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二)
医学资料-古方益气聪明汤今用医案

古方益气聪明汤等今用医案1.800年奇方益气聪明汤2.老中医王圣尉关于益气聪明汤的笔记3.彭坚教授益气聪明汤验案2则4.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耳鸣病案分析5.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体会6.詹文涛教授应用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经验7.詹文涛教授中医药治疗脑梗塞及其后遗症经验总结8.郭秀琴教授运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痴呆症的经验9.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10.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 脾肾两虚型) 临床研究11.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颈椎病25例12.益气聪明汤治疗低颅压综合征2例13.益气聪明汤临证验案举隅14.益气聪明汤治疗耳鸣50例15.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耳聋68例疗效观察16.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0例临床观察17.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湿困18.论益气升阳举陷与益精升阴敛聚治法19.干祖望等治脑鸣耳鸣医案20.益气聪明汤与补中益气汤的区别21.周仲瑛哮喘临证医案心法22.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补中益气汤23.800年奇方益气聪明汤我国五千多年的中医传承下来,总共只有七大门派,一般人都知道伤寒派的创派祖师是张仲景,千金派的是孙思邈,而温补派(又称补土派)的祖师则是与张、孙齐名的李东垣(1180~1251年)。
李东垣的温补派吸收发扬了《内经》的理论,认为人类疾病均与脾胃有关,“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其治病绝活就是补中益气,补中就是补脾胃。
李东垣的传世名方有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
其中益气聪明汤就是专治耳鸣耳聋的中医奇方,相传,“此方一出,举国无耳鸣耳聋之患”。
李东垣指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
就是说:人体五脏之气汇集在脾胃,靠脾胃来主导升降,肝肾来疏泄。
当人体的脾胃、肝肾功能不平衡,清阳不升,浊气上扰,疏泄不利,就会瘀阻宗脉造成耳神经受损,就会产生耳鸣耳聋的症状。
因此调理好脾胃、肝肾,益气升阳,扶正纠偏,恢复脏腑功能的平衡,才是治好耳鸣耳聋不复发的根本。
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十)

诊 : 咳 嗽 , 低 烧 , 呼 吸及 打 喷 嚏 时 . 侧 胸 不 无 深 左 痛 , 时 头晕 、 有 出汗 , 食 尚可 , 饮 大便 正 常 , 尿深 黄 ( 与服 利福 平有 关 ) 舌苔 淡黄 腻 , , 脉细 弦数 。
辨证 : 虚感 染 菌毒 , 阴不 足 , 体 肺 肺气 不 利 , 津
案 2 玉 屏 风 散 、生 脉 散 加 味 合 并 糯 稻 根 超 9
微 颗 粒 治 疗 顽 固性 汗 症 案
黄 某某 ,男 ,8岁 ,0 1年 3月 2 t 诊 。患 5 21 1E初
p w e ;Jn h e o t n o d r is a d c ci o
但抗 结核 治疗 仍需 继续 , 者有 意求诊 于 中医 刻 患
案 2 葶 苈 泻 肺 汤 、 白 散 、 子 养 亲 汤 化 8 泻 三 裁 配 合 西 药 治 疗 肺 结 核 并 胸 腔 积 液 案
熊某 , ,0岁 ,0 0年 4月 1 就诊 。患者 男 2 21 11 3
2 1 年 9月 第 3 卷 第 9期 01 l
S p.201 Vo.31 e I 1 No 9 .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o r a f TCM i.o n n Un v f Hu a 4 9
・
