共存时微量元素分配情况明 显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地 球 化 学
第5页/共39页
二、微量元素在共存相中的分配
在一定的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中,一切自然作用体系均趋向于平衡。 当达到平衡时,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体系中 的浓度
很高
极低
独立 矿物
能形成独立矿物
不能形成独立矿物,但在平衡共存的矿物之间(或液相- 固相之间)进行分配
5.微量元素在岩石与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常用岩石中所有矿物 的分配系数与岩石中各矿物含量的乘 积之和一表达。
n
Di KDi Wj ji
即 n:含量微量元素i的矿物数 Wj:第j种矿物的质量百分数 KDi: 第j种矿物对微量元素的简单分配系数
方法是:测定待研究地质体中共生矿物对中某微量元 素的含量,算出该元素在矿物对的分 配系数,利用以上 关系式即可计算出矿物结晶温度。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地 球 化 学
第14页/共39页
样品号 1
温度(℃) 1160
橄榄石Ni 1555
单斜辉石Ni 255
2
实验测定法:用化学试剂合成与天然岩浆成分相似的玻璃物质, 实验使一种矿物与 之达到微量元素的分配平衡,然后测定元素在两 相中的浓度,计算得 到分配系数。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第9页/共39页
地 球 化 学
7.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体系组分的影响—岩浆岩化学成分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硅酸盐熔体的结构,不同硅酸盐熔体共存时微量元素分配情况明 显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制作,2019年7月30日更新
地 球 化 学
第5页/共39页
二、微量元素在共存相中的分配
在一定的环境(物理化学条件)中,一切自然作用体系均趋向于平衡。 当达到平衡时,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体系中 的浓度
很高
极低
独立 矿物
能形成独立矿物
不能形成独立矿物,但在平衡共存的矿物之间(或液相- 固相之间)进行分配
4-微量元素地球化学-2

V, Ti
Zr, Hf
Ba, Rb
Sr
REE
Y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岩浆岩形成机制判别 Treuil和Joron(1973,1975)利用REE和其它微量元素在部 分熔融和分异结晶过程中分配行为的差别,创制了岩浆 岩形成机制判别图解法: 划分“超亲岩浆元素”(H)和“亲岩浆元素”(M) H—总分配系数小到相对于0.2-0.5可忽略不计. M—总分配系数小到相对于1可忽略不计.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各构造环境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
洋中脊玄武岩 板内玄武岩
火山弧玄武岩
过渡型玄武岩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31 31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32 32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33 33
??
20 20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花岗岩类成因 花岗岩类可划分为I、S、M、A型等成因类型,不同成 因类型的花岗岩具有相应的REE配分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21 21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Pither,1983,花岗岩的类型与构造环境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22 22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K=K2O×10000×0.83013/250
Ti=TiO2×10000×0.5995/1300
P=P2O5×10000×0.43646/95
这里K2O、TiO2、P2O5单位均为重量百分数
6 6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5.微量元素的示踪意义
(3)应用时须注意的事项 1. 注明所引用的文献,这是对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的基本 要求; 2. 在作图解时,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元素数据,减少部 分元素进行作图,但各元素的相对顺序应相持不变; 3. 涉及到主量元素,是氧化物形式or是单元素形式,确 认是否需要进行换算,如将主量元素的氧化物含量换 算成单元素的 ppm 形式。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介绍课件

岩石矿物分析:通过分析岩石和矿物的组成和性质, 了解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富集情况。
地球化学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地球内部的物理和化 学过程,研究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机制。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微量元素的同位素 组成,了解微量元素的来源和演化过程。
遥感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遥感技术,研究地球表面 的微量元素分布和变化规律。
01
元素,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
土壤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微量
02
元素,了解土壤的肥力、污染状况和生态状况。
水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水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03
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水质状况和生态状况。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微量 04 元素,了解生物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和生态状
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2
岩石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岩石中微
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岩石类型、
形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3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壤中微
