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8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的发展 Wor

合集下载

2022版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学案:第38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解析】

2022版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学案:第38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解析】

第38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本讲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

二战后随着西欧走向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区域经济集团。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组织,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考纲要求(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主干梳理·理思路基础排查理一理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1)背景①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历史教训: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③现实需要: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2)过程①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②欧洲联盟: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③欧元诞生: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意义①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②欧盟在经济领域已取得突出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①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2 第38讲 新文化运

第38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某某检测)1917年,高一涵先生认为:“往岁之革命为形式,今岁之革命在精神。

政治制度之革命,国人已明知而实行之矣;惟政治精神与教育主义之革命,国人犹未能实行。

”他的认识( )A.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成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共识D.探索了新某某主义道路解析:选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一涵认为辛亥革命是形式,而新文化运动是精神,政治革命问题要诉诸精神层面才能根本解决,政治革命是不彻底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精神”的保守化,要推进政治革命,必须发起“政治精神之革命”,故高一涵的认识揭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故选A项。

2.(2020·全国Ⅰ卷五省优创名校联考)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往“技术”方向走,而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B.某某政体并未挽救危机C.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D.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解析:选B。

材料中新文化运动重视西方的“精神”和“方法”,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从思想上进行反封建的需要,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它是辛亥革命的“补课”,故选B项。

3.(2020·某某适应性考试)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析:选B。

由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对国家发展展开思考,故选B项。

4.(2020·某某毛坦厂中学模拟)胡适说:“在许多方面,我对那经过长期发展的儒教的批判是很严厉的。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第38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共39张PPT)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第38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共39张PPT)

〔概念阐释〕 (1)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基于综合实力对比所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结构和体系。 (2)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制):简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 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 是美苏两分天下。
(3)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 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二、两极格局 1.原因 (1)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 极格局。 (2)随着冷战的发生和发展。
2.演变历程 (1)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特点:两极格局是 __不__对__称____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 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
2.冷战形成的原因 (1)二战结束后,美、苏消灭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战时同盟的基础 不复存在。 (2)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 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霸权的最大障碍;苏联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 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和敌对行 动,率先挑起了冷战。苏联予以反击。
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 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苏]赫鲁晓夫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 《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问题]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特点。 [提示](1)既是战争,又是和平;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2)体现大国之间的利益之争。 (3)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4)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5)冷战双方形成了通过谈判政治解决危机的自我控制机制。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5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35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南衡阳二模)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

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

这表明()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解析:选C。

据题干中明清之际到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由“出现”到“愈演愈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轻利重义思想在发生变化,故选C项;A项中“加速”一词不妥,因为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且“士商相混”现象只是在江南存在,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2.(2020·湖北黄冈质检)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

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解析:选C。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C项。

3.(2020·广东百校联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由材料中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可知,他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故选C项。

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由君、臣构成,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非君臣关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弊端而非对百姓的教化,D项错误。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26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26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5、16世纪时英国国王一再颁布法令禁止圈地,限制牧场主养羊的头数,同时增收租税;而在17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政府则通过一道道圈地法案,支持圈地运动。

圈地政策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在于()A.英国资本主义农牧场的迅速发展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C.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D.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17世纪中后期以后,英国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支持圈地运动,发展资本主义农牧场,故选B项。

2.(2020·福建莆田二模)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

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

这一措施()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故选B项。

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冲击了英国毛纺织业,排除A项;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C项;18世纪英国殖民势力优势凸现,排除D项。

3.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浪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浪费与经济发展、奢侈浪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

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含义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

据此可知,这场大讨论()A.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B.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C.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D.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解析:选C。

据题干材料“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奢侈与道德脱钩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消费,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广阔的市场,故选C项。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45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45讲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意在() A.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B.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D.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解析:选C。

题干中梁启超借用德相毕士麻克的话分析了中日学习西方的差别,认为“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号召和鼓动人们起来维新变法,故选C项。

2.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

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

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

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解析:选C。

举人参加维新变法中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受到很大的非议,从侧面说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故选C项;材料不是讨论传统文化,排除A项;19世纪末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排除B项;1898年正是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之际,排除D项。

3.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为论据,他们可以拟定的论题是()A.近代工业与文明开化B.工业文明的冲击与应对C.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D.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发展解析:选B。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日本和中国都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逐渐落后,为了增强国力而进行改革的,故选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未涉及文明开化,排除A项;日本明治维新前有封建割据,而其他两国没有,排除C项;俄国近代并未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排除D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8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8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38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建立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2.建立(1)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①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

②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内容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教材补缺“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美英两国政府就从本国利益出发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是国际稳定基金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可以控制基金组织,从而取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权。

“凯恩斯计划”是国际清算同盟方案,强调透支原则和美英双方共负国际收支失衡调节责任,这对国际收支经常发生赤字的英国是有利的。

最终,“怀特计划”得以实施。

两份计划背后反映的是大国的博弈,二战后美英两国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国实力膨胀,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①世界银行:1945年建立,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易错辨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区别(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可以协助一个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目的是帮助成员国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汇率的稳定等。

(2)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较低。

3.影响(1)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2)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教材补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1968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41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41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江苏常州一模)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

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解析:选A。

依据材料可知,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应该是指印刷术的革新促进了新教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

2.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

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解析:选C。

由材料“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可知与宗教改革有关,故A、B 两项错误;“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故C项正确;“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只是针对英国,不会对整个“西方”产生重大影响,故D项错误。

3.右图为《布鲁特斯胸像》。

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

该作品()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选B。

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但《布鲁特斯胸像》是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故A项错误;《布鲁特斯胸像》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因而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项正确;17~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才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宣扬“因信称义”,才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