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胶乳的应用性质及调控方法(谭海生)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特性与应用[1]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特性与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220278e3551810a6f5248610.png)
技术交流环氧化天然橡胶的特性与应用华南热带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杨磊 陈静 环氧化天然橡胶(ENR)是由天然胶乳与过氧化氢/乙酸反应制得的一种聚合物。
它在保留天然橡胶(NR)多种优异性能的基础上,其气密性、耐油性、粘着性均有很大提高,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和较低的滚动阻力,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ENR的特性与应用。
一、天然胶乳的环氧化早期的研究首先尝试在均相溶液(苯、氯仿)中进行溶液环氧化,采用过苯甲酸类(邻单过苯二甲酸、过苯甲酸、卤化过苯甲酸)和过乙酸等作为环氧化试剂,小心控制可获得高的环氧化度。
由于工业化的要求,胶乳中直接环氧化引起人们的更大兴趣,显然,它比有机溶剂便宜得多。
目前主要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过氧乙酸或过氧甲酸对NR胶乳进行环氧化制备ENR。
反应流程为:NR胶乳→加稳定剂→酸化→环氧化→ENR胶乳→凝固→洗涤→中和→干燥→ENR干胶采用过氧乙酸对NR胶乳进行环氧化时,过氧乙酸是预先由乙酸或乙酸酐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备的,反应体系的pH值用乙酸进行调节,环氧化程度主要是通过改变干胶质量分数与过氧乙酸的用量比来控制的。
由于制备好的过氧乙酸要经过标定才能使用,既不方便,一致性也差,且过氧乙酸贮存稳定性差,高浓度时有爆炸的危险。
另外,反应过程释放出大量的乙酸,容易引起对环氧基团的开环。
目前主要倾向于在反应体系中直接产生新生态的过氧甲酸,在原位进行环氧化反应。
新生态的过氧甲酸的氧的活性高,不需分离,方便简单。
反应中甲酸相当于没有消耗,这样环氧化程度可通过NR的干胶质量分数与过氧化氢的用量比来控制。
ENR的环氧化程度与其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低于10%m ol的环氧化水平,则其性能与天然橡胶无大的区别;但高于75%mo l的环氧化水平则几乎失去橡胶的许多优点;只有在10%~50%mol环氧化的ENR的应用特性最好。
二、EN R的加工性能1.ENR的塑炼特性ENR-50的门尼粘度(M L100℃1+4)为94左右,因此配合前必须进行塑炼。
调控胶乳制品中N-亚硝胺因素的研究报告

一.橡胶制品的N-亚硝胺的研究状况
1.N-亚硝胺的作用与种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亚硝胺是具有-N-N=O官能团物质(通式R2N-NO)的总称。 N-亚硝胺有强致癌作用已被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所证明: N-亚硝胺在人体内可能会将DNA烷基化,最终诱发癌症(N-亚 硝胺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的吸收等途径进入体,其先 转化为化学性质活泼的亲电试剂,再与DNA、RNA和蛋白质等 生物高分子中亲核基团结合,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橡胶制品中亚硝胺的形成是很复杂的。
可能产生亚硝胺的硫化促进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PZ、ZDC、ZBC、NBC、ZMDC等; 秋兰姆类:TMTM、TMTD、TETD、TBTD等; 次磺酰仲胺类:2-吗啉基苯并噻唑次磺酰胺(MBS)、N, N-二 异丙基苯并噻唑-2-次磺酰胺(DIBS)、N,N-二乙基-2-苯并噻 唑次磺酰胺(DEBS)等; 二硫代二胺类:二硫代二吗啡啉(DTDM)等; 二硫代氨基甲酰次磺酰胺类:N-氧联二亚乙基硫化氨基甲 酰-N-氧联二亚乙基次磺酰胺(OTOS)等。
用氮热能吸附装置和气相色谱与热能分析仪联用检测橡胶制 品中挥发性亚硝胺含量。
