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业概况
中日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比较

知识文库 第10期237中日旅游市场现状调查与比较耿 欣1 中日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1.1 日本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日本在二战之后依靠美国的扶持得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旅游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政治背景、自然环境、人文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受到日元贬值和航空出行成本的影响,日本将化妆品和食品也纳入到免税品范围之内,导致赴日旅游的吸引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日本本国的“观光立国”发展战略使得日本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制定政策宣传自身的观光资源和景点特色,赴日旅游的热潮只增不减。
日本旅游市场具有如下发展特色和现状:第一,日本旅游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
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之中,日本旅游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
现阶段,日本已经形成了以樱花、温泉、富士山为主的疗养旅游文化,而艺伎、女优、日本料理等饮食和文化特色更是成为很多游客趋之若鹜的选择。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依靠温泉旅游,日本每年可以吸引1.4亿人才来日观光。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邦,成为日本旅游业的重要客户群体。
第二,日本旅游市场具有完善的制度环境。
日本政府积极地为日本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了国际旅游主题区域、观光立国的发展战略,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撑。
日本政府近年来在政策改革、法律修订和签证手续的简化都是在为国际旅游发展和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日本旅游市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根基。
日本政府在积极争取和民间组织、高校组织和地方团体合作的前提下,形成了旅游人才培养健全的体系和流程,推动了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日本本国对自然景观、历史遗址、本土文化的保护力度也比较大,加之其社会环境稳定、公共设施先进、交通环境便捷、美食文化独特、购物环境公正、服务理念一流,其旅游特色成为不可模仿和复制的经典。
1.2 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二战之后,蓬勃于改革开放的契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的产业。
中国与日本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中国与日本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逐渐正常化,中日两国旅游业也逐渐走出了矛盾与争议,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会对中日两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一、行业规模据日本观光厅和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数据,2019年日本接待了前往日本的外国游客共计319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数量达到了986万人次,占比为30.9%。
而同期,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总人次为70.42亿人次,其中出境游人次为1.49亿人次,占比为2.1%。
从巨大的市场规模来看,日本旅游业发展要落后于中国。
但是在国际旅游市场的份额上,日本却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二、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无论是在旅游产品还是服务质量上,日本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
日本的旅游景点有着非常高的美学和文化内涵,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非常齐全和完善的,可以为来自中国的消费者提供非常丰富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而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之路还很长。
中国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自然、人文、餐饮、住宿等多个方面。
但是对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却一直是旅游业最大的难题。
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中国的旅游服务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提供更为优质的旅游服务。
三、旅游消费水平日本世界级的旅游景点、优质的旅游服务、便利的交通设施都需要较高的费用维护。
因此,在旅游消费水平上,日本显然要高于中国。
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消费相比,通常出现相对更高的消费支出。
而日本依托发达的国内市场及高品质服务,其旅游消费指数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而中国旅游消费的总体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上,中国旅游市场存在着门票价格波动大、住宿价格贵、交通条件限制等问题。
四、旅游类型相比较而言,日本旅游业中,自由游、深度游和文化旅游更为受欢迎。
游客可以在日本的美食和文化中放松、感受传统,同时,也对生态旅游、体验旅游越来越感兴趣。
与此相比,中国旅游业中,海岛游、休闲度假和文化遗产游更为主流。
日本游线路市场调研报告

日本游线路市场调研报告日本作为亚洲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将对日本游线路市场进行调研,探讨其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情况。
目前,日本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根据日本旅游厅的数据,自2013年以来,日本的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了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游客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占到了入境游总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这些数据表明,日本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日本的旅游市场中,线路游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形式之一。
线路游通常包含了酒店、交通和旅游景点门票等服务,给游客提供了方便和优质的旅行体验。
目前,日本的线路游主要分为自由行和跟团游两种模式。
自由行是指游客自己安排行程和预订酒店、交通等服务。
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高、自由度大的特点,深受独立旅行者的喜爱。
在自由行市场中,OTA(在线旅行社)和民宿平台成为了主要的竞争力量。