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4
水体中微量元素
05
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生物体
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生物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意义
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通过研究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 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规律。
矿产资源勘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发现和勘 探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环境污染监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监测环境污 染,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命起源与演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 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新的视角。
微量元素是指在地球化学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如铁、铜、锌、锰等。
地球化学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地球内部的物理和化 学过程,研究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机制。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微量元素的同位素 组成,了解微量元素的来源和演化过程。
遥感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遥感技术,研究地球表面 的微量元素分布和变化规律。
01
元素,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过程。
土壤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微量
02
元素,了解土壤的肥力、污染状况和生态状况。
水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水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03
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水质状况和生态状况。
生物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微量 04 元素,了解生物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和生态状
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2
岩石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岩石中微
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岩石类型、
形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3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壤中微
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04
水体中微量元素
05
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生物体
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受到生物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意义
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通过研究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 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规律。
矿产资源勘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发现和勘 探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环境污染监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监测环境污 染,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命起源与演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 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新的视角。
微量元素是指在地球化学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如铁、铜、锌、锰等。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有很低成分比例的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微量元素在岩石矿物中的分布
正是这种状态。如玄武岩中的镍橄榄石,其中的(Mg,Fe)2SiO4为溶剂,而
Ni2SiO4就是溶质。对于Ni2SiO4而言,这种橄榄石就是一种稀溶液。在稀溶
液中,溶质和溶质间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制约
着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亨利定律和拉乌尔定律就是用来描述这种性质的。
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是稀溶液所遵循的另一规律,它是基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
发性溶质后溶剂活度降低而得出的。其表述为“稀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等于
纯溶剂的活度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即为
其中,aoj为纯溶剂的活度,Xj为溶剂的摩尔数, aj为溶液中溶剂的活度。
溶剂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
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ratio),优先进入晶体。 如在碱性长石中Ba2+ (1.44 Å) 或Sr2+ (1.21 Å) 替代K+
(1.46 Å)时,需要有一个Al3+ 替代 Si4+来维持电价平衡。
主要的微量元素代替
橄榄石中Ni替代Fe2+和Mg2+ 。
尖晶石和磁铁矿中Cr和V 替代Fe3+ 。
斜长石中 Sr 替代 Ca 。
Nb,Ta,Zr,Hf等),稀土元素(La,Ce,Nd等),过渡族元素(Fe
,Co,Ni,Cu,Zn等)。