1979年,Fajen等在橡胶工业环境中发现了N-亚硝基胺,由此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先被关注的是婴儿用的橡胶奶嘴及抚慰品的N-亚硝基胺问题: 陆续出台橡胶制品中亚硝胺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 1993年:欧盟规定了婴儿奶嘴及抚慰品中释放的亚硝胺含量 的限定标准(93/11/EEC)为: 总亚硝胺的含量≤10μg/kg, 总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100μg/kg。 英国标准BS对儿童用护理消费品种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其中BS EN12868: 对橡胶制奶嘴和吸嘴中释放的N-亚硝胺及N-亚硝基 衍生物的总含量每kg不得超过0.01mg。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1313- 90(1999)规定了橡皮奶嘴中挥发 性亚硝胺含量的等级(10μg/kg)。
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与凝固剂体系的应用和改进

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与凝固剂体系的应用和改进李志锋1,2,吕明哲1,2,杨子明1,2,李普旺1,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01;2.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01)摘要:综述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和凝固剂体系及其配方,分析凝固剂浸渍法配套沥滤方法,介绍清凝固剂体系和陶土凝固剂体系在天然胶乳制品中的应用与改进。
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应用新材料对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体系的改进应有利于提高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制品清洗对环境的污染;充分沥滤是确保天然胶乳凝固剂浸渍制品性能优良和天然胶乳医用制品使用安全的重要工艺措施。
关键词:天然胶乳制品;浸渍;凝固剂;沥滤;改进中图分类号:TQ331.2;TQ337 文章编号:1000-890X(2020)05-0395-05文献标志码:A DOI:10.12136/j.issn.1000-890X.2020.05.0395天然胶乳具有成膜性能好,湿凝胶强度高,易于硫化,所得制品具有优良的弹性、较高的强度、较大的伸长率和较小的蠕变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主要用于浸渍制品、胶乳胶丝、胶乳海绵、地毯背衬及胶粘剂五类产品,其中浸渍制品是天然胶乳的最大消费领域,该领域天然胶乳消费量约占天然胶乳总消费量的36%[1-2]。
1930年左右,以天然胶乳为原料的胶乳浸渍工艺以较稳定的形式为工业所利用。
胶乳浸渍工艺是用一种与所需产品形状相同的惰性模型,在胶乳中浸渍1次或几次,使模型覆盖一层胶膜的过程[3]。
天然胶乳浸渍工艺包括直接浸渍法、凝固剂浸渍法、热敏化浸渍法和电沉积浸渍法。
对厚度大于0.2 mm的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应用最为广泛。
将所需制品的模型浸渍在凝固剂中,干燥后再浸渍硫化配合胶乳,利用凝固剂向胶乳扩散而沉积成均匀的凝胶,再经干燥、硫化等工序制成胶乳制品[4]。
天然胶乳检查手套、医用手套、家用手套、工业手套、玩具气球、指套、炸药袋、气门芯和球胆等都采用凝固剂浸渍法制备,其中手套对天然胶乳的消费量最大[5]。
天然胶乳胶粘剂的性能优化

关键词 : 天然胶乳 ; 助剂 ; 粘剂 ; 面活性 剂 胶 表 中图分类号 : Q 3 T 4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 0 0) 8 O 1 - 2 1 0 — 3 4 2 1 l 一 O 3 0
21 00年第 1 8期 ( 总第 13 ) 5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Ch n - c n e p ie i aHi Te h E t r rs s
N0.82 1 1 .O O
( u uai t O 13 Cm l vy . ) te N 5
天 胶乳胶粘剂 的性能优化
