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合集下载

家庭苹果酿酒实验报告

家庭苹果酿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家庭苹果酿酒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了解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

3. 熟悉苹果榨汁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

4. 探讨外加酶制剂对苹果酒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材料:- 成熟苹果:适量- 白糖:适量- 焦亚硫酸钾:适量- 果胶酶:适量- 果酒酵母:适量- 清水:适量- 消毒剂:适量设备:- 压榨机- 搅拌器- 发酵缸- 温度计- 糖度计- 玻璃瓶- 消毒锅三、实验步骤1. 原料选择与清洗:- 选择成熟、无病虫害的苹果,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2. 捣碎与榨汁:- 将苹果用压榨机或手工捣碎,以利于榨汁。

- 用榨汁机榨取苹果汁,出汁率一般为56~60%。

3. 入缸与添加辅料:- 将榨取的苹果汁倒入发酵缸中,留取20%左右的空隙。

- 每100公斤果汁中添加8~10克焦亚硫酸钾,以抑制有害杂菌活动。

- 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白糖,搅拌均匀。

4. 发酵:- 将发酵缸密封,置于室温下进行自然发酵。

- 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天。

- 发酵过程中,注意观察气泡产生情况,如气泡增多,说明发酵旺盛。

5. 测定:- 发酵高峰过后,液温逐渐下降,气泡减少,甜味变淡,酒味增加。

- 用糖分测定计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基本结束。

6. 澄清与配制:- 将发酵好的苹果酒过滤,去除杂质。

- 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果胶酶,澄清24小时。

- 取500克果汁加2-3克果酒酵母,放置3个小时后倒入原先的果浆中发酵。

7. 装瓶与杀菌:- 将澄清后的苹果酒装入消毒后的玻璃瓶中。

- 在70℃热水中杀菌10~15分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成功酿造了家庭苹果酒,口感清醇,营养丰富。

2. 焦亚硫酸钾的使用有助于抑制有害杂菌活动,保证苹果酒的品质。

3. 果胶酶的添加有助于澄清苹果酒,提高其透明度。

4.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糖度对苹果酒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家庭苹果酿酒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了苹果原料的预处理及苹果汁防氧化方法,熟悉了苹果榨汁的方法、亚硫酸的使用及榨汁机的使用。

番茄加工工艺

番茄加工工艺
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杀菌温度和时间。 其它:介质特性、加热方式(逆流)、水量、产品初温、产品流量等
番茄酱加工工艺……灌装
灌装工段一般包括充番茄酱填单元、包装物供给单元。 灌装过程需全程在无菌状态下完成。
番茄酱质量指标……
做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番茄酱质量指标有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 内在质量有浓度、粘度、霉菌、黑斑、色差、感官等指标。 外在质量指包装后的外观、洁净程度、重量等。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与番茄黄素等天然色素,番茄红素含量越多,产品色泽越明亮鲜艳。 反之,番茄黄素越多,番茄酱颜色越暗,加工成终端产品感观差。
色差使用色差仪检测,检测时番茄样品冷却至20-25度,可溶性固形物调配至12.5%
与所有的天然色素一样,番茄红素属于热敏性物质,加热过程易受到破坏。
色差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料采摘要保证原料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二是挑选 过程掦除青黄果;三是保证设备运行平稳,减少波动,尽可能缩短番茄在设备中的停留时 间。四是合理设置杀菌温度、破碎温度,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番茄红素的热损伤。
精制的主要做用是分离加热软化后的番茄汁中的皮籽。习惯上也有称 之为“打浆精制”,其基本原理是番茄汁通过精制机的高速旋转,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筛网分离皮籽。
番茄酱加工一般使用单道打浆精制和双道打浆精制两种 方式。单道就 是番茄汁过一次筛网,双道就是番茄汁过两次筛网。
番茄汁的回收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加热温度、筛网孔径 、转速等
不同规格的番茄酱产品一般选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冷破碎产品一般选 用0.6mm,热破碎产品一般选用0.8mm;采用双道打浆精制头道筛网 一般选用1.5-2.0mm
打浆精制机转速一般通过变频器控制,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9001300转/分钟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1.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下列发酵产物所需要的微生物相同的是()A.果酒与果醋B.果酒与腐乳C.酸奶与果醋D.酸奶与泡菜2.要实现“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人们在传统酿酒和酿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A.加入的发酵原材料需要严格灭菌B.需用发酵原料将发酵瓶全部装满C.酿醋的温度应该比酿酒的温度高D.酿酒完成后将发酵瓶盖打开即可3.在繁殖和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CO2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醋酸菌C.毛霉菌D.乳酸菌4.如图是常见的先果酒后果醋的连续发酵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前需要对该发酵瓶进行消毒B.果酒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过充气口充气C.果酒发酵时需用夹子将排气口软管夹住D.发酵结束后才能通过出料口检测发酵情况5.下列有关传统发酵产物、所用微生物及其发酵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A B.B C.C D.D6.相比较豆腐,老年人更适合吃腐乳,其主要原因是()A.豆腐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没有腐乳高B.腐乳中的小分子更多,更有利于老年人吸收C.豆腐的口感没有腐乳好,腐乳可以有多种口味D.腐乳保存时间较长,每次食用后可以继续保存7.与传统腐乳发酵不同,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毛霉菌接种在豆腐上,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腐乳尽快成型B.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C.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D.避免后期味道不统一8.为了制作口感上乘的四川泡菜,下列措施得当的是()A.选择无裂纹、有砂眼的泡菜坛B.盐与水的比例控制在10:1左右C.腌制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太酸D.腌制过程中需要经常开盖透气9.四川某些餐厅的泡菜由于腌制时间通常只有1~2天,因此被称为“洗澡泡菜”。