c.按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分类:当固相(结晶相)和液相(熔体相,流体
相)共存时,若微量元素易进入固相,称为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反之,若微量元素易进入液相,称为不相容元素(
正是这种状态。如玄武岩中的镍橄榄石,其中的(Mg,Fe)2SiO4为溶剂,而
Ni2SiO4就是溶质。对于Ni2SiO4而言,这种橄榄石就是一种稀溶液。在稀溶
液中,溶质和溶质间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制约
着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亨利定律和拉乌尔定律就是用来描述这种性质的。
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是稀溶液所遵循的另一规律,它是基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
发性溶质后溶剂活度降低而得出的。其表述为“稀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等于
纯溶剂的活度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即为
其中,aoj为纯溶剂的活度,Xj为溶剂的摩尔数, aj为溶液中溶剂的活度。
溶剂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
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ratio),优先进入晶体。 如在碱性长石中Ba2+ (1.44 Å) 或Sr2+ (1.21 Å) 替代K+
(1.46 Å)时,需要有一个Al3+ 替代 Si4+来维持电价平衡。
主要的微量元素代替
橄榄石中Ni替代Fe2+和Mg2+ 。
尖晶石和磁铁矿中Cr和V 替代Fe3+ 。
斜长石中 Sr 替代 Ca 。
Nb,Ta,Zr,Hf等),稀土元素(La,Ce,Nd等),过渡族元素(Fe
,Co,Ni,Cu,Zn等)。
c.按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分类:当固相(结晶相)和液相(熔体相,流体
相)共存时,若微量元素易进入固相,称为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反之,若微量元素易进入液相,称为不相容元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模板.ppt

1.1 微量元素的定义
❖ Gast(1968)不作为体系中任何相的组分存在的元素
❖ 伯恩斯(晶体场理论的矿物学应用)只要某元素在体系中的 含量低到可以用稀溶液定律来描述其行为,即可称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K:花岗岩中常量元素,超基性岩中微量元素 Ni:地壳岩石中微量元素,陨石中常量元素 Li,B:伟晶岩中常量元素
K或D1,倾向于富集在熔体相 0.2
▪ 相容元素(compatible) :
K或D 1,倾向于富集在结晶相 Ni、Cr、Co
12 34 56 离子电价
1.4 支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物理化学定律
1.4a Goldschmidt三定律
Goldschmidt定律一
两个离子,如果他们具有相同的电价和离子半径,则易于交 换,并以与他们在整个体系中相同的比例进入固熔体
正因为如此,许多微量元素,会以类质同像替代的方式,和与各自电价
和离子半径相近的常量元素(主元素)一起进入固体相。例如:
Sr、Eu
→ Ca
Rb、Pb、Ba → K
Ni
→ Mg
Goldschmidt定律二
两个离子,如果他们具有相同的电价,和相似的离子半径, 则较小的离子倾向于进入固体相
Mg2+ 比Fe2+ 的离子半径小,因此,在橄榄石与熔体的平衡体系 中,橄榄石中Mg的含量高于熔体 Nb, Ta Zr, Hf
▪ 独立矿物
U、Hf → ZrSiO4
▪ 类质同像替代 !!!!!
Sr、Eu → Ca Pb、Ba → K
▪ 晶格缺陷
▪ 吸附(如胶体)
1.3 微量元素分类
❖ 基本的化学分类 ❖ Goldschmidt分类 ❖ 一般的地球化学分类 ❖ 常用分类 ❖ 对元素分类的说明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教学课件PPT

微量元素可作为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示踪剂,在 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基本理论问题—天体、地 球、生命、人类和元素的起源及演化,为人类提供 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 用。
第五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 “见微而知著”: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之 “微” — 微量元素,来认识天体、地球中各种 地质-地球化学作用之“著” 。
§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
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1.微量元素
a. 地球化学体系中丰度低于0.1%的元素.统称为微(痕)量元素。 b. Gast(1968): 不作为体系中任何相的主要组分(化学计量)存在的元 素。 c. 元素在所研究的地球化学体系中的浓度低到可以近似服从稀溶液 定律(亨利定律)的范围. d. 199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出版的教材中提出微量元素地 球化学概念的严格定义应是:只要元素在所研究客体(地质体、岩 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 该元素可称为微量元素。
三、能斯特定律及分配系数
1.能斯特定律
能斯特(Nernst)定律是描述微量组分在两共存相中分配达平衡 时的行为特征。
地球化学过程元素演化的实质是元素在相互共存相(液固,固-固)间的分配。元素在共存相间的分配决定于元素及 矿物的晶体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条件。 常量元素 能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其在各相间分配受相律 (f=K-φ+2)控制,遵循化学计量法则。 微量元素 在固熔体、熔体和溶液中的分配不受相律和化学计 量的限制,而服从稀溶液定律(亨利定律),即当分配达到平 衡时元素在各相间的化学势相等,即( = ) 。
微量元素的特点:
在体系中含量低( 0.1%),通常不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 其行为服从稀溶液定律和分配定律。在不同条件下演化规律基 本一致,可以指示物质的来源和地质体的成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微量元素的测定技术及数据分析PPT学习教案

第29页/共48页
ICP-AES
第30页/共48页
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
采用CID阵列检测器,可同时检测 165~800nm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全部谱 线;
中阶梯光栅分光系统,仪器结构紧凑, 体积大大缩小;
兼具多道型和扫描型特点;CID:电 荷注入式检测器(charge injection detector), 28×28mm半导体芯片上,26 万个感光点点阵( 每个相当于一个光电 倍增管).