OTA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将酒店、交通等服务打包销售,帮助游客省时省力。
而民宿平台则提供了更具体的住宿选择,吸引了注重个性化旅行体验的游客。
跟团游是指游客通过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活动来旅游。
这种方式适合喜欢社交和团队氛围的游客。
在跟团游市场中,旅行社品牌和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竞争因素。
一些知名旅行社,如成田国际旅行社和味覚の旅,因其高品质的服务和丰富多样的行程而备受游客信赖。
此外,一些特色主题团也越来越受游客的关注,如动漫主题、温泉体验等。
除了自由行和跟团游,一些新的旅游形式也在日本线路游市场迅速崛起。
例如,徒步旅行越来越受到年轻游客的喜爱。
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徒步旅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此外,自行车旅行和美食之旅也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然而,日本的线路游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竞争激烈。
随着日本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和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使竞争更加激烈。
其次,高昂的旅游成本是游客们的一大考虑因素。
尽管日本的旅游基础设施发达,但酒店和交通费用较高,增加了游客的成本负担。
客源国概况--日本

日本一、自然环境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
二、社会概况(一)人文概况1、人口与居民现有人口约1.278亿,居世界第10位,城市人口约占78%。
日本是世界少有的单一国家之一,主体是大和民族,占日本人口的99.3%以上。
2、国旗、国徽、国歌、国花、首都国旗:日章旗,亦称太阳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也就是标准国旗的长度尺寸)。
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
白色衬底象征纯洁,红日居中象征忠诚。
日章旗是明治3年(1869年3月9日)由太政官刘聚枫颁布制定的。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菊花图案也是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
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首都:东京(二)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
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
1868年1月,明治天皇发布“王政复古”诏书,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
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三)经济日本工业高度发达,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体系完整,工业结构为知识、技术密集型。
日本的耕地少,对农业发展不利,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
日本旅游业市场概况与未来

日本旅游业市场概况与未来近年来,随着日本政府的不断推动和日本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增强,日本旅游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本文将介绍日本旅游业的市场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况1.1 总体概述随着日本文化影响力扩大、人口老龄化加剧、海外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日本旅游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19年,总营业额已达累计6.1万亿日元,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海外游客情况日本旅游业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海外游客的涌入。
自2010年起,海外游客数量逐年攀升,2019年达到了4090万人次,比2018年增加了1%。
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是最主要的来源国,占到了总海外游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1.3 国内游客情况日本国内游客同样是旅游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3亿人次,其中夏季、年末和新年等节假日是国内旅游的高峰期。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的增长对于整个旅游业市场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未来发展趋势2.1 推动旅游数字化日本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旅游数字化,鼓励旅游企业使用新技术来提升旅游体验和效率。
例如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已经用于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游客导览等方面。
技术引领的旅游业将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2.2 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旅游业而言,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旅游服务质量,也有利于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未来日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推动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互动交流。
2.3 满足新兴消费需求消费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消费需求逐渐形成。
旅游业也需要跟随消费趋势,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高端、自由行和主题化旅游等形式将会更受欢迎,而日本旅游业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调整推广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总之,日本旅游业市场前景看好,政府和企业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也持续投入大量资源。
近十年日本旅游市场综合研究

图1 2001年-2013年日本出境人数走势图从近几年日本国民的出境游目的地分布来看,短时短距的30-59岁年龄段的男性游客为日本出境游市场的主力军。
2014年10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图2 2001年-2013年日本入境人数走势图数据出自日本观光厅(二)入境游市场构成第一,入境游市场客源以亚洲游客为主。
从2003年-2013年各大洲赴日游客中在日本入境市场中所占比例来看,亚洲始终占据了日本入境市场的最大份额,2003为66.1%,2013年为76.7%,基本维持在七成左右。
第二,欧美游客呈减少趋势。
从2003年-2013年日本入境游客统计来看,北美、欧洲市场则分别从2003年的12.6%、7.3%下降到2013年的9.2%及5.1%,均出现明显的下降。
第三,重点客源市场集中在亚洲地区。
纵观2003年至2013年的入境数据,不难发现日本的重点客源市场无明显变化,除美国外,其他均为亚洲境内的国家及地区,即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地理位置临近、文化习俗相近。
