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培训课件(地测方面)

三、特点不同 1、泥质粉砂岩: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 2、粉砂质泥岩:其由微小矿物组成,粒径小于1/256mm,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四、龙凤煤矿9号煤层特征
方位角记录法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地层走向南东-北西向,倾角7°左右。
51°∠7°
象限角记录法
N39°W∠7°NE或S39°E∠7°NE。
四、龙凤煤矿9号煤层特征
巷道布置图
龙凤煤矿二采区巷道几乎是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方位布置。
例如: 120910风巷巷 道掘进方位为90° 121310瓦斯鉴定巷Ⅱ(外段)现掘进方位为180°
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记录时除记方位角外,还要冠以所处相限名称,如SW230°,其中230°是方位角,SW是相限称呼。
3
岩层的产状
Part Three
三、岩层的产状
(一)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的产状通常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 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即岩层面(构造面)与假想水平面相交的直线。(两个方向,以北为准) 倾向——岩层倾斜的方向。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沿岩层倾斜面向下倾斜的方向所得的直线为真倾斜线。 倾向即为岩层真倾斜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倾角——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交角。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
砂岩及粉砂岩

石灰岩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薄片, ×40, 单偏光
燧石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薄 片, ×40, 正交光
石英岩岩屑, 官检1井, 1855.98m, 铸体 薄片, ×40, 正交光
一般特征:
1、成分:较复杂,石英、长石、岩屑、云母等 2、结构:多样,由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 三部分组成 3、构造:丰富,各种层理、波痕等 4、产状:席状、带状、透镜状 5、成因:多样,有海湖、河流、重力流等
15%(快速堆积) 杂砂岩: 15% (缓慢堆积) 砂屑岩:
④进一步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三端元(Q,F,R)分类, 命名。
裴蒂庄的陆源砂岩分类(1975)
二、建议的分类 1.分类原则和依据
原则:应当反映岩石生成的三个主要问题:
(1)来源区的毋岩性质;
(2)搬运和磨蚀历史(岩石成熟度);
(3)水体能量。
依据:石英(Q)、长石(F)、岩屑(R)、 杂基(M) 来源指数(F/R):长石和岩屑的比值,可以 反映来源区母岩组合的基本特征。 矿物成熟度(Q/F+R):稳定组分(石英)和 不稳定组分(长石+岩屑)的比值 流动指数(C/M):碎屑与基质比值
2.分类(四组分体系) ①按杂基含量(15%)划分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砂岩及粉砂岩
砂岩的一般特征 砂岩的分类(重点) 石英砂岩类 长石砂岩类 岩屑砂岩类 杂砂岩类 粉砂岩类 砂岩油气储层及其研究方法 砂岩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一、主要类型 岩屑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 二、特征 1、成分:岩屑>25%,长石<25%,石英<75% ①岩屑:成分复杂 ②长石:一般含量较少,但主要的长石为酸性斜长石。 ③云母:黑云母和白云母 2、结构:分选、磨圆差, 结构成熟度低。填隙物 为杂基或胶结物 3、构造:多种层理 4、颜色:多呈浅灰色、灰绿 色、灰黑色
7.第七章 砂岩及粉砂岩

海绿石砂岩地层。北京西山,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
海绿石石英砂岩。石英磨圆度好,次生加大胶结,海绿石呈胶 粒状(右下)。海相砂岩。河北唐山长龙山组,正交偏光 ×40
第三节 石英砂岩类
一、主要类型 二、实例
一、主要类型
碎屑石英是这类砂岩中最主要的成分,其含量限定为大于50%,长石 和岩屑的含量皆小于25%。在这类砂岩中最典型的砂岩是石英砂岩,其次 是长石质石英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至于石英含量小于75%的长石岩屑 质石英砂岩,乃是介于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之间的过渡类型,其本身性质 与石英砂岩的一般特征比较,已有相当的差别。
1968年他提 出的分类则偏重 于母岩类型和矿 物成熟度两个因 素,端元组分的 选择、分类界限 和岩石名称的确 定都有较大变动 [7-2(b)]。
四组分砂岩分类体系除了考虑碎屑成分外,还把粘土基质(在强成岩-后生作用中变为云 母及绿泥石)作为一个组分,引入到砂岩分类中来。这种分类在欧美地质界比较流行。
在砂岩中成熟度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它是指砂岩中碎屑组分在风化、搬运、 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最稳定的终极产物的程度。因而,成熟度的研究必须从碎 屑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入手。一般来说,不成熟的砂岩是靠近源区堆积的,含有很 多不稳定碎屑,如岩屑、长石和铁镁矿物。高度成熟的砂岩是经过长距离搬运, 遭受改造的产物,几乎全由石英组成。因此砂岩中存在的岩屑和碎屑矿物的
辽宁兴城地质实习整理资料

