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tenstei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体会(附17例报告)

合集下载

疝气无张力修复治疗体会

疝气无张力修复治疗体会

疝气无张力修复治疗体会目的:探讨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 方法和Rutkow 方法)在腹股沟疝的术后效果。

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使用平片修复法(Lichtenstein 方法),对照组则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 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的排气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指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是10.0%,而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则为38.0%,两组间的比較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与Rutkow 方法相比,Lichtenstein 方法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有着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

标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疗效腹股沟疝在临床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该疗法主要包括Lichtenstein 方法和Rutkow 方法[1]。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 方法和Rutkow 方法在腹股沟疝的术后效果,现将研究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l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使用Lichtenstein 方法,对照组则使用Rutkow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且均与腹股沟疝的临床症状相符合。

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6.7±5.8岁,腹股沟疝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2±0.6年;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24~73岁,平均年龄为47.0±6.0岁,腹股沟疝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3.8±0.7年。

Lichtenstein手术记录

Lichtenstein手术记录

Lichtenstein手术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及床号:住院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腹股沟疝手术者:术后诊断:腹股沟疝麻醉:局部浸润阻滞麻醉手术名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麻醉员:手术经过: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于侧髂前上棘内侧2cm处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阻滞麻醉。

取内环至外环方向切口长约___厘米,逐层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Scarpa筋膜,沿腹股沟管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外环口(是、否),外环口约cm×cm。

沿腹外斜肌腱膜下钝性分离,向上显露联合腱,向下显露腹股沟韧带,注意保护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

游离精索,显露腹股沟管后壁。

打开(提睾肌、腹横筋膜),检查(有、无)精索旁脂肪瘤,(是、否)切除。

疝囊约cm×cm,位于腹壁下血管侧,内环口约cm×cm。

检查(有、无)复合疝,。

将疝囊(完全游离、高位结扎),并高位游离后回纳。

提睾肌横断(是、否)。

内环口缝合修补(是、否),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型号(cm×cm),并展平,用3-0可吸收线从耻骨结节开始将补片下缘和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达内环口外侧,切开补片尾端,上叶2/3,下叶1/3,围绕精索,并将上下叶下缘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内环成形。

尾端补片约cm超过内环并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

补片上缘与联合肌腱(间断、连续)缝合。

侧同样方法手术。

检查(有、无)精索旁脂肪瘤,(是、否)切除。

外环口约cm×cm。

疝囊约cm×cm,位于腹壁下血管侧,内环口约cm×cm。

检查(有、无)复合疝,。

内环口缝合修补(是、否),精索后方置入补片,型号(cm×cm),Lichtenstein法缝合。

检查创面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5-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

术中共用麻醉液ml。

手术顺利,麻醉(很、尚、不)满意,术中出血少,术后安返病房。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

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回顾孙业健【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13(000)032【摘要】目的:总结开展李金斯坦(Lichtenstien)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

方法3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操作方法的要求、关键步骤和难点处理进行讨论。

结果36例患者经Lichtenstien修补术治疗均痊愈出院,35例获得随访,术后出现阴囊水肿1例,血肿2例,术后20个月慢性疼痛1例,分别给予穿刺引流、物理及止痛药物等治疗后痊愈;疼痛缓解,无复发病例。

结论掌握Lichtenstie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规范化操作,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223-4224)【作者】孙业健【作者单位】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中心卫生院,安徽六安 23716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回顾性对照研究[J], 闫兴龙;王卫2.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J], 黄翠景;吴永丰;刘兴洲3.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 [J], 彭志勇;刘为民;高潜;张焕长;梁政河4.腹腔镜下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J],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阿卜杜萨拉木;李义亮;皮尔地瓦斯;王志;赛甫丁;李赞林;屈鹏;克力木5.腹腔镜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J], 李荣堂;屈红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125例总结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125例总结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125例总结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共对125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修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25例,男性118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92岁,中位年龄67.8岁。

其中腹股斜疝77例,腹股沟直疝35例,骑跨疝13例,包括复发疝12例。

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分型标准分型[1],I型36例,II型72例,III型17例。