某高二同学想通过所学知识对“洗澡泡菜”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下列对其测定过程的描述有误的是()A.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用到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颜色越深,其亚硝酸钠含量越高C.需要用氢氧化铝乳液去除样品处理液中的杂质和色素D.称取适量泡菜水制备样品处理液后,还需要进行比色和计算10.下图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B.该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C.该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D.该培养基不适合霉菌生长11.在微生物的接种、分离及培养过程中,下列措施没有达到无菌操作的是()A.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灯照射B.培养基灭菌后进行调pHC.接种环灼烧后进行冷却D.培养皿用旧报纸包紧后灭菌12.下列对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消毒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质期半年的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处理B.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可以使用沸水消毒C.自来水的消毒可以采用氯气等化学试剂D.室内空气的消毒可以采用熏蒸食醋13.制备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的正确步骤是()A.计算→称量→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灭菌→溶化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称量→计算→溶化→灭菌14.某同学将滤纸条埋在土壤中,经过30天后,该同学从腐烂的滤纸条上获得了能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菌,该同学将滤纸条埋在土壤中的目的是()A.阻止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维生素等特殊营养C.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别从而进行分离D.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15.在倒平板这一步骤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手触摸估计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开始倒平板B.在酒精灯附近拔出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棉塞C.将拔出棉塞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D.完全打开培养皿盖,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16.若要统计学校菜园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接种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斜面接种B.穿刺接种C.稀释涂布平板法D.平板划线法17.学校一同学按照“土壤取样→样品稀释→在鉴别苯酚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培养→挑选目的菌株”的步骤想要获得能分解苯酚的微生物,但总是无法获得,指导老师建议添加选择培养这一步骤,原因是()A.土壤中能分解苯酚的微生物数量较少B.该同学制备的固体培养基无选择作用C.该同学的培养基被含碳物质污染了D.该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菌18.为了避免由于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筛选到无法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采取的鉴定措施是()A.在该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酚酞指示剂B.在该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C.在该选择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试剂D.在该选择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试剂19.痢疾杆菌会引发人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监测饮用水中痢疾杆菌的数量有利于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

从柚子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从柚子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从柚子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摘要】采用酸解乙醇沉淀法从柚皮中提取果胶,以促进柚子的综合利用开发。

得出在酸水解提取果胶的工艺中提取液酸度是影响果胶收率的主要因素,并取得了果胶提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酸度为pH = 2,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70min,在该条件下果胶收率最高【关键词】柚子皮;果胶;提取1.引言果胶是由半乳糖组成的一种天然复合多糖大分子化合物,为米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物,无臭,味甜且带微酸,它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1】,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果的细胞壁中,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其用途很广,在食品、医药和其它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可用于制作果酱、果冻、果汁的增稠剂,在医药工业中也用作肠机能调节剂、止血剂、抗毒剂,还可以代替琼脂用于化妆品生产等【2、3】。

图1. 果胶的结构式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介于5~30万之间,果胶又分为果胶液、果胶粉和低甲氧基果胶三种,其中尤以果胶粉的应用最为普遍。