日本与中国、韩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在很多方面都极为相似,游客容易产生亲近感,因此同为汉字文化圈的游客们更愿意选择日本作为出境游目的地。
其次,政府推出相应的入境旅游配套政策。
日本政府逐步放宽对亚洲各国游客的入境限制,2009年7月日本开始对中国赴日游客发放自由行个人签证,2010年7月起,日本政府又大幅放宽中国赴日自由行个人签证,2011年7月起,对于从冲绳入境的中国游客给予三年内多次往返签证,这些相对优惠的签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刺激了中国游客的赴日游。
(三)入境旅游市场特征第一,入境游市场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表现出波动大、敏感的特质。
2009年,日本国内出现了新型流感,2011年发生了3•11东日本大地震,使得这两年的入境人数出现大幅度下降,呈负增长。
这种大幅度的下降反映出了入境旅游市场易波动的特点。
2023年日本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日本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概述 (4)一、日本旅游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5)(一)、日本旅游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5)(二)、 日本旅游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6)(三)、日本旅游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6)(四)、未来5-10年日本旅游业预测结论 (7)二、日本旅游业发展模式分析 (7)(一)、日本旅游地域有明显差异 (7)三、日本旅游行业(2023-2028)发展趋势预测 (8)(一)、日本旅游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8)(二)、日本旅游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 (9)(三)、整合日本旅游行业的技术服务 (9)(四)、迅速转变日本旅游企业的增长动力 (10)四、日本旅游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10)(一)、我国日本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1)(二)、日本旅游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11)(三)、中国日本旅游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11)(四)、细分日本旅游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12)(五)、日本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12)(六)、日本旅游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3)(七)、日本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14)五、2023-2028年日本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5)(一)、树立日本旅游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15)(二)、确定日本旅游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5)1、市场定位 (15)2、产品定位 (16)3、品牌定位 (17)(三)、创新力求突破 (18)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18)2、创新促进日本旅游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9)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20)4、自主创新+品牌 (21)(四)、制定宣传方案 (22)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22)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22)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23)六、日本旅游企业战略保障措施 (23)(一)、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架构 (23)(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24)1、制定人才整体引进方案 (24)2、渠道人才引进 (25)3、内部员工竞聘 (25)(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26)七、日本旅游业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26)(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 (26)(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 (27)(三)、国内突出经济问题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 (27)八、日本旅游行业未来发展机会 (28)(一)、在日本旅游行业中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商机 (28)(二)、借助日本旅游行业市场差异赢得商机 (28)(三)、借助日本旅游行业服务差异化抓住商机 (29)(四)、借助日本旅游行业客户差异化把握商机 (29)(五)、借助日本旅游行业渠道差异来寻求商机 (30)九、日本旅游行业风险控制解析 (30)(一)、日本旅游行业系统风险分析 (30)(二)、日本旅游业第二产业的经营风险 (30)十、“疫情”对日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31)(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日本旅游业的建议 (31)(二)、关于日本旅游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32)(三)、突破日本旅游企业疫情的策略 (32)概述近年来,日本旅游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日本国际旅游业的特点及新动向

际旅 游人 口的流动 基本 上是 只进 不 出。 “ 宾 会 ” 喜 主要 向 欧美 发达 国家介 绍 1本 , 引外 国 3 吸 人来 1观 光旅 游 , 3 贸易经 商 。直 到 11 95年 , 滨 港 (0 横 50人 ) 和神 户 港 (0 30人 ) 次 迎来 大 首 型外 国人旅游 团 队 。随后 由于 13 9 0年 1本 政府 铁道 省下 属 1本政 府观 光事 务局 正式 成立 、 3 3
1。 2 8人次 , 速增加 到 20 迅 0 4年 的 1 8 6 3万人 次 ,0年 间增 加 1 1倍 ; 比之 下 ,0 4年 入境 4 3 相 20
外 国人 数 只有 64万 人次 , 1 出境 人数 是入 境人 数 的 27倍 , 本 出入境 旅游 收入 的差 额 常在 。 3 1
30 0亿 1元 以上 。 00 3
13 年 羽 田机 场 国 际航线 开 通 、9 年 国际 奥林 匹克 大 会 在 东 京 举 行 的 一 系 列 举 措 的 实 91 16 4
施, 以及 1本 经 济 的迅 速 崛 起 , 本 的 入 境 外 国 人 数 迅 速 增 加 , 16 年 增 加 到 330 3 3 1 到 9 4 500
维普资讯
第l 5卷第 1 期 2006年 3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Vo . 5,No 1 11 . Ma r. . 2 006
W O RL REGI D oNAL S TUDⅢ S
文 章 编 号 :10 97 ( 0 6 0 0 9 0 0 4— 4 9 20 ) 1— 0 4— 5
日本 的 国际旅 游收 入在 旅 游 经 济 总量 中所 占的 比重 不 大 , 在世 界排 名 长期 在 3 0位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旅游发展历程
