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成因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完成的全国荒漠化土地普查表明,中国荒漠与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荒漠化扩大的速度愈来愈快。从50年代到70年代,以年均1560km2速度扩大;进入80年代,每年扩大面积增加到2100km2;近年来,平均每年沦为沙漠化的土地,已扩大到2400km2以上。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已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沙漠化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与荒漠化进行长期的斗争。

荒漠与荒漠化

荒漠与荒漠化现象主要为干旱或半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干旱区,如河西走廊、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等巨型内陆盆地,荒漠分布最广,荒漠化现象也最严重。按一般规律,荒漠地区地势平坦且辽阔,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日照强烈,日夜温差很大,风力很强而且持久。这里主要特征是基本无地表水体,植被稀疏,一般动物难以生存,形成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根据不同成因地貌上的差异,荒漠又可分为沙漠(沙质荒漠)、戈壁(砾质荒漠)、岩漠、泥漠、盐漠等等。“荒漠化”主要是指非荒漠地区,如绿洲或草场,由于天然作用或人为作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原来的耕地或草场,逐渐演化为荒漠的过程。1990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召开的荒漠化评估会议上,明确指出荒漠的概念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造成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所谓土地退化是指:土地作物生产减少,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地表出现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地貌形态,如沙丘等等。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天然作用形成的荒漠化一般演变过程非常缓慢,例如气候干旱化,往往要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的时间;而人为作用形成的荒漠化,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就可造成严重后果。目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即人类活动的影响

,占有主导地位。

荒漠化原因分析

人类活动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很多,例如森林、植被的人为破坏,无科学依据的大规模垦植、拓荒以及草场过度放牧等等。但很多地区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的。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是最突出的一个实例。石羊河年均径流量约12-15亿m3,主要流经武威与民勤两个盆地。建国以来在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山区河川径流量,基本上全部被拦截,导致山前平原地下水补给逐年减少,溢出带泉流量严重衰减,原泉灌系统被迫改为井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随着武威地区耗水量的迅速扩大,下游民勤盆地的来水量,由50年代的5.47亿m3,急剧下降到90年代1.5亿m3左右,导致下游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河灌改为井灌,地下水位大面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大片灌木林、沙棘林衰败死亡,草场退化,绿洲退缩,大片耕地撂荒,并被沙漠所替代。因而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沙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在黑河流域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上下游之间由于水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矛盾更为严重。黑河上游主要在甘肃张掖境内,而下游弱水则属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弱水最终流入居延海。黑河年均径流量约15亿m3,过去流入额济纳旗约8亿m3,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张掖地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黑河下泄水量大幅度减少,特别是近五年下降到2亿m3左右,使下游河流断流,历史上著名的东、西居延海均在地面上消失,成为戈壁、沙漠。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造成大批浅井干涸报废。约近40万公顷的天然乔、灌木次生林枯萎消亡,沙化、盐碱化的土地面积扩大到约35万公顷,约占全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4%。沙漠化、

荒漠化现象急剧漫延扩张,额济纳旗绿洲濒于消亡的危急关头。

新疆许多内陆河流,也遭到类似的命运。由于中、下游各类水工建筑大量消耗水资源,造成下游流量严重衰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孔雀河,原流入罗布泊湖,1943年湖面面积为1900km2,1962年缩小为530km2,现已全部枯竭,成为一片荒漠。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河终端玛纳斯湖,1968年面积尚有550km2,现已全部消失。艾比湖已由1958年的1070km2缩小为570km2。以上干涸的湖泊,已大部分为沙漠所取代。新疆最大的塔里木河,年径流量达49.8亿m3;近年来由于上游大量引灌,到中游仅余9.5亿m3,减少81%,使下游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8m,地下水的含盐量(矿化度)大幅度升高,使大面积的胡扬林、红柳林相继大片死亡。据统计0.7万公顷农田充耕,2万公顷草场覆灭,随之而来的是沙漠入侵,使原来长达300km的“绿色长廊”,大部分沦为荒漠。据统计近30年来全疆沙漠面积扩大了3.4万km2,使340万公顷的土地和草原被沙漠所吞没。新疆由于次生盐渍化而弃耕的土地,也达67万公顷左右,成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报载,1997年4月15日西北地区爆发了一场范围广大的沙尘暴,兰州、银川等城市沙尘弥漫,不见天日,并波及华北、华东等地区。有关专家认为,上述沙尘暴主要是由于西北地区沙漠化日趋严重形成的。近20年来,沙尘暴天气不论是发生频率或强度,均逐年有所增加;特别是1993年5月5日在河西走廊发生的那次黑风暴,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兰新铁路中断一星期,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被迫停产,沙漠向前推进8m,如果不积极采取防治荒漠化措施,那么今后沙尘暴的影响范围将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防治对策

综上所述,西北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的迅速发展,虽然存在多种原因,但水资源开发不合理往往成为主导因素,这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央一再指出,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良性循环;防止由于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是干旱地区维护生态环境的主要基础,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为了发展经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考虑局部地区的利益,那么就会导致全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又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除了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控制草原垦荒,加强水土保持等措施外,最重要的一环,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即每条河流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特别是河流上、下游之间,对农业用水与城市及工业用水,实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地表水与地下水必须综合利用,统一调度;积极保护绿洲,保持绿洲外围地区的生态用水,维持全区的生态平衡。为此必须加强和树立节水意识与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依靠科技进步,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