(二)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成型术修补,使用贝朗医疗国际贸易公司提供的单纤维聚丙烯网织平片作为修补材料。

除12例复发疝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外,其他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局部麻醉按Lichtenstein中心所特有的局麻四步法施行。

按常规方法切开腹股沟皮肤、腱膜,打开提睾肌,游离精索。

寻找到疝囊后,分离至内环口处,将疝囊回钠;若为较大阴囊疝,则将疝囊横断近端关闭后回纳,远端前壁切开、敞开旷置。

对于巨大直疝,将疝囊回纳后行外荷包缝合固定。

然后,取聚丙烯乎片(7 x15CM大小)作适当修剪,下内侧呈圆钝型,尾部剪开一条缝隙,形成上端宽(2/3)下端窄(1/3)二尾部,并套于精索内环处。

然后将平片置于精索后方进行修补。

第一针于内下端用2/0不可吸收缝线(脉福线)固定于耻骨结节上腹直肌前鞘处,网片覆盖超过耻骨结节2cm,并用第一针缝线压在上面跨过耻骨结节,连续缝合3针将平片外侧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上,直到内环水平处;在内环上方再将尾部两片下端用不吸收线一同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上,二尾部呈燕尾状交叉,形成新的内环口,上方平片保留5cm铺开于腹外斜肌腱膜下方即可,不需缝合。

平片内侧端边缘用可吸收线(2/0结福线)间断缝合两针,一针固定于腹直肌前鞘,另一针固定于腹外斜肌上,修补完成。

此时平片呈松弛、圆顶状。

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线缝合腱膜、皮下组织,用可吸收扣线行皮内缝合。

图解手术|Lichtenstein七步法

图解手术|Lichtenstein七步法

图解手术|Lichtenstein七步法Irving Lichtenstein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对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热度逐渐下降。

今天分享一下开放手术中的经典——Lichtenstein术。

Lichtenstein是伊朗裔的美国医生,自1984年推出该术式以来,历经全球30多年的临床实践,由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简单等特点,为广大疝外科医生所推崇。

Lichtenstein术式的推广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学生Amid同样功不可没。

但很少人知道,1986年,Lichtenstein写了一本手术小册子,第一次印刷这个小册子几乎无人问津,在三年后的第二次全国会议上再版了这个小册子以至于要增印三次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Lichtenstein 他对于手术有三个观点,第一,腹股沟疝手术不是简单的小手术;第二,它可以在局麻下完成;第三,它可以在门诊手术室作为日间手术完成,只是需要专业的有足够经验的人从做好这类手术。

Parviz K. AmidParviz K. Amid出身于伊朗,1981年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加入Lichtenstein团队,期间写了150多篇论文,编著了多部著名书籍,并在全球多次演讲和手术演示,不余遗力的推广Lichtenstein术式。

2004年,Parviz K. Amid在《Hernia》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关于Lichtenstein术式的起源、变化与原则,影响深远。

Lichtenstein团队在总结回顾自己的数据时,发现有以下缺陷:1.补片没有与耻骨结节重叠2.补片小了(仅5cm),无法让补片与腹股沟管后壁充分接触,也就无法形成足够大的阻力和摩擦力防止疝的复发3.术中补片铺得太平整,以至于患者站立后,原来应有的曲线没有了,反而增加了补片张力4.补片上缘是连续缝合,增加髂腹下神经损伤的风险5.生殖股神经和精索血管穿过补片与腹股沟韧带缝合的间隙,增加神经卡压的风险。

Lichtenstein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皇甫深强;郭明广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9(028)003
【摘要】@@ 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基层费用较高,因此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应用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8例,现报告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rn3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8例.【总页数】2页(P214-215)
【作者】皇甫深强;郭明广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东京医院,普外科,河南,开封,475001;开封市卫生学校,生理教研室,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21
【相关文献】
1.改良Lichtenstein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J], 赵殿德;王新民
2.腹股沟疝治疗中改良Kugel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选择 [J], 陈佳栋;孙颢;高友福;米娜瓦尔·亚合普
3.Lichtenstein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J], 常生
4.Lichtenstein 无张力疝成形术与 Rutkow 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J], 朱兴
5.改良Lichtenstein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 [J], 赵殿德;王新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成人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成人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成人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我科300例成人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术后平均住院4.5天。

