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犊牛饲养的“三三三”管理技术

犊牛饲养的“三三三”管理技术
维普资讯
奶牛杂志◆ 饲
c I● q J ; c 0 芝 I' ~ j ’ a ‘ . 犊 牛饲 筹 ∞量 量 量 ∞ 管 理 / 0 ; ’ , 技 术
■ 付春雨 聂 世伟 河南宝 树集团 凯欧奶牛事业部
犊 牛 是 指 3月 龄 左 右 以乳 汁 为 主 要 营 养 来 源 的初 生 小
5 9头母 牛 中, 8 发情 后 l— 4小时 排 22
短 , 胎 比单 胎 短 。 奶 牛 预 产 期 的 推 算 一 般 遵 循 “ 减 3 双 月 , 日加 6 原 则 。 即配 种 月 份 减 - 3 配种 日期 加 6 即 为母 牛 ” 左 , , 的顶 产期 。 0 0 9 例 3 2 #母牛 是 2 0 0 8年 5月 1 日配 种 , 4 预产 期 为 20 0 9年 2月 2 口。 0
提 高 犊 牛 的成 活率 . 少 死 亡 损 失 。 减
1 . 早 开 食 3及
母 牛分 娩后 l 内 所 产 的 乳 叫初 乳 。初 乳 中 含 有 十 分 周
丰 富 的 养 分 、 种 抗 体 和溶 菌 酶 , 各 对小 牛 的 健 康 成 长 十 分 有
益 。 因 此 , 牛 出 生 后 , 在 3 分 钟 内让 其 吃 到初 乳 , 确 小 要 0 以
42 接 产 .
⑤ 输精部位及 配种 后子 宫流m 输 精到排 卵侧子宫 角基
部 受胎 率略 高于 输 精 到 排 卵侧 子 宫 角 深 部 的 受 胎 率 。 种 配 后 子 宫 流 血母 牛情 期 受 胎 率 与 同期 配 种 后 子 宫 未 流 血母 牛 情期 受 胎 率 , 异 显 著 。 差
牛 。 由于 其 消 化 特 点 和成 牛有 显 著 不 同 , 此 , 因 在饲 养 管 理 上 也 应 有 自己 的 特 点 , 要 突 出 “ 早 ” 把 好 “ 关 ” 防 好 主 三 , 三 ,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犊 牛初 生后 的 6月龄进行 第一称重 ,称 重的同时对犊牛 还应进行编号。犊 牛生产上应 用 比较广泛耳标法 ,耳标主要 有 金属 的和塑料 两种 ,金属耳标和塑料耳标上 打上号码时必 须用用 不褪 色的色笔 写上 号码 ,防止摩擦掉看不到号码 ,将 其固定 在犊 牛的耳朵 上。犊牛初生后的 7—10日龄去角 ,最 晚不超过 15日龄。实际生产 中一般用烧红 的烙铁烧烙 角基 部 15—20s,直到角的生长点被破坏 。也有 的用特制的电烙铁 去角 ,只能用 于 35日龄 以内的犊牛 ,将 电烙铁顶端 做成杯 状 ,大小与犊牛角的底部一致 ,通 电加 热后 ,烙铁 的温度各 部 分 一致 ,使 用时将烙铁 顶部放在犊牛 角部 ,烙 15—20s,或 烙 到犊 牛角 四周 的组织变为古 铜色为止 。但是此 法去角不 出 血 ,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用 。 2.2 饮 水与 运 动
初生犊牛没 有免疫力 ,初乳 中含有较 多的镁盐 ,有 轻泻 作用。母牛的初乳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其 中不同种类的免 疫球蛋 白及溶 菌酶含量最高 ,母牛初乳 中的富含的溶菌酶物 质能抑制初生犊 牛内的多种病菌 ,当初 生犊 牛吃到母 牛的初 乳时 ,可 以获得免疫球蛋 白,提高 自身免疫力 。出生 1h内的 犊牛应 尽快 吃初乳 ,第 一次 饲喂健 康犊 牛初 乳量是 1.5~ 2kg。为 了初生犊牛的健康 ,提高初生犊牛对初乳 的消化利用 率 ,第一次初生犊牛吃母 牛的初乳 不能太多 ,逐渐加量。为了 保证奶 温 ,应该每次 即挤即喂。为了防止 新生犊 牛下痢 ,可适 当添/JH¥1"喂抗生素 ,一般从犊牛 的出生后 的第 3天开 始添加 适量的抗 生素 ,直至生后 30d为止 。 1.3 犊牛常乳阶段的饲养要点
当母牛产出犊牛后 ,养 牛场的接生人员应用柔软 的毛 巾 立 即清 除初生犊牛 口鼻部 的粘膜 ,若初生 犊牛生后 不能 呼 吸 ,饲养人员应 把犊牛 的后肢 吊挂拍 打胸部 ,促使初 生犊牛 吐 出粘液。初生犊 牛其它部位的胎液让母牛舔干净 ,母牛舔 初生犊牛身上的胎液能促进初生犊牛血液循环 ,也能促进母 牛胎衣正常脱落 ,有利于母牛 的子宫恢复。 1.2 初 生犊牛吃初乳 的管理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犊牛是指幼年阶段的牛,一般指出生至约1岁半的牛只。