孙德 乾 , 战秀梅 , 阳傈僳 欧
( 上海稳健 医疗 器械有 限公 司 , 海 2 11 ) 上 067
摘要: 采用助剂对天然胶乳进行优化 , 能得到性能更好的天然胶乳胶粘剂。文章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 搅拌时间以
及 甲醛 的滴加速 度、 H值 对天 然胶 乳性 能 的影 响 。实验 结果表 明 , p 当表 面活性剂 0 — 0浓度 为 05 / 用量 为 5 ; Pl .g L, g
( ) 一 主要原料
树脂 , 工业 级 , 十拿 化工 有 限公 司 ; 甲醛 溶液 , %, 州百 川 3 苏 7 化工有限公 司; 去离子水 。
随着经济 的发 展与科 技 的进 步 , 胶粘 剂正 在越来 越多 地 酚醛树 脂类增 粘剂 , 即可得 到性 能优 良的水性胶 粘剂 。根 据 代替机 械联结 , 广泛应用 于建筑 、 轻工 、 械制造 、 机 服装 、 包装 、 性 能要求 , 可用去 离子水稀释 至相应的 固含量 和黏度 , 也可加 电子 、 通讯 、 航天航空 、 医疗 、 日常生活 等诸多领域 ; 同时 , 由于 入适量 聚丙烯酸类增稠 剂提高黏 度。 胶粘剂 工业 的快速发展 , 系列 加工生产 、 一 使用 等过程导致 了 越来越 多 的环 境被 污染 , 严重 威胁着 人类 的身体健 康和 生存 环境 。面对 1 3益严格 的环保 法规 , 世界 各 国竞 相 致力 于研制
促进剂ZDTP及其与促进剂ZMBT并用对天然胶乳性能的影响

化锌, 上 海京 华 化 工 厂产 品 ; 防 老 ̄ 1 1 2 6 4 和促 进 剂 Z MB T, 海 南 经纬 乳胶 丝有 限责任公 司产 品 ; 促进
 ̄ J I Z DT P, 鹤壁 联吴化工 有限公 司产 品。 1 . 2 基 本 配方 离心 浓缩胶 乳 ( 干基计 ) 1 0 0 , 氧化锌 1 , 氢
促进 剂 对 胶乳 胶 体 性 能 的不利 影 响 。因此 , 本工
 ̄ I J Z D i B C 替 代促进  ̄ J I Z D C ; 使用 亚硝胺 抑制 剂和
消 除剂 ; 使用 非胺类促 进剂 二硫 代磷酸 锌和 黄原
酸锌 。
作采 用硫 黄硫化 体 系 , 研 究促 进:  ̄ J I Z D T P 及 其与促 进 ̄ J I Z MBT 并用对 天然胶乳性 能的影响 。
第 1 1期
韦伟 梅 等 . 促进剂z D T P 及其 与促 进 # I I Z MB T 并用 对 天 然 胶乳 性 能 的影 响
6 6 5
促进剂Z D T P 及 其 与促 进 剂 Z M BT 并 用 对 天 然 胶 乳 性 能 的 影 响
韦伟梅 , 谭海 生件 , 刘 磊。 , 陈利水 , 何 映平
天然 胶乳 广泛应 用 在家庭 、 医疗等 领域 , 但奶 嘴、 避孕 套 、 医用 导尿 管等胶 乳制 品中可 能存在致 癌性 物 质N一 亚硝 胺…。传 统 的促进 剂大 多 属于 仲 胺 型硫化促 进剂 , 高 温硫化 时易 与空气 或配合 剂 中的氮氧化物生成 致癌性 很强 的N一 亚 硝胺 …。
胶乳化学与工艺

绪论1、什么是胶乳按根源和用途分可将胶乳分为哪几种高聚物粒子分别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拥有必定稳固性的胶体分别系统。
按根源及用途分:天然胶乳、合成胶乳、人造胶乳。
2、胶乳工业有什么优弊端长处: 1)工艺过程简单,不需重型设施,投资省,能耗低2)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3)工作环境好,安全无毒,污染小,劳动强度低4)没有焦烧危险,适于不耐高温的橡胶复合资料的制备5)能够在胶体系统不变的状况下进行预硫化6)橡胶分子未受损坏,制品保持高聚物原有的优秀性能弊端: 1)含有大批的水,使用和运输不方便2)易受环境影响,变异性大,加工过程及产质量量难控制3)半成品脱水干燥困难,干燥后缩短大4)胶乳补强及防老化相对较困难3、天然胶乳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1)新鲜胶乳自然凝结制造产品2)胶乳凝结物溶解成溶液制造产品3)鲜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4)浓缩胶乳配合成型制造产品4、怎样解决天然胶乳蛋白质过敏问题1)降低 N R L 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切断蛋白质流传门路3)找寻不含蛋白质的代替胶乳5、怎样解决乳胶制品硫化时产生亚硝胺问题1)采纳过氧化物或许辐射硫化2)尽可能不用能产生亚硝胺的配合剂6、胶乳产品有哪两大类胶乳的产品主要有纯胶制品和复合制品(或非纯胶制品)两大类7、胶乳纯胶制品依据生产方法可分为哪几种浸渍制品、海绵制品、压出制品、模铸制品第一章原料胶乳1.天然胶乳主要产自什么植物橡胶粒子中的橡胶烃是什么三叶橡胶树;其主要成分橡胶烃为异戊二烯的顺式- 聚合物2.天然胶乳依据根源和用途可分为哪几种通用胶乳、特种胶乳、改性胶乳3.新鲜天然胶乳由哪些成分构成高速离心办理后天然胶乳自上而下各是什么成分各呈什么色橡胶烃、水、非橡胶成分;1)白色的橡胶粒子层,主要由橡胶粒子和少许的水构成2)橙黄色的粘性体或 F W(弗林 - 威斯林)粒子层,蛋白质和类脂化合物的复合体3)透明的乳清(或浆液),含有小粒径胶粒及可溶性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和糖类。