结论通过我们细致耐心的护理,掌握成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前术后的基本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可以使我们的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成人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措施及体会【中图分类号】r71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44-01腹股沟疝和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较多弊端,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慢,复发率可高达10%,尤其以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高,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人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成为成人疝治疗的重要部分。

因其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1]。

1986年美国lichtenstei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即以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1993年lichtenstein疝研究所报道3125例无张力修补病例4例复发,复发率约0.13%[2]。

我科从2006年4月~2010年7月,采用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300例,效果满意。

熟练地技术和良好的麻醉及精良的设备,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笔者认为尤其是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护理,在此手术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一般资料1.1 病例资料本组资料300例,男性290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比29:1,年龄18~82岁,平均50岁。

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肿块,肿块长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梨形,可降入阴囊或大阴,可向腹腔内回纳而消失。

1.2 手术结果 300例均成功施行了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以择期为主。

手术过程顺利,术毕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手术时间25~54min,平均38min。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7例临床体会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7例临床体会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7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价值和临床体会。

方法:对近几年来采用网塞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27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27例均治愈,恢复较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诊无复发病例。

结论:采用网塞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简便易行,痛苦小,恢复快,感染少,不易复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嵌顿疝;锥形网塞补片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3-0125-01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一经诊断常需急诊手术治疗。

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27例腹股沟嵌顿疝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男21例,女6例;年龄22~76岁,平均47.5岁;嵌顿时间4.5~37 h,平均12.6 h;手术时间0.75~1.25 h,平均1.05 h;住院时间5~10 d,平均6.5 d。

其中斜疝26例,直疝1例;左侧8例,右侧19例。

所有病例均有患侧腹股沟处不可复包块和疼痛的表现,明显腹痛18例,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6例,腹膜刺激征3例,腹部平片肠管扩张5例。

疝内容物:大网膜9例,小肠15例,乙状结肠2例,膀胱1例;内容物變性坏死3例。

1.2方法材料是由医用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成型的立体锥形网塞和补片组成的疝充填物。

选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切口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同;术中仔细解剖腹股沟管各层组织,确认疝内容物无坏死可直接回纳后行修补术,若嵌顿的肠袢等内容物已发生绞窄坏死但未破溃、周围组织炎症水肿不显著时可切除病灶再行修补,坏死肠袢已破溃、周围严重显著,只可行高位结扎和引流术。

根据疝环大小及疝环周围腹壁组织缺损程度选择相应的无张力修补术式。

估计嵌顿内容物坏死或破溃者术前应适当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术后给予禁食、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若病情允许,术后可早期下床和及早恢复一般日常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chtenstein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体会(附17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3-08-20T10:15:39.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邓鲁山[导读] 可取得良好效果。

邓鲁山(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心卫生院 226661)【中图分类号】R65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215-02 【摘要】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美国dard公司的平片产品对17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施行无张力修补。

结果 17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50-105分钟,平均62分钟。

术后使用止痛剂4例,尿潴留3例,阴囊浆液肿3例。

住院6-12天。

随访2-4年无复发。

结论 lichtenstein术式一期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lichtenstein术腹股沟疝嵌顿疝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应用Lichtenstein术治疗了17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患者,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46-89岁,平均62岁。

病史5个月-36年,嵌顿时间4-48小时。

根据Nyhus分型;Ⅱ型10例,Ⅲ型6例,Ⅳ型1例。

其中斜疝14例,直疝3例。

同时合并有前列腺增生6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例,心血管系统疾病6例,糖尿病3例。

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的有6例。

1.2 方法 1.
2.1 材料本组患者术中全部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平片产品。

1.2.2 术前准备因腹股沟嵌顿疝为急诊手术,术前准备除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机制外,还需作心电图及腹部摄片等以排除心血管疾病或肠管破裂穿孔的可能。