第一天夹山路线点号:一点性:天然漏头坐标:E:120.797166°;N:40.662667°描述:一、常洲沟组1、地层接触关系分为:1,、整合接触;2、不整合接触;3、沉积接触;4、侵入接触2、花岗岩矿物组成:石英、长石加少量黑色云母暗色岩石:变质作用,二次排列,片麻状;石英最抗风化3、海进现象:海面不断扩张(离海面越近,岩石粒径越细,由角砾岩变为页岩)由砾岩——砂岩;平——斜4、光泽:1、长石:玻璃光泽;2、石英:油脂光泽;3、黑云母:透明岩石,玻璃光泽5、正长石:肉红石,特点:卡式双晶6、花岗岩产状:岩基、岩株、岩脉7、含砾长石石英砂岩8、底砾岩9、有波痕的原因:水深增加或水动力减弱时产生较为稳定的波痕10、黄灰色粉砂岩:越到深海,颗粒越细,后有泥岩11、石英砂岩:中细粒,块状12、细粒-中细粒-粉砂岩-沉积环境不断变化-泥岩(黏土矿物)-薄层粉砂岩-黑色页岩(还原环境)-石英脉(入侵,后构造运动将其切断)-中厚粉砂岩+薄层页岩-黄灰色粉砂岩(环13、产状:倾向:60°;走向:150°;倾角:70°二、串岭沟组1、整合接触,页岩为主2、页岩中间夹杂粉砂岩,钙质交接;氧化还原环境,主要为钙质交接,少量为硅质交接3、页岩分类:1、碳质:元古代;油页岩(含生物)三、团山子组(中远古界)1、:白云质、砂质辉岩(碳酸盐矿物)玫瑰色,薄层,细粒,粉砂,钙质交接产状:倾角47°;倾向0°;走向90°2、中段:肉红色、石英砂岩,层叠石四、大红峪组角砾岩,沉淀到裂隙中灰白色,石英砂岩(95%)、中细粒产状:走向116°;倾向:26°;倾角:55°五、总结1、火成岩与沉积岩的区别:产状不同、结构不同、2、海进旋回:整合接触:常州沟-串岭沟-团山组(无沉积间断)沉积:常州沟组-太古代花岗岩吕梁运动不整合接触:团山-大红峪组兴城运动砂岩-页岩: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大红峪组:砾岩-石英砂岩-页岩2017.8.10 首山路线一、常州沟组黑云母二长石花岗岩——石英岩脉——底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粒砂岩——细砂岩——灰紫色长石砂岩——红褐色石英砂岩——石英脉、柔皱发育、细砂岩、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中厚(长石石英砂岩)夹薄(细砂岩粉砂岩)——薄(细砂岩粉砂岩)夹厚(长石石英砂岩)——薄层细砂岩、粉砂岩1、花岗岩产状:走向112°,倾向21°,倾角58°2、石英脉:构造裂隙,产状:倾向70°,倾角60°,脉宽35cm,产状倾向70°,倾角60°;有横向节理,石英脉两侧花岗岩成片理化现象,接近风化壳的顶层花岗岩发育节理。
07 砂岩及粉砂岩