第二章胶乳性质

杜江华
内容简介
1、胶体的性质 2、天然胶乳的组成及化学结构
第一节 胶体的性质
一.分散度与表面能 二.分散体系的几个稳定性的概念 三.胶体溶液的概念及一般性质
一 分散度和表面能
(一)分散度 定义: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叫分散度,
也叫做比表面。它是物质的总表面积与该物质总体积的 比值。即:
分散介质:分散介质为乳清。大部分是水,还含有蛋白 质、脂 肪酸、无机盐、糖类等 乳清:胶乳中,除橡胶粒子以外的其它物质的总称,其中含有 蛋白质、脂肪酸、无机盐、糖类等 B乳清:由离心后底层部分冻干后得到的乳清属黄色体水溶液 C乳清:经过高速离心机所得到的清亮的乳清。
分散相 :橡胶粒子和非橡胶粒子。 橡胶粒子:表面吸附蛋白质、类脂物等。 非橡胶粒子:包含FW粒子(脂肪、类脂物组成)、黄色体
产生的原因: 胶体粒子的大小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产生了光散射现象
的结果.
溶液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的比较
2. 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散相定向移动的现象。
天然胶乳的橡胶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看到胶粒均移 向阳极,说明橡胶粒子带阴电荷。
电学性质对溶胶性质的影响:
溶胶的电学性质表明胶粒是带电的,虽然粒子小,表 面能大。由于同电相斥的作用,提高了溶胶的热力学稳定 性。使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是黄色体的内含物,因粘附在薄膜的壁上而停止作布朗运动, 之后薄膜破裂,流体流入乳清中,其流出物中含有酸、无机盐、 等电点高的蛋白质、糖和酶等。这些物质都会降低胶乳的稳定 性。
黄色体含量高,胶乳稳定性低。 因为:A.黄色体本身稳定性低,会相互聚结,就把一些胶粒带进
来。 B.黄色体破裂后,流出物中的酸会降低胶乳的pH值,因黄
天然胶乳补强技术的发展概况

2006年刘庆燕等天然胶乳补强技术的发展概况37天然胶乳补强技术的发展概况刘庆燕。
杨文超,汪传生(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266062)摘要:胶乳的直接补强是阻碍胶乳制品工业发展的两大绊脚石之一。
但随着胶乳工业的发展,胶乳补强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关于胶乳的补强,人们提出了很多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胶乳的炭黑补强和树脂补强,其中胶乳的树脂补强以聚苯乙烯树脂乳液预聚并用法和就地聚合法两种制备工艺补强天然胶乳为例,对比分析了树脂对胶乳的补强效果。
关键词:天然胶乳;补强;炭黑;树脂胶乳系指高聚物粒子分散在水介质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胶体分散体系。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胶乳、合成胶乳和人造胶乳。
而补强指能使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耗性同时获得明显提高的作用。
顾名思义,胶乳的补强就是使胶乳的物理机械性能提高的过程。
橡胶胶乳与橡胶干胶虽都为橡胶之类,但胶乳的加工工艺与干胶截然不同,它以胶乳的胶体化学体系为基础,有其自己独特的工艺。
目前,胶乳的直接补强和厚制品的胶水干燥成为阻碍胶乳制品工业发展的两大绊脚石。
虽然近年来,胶乳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胶乳的直接补强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从而限制了胶乳的应用范围。