名 医撷 华 ・
古方今用 验案存 真 ( ) 十
缓 。仍守 原 方继 进 1 4剂 , 天 1剂 , 服 2次 , 每 煎 继
服 西药 。 21 0 0年 5月 9日三诊 : 患者 自服 药 以来 . 果 效
能 A 、S A T 2项 转 氨 酶 指 标 高 出 正 常 值 ,血 象 WB C略低 于正 常 值 ,肾功 能及 其他 项 目均 正 常 ,
古方今用验案4则

男 , 2岁 , 9 8年 1月 2 7 19 2日初 诊 。 肺心 病 1 患 O余
年, 3 近 d因外 感症 状 加重 。 诊见 喘 憋较 重 , 不能 平
卧, 咳嗽 , 咳黄 痰 , 慌 , 心 腰酸 膝软 , 下 肢水 肿 。 双 查
体 : 坐位 , 中哮 鸣有 声 , 端 喉 口唇 紫绀 , 肺 呼 吸音 双 粗 , 闻及 大 量 干 、 性 罗 音 , 率 9 可 湿 心 2次/ n, mi 律
维普资讯
94 8
陕西 中医 2 0 0 2年 第 2 卷 第 1 3 O期 逆 平 喘之 功 效 。药 切 病机 , 可收 桴鼓 之效 。 故 体 会 桂 枝 茯 苓 丸 出 自《 匮 要 略 》 由桂 金 ,
水 ” 同样 , 饮 内停 , 能致 瘀 。 当瘀 水 同治 。 , 水 亦 故 方 中桂 枝 、 苓 、 仁 、 香 通 阳利 水 , 血 化 瘀 ; 茯 桃 降 活 杏
3g 沉香 6 0, g补 肺益 肾 , 纳气 平 喘 。 行 6剂 , 再 患者
古 方 今 用 验 案 4则
陕西 省 蓝 田县 医 院( 1 5 0 荣 军 海 7 00 )
陕西 中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 1 0 ) 袁 志敏 7 0 0 陕西 铜川 市 中医 医院 ( 2 0 0 赵 晓丽 77 0 ) 1 五 苓 散 治 发 热 、 泻 吐 李 某 , , 6岁 , 男 3
热 凉血 , 血 祛瘀 ; 芍“ 水 气 , 恶 血”《 活 白 去 散 ( 别
录 》 。 主 旨在 于 活血 化 瘀 , ) 其 祛痰 利水 。笔者 在 中 医学 “ 病 同治 ” “ 异 、 同病 异 治 ” 论 的启 示 下 , 以 理 借 治 疗 肺 栓 塞 、 腔积 液 、 心 病 等 呼 吸 系统 疾 病 , 胸 肺 是基 于 其 均 存 在 “ 血 ” “ 湿 ” 一 重 要 病 机 瘀 与 痰 这 的, 而桂 枝 茯 苓 丸则 是 治疗 “ 水 同病 ” 瘀 的有 效 方 剂。 以该 方为 主 , 随证 加减 , 之 法与 理合 , 可取 使 则
24历代古方验案按:附论第二章驻颜美容方治

24历代古方验案按:附论第二章驻颜美容方治历代古方验案按:附论第二章驻颜美容方治●附论第二章驻颜美容方治经云“阳明之脉上荣于面”,盖胃为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人身之气血,赖此以资生焉。
故云“冲为血海,附丽阳明”胃主承纳,脾主消磨,一脏一腑,相互为用。
脾胃之所以腐熟水谷,全赖肾中元阳之蒸腾。
可见容颜淖泽,容光焕发,必须脾胃强健,气血充沛,得以上荣于面,然脾胃生化有资,实赖元阳之温煦焉。
以故駐颜美容之本,全在培补脾肾,资生气血。
所谓“正本清源”“滋苗灌根”其理一也。
沉香散元·许国桢《御药院方》沉香麝香各一钱细辛半两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二钱半石膏四两寒水石二两上为细末【主治】偕齿莹净。
常使齿药玉池散元·许国桢《御药院方》升麻去土蒿本去土甘松去土菵草香白芷川芎已上各一两华细辛去苗叶并土,秤二两生干地黄焙干,二两地骨皮拣净,秤一两皂角刮去皮,烧存性,秤三两麝香一钱,拣去毛皮,另研细青盐二两上件为细末,入另研者一处,再研匀细,每日早晚偕牙,如常使用。
【主治】治牙齿垢腻,不净洁。
白牙药真珠散元·许国桢《御药院方》真珠一钱半白檀三钱石膏二两乌鱼骨半两白石英半两浮石半两朱砂香白芷川芎川升麻各二钱半上件为细末,每用少许,以指蘸药擦牙,合口良久,吐津,后用温水漱口。
白牙药元·许国桢《御药院方》零陵香香白芷青盐升麻个半两细辛二钱麝香另研,半钱砂锅细末石膏细末各一两上除砂锅、石膏、麝香三味外,同为细末,入砂锅等三味同研匀,每日早晨,以指蘸药擦牙,后用温水漱口。
发鬢秃落生发膏元·许国桢《御药院方》莽草一两防风升麻白芷各二两荠尼二两蜣螂四个驴髻膏豹膏马髻膏熊膏猪膏上一十一味,诸膏成煎各半升,合煎诸药,沸则下停,冷复上火,三五沸止,滤去滓,傅头择当用之。
凌阳子木香丸元·许国桢《御药院方》山茱萸一两,不去核莲花蕊一两破故纸五两白茯苓二两木香二两胡桃仁半斤,微去油,烂研菟丝子五两,酒浸三宿,焙干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酒送下,空心,每日一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3.08.23