近年来,我国普遍开展了果胶的研制工作。

由于提取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故其工业化提取还不多,而且产量不稳定,产品单一。

随着功能性多糖的开发研究,果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果胶需求量呈高速增长趋势【4】,应用必定会越来越广泛。

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在2万吨左右,20 世纪末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达到了27000吨,并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果胶需求量约在1500 吨以上,而80%靠从国外进口。

目前世界上果胶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英国、丹麦、法国、德国、以色列及瑞士等国【5】。

果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而进口果胶的价格远远高于国产果胶,因此,大力开发果胶资源,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果胶生产工艺,对于发展我国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国南方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柚子上市,大量的柚皮因丢弃而霉烂变质,不仅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这项研究能有效的实现物质再利用,具有很高的环境保护和节能意义【6】。

自酿葡萄酒的工艺流程整理

自酿葡萄酒的工艺流程整理

葡萄酒发酵流程清洗(葡萄葡萄瓶)清水冲洗干净,消毒容器,暂用酒精消毒晾干破碎加偏重亚硫酸钾捣碎偏重亚硫酸钾(法国进口):5克/袋-------防止葡萄酒被氧化和感染杂菌偏重亚硫酸钾用量计算:每升葡萄酒用偏重亚硫酸钾0.18-0.27g,即100斤葡萄用量为9-13g,30斤约2.5g。

加果胶酶,将葡萄醪液转移到一个发酵瓶内,上面留取20%左右的空隙,加入果胶酶,静置2-4个小时,充分分解果胶果胶酶一份(OP):0.5g/袋----------------------分解葡萄中的果胶,增加出汁100斤葡萄用1-2g果胶酶,30斤约加0.25g添加酵母AC:将酵母活化(活法方法:用5%的糖水(温度30-38度)溶解酵母,15分钟后有细腻泡沫出现即为活化成功)后加入到葡萄醪液中,轻微搅拌;法国进口酿酒酵母:5g/袋----------------------------------分解葡萄中的糖,产生酒精等酵母活化方法:准备30mL(约半酒杯)葡萄汁液,用热水调整温度至38-40℃,将10g干酵母粉放入,搅拌开始活化酵母,20-3分钟后产生大量泡沫,活化成功,将酵母液倒入到破碎的葡萄果浆中,4个小时后再搅拌均匀。

10斤葡萄需要用2g;加入活化酵母用量为100斤葡萄用10g酵母。

发酵6~10天纱布封口,温度20-28℃,20-25℃(果香浓郁)或者25-30℃(发酵迅速)。

搅拌或压帽,一般每天3-4次,将上浮皮渣形成的一层厚厚、较硬的皮帽层压入葡萄酒中,一是可以防止皮渣帽上滋生细菌(如醋酸菌)、霉菌,二是可以加强果皮浸提。

加糖,发酵进行到第2天,用葡萄原酒来溶解白糖然后加入,30斤葡萄约加入4~5斤糖一般10斤葡萄可以加1斤糖,能增加5度左右,加上葡萄自身糖分发酵的度数,最终能打到12-14度酒精度。

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1度,10斤葡萄加0.17斤白砂糖能增加1度酒两次加糖原理,第1天加入第一次糖(葡萄重量的5%-7%),第4天放第二次5%-7%的糖。

苹果汁加工的原料要求、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

苹果汁加工的原料要求、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

苹果汁加工的原料要求、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饮料作业苹果汁加工的原料要求、关键工艺原理、工艺要点与产品配方原则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说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种,但其营养价值却很高,这使苹果汁成为了一种廉价的改善身体健康的饮品。

1 原料要求苹果汁原料采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1)品种的影响对于苹果,品种不同其性质也有差异,随着品种的改变,其中的糖、酸、维生素和色素的含量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要根据需要选择品种。

一般要求果实富有苹果风味,糖分较高,酸味和涩味适当,香味浓,果汁丰富,取汁容易,酶褐变不明显。

一般以酸味中等的品种和芳香的品种为主。

(2)成熟度的影响由于保藏上的若干原因,现代果蔬汁饮料制造企业往往把果蔬原料制成果蔬浓缩汁和芳香物质浓缩液,再把它们稀释成果蔬汁饮料。

未成熟的或发育不良的果蔬原料制成的芳香物质浓缩液,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风味也很淡。