100
Eu
10
1
Ce Nd Sm Gd Dy Er Yb
La Pr
Eu Tb Ho Tm Lu
微量元素比常量元素变化更灵敏
1. 矿物相中常量元素变化受矿物化学计量式 的制约;微量元素不受化学计量式制约。
2. 常量元素通常会受到所在体系的缓冲作用, 当体系成分改变时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小, 但微量元素会发生成倍变化(WHY?)。
1.1. 微量元素定义
1. 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 学计量式的组分,在岩石中 含量通常是ppm(10-6)及 ppb(10-9)级;
2. 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
特性;
第6页/共48页
Henry定律
ai=Kbi
分配达平衡时微量元素i在各相 间的化学势相等,其活度(ai
)正比于其摩尔浓度 (bi)
La Pr
Eu Tb Ho Tm Lu
New crustal Intracrustal additions Differen-
tiation
Upper crust Lower crust
Rock/Chondrite
1
Ce Nd Sm Gd Dy Er Yb
La Pr
Eu Tb Ho Tm Lu
ICP-AES
第30页/共48页
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
采用CID阵列检测器,可同时检测 165~800nm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全部谱 线;
中阶梯光栅分光系统,仪器结构紧凑, 体积大大缩小;
兼具多道型和扫描型特点;CID:电 荷注入式检测器(charge injection detector), 28×28mm半导体芯片上,26 万个感光点点阵( 每个相当于一个光电 倍增管).
100
Eu
10
1
Ce Nd Sm Gd Dy Er Yb
La Pr
Eu Tb Ho Tm Lu
微量元素比常量元素变化更灵敏
1. 矿物相中常量元素变化受矿物化学计量式 的制约;微量元素不受化学计量式制约。
2. 常量元素通常会受到所在体系的缓冲作用, 当体系成分改变时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小, 但微量元素会发生成倍变化(WHY?)。
1.1. 微量元素定义
1. 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 学计量式的组分,在岩石中 含量通常是ppm(10-6)及 ppb(10-9)级;
2. 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
特性;
第6页/共48页
Henry定律
ai=Kbi
分配达平衡时微量元素i在各相 间的化学势相等,其活度(ai
)正比于其摩尔浓度 (bi)
La Pr
Eu Tb Ho Tm Lu
New crustal Intracrustal additions Differen-
tiation
Upper crust Lower crust
Rock/Chondrite
1
Ce Nd Sm Gd Dy Er Yb
La Pr
Eu Tb Ho Tm Lu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4微量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布与分配幻灯片

Bougault & Hekinian 1974 Villemant et al. 1981 Nikogosian & Sobolev 1997 Villemant et al. 1981 Villemant et al. 1981 McKenzie & O'Nions 1991 Paster et al. 1974 McKenzie & O'Nions 1991 McKenzie & O'Nions 1991 McKenzie & O'Nions 1991 McKenzie & O'Nions 1991 Nikogosian & Sobolev 1997 McKenzie & O'Nions 1991 Frey 1969 Nikogosian & Sobolev 1997 Frey 1969 Villemant et al. 1981 Villemant et al. 1981 Kloeck & Palme 1988
Experimental
6.6
Experimental
0.007
Experimental
0.73
Experimental
1.85
Experimental
3.1
Experimental
12.2
Phenocrysts-Matrix
0.86 0.04 0.009 0.06 0.03 0.0004 0.01 0.0008 0.0013 0.0016 0.0015 0.007 0.0016 0.009 0.021 0.018 0.04 0.03 0.7
Mineral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Experimental
6.6
Experimental
0.007
Experimental
0.73
Experimental
1.85
Experimental
3.1
Experimental
12.2
Phenocrysts-Matrix
0.86 0.04 0.009 0.06 0.03 0.0004 0.01 0.0008 0.0013 0.0016 0.0015 0.007 0.0016 0.009 0.021 0.018 0.04 0.03 0.7
Mineral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Oliv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87
Rf Db Sg Bh Hs Mt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Lanthanides Actinides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Geochemical reservoir 地球化学储库
For example: Core Bulk silicate earth/硅酸岩地球
– Depleted mantle/亏损地幔 – Bulk continental crust (CC)/大陆总地壳 – Oceanic crust/大洋壳
19 20
IVB
22
VB
23
VIB VIIB
24 25 26
VIIIB
27 28
IB
29
IIB
30
Al
31 49
Si
32 33 50 51
P
34 52
S
Cl Ar Kr
54 53
K
Ca Sc
38 39
Ti
40
V
41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42 43 44 45 46 47 48
2.