•【文号】国中医药科技函〔2023〕159号
•【施行日期】2023.08.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的通知
国中医药科技函〔2023〕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进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研发和简化注册审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现予以发布。
附件:1.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
2.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藏医药
3.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蒙医药
4.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维医药
5.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傣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8月23日。
古方今用验案存真(三)

古方今用验案存真(三)
陈大舜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30)007
【摘要】@@ 案7 圣愈汤合二至丸与犀角地黄汤合二至丸治疗衄血案rn魏某某,女,52岁,2007年4月23日就诊.牙龈渗血、鼻腔出血、皮下紫癜1年余,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并伴有胸口发冷,足冷,肢麻,乏力,口干,口唇紫斑,纳可,大便可,尿黄,舌苔薄腻质红,脉细缓.曾3次在某省级医院作血液检查,血小板(PLT)在(20~25)×109/L之间,严重下降.并于2007年3月20日进行骨髓细胞检查:骨髓增生尚活跃,巨核细胞全片有63个左右,分类25个,见5个产板巨核,血小板散在分布较稀,粒细胞系统占63.5%,红细胞系统占17%,粒系以分叶核比例增高,形态大致正常,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形态大致正常.曾给予强的松、达那唑等治疗,病情好转,出血渐止,但撤减激素至停用后,病情反复,故改看中医.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陈大舜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六) [J], 陈大舜
2.古方今用验案存真(七) [J], 陈大舜
3.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八) [J], 陈大舜
4.古方今用验案存真(九) [J], 陈大舜
5.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十一) [J], 陈大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四)
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四)陈大舜【摘要】@@ 案10涤痰汤加减合羚羊角滴丸治疗儿童癫痫合并多动症案rn谭某某,男,7岁,2009年8月31日初诊.夜晚睡觉时突发性惊恐并手足抽动已4年,曾去北京及本省4家大医院诊治,诊断为儿童癫痫,服中西药治疗,均无效果.【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09【总页数】2页(P130-131)【关键词】中医学;医案;方剂;涤痰汤;当归六黄汤;四妙勇安汤【作者】陈大舜【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5案10涤痰汤加减合羚羊角滴丸治疗儿童癫痫合并多动症案谭某某,男,7岁,2009年8月31日初诊。
夜晚睡觉时突发性惊恐并手足抽动已4年,曾去北京及本省4家大医院诊治,诊断为儿童癫痫,服中西药治疗,均无效果。
几乎每天夜晚发作1次,每次2~3 min,可自行缓解或清醒,白天不发,但白天多动,自己无法控制。
易晕车,饮食一般,面色少华,有时口干,尿黄,便干,舌苔薄微腻,脉细。