• 日本的近代旅游业始于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旅游观光成了日本国民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日本征服为旅游产业的定 位是:21世纪的前卫产业。
3.日本旅华市场
• 日本曾多年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入境旅游最 大的客源国(目前降为第二)。
• 在30个主要旅华客源国市场中,日本市场 是唯一旅华人数比重超过20%的客源国
(3)富士山
• 富士山(ふじさん,FujiSan)是日本第一高峰,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 • 2002年8月(平成14年),经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后,为3775.63公尺, 接近太平洋岸,东京西南方约100公里(60哩)。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世 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但地质学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 山之类。2011年3月16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专家担心3·11日本本州岛 海域地震会引起富士山喷发。
如果以人口规模来衡量城市的大小,那么东京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据日本东京都政府 2010年4月28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1日,东京人口达到1301万。
东京主要旅游景点:银座、皇宫、浅草寺、上野公园、东京塔、阳关城以及迪斯尼乐园
据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对2010年的海外游客数及相关产业的 经济效益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2010年到访东京的外国游客 人数达594万人次,创历史记录。其中,中国游客的起到了支柱作用。
(2)奈良
• 奈良县古称大和,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 近畿地区的中南部,东邻三重县,西界大阪府, 南接和歌山县,北连京都府,为内陆县,是日 本历史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土地面积约为3, 691平方公里,77%为森林和山地, 森林覆盖率60%,居住面积较少, 人口集中在县北部的奈良盆 地及其周边地区,是日本的 人工高产林区,主要产业有纤维产品制造业、木材、木制品制 造业等,畜产业也较发达。
(4)别府温泉
• 别府温泉,位于日本别府县境内。别府的地热现象丰富多彩,世界上很少地方能够媲 美。别府市位于九州东北部,附近有三千五百多个温泉、间歇泉和喷气孔。喷气孔是 喷出气体的裂口,特别是蒸气。每日喷出的水量共有五万五千多立方公尺,这是近期 曾有火山活动的迹象。事实上,别府市就在一个火山岩屑山坡的基部,附近有几座火 山,现在并不活跃。
东京迪斯尼乐园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依照美国迪斯尼乐园而修建。这乐园从 1983年4月15日开放以来已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 建造这座乐园,耗资 1500亿日元,从1983年春天开始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2.6亿人次,创下了数倍于投资的 巨额利润。东京迪斯尼乐园2000年接待的游客人数为1730万人次。
• 影响日本旅华市场的因素
• 1,政治因素,众所周知,外交上的风吹草动都会有影响 • 2,金融因素,如今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了日本旅华。 • 3,特殊因素,比如今年三月的事件。
谢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作 者 : 何 傲
• 日本旅华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 1,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出境旅游的政策。 • 2,中国是日本的邻国,节省时间 • 3,日本的文化部分大多是唐宋时传自中国,所以旅华实际上是文化上追本溯源。 • 4,和上一条类似,绝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的风景名胜是非常了解的。 • 5,对于日本的高消费,中国的物价相对低廉,这也是吸引游客的方面。
当地媒体消息,调查机构主要针对东京都内的旅游、住宿及交通设 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为70%左右。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到访东京都的外国游客人数达594万人,创造了新纪录。据 了解,到访东京都的游客在东京都内的消费总额有4585亿日元,旅 游消费对东京都的生产波及效果为1兆日元,雇用效果达5.6万人。
另外,调查机构就外国游客的消费特性和满意度也做了调查。调查 结果显示,外国游客最满意的地区中,新宿占13.1%,居首位。其次 是银座,占8.4%。浅草居第三位,占8.0%。
到访目的一项的调查显示,欧洲、北美及大洋洲游客来日旅游的 目的很多,主要是体验日本文化(61%),亚洲游客的主要目的为购物 (56.5%)。
外国游客数创纪录是因为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此外,放宽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条件也是访日游客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之 一。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日外国人离开,也影响了外 国游客赴日旅游,使得游客人数大幅减少。进入8月以后,前往东京 的中国游客旅行团数量也出现回升兆头。
银座
日本的东京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而银座其实是东京北面从京桥到南边的新桥之间的 一条长1100米,宽700米的大街,由于它把从一丁目到八丁目之间的地区紧紧联系起来, 形成了所谓“银座八町”。
日本旅游业概况
1.主要旅游资源与主要旅游地
日本是世界上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和风景 优美的国家。
自然资社
古都
樱
寺
花
院
主要旅游资源与主要旅游地:
(1)东 京: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全称东京都,东京都人口1301万,大东京圈人口达3670万,是世界上最 大的都市圈。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是现代化国际都 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与周边各市紧密相连组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东京有许多名胜古迹 和著名国际活动场所。市中心的丸之内是东京银行最集中的地方,乐町区的剧场和游乐场所最多, 银座区的商业因世界百货总汇而闻名,这三个区是繁华东京的缩影。东京位于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 古时的东京是一个荒凉的渔村,最早的名称叫千代田。1192年,日本封建主江户在这里建筑城堡, 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1603年,德川家康将军在武士混战中获胜,下令在江户设立幕府,成为当时 的全国政治中心。1868年明治维新,德川幕府被推翻,在这一年,明治天皇从京都迁到江户,改称 东京,1869年定为首都。 东京有100多个博物馆,最大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日本古代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雕刻、 武器、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