犊牛的生理特点与成年牛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犊牛的培育技术要点也有着独特的要求。

犊牛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它们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犊牛的体型相对较小,抵抗力较差,不耐寒、不耐饥、不耐热。

在牛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受凉或中暑,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并及时清理牛舍的秽物,保持舍内环境卫生。

犊牛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犊牛的胃容量较小,需经过适宜的饲养管理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

饲料的选择应以易消化、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为主,如鲜嫩的青贮料、饲草和浆糠,适量添加饲料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等,有助于促进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和饲料的消化吸收。

犊牛的饲养水平也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犊牛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饲养水平保证。

饲喂应科学合理,杂粮饲喂要适量、适时、适配,不能饲养以谷糠、筒子饲喂为主的高纤维粗饲料,使犊牛过早地发展瘤胃功能,损害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犊牛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与矿物质供给。

犊牛的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求量大,特别是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求较高。

在饲料中应加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源,如鱼粉、豆粕等,以及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调节饲料的营养平衡,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犊牛的饲养管理也需要注意饲喂频次和餐前处理。

由于犊牛的胃脏较小,消化能力不强,需要经常进食,一天应分6-8次喂养。

在饲喂前应进行合适的预处理,如将饲料切碎或搅拌成浆状,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

犊牛的健康管理也是培育技术的重要要点之一。

犊牛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应加强对犊牛的疫病预防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检查犊牛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包括:提供适宜的环境、选择易消化、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合理的饲养水平和优质的蛋白质与矿物质供给,注意饲喂频次和餐前处理,以及加强犊牛的健康管理。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

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摘要】犊牛作为能够传承畜牧技术和提高肉类生产效率的重要生物资源,在农牧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犊牛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而针对这些特点的培育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犊牛的产生与繁殖过程,然后详细分析了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饲养管理技术。

对犊牛的疾病防治和选配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犊牛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结论部分总结了犊牛培育技术的要点,强调了其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犊牛的生理特点及培育技术要点,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犊牛、生理特点、培育技术、重要性、产生、繁殖、生长发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选配原则、发展前景、要点。

1. 引言1.1 犊牛的重要性犊牛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动物之一,它们在农民生产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犊牛是牛群繁殖的基础,是牛群新血统的来源,对于牲畜的遗传改良和繁殖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犊牛在农民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完成耕作、运输和其它劳动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犊牛还是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者,其肉、奶制品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食物来源。

由于犊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人们对犊牛的培育和管理技术愈加重视,不断探索符合科学原理的养殖方法,努力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保证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最大效益。

研究和了解犊牛的生理特点,掌握其培育技术要点,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犊牛的生理特点犊牛是牛科动物中的幼崽,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特点。

犊牛在出生后会随着母牛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得到passively acquired immunity 的保护,这有助于它们在早期生长阶段对抗疾病。

犊牛的胃部结构还未完全发育,需要通过吸收母乳来获得足够的营养。

犊牛的代谢率较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在生理发育方面,犊牛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年内经历较快的生长期,之后逐渐进入稳定的发育阶段,直到成年。