因此,要保证胶乳工业的顺利发展,拓宽胶乳的应用范围,研究胶乳的补强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胶乳补强的问题,国外是很早就有人研究。
人们在这方面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胶乳补强的方法。
与干胶相对应的炭黑胶乳补强,至今仍没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对炭黑胶乳做一些处理会改善炭黑胶乳的补强效果。
虽然炭黑对胶乳的补强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人们发现在胶乳中加入树脂乳液可以产生很好的补强效果,也就是说,树脂乳液对胶乳的补强有一定的作用。
现就胶乳的炭黑补强和树脂补强作如下分析。
1胶乳的炭黑补强炭黑是干胶通用而又很有效的无机补强剂,作者简介:刘庆燕,女,青岛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机械的研究工作。
炭黑对现代橡胶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3) 混合胶乳MST低于加权平均值 混合胶乳MST与高MST胶乳含量之间的曲线呈下弦形,比对 照线低,见图(b)。 这可能是低MST胶乳的橡胶粒子保护层的稳定剂不足,高 MST胶乳橡胶粒子的稳定剂较多所致。
图(a):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图(b)
2018/9/10
肥皂 种类 月桂 酸钾 月桂 酸铵 月桂 酸钠 11.0 橡胶 种子 油钾 4.2 椰子 油钾 7.8 棕仁 油钾 8.0 油酸 钾 4.4 亚油 酸钾 4.7 硬脂 酸钾 3.0
B值, 11.4 10.8 ×102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5) 固定碱: 常用于配合胶乳(特别是用来生产浸渍制 品的配合胶乳)中以提高MST,并降低表面结皮的速度。 但其用量过多也会降低MST(增加离子强度所致);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2)锌铵络离子对胶乳的去稳定作用: ① 压缩胶粒双电层(中和胶粒的电荷); ② 与胶粒保护层物质反应生成不溶性锌皂或锌盐。 温度对Zn(NH3)4++的影响及对胶乳稳定性的影响:锌铵 络离子的结合氨越少,其对胶乳的去稳定作用就越大。
(3)改善胶乳化稳的方法:
2. 浓缩天然胶乳的性能特点:
优点:NRL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好: 工艺性能优异(成膜性 能好、湿凝胶强度高、易于硫化等);制品性能优良(良好弹 性, 较高的强度, 较大的伸长率和较小的蠕变等)。 应用范围广:浸渍制品、 压出制品、 海绵制品、 胶粘剂、 胶 乳背衬地毯等。 不足:变异性较大(受胶树品种、 树龄、 产地、 气候、割 胶制度、加工工艺等影响大); 自然熟成期较长;贮存性能较 固体生胶差。
① 抑制或减少ZnO的溶解度。 方法:减少NH4+生成, a:加KOH; b:稀释浓缩胶乳→降低胶乳VFA含量; c:降低胶乳保存温度,采用低氨保存体系。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② 加入易与 Zn++生成不电离的化合物的物质:如: EDTA; ③ 加入不与 Zn++反应的表面活性剂,如:平平加O,十 二烷基硫酸钠; ④ 加入可与Zn++反应后生成溶解度较大物质的表面活性 剂,如:辛酸钾。 此外,配合剂的纯度、其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水的硬度 都会影响胶料的化学稳定性。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降低MST的方法: (1)蛋白分解酶处理: 将胰蛋白酶之类加入一定pH的胶 乳,它将分解、破坏橡胶粒子保护层的蛋白质,并增加乳清 相的离子强度,可使胶乳稳定性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 (2)加乙酸铵之类的盐类 : 盐可使胶乳水相的离子强度增 加,压缩橡胶粒子双电层,从而使胶乳稳定性降低。 (3)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原因是它们的表面活性度高, 被吸附于带阴电荷橡胶粒子的表面,使其电荷密度减小。产 生这种现象是可能为纯物理的电荷中和,也可能是外加活性 剂的阳离子与原吸附的阴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不带电 荷的物质。