三、实例
38
39
四、成因
母岩:富石英的花岗 岩、片麻岩、变质石英岩、 沉积石英岩。 风化类型与强度:温 湿或热湿气候、强化学风 化作用。
搬运与分异:(纯)石 英砂岩经由流水和波浪的 长距离长时间的搬运改造, 相当彻底的分异作用。
沉积环境:(纯)石英砂岩主要见于滨海、滨湖、 三角洲河口沙坝中;其它石英砂岩广布于河流、湖泊、 海洋等多种环境之中。 40
构造 强度 母岩 性质
2、褔克的1954和1968和分类分类(三组分分类)
沉积岩来源
成熟度
变质 岩源
火成 岩源
母岩 类型
10
3、北京石油学院1977年砂岩分类(三组分分类)
强调母 岩类型
11
4、吉尔伯特的分类(四组分分类)
杂基<10 %
杂基>10 %
12
5、裴蒂庒的 分类(四组分 分类)
13
31
32
塔中4井,3671.0M。临滨环境。褐灰色细 砂岩,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巴楚组东河 砂岩段。
东河5井,6093.3M。前滨环境。灰色细砂 岩,具沥青,双向交错层理。巴楚组东河 砂岩段。
乡3井,5671.87M。临滨—前滨环境。 灰褐色细砂岩,发育双向交错层理,砂岩 具不规则的钙质胶结特征。东河砂岩段。
群4井,4950M。临滨环境。深灰色粉细砂 岩夹灰绿色泥质条带,发育斜层理、水平 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东河砂岩段。 33
34
35
二、其它类型的石英砂岩 随着长石和岩屑含量的增加,石英含量的相对减少,而 过渡为长石质石英砂岩或岩屑质石英砂岩. 这两类砂岩的共同特点是石英含量仍较高(>75%)仍可 以看做是“净化”较高的砂岩。这类岩石的形成,一方面 取决于来源区的母岩性质,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碎屑物质搬 运和磨蚀的历史。 长石质石英砂岩内长石的含量多于岩屑,一般为5%~ 25%,常见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而岩屑小于15%且小于 长石。重矿物除稳定组分外,一般尚含稳定性差的组分, 如十字石、蓝晶石等。 岩屑质石英砂岩中岩屑的含量多于长石,一般为5%~ 25%,而长石<15%且小于岩屑。岩屑多为抗风化能力较强 的石英岩、燧石和硅质岩等岩屑,重矿物也相应增加了不 稳定组分。 36
砂质碎屑流典型特征及识别标志

砂质碎屑流典型特征及识别标志肖子洋;黄传炎;谢通;李邦勇;李媛【摘要】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流沙港组一段岩心观察,理清砂质碎屑流沉积构造特征———发育丰富的块状构造和滑塌变形构造,可见大量泥砾;识别出岩性的垂向组合特征,由底至顶为含砾砂岩段—细砂岩段—泥岩段。
从砂质碎屑流的定义、岩石学特征和流变学特征等3个方面出发,总结出砂质碎屑流的识别标志———大套块状砂岩顶部与泥岩突变接触,底部与含砾砂岩不整合接触,砂岩中泥质撕裂屑和漂浮泥砾现象丰富,滑塌变形构造十分发育。
研究结论可为砂质碎屑流的研究以及深水沉积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6(023)002【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砂质碎屑流;深水沉积;漂浮泥砾;塑性流体;构造特征;福山凹陷【作者】肖子洋;黄传炎;谢通;李邦勇;李媛【作者单位】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TE122深水沉积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热点领域,而针对深水沉积的研究始于对浊流的认识,Kuenen在1950年提出浊流为粒序递变层理的成因,开启了深水沉积研究的大幕。
19世纪70年代鲍马序列的提出和深水沉积扇模式的建立过程中,浊流成因占据了深水沉积的主导,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以Shanmugam为代表的沉积学家对于深水区域发育的砂体的成因提出了新观点——砂质碎屑流成因。
沉积相及划分精选全文完整版

