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3、物质

物质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一般规定和一般本质,是存在于具体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之中的绝对抽象事物,是世界万物统一的现实基础。

4、实践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5、联系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和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

6、发展

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7、规律

规律即客观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属于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和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8、矛盾

矛盾是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9、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0、方法论

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

11、哲学

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2、意识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3、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

14、新事物

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15、旧事物

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6、自然规律

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7、社会规律

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8、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理论,即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自天赋的观念,不是来自头脑本身,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9、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0、价值

价值是世界所具有的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

21、认识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2、改造世界

建设一个新社会新制度,具体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一个无剥削,无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安乐的社会。

23、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5、生产力

是人力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6、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7、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8、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29、社会形态

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一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30、社会基本矛盾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1、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发展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

33、价值规律

指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34、资本原始积累

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5、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3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3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39、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40、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41、金融寡头

操纵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质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也叫“财政寡头”。

42、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44、经济全球化

指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不断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45、当代资本主义

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6、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的逐步公有化。

47、“一国或多国首先胜利”论

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8、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49、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