犊牛期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周记

犊牛期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周记
饲 料营 养
脐 带 中 血 液 向 下 滑 挤 出来 后 .在 该 处
每 天 注 意 观 察 犊 牛 的 吮 乳 情 况 、
用 消 毒 好 的 细 绳 缚 好 ,然 后 将 它 剪 断 粪 便 是 否 正 常 , 放 置 干 草 .训 练 犊 牛
或 扯 断 ,在 断面 涂 擦 碘 酒 消 毒 。
替 。 人 工 奶 配 方 :鸡 蛋 3个 ,鱼 肝 油 食 青 草 。定 时 给 予 充 足 的 饮 水 .或 设
15mL, 鲜 牛 奶 500mL, 食 盐 8—10g, 置 水 槽 ,让 犊 牛 自由 饮 水 。 在 冬 季 应
充 分 搅 拌 均 匀 , 隔 水 加 热 至 38℃后 饲 饮 用 温 水 。 晚 上 应 栓 系 饲 养 。 喂 奶 时
在 气 温 温 暖 的 条 件 下 ,犊 牛 随 母
干 燥 通 风 ,不 可 有 穿 堂 风 或 贼 风 ,夏 牛 进 行 户 外 饲 养 , 晚 间 饲 养 在 犊 牛 舍
季 防 止 中季 节 H{生 的犊 牛 ,在
3.1 采 食 与 饮 水
马吸万吮国乳 头一黑的 初 龙产江母省牛鸡,西应市进鸡行冠人区工畜辅 牧局 ∽∞犊1-0牛0一的 胃功 能 逐 渐 发 育 .采 食 干
助 犊 牛 吃 到 初 乳 。 如 果 产 犊 母 牛 的 初 草 量 不 断 增 加 。 枯 草 期 , 在 草 架 上 或
喂 犊 牛 。 每 日饲 喂 3次 ,饲 喂 5~7d后 要 作 到 ,每 天 应 定 时 、 定 温 、定 量 。
改 喂 常 乳 。 从 第 三 天 起 每 天 增 加 鲜 牛 加 水 比 例 要 适 当 , 不 要 忽 多 忽 少 . 以
奶 200 ̄400mL。

肉用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期是犊牛肠 胃发育、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尤其是瘤 网 3 . 1 卫 生 管 理 胃的发 育 最为 迅 速 ,这个 阶段 的犊 牛可 塑性 比较大 ,饲养 管理 水 喂 养 工 具 要 卫 生 ,每 次 用 完 之 后 ,都 要 清 洗 干 净 ,消 毒 处
平 的高 低 可直 接关 系 到其 成 年后 的生 产 性 能 。加强 哺 乳期 饲养 管 理 ,保证 清 洁 。牛 舍每 天 清扫 ,冬 季 舍 内外 做好 保 暖措 施 ,地 上 理 ,可从 做好 哺乳 工作 、补 饲工 作及 日常 管理工 作 3 方面 进行 。 铺上麦秸、稻壳等等 ,夏天定期通风 ,保证舍内干燥 ,并做好遮 阴措 施 。牛 体要 洁 净 ,保证 不 被粪 便 、污泥 、浊 水 等等 所 污染 , 1 哺乳 肉用 犊 牛 哺 乳 多 采 用 随 母 吮 乳 的方 式 ,就 是 在 母 牛 分 娩 之 每 天至少 用软 毛刷 擦拭 牛体 1 次 ,必要 时可 采用 硬质 刷 ,但 是 擦拭 后 ,直 接 让 犊 牛 吮 食母 乳 ,同 时 ,进 行必 要 的补 饲 工 作 。根 据 过程 中不要 用 力过猛 ,以免损 伤皮 肤 。 养 殖经 验 ,分 娩 母牛 泌乳 量 可满 足 9 0 日龄 犊牛 生 长所 需 营养 。但 3 . 2 犊 牛管 理 是9 0 日龄 之后 ,母牛 的 泌乳 量会 随 即减 少 ,但 是 ,犊 牛 营养需 求 要 从 哺 乳期 就 开始 调教 犊 牛 ,饲 养管 理 人员 要用 温 和 的态 度 却 不减 少 ,甚 至 有增 加 的趋 势 ,此 时 ,要 进行 必要 的补饲 工作 。 对 待犊 牛 ,经 常抚 摸 、擦 拭 牛体 ,时 间 久 了 ,犊 牛 可形 成 温顺 的 日常 饲 养 管 理 中 ,可 通 过 观 察犊 牛 吮 乳状 况 ,合 理 开展 补 饲 工 性格 ,这对 于今 后 的育 种 工作 、饲养 管 理工 作开 展 都 大有 裨 益 。 作 。 当犊 牛 出现 频繁 顶撞 母 牛乳 房 ,吞 咽 次数 增加 ,说 明泌 乳量 防 治舐 癖 ,犊 牛相 互 吮 吸 ,很 容 易形 成 舐癖 ,舐 癖 危 害较 大 ,很 不 够 ,应该 适 时 补饲 。当犊 牛 口角 有 白色 泡沫 出现 时 候 ,说 明犊 多病 菌 可随 之进 人 犊 牛 胃肠道 引 发疾 病 。 防治方 法 :犊 牛 单栏 饲 牛 已经 吃 饱 ,这 个 时候要 将 犊 牛拉 开 ,防 治觅 食过 多 导致 消 化不 养 ,每 次 哺乳 结束 后 都要 擦拭 嘴 角残 留的奶 汁 。对 于 已经 形 成舐 良。此外 ,一般 来说 ,大型 肉牛 日增 重要 控 制在 8 0 0 g 左 右 ,小型 癖 的犊 牛 ,可在 其 鼻梁 上 套一 个 小木 板 。此 外 ,保 证犊 牛 适 度运 肉牛 日增重 要控 制 在7 o o g 左右 ,如 果达 不 到这个 标 准 ,可适 当补 动 ,每天 可 随母牛 外 出放牧 。 饲 。供参 考 的哺乳 方案 : 3 . 3 早 期 断 奶 方案 1 :5 1 0 k g 全 乳 ,9 0 d 哺乳 期 。 1 ~1 0 日龄 ,5 k g /d ; 断 奶 时 间 要 根 据 地 方 实 际 情 况 确 定 ,并 不 是 越 早 越 好 。 因

