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期末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与地基

基础

课程大作业

一:举例说明土力学中涉及的渗透问题、变形问题和强度问题,

论述土体的变形理论、强度理论和渗流理论的联系。

答:1渗透问题:水闸、土坝挡水后,上游的水会通过坝体、坝

基土体的空隙渗到下游

2变形问题:基础沉降量、沉降差,高层建筑物由于不均匀

沉降被迫拆除

3.强度问题:建筑物地基失稳、堤坝边坡坍滑

4.土体的渗流性将对土体产生2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

是渗透问题。这就是需要用土体的渗流理论来说明问题;一旦发

生渗流作用,就会导致土体变形,这就需要用土体的变形理论加

以阐述;土体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会

使土体的强度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强度理论来研究。

二:结合渝西地区红层泥岩边坡风化现象,分析土的形成过程。说明土的碎散性、三相性、自然变异性的成因,分析论述土的碎散性、三相性、复杂性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变形、破坏、渗透)

答:1.红层泛指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地层,由于温度和含水量的不同,导致泥岩物理风化。土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风化、脱落、搬运和堆积。物理风化引起岩块的机械碎裂,产生与母岩基本相同的成分,称为原生矿物;然后化学风化,改变原有物质,形成次生矿物;最后是生物风化,动植物的活动对岩石产生破坏。三种风化同时或交替进行。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堆积在原处,或经流水、风、冰川等地质作用搬运离开产地而堆积在其他任何可能的地方。地壳表层的岩石经过风化及搬运后形成大小、形状、成分都不相同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土。土是一种松散的颗粒堆积物,土中固体颗粒之间存在大量孔隙,这些孔隙一般由水和空气填充,因此,土是由矿物颗粒、液体水和空气三部分组成的不连续松散介质。所以,土为多孔、多相的松散体,土体具有碎散性、三相性和自然变异性。

2.土的三相组成,由于土粒的不同,物理状态便不同,土的形状,大小,含水量等都将影响土强度,而渗透特性的强弱与其土的物理性质有莫大的关系,而变形大小的判断,又需要结合渗流作用,如果土体的自身强度不够,就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甚至破坏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与土的性质有关系。

三:何为假黏聚力?非饱和土中,为什么毛细压力会导致“假黏聚力”?

答:1.假黏聚力:毛细力所产生的土粒间的黏结力称为假黏聚力。

2.在非饱和土中局部存在毛细水时,毛细水的弯液面和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引力反作用于土粒,使土粒之间由于这种毛细压力而挤紧,

土因而具有微弱的内聚力,称为毛细内聚力或假内聚力。它实际上是使土粒间的有效应力增高而增加土的强度。但当土体浸水饱和或失水干燥时,土粒间的弯液面消失,这种由毛细压力造成的粒间有效应力即行消失

四:谈谈你对粘性土、非粘性土物理力学性质区别的认识。

答:1.粘性土颗粒细,孔隙小而多,透水性弱,具膨胀、收缩特性,力学性质随含水量大小而变化。粘性土具有粘聚力,其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粘聚力和摩擦力。

2.非粘性土不具有粘聚力,其抗剪强度由摩擦力提供。

五:推证“有效应力原理”。

答:σ =σ′+μ

式中: σ为平面上法向总应力, kPa;σ′为平面上有效法向应力, kPa;μ为孔隙水压力, kPa。

通常把饱和土中由孔隙水来承担或传递的压力定义为孔隙水压力,常以u表示,土体中除孔隙水应力外,还有通过颗粒间的接触面传递的应力,称为有效应力,常以σ′表示,σ′= NS/A (NS:研究平面内所有粒间接触面上接触力的法向分力之总和,A:研究平面的总面积)。

设饱和土体内某一研究平面的总面积为A,其中颗粒间接触面积为As,孔隙水面积为Aw=A-As,该研究面上法向总应力为σ,它必将由该面上的孔隙水和粒间接触面共同来承担,

即:σA=Ns+(A-As)u

σ=NS/A+(1- As/A)u

σ=σ′+(1-α)u

σ =σ′+u

注:α仅为百分之几,实用上可忽略不计。

有效应力原理表示研究平面上的总应力、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总应力保持不变时,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可以相互转化。即有效孔隙水压力减小等于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加。土的变形(压缩)与强度的变化都只取决于有效应力的变化。

六:论述流土、管涌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

联系:是否发生管涌,首先取决于土的性质,管涌多发生在砂性土中,其特征是颗粒大小差别较大,往往缺少某种粒径,孔隙直径大且相互连通。无粘性土产生管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几何条件:土中粗颗粒所构成的孔隙直径必须大于细颗粒的直径,这是必要条件,一般不

均匀系数>10的土才会发生管涌;②水力条件:渗流力能够带动细颗粒在孔隙间滚动或移动是发生管涌的水力条件,可用管涌的水力梯度来表示。但管涌临界水力梯度的计算至今尚未成熟。对于重大工程,应尽量由试验确定。

七:应力计算与变形和强度分析的关系?

答:地基承受荷载以后产生应力和变形,会给建筑物带来两个工程问题,即土体稳定问题和变形问题。如果地基内部产生的应力在土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则土体是稳定的;反之,如果地基内部某一区域中的应力超过了土的强度,则那里的土体就要发生破坏,当这种破坏区域一旦从土体内部延伸至地面,就可能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如果地基土的变形量超过了允许值,即使土体尚未破坏,也会造成建筑物毁坏或失去使用价值。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我们必须研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地基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额能产生的变形量。

八:举算例说明“角点法”的步骤。

设矩形基础面积为2m*6m,基底上作用着竖直均布荷载p=300kpa,试求基地上A点以下深度z=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解:通过A点将基底划分为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2m*3m),这样A点就落在边长L1=3m、宽度B=2m的两个矩形面积的角点上。根据L1/B=3/2=1.5和z/B=2/2=1,查表得Ks=0.193,所以A点以下2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

σzA=2Ksp=2*0.193*300=116(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