3.
2. 微量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 理论及其分类
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 2.2 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2.3 稀土元素
2.4 大离子亲石元素vs高场强元素
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
Geochemical reservoir/地球化学储库 Partition coefficient/分配系数 Incompatible element/不相容元素 Compatible element/相容元素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Geochemistry really is for everyone!” By Fersman (1958)
2. 微量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 理论及其分类
复习: 微量元素
1.
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学计量式的 组分; 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特性; 近似服从稀溶液定律(Henry定律) (ai=Kbi)
37
5 6 7
Rb Sr
55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Sn Sb Te
82 83 84 85
I
Xe
86
Cs Ba Fr Ra
57 88
56
Hf
104
Ta W Re Os Ir
105 106 107 108 109
IA
1
IIA
Atmophile Lithophile
Siderophile Artificial
IIIA
IVA
VA
VIA VIIA VIIIA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3
H Li
4
He
5 6 7 8 9 10
2 3 4
Be
12
Chalcophile
IIIB
21
B
13
C
14
N
15
O
16 17
F
35
Ne
18 36
11
Na Mg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Systematics of the Periodic Table: IP and electronegativity
Pauling Electronegativity
First Ionization Potential (eV)
硅酸盐流体
亲石元素
亲铜/硫元素 亲铁元素
硫化物流体 金属流体
Geochemical Affinity and Electronic Chemistry
What makes an element siderophile or lithophile? Notably, the Goldschmidt categories are well-grouped in the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问题
元素在不同地球化学储库形成过程中具 有什么样的地球化学行为? 控制不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差异的因素 是什么?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
Geochemical Affinity
• In 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Goldschmidt, elements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how they partition between coexisting silicate liquid, sulfide liquid, metallic liquid, and gas phase…defined by examining ore smelting slags and meteorites
第一电离能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 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第一电离能 。 电负性 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一种相对标度, 又称负电性。元素的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倾向 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强。电负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有多种,每一种方法的电负性数值都不同,比较有 代表性的有3种:① L.C.鲍林提出的标度。根据热 化学数据和分子的键能,指定氟的电负性为3.98, 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②R.S.密立根从电离 势和电子亲合能计算的绝对电负性。③A.L.阿莱提 出的建立在核和成键原子的电子静电作用基础上的 电负性。利用电负性值时,必须是同一套数值进行 比较。
• Melting a chondrite gives 3 immiscible liquids plus vapor:
气相
亲气元素
H, He, N, Noble gases Alkalis, Alkaline Earths, Halogens, B, O, Al, Si, Sc, Ti, V, Cr, Mn, Y, Zr, Nb, Lanthanides, Hf, Ta, Th, U Cu, Zn, Ga, Ag, Cd, In, Hg, Tl, As, S, Sb, Se, Pb, Bi, Te Fe, Co, Ni, Ru, Rh, Pd, Os, Ir, Pt, Mo, Re, Au, C, P, Ge, Sn
Middle ocean ridge basalt (MORB)/洋中脊玄武岩 Island arc basalt (IAB)/岛弧玄武岩 Hotspot basalt/热点玄武岩
……
地球化学储库的形成
i i
1.
2.
地球化学演化过程的实质是元素在不 同地球化学储库形成过程中的各共存 相(液相-固相、固相-固相)(或者) 之间的分配过程. 一切自然过程均趋向于局部平衡,元 素在平衡条件下,在各共存相之间的 分配取决于元素及矿物的晶体化学性 质及物理化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