肉用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 2 0日龄 左 右 开 始 逐 渐 胃粘 膜 的 乳 头 快 速 发 育 , 混 合 精 料 中 粗 蛋 白质 含 量 一 般 要 求 1 8 % 以 上 。精 料 补 饲 时 必 须 先 进 行 调 教 。 首 先 将 精 饲 料 用 温 水 调
污 染 ,犊 牛 吃 后 最 易 引 起 下 痢 。 间 隔 6~ 9 h后 第 2次 饲 喂 初 乳 。
4 犊 牛 的管 理 和疾 病预 防 4 . 1 犊 牛 的管理
2 犊 牛应 及 早补 料刺 激 前 胃发 育
每天 应 擦洗 母 牛乳 房 , 保持 其清 洁 ; 对 犊 牛 采 用 早 期 补 料 技 术 能 促 进 犊 牛 前 胃早 期 发 每 天 定 时 刷 拭 1 ~ 2次 ; 加 强 犊 牛 的运 动 , 运 动 促 育, 提 高犊 牛 断 奶 体 重和 饲 料 报 酬 , 实现 提 早 断奶 。 进 犊 牛采 食量 的增 加和 户 外 阳光照 射, 提 高 对 疾 病 的 抵 抗 能 力 ; 供 给 充 足 的 清 洁 饮 水 , 冬 季 要 饮 2 . 1 提 早 补 饲千 草
犊 牛 牛 槽 或 草 架 上 放 置 优 质 干 草 任 其 自 由 采 食 犊 牛 发病 主要 是肺 炎和 下痢 , 多 发 生 在 1月 及咀嚼, 忌喂 质量 低 或霉 败干 草 。 龄 以内的犊 牛 , 病 因 是 天 气 骤 变 和 犊 牛 环 境 卫 生
2 . 2 适 时 补喂 精 料
目前 农 村 养 牛 户 在 犊 牛 培 育 过 程 中 因 管 理 制 成 糊 状 , 加 入 少许 牛奶 、 砂 糖 或 其 他 适 口性 好 粗放、 不 科学 , 发病率 和死亡 率较 高 , 断 奶 体 重 也 的 饲 料 , 在犊 牛鼻镜 、 嘴唇 上涂抹 少量 , 或 用 手 指 偏低, 导致 经 济效 益 下 降 。因此 , 在 饲 养 肉用 繁 头 直 接 将 少 量 糊 状 精 饲 料 塞 进 口腔 里 , 任其 自由 d犊 殖 牛过 程 中, 能 不 能 培 育 出健 康 的 犊 牛 是 提 高 养 舔 食 ,注 意 的 是 动 作 一 定 要 轻 。大 约 3~ 5 殖 户经 济 效益 的关键 。

