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合集下载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

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全文)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省2021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要求,为有效预防控制鼠害蔓延,维持生态安全,结合县草原鼠害发生情况,特制定县2021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实行预测预报和防治相结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严格控制害鼠种群数量,防止草原鼠害暴发,提高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防治原则为了做好我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二是突出重点,强化监测,综合治理,保证防效;三是集中力量,连片防治,统防统治,灭效与环保并重;四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统一确定建设内容,统一采购药品和设备,统一进行督促检查,从而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更具示范作用。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防治区域。

防治重点区域为大沙河林场施业区110公顷,东清林场施业区170.83公顷,,明月林场施业区200.64公顷,福兴林场施业区111.61,,石门林场施业区76.32公顷,五个林场共计669.4公顷。

防治措施。

采用以大面积统一投放不育灭鼠剂为主,我县使用莪术醇不育灭鼠剂,进行一次性饱和投饵,药剂投放量为每公顷1.5公斤,通过控制鼠群繁殖,从而实现鼠害的有效控制。

实施办法。

鼠害统一防治工作由县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全县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建立灭鼠示范区,并负责当地草原鼠害统一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保证计划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组织实施各防治区域在推进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操作程序认真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细化防治目标和任务,强化督导和指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落实工作抓紧抓好。

四、管理与督导成立县林业局草原鼠害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生态修复科科长担任,成员有生态修复科、国有林总场、计划项目科、财务科、林政科及各国有林场。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起到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然而,草原鼠虫害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鼠虫害,保护草原资源,制定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设定1. 鼠虫密度降至可控范围内,不再对草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2. 草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良好,保持生物多样性。

3. 草原牧畜业能够持续发展,为农牧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三、实施方案1. 科学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对草原鼠虫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监测。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采用遥感、GPS等技术手段,对草原鼠虫害的空间分布和数量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

建立鼠虫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农牧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大对草原鼠虫害的研究力度,提高防治技术的水平和效益。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引入外来捕食鸟、蚂蚁等进行鼠虫害的防治。

发展生物制剂和绿色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农牧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3. 生态修复与植被建设加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植被建设,通过大面积的草原植被恢复,增加天敌数量,有效控制鼠虫害的流行。

在植被建设方面,采用天然草种的引种、育苗技术,提高植被的抗虫能力。

同时,加强对牧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确保牧草的生长和更新,维持牧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宣传教育与合作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加强与相关单位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

鼓励科学研究机构、高校等加强对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五、保障措施1. 加强资金投入,确保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对草原鼠虫害的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预计将有效控制草原鼠虫害问题,恢复草原的生态平衡。

内蒙古生物防治鼠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内蒙古生物防治鼠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生物防治鼠虫害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 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量,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物防治鼠虫害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安全 、高效、环保、经济等,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 展的需求。
生物防治鼠虫害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 仅适用于内蒙古地区,也可以在其他地区推广 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微生物防治
03
利用对鼠类、昆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能
减轻害虫危害。
生物防治技术的实践案例
利用赤眼蜂控制玉米螟
在内蒙古地区,利用赤眼蜂控制玉米螟取得了显著成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 用量。
利用瓢虫控制蚜虫
在内蒙古地区的果园和农田中,引入瓢虫等捕食性昆虫能有效控制蚜虫数量,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使用生物农药。
建立示范区
政府可以在部分地区建立生 物防治示范区,展示生物防 治技术的成果和效益,让农 民直观地了解生物防治技术
的实际效果。
提供技术咨询
政府可以设立技术咨询热线 或网站,为农民提供生物防 治技术的咨询和指导,解答 农民在使用生物农药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
加强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严格审批和管理
内蒙古生物防治鼠虫害减少化学 农药使用量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内蒙古地区鼠虫害现状及问题 • 生物防治鼠虫害的技术手段 • 生物防治鼠虫害的推广应用 •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途径和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内蒙古地区鼠虫害现状及问题
鼠虫害的种类和分布
01
02
03
老鼠种类
内蒙古地区主要有褐家鼠 、小家鼠和黄胸鼠等。
优点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可持续、安 全等特点,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降低农产品残留,维护生态平衡。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草原鼠虫害对于草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草原鼠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包括生态科学研究者、动植物保护管理者、草原生态系统管理者、畜牧业生产者、农民等。

同时需要有相关的政策制定、经费投入和管理机构的组建。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筹协调机制,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合作,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多种手段措施相结合防治草原鼠虫害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措施相结合,包括化学手段、生物手段和物理手段。