其母亲告之三岁时曾摔了一跤,头部受过撞击。
辨证:先后天失调,风痰上扰,阻于脑络。
治法:化痰开窍,熄风镇痉,兼以护正。
方药:太子参10 g,法半夏10 g,姜竹茹 10 g,炒枳壳 10 g,陈皮 5 g,茯神10 g,石菖蒲10 g,全蝎 5 g,僵蚕 5 g,郁金 10 g,甘草 10 g,生大黄5 g。
14剂,每日1剂,煎服2次。
2009年9月13日二诊:药后孩子精神状态、食欲好转,大便畅通,惟夜晚癫痫发作依旧。
因考虑患儿3岁时头部受过伤,恐有宿瘀,故在原方中加三七粉3 g,分2次冲兑服。
又开14剂。
2009年9月27日三诊:其母亲说孩子吃三七粉有点影响食欲,于是改三七为丹参10 g,并加青礞石10 g,磁石 20 g,再开14剂。
2009年10月11日四诊:其母述自服药以来,各种症状均有改善,面色及精神状态均佳,但夜晚惊恐抽动仍有发作,虽然次数有所减少,但未能制止,故又再次斟酌处方,在原方中又加胆南星5 g,全蝎改蝉蜕10 g,21剂。
古方今用 验案存真(六)
Aut e i e ia e o d r a e t a int f r ul s h ntc m d c l r c r s t e t d wih nce o m a
CHEN - h n Da s u
(C U iesy o u a , h n sa u a 10 7 C ia T M nvr t fH nn C agh ,H n n 4 0 0 , h ) i n
饮 多尿症状 改善不 明显 , 每天饮水 量仍 在 2 0 0 m 0 L
以上 , 白天 小 便 1 0次左 右 , 晚 5 6次 , 经 仍未 夜 、 月
天服用 醋酸去氨加 压素片维 持量每 天 2片 ,但 饮水 量近 3月有 增 加 趋 势 .从 1 0 ~ 0 L增 加 0 0 2 0 0 m
停 经半年 , 舌苔 薄 白质稍红 , 脉细弦 略数 。
辨 证 : 天不 足 , 阴 两伤 , 先 气 肾虚 不 固 , 胱 失 膀 约。 治法 : 气养 阴, 肾固脬 。 药 : 子参 2 , 益 补 方 太 0 g 黄 芪 2 , O g 生地黄 1 , 5 g 熟地 黄 l , 5 g 天冬 1 , 冬 0 g麦
尿, 口不 干 , 色 清有 时 黄, 尿 去年 1 O月 、 1月 多次 化 1
1 , 0 g 石斛 1 , 5 g 女贞 子 2 , 杞子 2 , 樱 子 O g枸 O g金
2 , 0 g 芡实 2 , 螵蛸 2 , 0g桑 O g 丹参 1 。l O g 4剂 , 每
日 1 , 服 2次 。 剂 煎 2o 0 9年 1 月 8日二诊 :药后 咽喉疼 痛 已止, 1 多
断为 中枢性尿崩症 。长期 服用激 素类药 醋酸去氨加
压 素 片 , 片 01 g 以 每 次 O1 m , 日 2次 开 每 . m , . g每 始, 最大剂 量加 至每 次 O2 m , 日 3次 , . 只每 病情 稳定
临证古方今用验案三则
三诊 : 上 治 疗 2周 后 诸 症 悉 除 , 以二 诊 方 加 神 曲 如 嘱
l g 白术 1 g 白扁 豆 1 g 山药 1 g o, 0, 5, 5 。取 7剂 , 为末 , 共
古 方今用 一直 为 中医临床 所探 讨 , 是取 得 临床疗效
经量少 , 暗 , 色晦滞 , 色 面 舌红 少苔 欠津 , 脉二尺部 弱 , 左 寸部小 浮 紧 , 关部 涩 。中医 辨证属 肺 胃阴虚 , 热伤津 , 火
气血不 畅 。治 以滋 阴养 胃润燥 , 佐行 气活血 。方 取麦 门
煅 瓦楞和 胃制 酸 。散 剂 中加 白术 、 白扁 豆 、 山药 、 曲以 神 健脾消食 , 保养 胃气 。病 势正盛时处 以大剂 汤剂取效 , 缓
解后改为小剂散剂久 服而收功 。加用西药 制酸 、 消化 、 助 保护 胃黏膜 、 增强 胃动力之品 , 有利 于迅速控制病 情 。
讨 论
冬汤合 生 脉散加 减 。处 方 : 门冬 2 g 太 子 参 1 g 清 麦 4, 0,
半夏 1 g 石 斛 1 g 肉桂 3 , 合 1 g 北 五味 子 5 , 0, 0, g百 0, g 炙 甘草 6 , g 紫丹 参 l g 合 欢 皮 1g 炙 远 志 6 , 黄 连 O, 0, g胡 5 。7剂 。具体 煎 服 法 如 下 : 方 药 加 水 约 2 0 , g 取 0 ml 先 温水 泡 3 mi , 后 武 火 煎 煮 至 沸 腾 , 文 火 煎 煮 0 n 然 再 2 mi, 取汁 ; 0 n后 复煎 加水 2 0 , 火 煎 煮约 2 mi , 0 ml武 5 n 再 取 汁 , 两 汁 混 合 兑 匀 , 2次 早 晚 温 服 , 1 1剂 。 将 分 每 3 20 0 8年 3月 2 二 诊 : 前 方 后 , 唾 涎 沫 、 干 口 21 3 服 咳 咽 燥、 大便 干结等诸 症 已除 , 可 , 佳 , 下手 足发冷 , 寐 纳 刻 少 汗, 皮肤 干燥 、 之 微 粗糙 感 , 脉 同前 , 尺弱 。取 前 抚 舌 左