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犊牛饲养技术标准

欢送阅读犊牛饲养技术标准1范围本局部规定了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和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参数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与定义3.1 初乳指母牛产后第一次所产的奶。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丰富易消化的养分,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

3.2 犊牛岛指哺乳期犊牛单独饲养的专用围栏,一牛一栏:一般根据季节、气候以及消毒的需要围栏可移动,所以称之为“犊牛岛〞。

犊牛岛可以防止哺乳期犊牛间的交叉感染,提高犊牛成活率。

3.3 过渡期犊牛从哺乳后期到完全采食开食料的时间3.4 过渡乳母牛产后第二、三次挤出的牛奶。

4.阶段划分4.1 犊牛0-6 月龄的牛称之为犊牛5饲养管理5.1 犊牛期的培育目标满 6 月令犊牛体重到达200 公斤,体高到达 1.1 米。

犊牛期日增重: 900 克5.2 饲养管理要点5.2.1 母犊出生后立即去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

挤出脐内污物,在距腹部〔 6-8 〕厘米处断脐,用 5% 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岛。

5.2.2 犊牛出生 10 日内,打耳号、照相、登记谱系。

5.2.3 去角:犊牛出生后3-4 周去角〔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5.2.4 去副乳头;在犊牛出生后〔2-3 〕周进行,〔用剪刀在乳头基部煎去〕,并做好消毒。

5.2.5 犊牛在出生后1 小时内饲喂初乳。

用初乳测定仪检测初乳的质量。

初乳温度应在38 ±1 ℃,与牛体温相当。

饲喂量为2-2.5 公斤〔用胃管灌服或自由哺乳均可〕。

6-8 小时再喂一次。

初产牛的初乳不喂小母牛,一律用经产牛的初乳饲喂小犊牛。

对于剩余的经产牛的优质初乳,在冰柜中冷冻保存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培育工作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
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犊牛的接生: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
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犊牛出生
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
液进入气管。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
5%的碘酒浸泡1分钟—2分钟,进行消毒。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胎
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尽快喂上初乳:初乳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一般做到在
产后1小时—2小时内犊牛能够饮到占体重6%的初乳。第二次饲
喂应在出生后6小时—9小时,每天即挤即喂,保证奶温。变凉的
初乳可用水浴热水加热,明火能破坏其营养成分。

合理饲喂犊牛:1、定质 喂给犊牛的奶必须是健康牛的奶,忌喂
劣质或变质的牛奶,也不要喂患乳房炎牛的奶。2、定量 按体重
的8%—10%确定,哺乳期为2个月时,前7天5公斤,8天—20天
6公斤,31天—40天5公斤,41天—50天4.5公斤,51天—60
天3.7公斤,全期喂奶300公斤。3、定时 要固定喂奶时间,严
格掌握,不可过早过晚。4、定温 指饲喂乳汁的温度,一般夏天
掌握34℃—36℃;冬天36℃—38℃。

饲料的饲喂:从出生后1周开始,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入优质干
草,任其自由咀嚼,练习采食。出生10天后,可训练犊牛吃精
料。开始时可将精料涂抹在犊牛的口角、鼻或在奶桶内放入10克
—20克(1两=50克),任其自由舔食。数日后可增加至80克—
100克。1月龄时喂料250克—300克,2月龄时喂500克左右。
精料采食的训练是能否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犊牛喂料要注意料
量适当。在犊牛出生1周后,可以诱导其饮水。最初可先在水中
加少量乳液,以引诱其饮喝。10天以内给36℃—37℃温开水,10
天以后给以常温水,但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5℃。

断奶技术:犊牛的哺乳期一般为两个月,日喂奶3次。生长良好
的犊牛可在40天时改为日喂两次,喂奶4公斤—4.5公斤,50天
时改为日喂一次,喂奶3公斤—3.5公斤。犊牛在任何时期断奶,
最初几天体重都会下降,属正常现象。小牛断奶后10天应仍放在
单独的畜笼内,直到小牛没有吃奶要求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