化学手段:主要是对鼠虫的毒杀,使用杀虫剂、杀鼠剂等。

但需要注意,化学手段具有副作用,对环境和生态有一定影响,且如果过度使用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所以,对化学手段需要谨慎和适度使用。

生物手段:主要是利用生物制剂、天敌等进行防治。

生物制剂是指可以灭活或杀死鼠虫等有害生物的微生物制剂。

天敌则是指与鼠虫等有害生物共生的其他生物,例如猫、狗、猛禽等等。

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生物制剂和天敌等,不仅对草原环境、生态造成的影响较小,而且能够长期维持有害生物的数量在可控范围内。

物理手段:主要是利用某些物理因素,如声波、光波和电子磁波等,来达到防治鼠虫的目的。

这些物理手段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是防治草原鼠虫害的首要原则。

加强鼠虫害防治的同时应该注重预防,在生态环境建设、畜牧业管理等方面加强防范。

同时,需要从治理草原鼠虫害出发,实现综合治理,提高治理效果。

加强监测和信息共享加强监测和信息共享,不断了解鼠虫害的发展状态、研究成果和防治新技术。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和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草原鼠虫害的应对能力和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语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参与、不断创新和协同作战。

只有所有参与方通力合作、制订合理科学的防治方案、全面开展管理,才能成功预防和控制草原鼠虫害的产生,在确保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同时,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摘要:一、引言二、山西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和危害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山西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之一,草原面积广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鼠虫害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草原土地质量、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二、山西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和危害山西草原的鼠虫害主要有鼠类、虫类等,它们对草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鼠类危害:鼠类通过啃食草籽、根系,破坏草原植被,导致草原退化、沙化。

同时,鼠类还会挖掘地下通道,破坏草原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

2.虫类危害:虫类通过对植物的啃食、吸食,导致草原植被减少,影响草原的生产力。

此外,虫类还会传播疾病,威胁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健康。

三、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监测:通过定期调查草原鼠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预防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草原鼠虫害发生前的预警预报、鼠虫害发生时的紧急防控等,降低草原鼠虫害的发生概率。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草原鼠虫害的种群密度。

例如,采用草药、生物农药等对草原虫害进行防治。

4.化学防治:在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时,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农药的选用、剂量、使用方法等,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机械防治:通过机械手段,如设置捕鼠器、捕虫器等,对草原鼠虫害进行捕捉和控制。

四、结论山西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保障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任务。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

草原鼠害防治技术一、地下鼠防治技术鄂尔多斯地区地下害鼠为中华鼢鼠,特点就是危害时形成土丘,破换牧草根系,土壤结构,成一连串或者不规如此的土堆,活动时间一般在4-6月份,5月份为繁殖顶峰期,4月份为防治关键时期,其主要防治技术如下:地下生活鼠类常用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1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配成毒饵毒杀害鼠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草原害鼠防治药药剂为C型肉毒素,本品为淡黄色液体。

可溶于水。

怕热怕光,在5℃时24h即失毒。

本剂对鼠类有较强活性,适口性好,无二次中毒。

草原小面积防治可以到有关部门申请用药。

(1)毒饵的配制方法常用饵料有萝卜、胡萝卜、小麦等。

×1厘米×5厘米大小,风干至含水量50%以下备用。

称取原药重为1-2ml与一公斤毒饵搅拌。

(2)开洞投饵法在鼢鼠的洞道上,用铁锨挖一个上大下小的洞把落到洞内的土取净,用长柄毒饵勺把毒饵投放到洞道深处,然后将洞口用草皮封严即可。

(3)插洞投饵法用直径粗1厘米,长60-80厘米的钢制探针探找鼢鼠洞道,当感觉找到洞道时,轻轻提出探针,用直径粗1.5厘米,长30-40厘米的木制探针,从针孔处再次插入洞道中,前后左右晃动木制探针,当探针尖部有四处碰壁感觉时,找洞失败,需用钢制探针重新探洞:当向某一方向晃动时木制探针尖部有碰壁感觉,而向另方向晃动时无碰壁感觉,此时无碰壁感觉方向即为洞道方向,探找洞道成功,提出木制探针,用镊子或毒饵勺取5-6条毒饵投入洞内,然后用湿土捏成团把针孔盖好即可。