且未成熟的或发育不良的水果出汁率比成熟的生长良好的原料的出汁率要低。

此外,苹果在未成熟时鞣质含量较高,在成熟过程中鞣质含量不断减少。

若采用未成熟的苹果果实原料制造原果汁,需要添加较多的净化剂,会增加制造成本。

(3)新鲜度的影响采摘后,果蔬原料内部立即开始进行一系列化学的、生物化学的和微生物的反应,果蔬原料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4)健康度的影响不能用已经腐败的或开始腐败的原料制造果蔬汁饮料。

综上苹果汁生产企业对苹果原料的要求如下:(1)苹果原料糖/酸比的平均值应在12:1左右,总酸量(折算成酒石酸量)应在8g/kg左右。

(2)苹果原料应该含有高质量的芳香物质,同时要求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且具有纯正的苹果香味。

(3)苹果原料的出汁率应该尽可能地高。

(4)苹果果肉应该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由于苹果原料在采摘、运输和贮的过程中会受到较高的机械负荷的作用,所以果肉机械强度越高,原料所受的机损伤就越小。

鲜销苹果往往很容易受到机械负荷的伤害。

(5)尽量选择或培育晚熟的和耐贮存的苹果品种,以延长榨汁季节,节省贮存成本。

果汁制作实验报告资料

果汁制作实验报告资料

果汁制作实验报告资料果汁饮料制作与品质检验一、所用原辅料、设备、试剂:新鲜的橘子、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均为食品级) 果汁瓶或马口铁罐、盖、压盖机或封罐机、菜刀、菜板、漏斗、1000 ml 的烧杯、量筒、滤布、取汁器、天平、不锈钢锅、均质机、杀菌锅等二、工艺流程挑选原料→清洗→去皮、囊衣、籽→破碎→取汁→粗虑→灭酶→澄清→粗虑→调整→过滤→均质→杀菌→罐装实验具体步骤:1. 原料:选择新鲜良好、香味浓郁,充分成熟的果实,剔出腐烂,伤残部分。

2. 预处理:用手工去皮,清洗干净,继续去囊、籽。

切桔子成小块。

3. 打浆:果块用打浆机打浆至浆状。

4. 配料:原果浆35%~40%;砂糖:10%-15%;加柠檬酸0.05%、加50%左右的水混合搅拌(以体积计) 5. 均质:以100-~120 kg/cm2 的压力进行均质,若有条件,在均质前宜先以600 mmhg以上的真空脱气。

6. 杀菌装瓶:将均质处理后的果汁迅速倒入不锈钢锅内,迅速升温至90 ℃,维持10 s,迅速灌瓶。

玻璃瓶或易拉罐宜消毒,装瓶的汁温补低于75 ℃。

空瓶在灌装前要进行预热,减少瓶与果汁的温差。

7 .封口:封盖要严,倒置2 min,检查是否漏气。

8. 如封罐时温度已降低,还需将封好罐的产品放在100 ℃的水浴中煮10 min,冷却,得到最后的产品。

三、实验数据处理表1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表 2 感官评分标准篇二:三年级榨果汁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学科科学实验名称榨果汁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篇三:苹果汁实验报告03 本科课程论文苹果汁饮料的制作摘要为了探究苹果汁制作的原理和其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本实验选用市场购买的新鲜苹果为主要原料,辅以相应的抗氧化剂和物理护色的手段进行果汁制作。

设置护色与未通过护色以及市场购买所得苹果汁样品三个对照组,检测其产品和半产品的糖度、酸度和ph等理化性质和感官评价来进行研究。

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工艺参数组合为果汁量30%,糖度10%,酸度0.25,ph为3,所得的苹果汁品质和口感较良好。

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制作工艺

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制作工艺

储藏加工芒果果-圣女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制作工艺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制作工艺芒果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之一,其富含蛋白质、糖类、β-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等,素有“热带果王”的誉称。

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水果番茄,含多种维生素,且富含硒、类胡萝卜素、谷胱甘肽以及番茄红素等多种微量防癌抗癌、抗衰老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乳酸菌发酵饮料是以牛奶、果蔬汁等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富含活性乳酸菌及代谢物的饮料,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抑菌抗肿瘤、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等功能。

芒果-圣女果复合果汁乳酸发酵饮料不仅拓宽了芒果与圣女果资源的应用,还综合了芒果、圣女果的丰富营养和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特有保健功效,其制作工艺如下。

一、原料主料:芒果、圣女果。

辅料: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乳酸菌酸奶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白砂糖、柠檬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