1. 无机粒子补强天然胶乳 1.1 硅基氧化物补强天然胶乳研究 二氧化硅作为天然胶乳补强剂的研究 :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a. 采用表面活性剂等处理二氧化硅的方法: 何映平等(2002):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将纳米 SiO2 处理成 分散体后,加到天然胶乳,研究SiO2用量对胶乳的胶体性能及 其硫化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SiO2用量3~4 phr,可改善天然胶乳硫化胶膜的力 学性能(拉伸强度提高了22.4%、撕裂强度提高了约50%) 杨波等(2007):分别以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三醇处 理纳米SiO2,并对纳米 SiO2在天然乳胶中的分散及其改性天然 胶乳胶膜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经一缩二乙二醇改性纳米SiO2的天然乳胶膜的拉伸 强度为59.44 MPa,撕裂强度为27.66 N•mm-1, 分别比添加白炭 黑的试样及空白试样提高了44.6%和33.2%。
生产和使用同一浓缩胶乳的单位的检验数据会产生不同。 胶乳制品厂选用NRL应考虑胶乳贮存的变化规律,采取适当 的方法处理胶乳,保证胶乳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1.2 天然胶乳应用前的预处理 胶乳应用前需要对胶乳进行陈化(熟成)处理。 陈化处理:刚生产的离心法浓缩胶乳不宜用来制造胶乳制品, 必须贮存(陈化)一定时间后使用,工艺性能才较正常,否则容 易出现各种工艺问题。 对新鲜浓乳而言: 熟化处理可胶粒保护层产生一定的变化作 用,使胶乳性能稳定,改善工艺性能。 ① 胶乳陈化可使其MST升高,有利于工艺操作顺利; ② 陈化使得胶粒表面被肥皂覆盖率增大,有利于胶凝)。 适宜熟成时间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加速陈化方法:①加热预处理;②酶处理法。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郑树桂对外加高级脂肪酸皂对胶乳MST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 在VFANo和游离镁不高时,外加皂与MST有下列关系:
W=(lgm –lgm0)/B×胶乳质量
其中:W:需加入的肥皂量;
m:加肥皂后胶乳的MST,s; m0:加肥皂后胶乳的MST,s; B:肥皂的效率常数。肥皂不同,其B值也不同: 各种肥皂的B值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1.4 胶乳化学稳定性及调控方法: 化学稳定度指胶乳在加入化学药品后所表现的稳定程度。 通常以氧化锌对胶乳性质的影响作为检验胶乳化学稳定度高 低的方法。 测定方法:① 氧化锌增稠试验;② 氧化锌粘度试验;③ 氧 化锌胶乳机械稳定度试验。 氧化锌加入胶乳须溶解生成锌铵络合物后才会对胶乳稳定性 产生作用。 (1)ZnO与氨胶乳反应的机制: ZnO溶解生成锌铵络离子: ZnO + 2NH3 + 2NH4+≒Zn(NH3)4++ + H2O ZnO溶解度与NH3,NH4+含量有关。 反应存在多个平衡关系:ZnO→Zn(OH)2≒Zn++ + OHNH3 + H2O ≒ NH4+ + OHZn++ + 4NH3 = Zn(NH3)4++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8/9/10
⑤ MST:先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到达最高值后基
本不变,之后又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⑥ VFANo: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上升(影响因素多)。 ⑦ 水溶物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⑧丙酮溶物含量: 随贮存时间的增长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贮存时间对浓缩胶乳的一些性能影响