2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利用捕鼠器械捕杀害鼠的方法。

常见捕鼠器械有弓形夹、箭类、吊钩类。

利用鼢鼠怕风畏光习性开洞捕鼠。

具体方法:找出老巢方向,距老巢1-2米处开洞放置捕鼠器。

老巢方向判别方法有两种,是覆盖母质土壤的较大土丘下方即为老巢;另一方法是打开洞道,洞道两侧和上方洞壁有明显的鼠鼻印记,印记前进方向即为老巢相反方向。

常用捕鼠器的使用方法有如下两种。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分析甘南草原鼢鼠(Microtus fuscus)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鼠类之一,其数量庞大且繁殖能力强,常常对农田、林业和牧业等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1.生态调控措施:甘南草原鼢鼠是一个典型的农田害鼠,其数量的多寡和分布范围与农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农田生态环境,降低其生存和繁殖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数量的目的。

加强农田整理和管理工作,保持土地平整,并减少杂草和野生植物的生长,以减少甘南草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

2.化学防治措施:对于密度较高的甘南草原鼢鼠群体,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毒饵和熏蒸剂。

毒饵是将草饲料或谷物等作为载体,加入毒杀鼠类的药物,如氟鼠灵等,放置于鼠穴周围或运动路线上,以诱饵甘南草原鼢鼠食用。

熏蒸剂主要通过向鼠穴内喷洒或散布杀鼠气剂,以达到熏杀甘南草原鼢鼠的目的。

3.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病原体和竞争种等生物因素来防治甘南草原鼢鼠的方法。

甘南草原鼢鼠的天敌包括猛禽类、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等。

可以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如设置人工巢穴、安装禽、兽类捕食者保护措施等,来减少甘南草原鼢鼠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病原体和竞争种来降低甘南草原鼢鼠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通过引入对甘南草原鼢鼠有专一性寄生作用的病原体,如鼠疫硫化菌等,来控制其数量。

4.物理防治措施:物理防治主要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甘南草原鼢鼠的活动和繁殖。

常用的物理手段包括设置障碍、建立隔离带、挖掘护树沟等。

在农田周围设置宽度一定的隔离带,通过挖掘护树沟和栽植某些植物,来隔断甘南草原鼢鼠的活动通道,减少其入侵农田的可能。

甘南草原鼢鼠的防治措施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态调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只有在全面了解甘南草原鼢鼠的生态习性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和防治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

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关于颁发《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的通知农业部文件(1988)农(牧)字第77号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宁夏、甘肃、陕西、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省、自治区农牧渔业 (农牧、畜牧)厅 (局):我部于一九八五年下发试行的《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试行)》,对推动我国草原治虫灭鼠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试行规定”进行了修改、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我国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的实际。

现将修改的《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原《草原治虫灭鼠实施规定 (试行)》即行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草原治虫灭鼠是控制草原沙化、退化,保护草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治虫灭鼠工作,实现治虫灭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灭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凡开展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的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同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切实抓好治虫灭鼠防治计划、防治措施、承包合同、人员培训和器械、药品的购置、设备维修等项工作。

二、草原虫、鼠害发生严重的地 (州、盟)、县 (旗),应建立健全虫、鼠害预测预报站,受畜牧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受上一级草原业务部门的指导。

预测预报站耍做好虫、鼠害调查工作,掌握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

及时向各级政府和受害区农牧民发出虫、鼠害预报,指导群众进行防治。

三、对虫鼠害发生发展动态,要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查清虫、鼠的种类、密度、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在达到规定防治标准 (见附表)时,方可进行防治。

并根据害虫害鼠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灭治时间和方法,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防治效果。

四、开展治虫、灭鼠工作的地区,须经县 (旗)草原业务部门根据预测预报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防治方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实施。

十万亩以上的大面积飞机治虫、灭鼠要经省、门治区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农业部畜牧局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使用管理
前 言
农药鼠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缺少科学常识,不注意日常
的使用管理,将农药、鼠药随意存放,被当作饮料、调料、食品
被误喝误吃,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引起中毒的
事件时有发生。根据调查资料的表明,导致我国农村人口中毒的
毒物类中-农药和鼠药列为前两位。农药占29.22%,鼠药占28.6%。
为确保我们在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中的用药安全,避免发生人畜
中毒事件,现就草原鼠虫害防治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事项归纳如

一、科学用药的原则
使用农药防治草原有害生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
对人类的安全应放在第一位。安全使用农药应遵循以下原则:
严格按照说明规范使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
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明确使用方
法和使用范围。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
重要措施。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
畜中毒或死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一、农药分类
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
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为高毒、中等毒、低
毒三类。
(二)必须按指定剂量,使用适当的容器配药,配药应在远离饮
水源和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进行。药物包装要立即烧毁或按要
求深埋处理。