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新用验案2则
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新用验案2则柴胡疏肝散一方,源自明?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古方八阵?散阵》篇。
其方药组成为: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
煎服法: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
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各种肝气郁滞证,症见肋胁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等,是后世中医经典的疏肝解郁的代表方。
现临床上多把柴胡疏肝散以汤剂应用,张春艳副主任医师加减运用柴胡疏肝散,临床辨证论治,常获得显著疗效,现将验案2则介绍如下:1.肾结石王某某,男,45岁。
2015年06月09日初诊,主诉:左侧腰部胀痛3月,再发加重4天。
患者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腰部胀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4天前患者因家庭琐事动怒,上述症状加重,现腰酸腰痛,时有小腹胀痛感,面色潮红,烦躁易怒,小便频数,色黄失畅,纳眠稍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泌尿系彩超:左肾多发性结石,最大0.5*0.3cm,右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
尿常规:RBC:(++)。
西医诊断:左肾多发结石;中医诊断:石淋(肝郁气滞,湿热下注)。
治则:疏肝理气止痛,清热利湿通淋;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
处方:柴胡30g、陈皮10g、川芎15g、炙香附15g、炒枳实15g、白芍15g、石韦20g、海金沙(包煎)20g、金钱草30g、鸡内金15g、乌药10g、萹蓄10g、瞿麦10g、牛膝15g、杜仲15g、甘草5g。
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饭后温服。
嘱其多喝水,适当做原地蹦跳。
药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尿出细小砂石,再服原方10剂后复查:彩超:(-),尿常规:(-)。
按:《格致余论》载:“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患者因家庭琐事引动肝气,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可见面色潮红,烦躁易怒,小便失畅,纳眠稍差等症;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
”肝失疏泄,气滞水停,郁久生热,湿热搏结,结而化石,膀胱气化失司,则见砂石形成,小便频数不畅;又《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此乃肝经经脉循行,故患者出现腰酸腰痛,时有小腹胀痛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暑 利湿 , 降逆 和 胃 , 理气 化 痰 。方药 : 藿香 梗 l , 朴 O g川 1 , 0 g 法夏 1 , O g 茯苓 1 , 复 花 1 , 赭石 3 , 5 g旋 0 g代 O g 磁 石 3 , 参 1 , 0 g党 0 g 黄连 6 g 姜 竹 茹 1 , 枳 壳 1 , , 0 g炒 0 g
A ut nt m e …C ec ds A e A d wi h anc nt ‘ m ul ‘ ・ ’ he Ac i ‘ dl al r or 一 t at ’ r … e t i 0 e I Or ‘ ’ aS
CHEN - h n Da s u
陈大舜
( 南 中医 药 大 学 , 南 长沙 4 0 0 ) 湖 湖 10 7
[ 关键 词 】 中 医 学 ; 晕 ; 眩 医案 ; 荆 方