二、工艺流程1.芒果汁的制备。

新鲜芒果→清洗→热烫、去皮、去核、切块→打浆(加维生素C)→酶解(加果胶酶、纤维素酶)→过滤→芒果汁。

2.圣女果汁的制备。

新鲜圣女果→清洗→热烫→打浆(加维生素C)→酶解(加果胶酶、蛋白酶)→过滤→圣女果汁。

3.复合果汁发酵工艺。

混合果汁(芒果汁+圣女果汁)→调配(加柠檬酸、白砂糖)→均质→灭菌→接种→发酵→冷藏(后酸化)→灌装→成品。

三、工艺要点1.原料挑选。

选择成熟红透、表皮微软、无霉变腐烂、无病虫害的圣女果;芒果选用新鲜饱满、成熟且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越南青皮玉芒。

2.果汁制备。

(1)芒果汁的制备。

将芒果洗净之后放入95℃的热水中烫至皮软,捞出,剥皮,切块称重,与温水1∶1混合,加入0.1%维生素C,用榨汁机打浆至无明显果粒为止,然后加0.1%果胶酶、0.1%纤维素酶充分混匀,立即放入50℃的恒温培养箱中酶解2小时,用8层无菌纱布过滤,备用。

(2)圣女果汁的制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果胶酶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生产工艺流程是:
原料→预处理→抽提→脱色→浓缩→干燥→成品。
二、具体过程

1.原料及其处理
鲜果皮或干燥保存的柚皮均可作为原料。鲜果皮应及时处理,以免原料中产生果胶
酶类水解作用,使果胶产量或胶凝度下降。先将果皮搅碎至粒径2~3mm,置于蒸汽或沸
水中处理5~8min,以钝化果胶酶活性。杀酶后的原料再在水中清泡30min,并加热到
90℃5min,压去汁液,用清水漂洗数次,尽可能除去苦味、色素及可溶性杂质。榨出的
汁液可供回收柚苷。干皮温水浸泡复水后,采取以上同样处理备用。
2.抽提
通常用酸法提取。将处理过的柚皮倒入夹层锅中,加4倍水,并用工业盐酸调ph
至1.5~2.0,加热到95℃,在不断搅拌中保持恒温60min。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
待冷却至50℃,加入1%~2%淀粉酶以分解其中的淀粉,酶作用终了时,再加热至80℃
杀酶。然后加0.5%~2%活性炭,在80℃下搅拌20min,过滤得脱色滤液。
因柚皮中钙、镁等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对果胶有封闭作用,影响果胶转化为水
溶性果胶,同时也因皮中杂质含量高,而影响胶凝度,故酸法提取率较低,质量较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995)对酸法提取作了改进,即在酸法基础上,
按干皮重量加入5%的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按浸提液重量加入0.3%~0.4%六偏磷酸
钠,前者果胶得率可提高7.2%~8.56%,胶凝度提高30%以上,而后者得率提高25.35%~
35.2%,其胶凝度可达180±3。
3.浓缩

采用真空浓缩法,在55~60c的条件下,将提取液的果胶含量提高到4%~6.5%后
进行后续工序处理。近来作者和国内其他单位研究表明,超滤可用于果胶液浓缩,如用
切割分子量为50 000u的管式聚丙烯腈膜超滤器,在温度45℃、ph3.0、压力0.2mpa
条件下进行超滤浓缩,可将果胶浓度浓缩至4.21%,而其杂质含量和经常性生产费用分
别仅为真空浓缩的1/5和1/2~1/3。
2

4.干燥

常用方法为沉淀干燥法,即用95%酒精或铝、铜等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以酒精沉
淀法制取的果胶质量最佳。其方法是:在果胶浓缩液中加入重量1.5%的工业盐酸,搅
匀,再徐徐加入等量的95%酒精,边加边搅拌,使果胶沉淀析出。再用80%的酒精洗涤,
除去醇溶性杂质。然后用95%酸性酒精洗涤2次,用螺旋压榨机榨干后,将果胶沉淀送
入真空干燥机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把果胶研细,密封包装即成果胶粉成品。
用金属盐类沉淀果胶,其杂质含量较高,现较少采用。
目前国外果胶干燥大多采用喷雾干燥,即用压力式喷雾干燥,将浓缩液在进料温度
150~160℃,出料温度220~230℃的条件下干燥,连续化操作中可不断得到粉末状产品。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用超滤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完全可行的,
果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