(三)注意施药安全。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必要的技术培
训;正确使用施药器械,施药器械安全完好,没有“跑、冒、
滴、漏”现象;施药时要穿戴防护衣具,施药过程中严禁吸
烟、喝水;选择合理的施药时间,严禁在大雾、大风、雨天、
高温天气时段施药;正确掌握施药技术,采用隔行喷雾,避
免迎风操作和左右两边同时喷雾。

(四)掌握中毒急救知识。施药人员每天工作不超过6小时,切
不要连续多日工作。施药过程中一定按照使用说明书,配备
必要的急救药品。一旦出现乏力、恶心、头昏、呕吐、皮肤
红肿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
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 用肥皂清洗身体,中
毒症状较重者立即送医治疗。

(五)注意施药后的安全。施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设立标志,明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确专门管护人员,防止人、畜、家禽等进入引起中毒。二、
药物的储存和保管
(一)人员要求:库房保管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
康、有经验、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农药基本知识和和安
全知识的成年人担任。

(二)库房要求:鼠虫害防止药物存放应设专用库房,与居民区、
水源分开,四周封闭并留有消防通道。库房地面平滑、不渗
漏、结构完整、干燥、通风良好,地面、天花板采用耐化学
腐蚀材料,易清洗。库房内设置隔离工作间,配备必要的消
防器材(灭火器、水桶、铁锹等)和急救药箱(解毒药物等)。
(三)存放要求:有完整无损的包装和标识,包装破损或无标识
的立即处理;不同种类药物应分开存放,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通
风,采取防潮防渗措施;库房中避免存放对农药品质有影响的其
他药物;严禁与食品、粮食、饲料、种子等一起存放。
(四)库房管理要求:
1、严格执行药品入库、出库登记制度,入库时要检查包装和
标志,记录品种、数量;出库的药品质量要可靠,包装标志
完整,有使用说明书。
2、定期检查存放的药物是否符合存放要求的规定,定期维护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库房内通风、照明、消防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3、定期清扫库房,保持干净整洁。
4、进入高毒药物存放库房的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穿
用防护服装。
三、药物的安全使用
(一)在开启药物包装、称量配置和使用中,操作人员应戴用必
要的防护器具,要小心谨慎,防止污染。
(二)使用人员要求:
1、使用药物人员必须选派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担任,必须
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技术和熟悉所使用药物的性能。
2、严禁孕妇、哺乳期妇女参与药物配制和施药作业。(三)
药物配置要求:
1、配药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开启包装、选用配置方法和
器具;按照规定或推荐的药量和稀释倍数定量配制;不得直
接用手接触,应用工具搅拌。
2、药物称量、配制应根据药品性质和用量进行,防止溅
洒和散落。
3、配置药物应远离住宅区、畜舍和水源,药物随配随用,
开装后余下的药物应封闭在原包装内,不得随意转移(比如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换瓶) ,要妥善放置,一定要存放到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4、配药器械要专用,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净。但不要在河
流、小溪、井边等地清洗,防止污染水源。

(四)施药的一般规定
1、施药前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药物,在保证防治效果的
前提下,尽量选择毒性最低、残留低的药物品种(如推广使
用生物微生物制剂印楝素、苦参碱等);根据药物剂型和防
治对象确定安全有效的施用方法;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具;确
保施药器械完好,备足水、清洗剂、急救药品和必要的修理
工具;在施药前应向拟施药地区及周边群众发放明白纸,告
知施药区域、注意事项等。
2、施药时的要求:施药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防护装备;施药作
业中,施药人员不准喝酒、吸烟、饮水、进食,不得直接接
触皮肤;施药作业中,作业人员要始终处于上风向位置,不
许进入已喷洒药物的的区域,雨天、大风和高温天气中午不
得进行作业;连续工作不超过5天;
* 非施药人员严禁在施药区停留;凡已经施过高毒药物的区
域,应设立醒目标志;放置在野外的药物及施药器械,必须
有专人看管;施药过程中,施药人员如出现中毒症状,要立
即离开现场,送医院救治。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页脚内容
* 农药的空容器和包装需妥善处理(砸碎、掩埋、焚烧等),
不得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畜安全。3、施
药后的要求:施过药的地方要竖立明显标志,在一定时间内
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剩余或不用的药
物应完整进行包装后送回库房;施药器械应清除残药,洗净
后存放;应做好施药记录,内容包括:药物名称、防治对象、
用量、范围、时间;施药人员的防护器具及时进行清洗,消
除污染。

四、注意个人防护施药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防护用
品,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防护用品用毕,应及时清洗,维
护,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室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