所有病历术前均预防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1.2.3 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常规疝手术切口,显露疝囊,打开疝囊前用盐水纱布保护好切口,可先在疝囊上作一小切口,吸尽疝内渗液,再打开疝囊,注意勿损伤疝内容,并仔细探查疝内容,如嵌顿物为肠管,必要时可剪开、松解疝环口,将肠管拖出,判断肠管的活力(温盐水纱布湿敷或普鲁卡因肠系膜根部封闭),排除逆行性嵌顿的可能,确定无肠管狡窄、坏死,可还纳肠管入腹腔。

横断疝囊,游离近端疝囊至腹膜外脂肪,高位结扎+缝扎,剪除多余疝囊,远端疝囊止血后旷置。

游离精索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补腹横筋膜缺损区域。

将补片置于精索后方,精索通过补片的预裁圆孔,现将补片缝合规定于耻骨结节筋膜,再沿补片四周分别与联合建、弓状下缘以及腹股沟韧带缝合,依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并关闭切口。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

2.结果
本组17例患者全部治愈。

手术时间50-105分钟,平均62分钟。

住院6-12天,平均7天。

其中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区疼痛,应用止痛剂后好转。

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经留置尿管1-3天后恢复自行排尿。

3例患者出现阴囊浆液肿,经局部理疗后好转。

全部病例无切口感染。

随访2-4年,无复发。

3.讨论 3.1早期认为,当嵌顿疝发生时,由于局部组织受压,特别是疝内容为肠管时,肠腔内的细菌数量会急剧增加。

同时因为肠壁血运障碍致使肠管失去活力,肠道内的细菌就会进一步播散,从而可引起腹膜炎及局部的中毒感染。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主张急诊修补。

而是采取嵌顿松解,疝囊高位结扎,择期二期手术。

但是,嵌顿疝多为老年人,如果均采取二期修补,无疑会使病程延长,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并存着再次嵌顿复发的危险。

Lichtenstein术式,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

加之补片本身是一种聚丙烯单股丝线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有优异的组织相容性、强度高和对感染不亲和性。

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1]。

非常适合于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修补。

3.2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3.2.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本组患者嵌顿时间均相对较短,疝内容为网膜组织或未失活的肠管。

对于肠管已破裂,存在术中肠内容直接污染疝囊及周围组织或腹股沟区域已表现为急性蜂窝织炎症状的,不主张采取无张力修补。

3.2.2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准确的评价患者的心肺功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同时要着重检查患者的腹部情况,排除肠破裂、腹膜炎的可能,以确定手术方案。

对于有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先行留置导尿。

术前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常规使用抗生素。

3.2.3 术中仔细操作。

首先,注意保护切口,在处理疝囊时,应用纱布保持疝囊与伤口的干净隔离,打开疝囊时,要先吸尽疝囊内的渗液,避免造成伤口的污染。

第二,判断嵌顿肠管的活力,是手术的关键,切忌盲目的将嵌顿的疝内容还纳腹腔,特别是肠管嵌顿时,即使所见肠管血运良好,也要将肠管全部拖出,以免造成逆行性嵌顿。

对于疝内容存在粘连坏死的网膜组织,可予以切除。

避免回纳腹腔后造成感染、粘连。

如术中确需做肠切除术,则不建议放置补片修补。

第三,术中严密止血,尤其是剥离疝囊后,由于局部嵌顿水肿的原因,极易渗血,可用电凝烧灼,止血不确切处可用丝线结扎。

3.2.4 积极抗感染。

对于常规的腹股沟疝手术,为Ⅰ类手术切口,目前根据临床路径,是不允许使用抗生素的。

但嵌顿疝由于组织受压,局部易出现缺血、水肿,造成患处通透性增加,疝囊内甚至有积液形成。

尽管滕宝安[2]等报道19例嵌顿疝患者术中送囊液快速涂片未找到脓细胞,仍可视为污染切口。

应常规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术前麻醉时,就使用一次,术后使用3-5天。

可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操作仔细,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Lichtenstein术式治疗成年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1] Shulman AG,Lichtenstein IL,Amind PK.A survey of nonexpert surgeons using the open tension-free mesh patch repair for primary inguinal hernias.Int Surg,1995,80(1):35-36.
[2] 滕宝安,王士堂,许戈良,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中应用的适应证[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2,5(3):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