扇三角洲(分旱扇、湿扇,属灾变性沉积)
扇三角洲平原
泥石流
厚层~块状砾岩,砾石磨园低、分选差、基质高60%
电位、GR韵律与上同,地震相杂乱
河道充填
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成熟度低,正韵律
漫滩
薄层状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
扇三角洲前缘
碎屑流
类似泥石流,由分选差的砾石、不等粒砂、泥岩组成
水下分流河道
含砾中、粗粒砂岩
支流间湾
灰色细砂、粉砂夹灰绿泥岩
河口砂坝
分选好的细砂~中砂
远砂坝
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前扇三角洲
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油页岩
电位、GR平直
砂岩(低成熟),正韵律
堤岸亚相
天然堤
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决口扇
细砂岩、粉砂岩
河漫亚相
(泛滥盆地)
河漫滩
粉砂岩、粘土
河漫湖泊
粘土为主,粉砂
河漫沼泽
粘土、泥炭
牛轭湖
辫状河
河床滞留
砂砾岩
“砂包泥”正韵律,泛滥平原不发育
心滩、河道
砂岩
泛滥平原
粉砂岩、泥岩互层
湖
泊
相
断陷型、坳陷型、前陆型
湖成三角洲
滨湖
砾、砂、泥、泥炭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相
类型
亚相
微相
岩性组合
测井曲线、地震相
冲
积
扇
旱扇、湿扇
扇根
块状混杂砾岩~叠瓦状砾岩
电位、GR呈箱状、钟状
扇中
砂岩~含砾砂岩
扇缘
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煤
电位、GR在箱状、钟状背景上的齿状
小贴士——如何区分砂土、粉土、黏土

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编辑本段回目录粉土,粘土,砂土有什么区别?粉土,砂土和粘土的称谓只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准确的称呼为无粘性土和粘性土,划分标准粗略为看粒径大小(即砂粒、粉粒、粘粒等),理论上判断方法应用塑性指数(Ip)划分,(塑性指数可塑性是粘性土区别于砂土的重要特征。
可塑性的大小用土处在塑性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来衡量,从液限到塑限含水量的变化范围愈大,土的可塑性愈好。
这个范围称为塑性指数Ip。
塑性指数是粘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它综合地反映了粘土的物质组成,广泛应用于土的分类和评价。
)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塑性指数需要在实验室内通过界限含水量试验测定。
但在实际中,砂土无法进行该项试验,一般是通过颗粒分析方法(洗筛法+比重计法)分析其颗粒构成,然后进行判断。
同一种粘性土随其含水量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土的塑限和液限都可通过试验得到塑性指数Ip=WL-Wp式中WL——液限;Wp——塑限2、液性指数IL=(W-Wp)/(WL-Wp)=(W-Wp)/Ip式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WL——液限;Wp——塑限Ip——塑性指数液性指数IL的范围土的软硬状态IL≤0 坚硬0< IL≤0.25 硬塑0.25< IL≤0.75 可塑0.75<IL≤1 软塑IL>1 流塑砂土、碎石土等称为无粘性土。
塑性指数Ip>10的土为粘性土Ip>17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Ip≤10的粉土当塑性指数其小于等于3时,为砂土,当大于3时,一般认为是粘性土,粉土就是过去的轻亚粘土亚黏土是公路,桥梁的规范上规定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粉质粘土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鉴于大家对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分辨不知怎么入手,我们特地从大量资源中整合
出下面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让我们先来区分一
下砂岩和泥岩的概念。
砂岩——沙粒在经过长期的水搬运后留在河床上,经过数千年的堆积,并在地质物理作
用下胶结而成的岩石。结构呈颗粒状,有良好的透水性,颗粒直径非常细小,大约在
1/16-2mm。而粉砂岩的颗粒大约在1/16-1/250mm,几乎是砂岩中颗粒最小的一种。
泥岩(页岩)——泥岩是属于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后形成。
颗粒十分微小,一般小于1/256mm,比砂岩中颗粒最小的粉砂岩还要小很多。结构通常为页
状或薄片状,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泥岩与页岩也是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
页岩的层理较泥岩清晰的多,相邻两层组成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单层厚度小于25cm总厚
度可达到数十米;泥岩层理不明显,单层厚度大于1米,且质地较均匀。
野外分辨粉砂岩与泥岩的最好方法是用牙咬一下,泥岩不碜牙,而粉砂岩,咬起来会有
明显的碜牙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粉砂岩与泥岩的断口用手搓一下,粉砂岩有明显的砂感,
相比之下,泥岩要细腻的多。
在物质的命名中,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则。当某一成份含量在50%以上则构成基本名称;
另一成份含量在50—25%之间,以“质”表示之。比如,泥质粉砂岩——其意思是粘土含量
为50——25%,粉砂含量为50%或以上;又比如,粉砂质泥岩——其意思是粉砂含量为25—
50%,粘土含量为50%或以上。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分辨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的区别!
推荐阅读:什么是粉砂岩
本文由粉砂岩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