( 中图分类号] 2 9 R8.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o l . 6 ̄i n17 - 7 X2 1. .1 . 1 2 d h 03 9 .s. 4 0 0 .000 0 30 . 9 s 6 5 40
食 , 油腻 、 忌 辛辣 、 发 食 品 , 嘱 其 重 视胆 囊 结 石 , 然 腥 并 虽
未 发 过, 也要 高度 警 觉, 极 治疗 , 积 以防患 于 未然 。眩 晕症 随访 至今 已 8个 月, 未再 复不 高 。惟 B超 检测 有 泥 沙样 胆 囊结 石, 但从 未发作 过, 也未 作 任何 治疗 。曾先后 因子宫 肌 瘤 、 右上肺 血 管瘤 做过 两 次手 术 。刻 诊 : 眩晕 发 作 4 an 想 0 ri , 呕而 未 呕 出 , 脘 痞 闷不 舒 , 胸 自感 室 内物 体 旋 转 , 闭 目 耳 瞑 , 重病 容 , 呈 口略干 , 黄 便 可, 苔 薄根 部 腻, 细 弦 带 尿 舌 脉
时令 季 节无 关 。但 医者 必 须 考虑 这 一 因素对 该 病 的诱 发
作 用 。故 本 案 在 辨 证 、 法 、 方 时 , 于 考 虑 了 因 时 制 宜 立 处 由
解 决 问题 , 故改 看 中医 。 辨 证 : 热 夹痰 湿 上逆 , 机不 畅 , 胃不 和 。治 法 : 暑 气 肝
[ 稿 日期 ]0 0 0 - 3 收 2 1- 3 2 [ 者简介] 作 陈大 舜 (9 1 )男 , 苏 南京 人 , 14 一 , 江 教授 、 任 医师 、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要 从事 中 医药 防 治 内分 泌 疾病 及 中医 内科 病 证 结合 的 研 究 。 主 博 主
数 。因前两 次发作 看 西 医虽然 得 以控制缓 解 , 未 能彻底 但
按语 : 患者 三次 发 病 , 值 夏 暑 季 节 , 医看 病 有 个 时 中 “ 因制 宜 ” 三 的指 导原 则 。 中“ 其 因时 制 宜 ” 是 说 的与 时 就 令 、 节 的关 系 。本案 患 者 虽诊 断 为 耳源 性 眩晕症 , 与 季 似
(C U i r t o u a ,C agh ,H n n 4 0 0 ,C i ) T M nv s y fH n n hn s a u a 1 0 7 hn e i a
[ y w rs hns dcn;cnc Ke od ]C ieemeiie l i i ;meia rcrs om l dcl eod;f ua r s
主缓解 其他用 药不 详) 。既往 体检 及前 两次 急诊 测量 血压
陈皮 1 , 草 5 g 3剂 , 0g甘 。 急煎 1剂 , 日 1剂 , 服 2 每 煎
次。
患 者 3 d后 复诊 , 只服 l剂 , 果显 著 , 云 效 服用 3剂 , 全愈 。为巩 固疗效 , 上方 减药 、 量 , 减 稍作 更改 , 去磁 石 , 减 代 赭 石 改 为 2 , 0 g 川朴 改为 5 g 再 服 5剂 。嘱其 清 淡饮 ,
4 2
湖南 中医药 大 学 学 报
21 0 0年第 3 0卷
案 5 葛 根 汤 、 复代 赭 汤 、 胆 汤 三 方 化 裁 旋 温 治 疗 颈 源 性 眩晕 案
赵某 , ,6岁 。 0 0年 1月 3 女 5 21 0日初诊 。患者 于 1 月
2 9日晚 , 网玩 电子 游戏 , 至深 夜 l 上 直 2点左右 , 突感 右 手
的 因素, 才取 得 了显著 效果 。 中藿朴 夏苓 汤方 出《 其 感证 辑
要》 旋 复代 赭 汤 出 自《 寒 论 》黄 连 温胆 汤 出 自《 因条 ; 伤 ; 六 辨 》是在 《 , 千金 要 方 》 温胆 汤 的基 础 上加 黄 连 而成 。三 方
加 减化 裁 除 去重 复 药 共 1 2味 , 另加 一 味 磁 石 , 镇 降逆 , 重
共 住 院 9 d 病 情缓 解 , 压得 以控制 而 出院。 , 血 今晨 眩晕又
案 4 营 朴 夏 苓 汤 、 复 代 赭 汤 、 连 温 胆 汤 旋 黄
三 方 化裁 治疗 耳 源 性 眩 晕 案
成某 某 , ,0岁 。 0 9年 7月 1 女 6 20 3日初 诊 。患者 于半 月前及 1 月前 两 次因 眩晕 症发 作 去某 医 院急诊 , 断 为 内 诊 耳眩 晕症 ( 尼 埃综 合 征 ) 梅 。每 次均 以静 脉 输 液葡 萄 糖 为
21 0 0年 5月 第 3 O卷 第 5期
Ma .2 1 1 3 . y 0 0 Vo. 0 No 5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o r a f TCM i.o n n Un v f Hu a 4 1
・
名 医撷 华 ・
古方今用
验案存 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