1.3.2 MST的调控方法 原料胶乳MST的调控方法已一些控制措施。 不同的调控方法对制品工艺性能有不同影响。 提高MST的方法: (1) 稀释胶乳再离心: (2) 加可溶性磷酸盐以除去游离钙、镁等阳离子: (3)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 如平平加“O”等。 (4) 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 高级脂肪酸皂如月桂酸皂、 椰子油皂、棕仁油皂、橡胶种子油皂和油棕油皂等都可提高 胶乳的MST,而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肥皂的种类不同,提高胶乳MST的效果也不同。钾、钠皂提 高MST的效果基本相同,铵皂的效果较差。可能由于NH4+的 离子半径较大,感胶离子序较高,对胶乳去稳定作用较强, 使月桂酸铵提高MST的效果较差。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恒定胶乳MST的途径: 刚离心的浓缩天然胶乳,MST很低,其后随贮存时间而不断 变化,同时,MST的变化标志着胶乳的其它工艺性能也不稳 定。 生产出具有MST高低可控且数值很快恒定不变的浓缩天然胶 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恒定MST的途径:MST的变化速率决定于非胶组分的变化 ,而其与温度有关: ① 利用胶乳MST在较高温度下加速变化的规律,可生产 MST固定不变的浓缩天然胶乳,同时再根据用户需要MST的 高低,加入适量的肥皂之类的稳定剂; ② 选用适当的碱性脂肪酶和蛋白分酶促进胶乳类脂物和蛋 白质的分解,另加稳定剂以达到恒定MST。
橡胶品系 项目 GT1 KOHNo VFANo 30(d) 90(d) 30(d) 90(d)) 0.536 0.634 0.013 0.015 RRIM600 号 0.415 0.551 0.015 0.015 PB86 0.466 0.539 0.011 0.011 PR107 0.334 0.553 0.016 0.017 混合 0.323 0.498 0.017 0.017
(6) 五氯酚钠:部分吸附在胶粒表面,增加胶粒所带电荷 ;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7)过氧化氢:其处理胶乳也能提高MST;
原因: 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和碱介质的作用下,一方面促 进能脂物水解和产生高级脂肪酸铵皂,提高胶乳MST;另 一方面,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而成羟基酸,增大其亲水性 ,从而又可提高MST。此外,部分高脂酸还会氧化脱羧, 进一步使胶乳MST提高。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3. 非胶组分与其应用性能的关系 非胶组分:蛋白质、磷脂、高级脂肪酸、挥发脂肪酸、氨基 酸、磷酸盐等会影响胶乳的胶体性能、硫化性能及物理机械 性能。 如:蛋白质对NRL性能的影响: a. 蛋白质对胶乳稳定性的作用: NRL贮存时间不同,蛋白质存在形态不同,对胶乳稳定性的 作用也不同; b. 对橡胶的性能的影响: 促进橡胶的硫化,延缓橡胶的老化;其又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及提高橡胶发热性能的趋势。也是天然胶乳制品“蛋白质过 敏 问题”的来源。 磷酸盐对NRL性能的影响: 通过调控鲜胶乳浓度、调节器组合等技术处理改变浓乳中某 些非胶物质的性质或含量,也可外加一些助剂,使胶乳性能 变化,获得不同性能的胶乳。
2018/9/10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三.天然胶乳的补强技术研究进展
天然胶乳的补强:指在天然胶乳胶料中加入有补强特性的物 质来提高硫化胶的性能。
胶乳制品与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差异大,改善胶乳制品的补 强性能时,不能直接借鉴干胶制品配方设计的经验。 解决胶乳补强问题是胶乳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但胶乳的直接补强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多年来人们在这方面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种补 强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