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成语+课件

当务之急
指当前急切要办的事情。含有“当前、目前、 现在”之意,不能说“现在/当前/目前的当务 之急”。
恍然大悟 耳闻目睹
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 豁然开朗。含有“突然、猛然”之意,不能 说“突然/猛然恍然大悟”。
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含有“亲自”之意, 不能说“亲自耳闻目睹”。
方兴未艾
空穴来风 三人成虎
指有孔洞便会进风。比喻消息和传闻 的产生都是有原因和根据的;也比喻消息 和传闻毫无根据。
按照字面理解,容易理解为“人多力量 大”。错误!这个成语指的是“传言或流言 传的人多了,大家也陆续相信了。”
溢美之词 望其项背 文不加点
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 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班门弄斧 避让贤路 东涂西抹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 弄本领。 不可用在别人身上 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用作老 年引退的自谦辞。
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 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挂一漏万 聊表寸心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 完备。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忝列门墙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 愧在师问。
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 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说话 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认为错”,可用“不以为非”。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杖乡之年
古代女子满十六岁。
冠,古代仪礼,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 表示已成年。指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指男子六十岁,意思是年过六十可以在乡 邑里拄拐杖。
悬车之年 耄耋之年 期颐之年

高考复习成语专项ppt课件

高考复习成语专项ppt课件

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
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
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把糊涂的人唤醒。
( 改“震耳欲聋”:声音很大)
编辑课件
13
表示谦词或敬词的成语:
▪ 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 推辞某事。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 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自谦。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
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不
能用“信手拈来”。
编辑课件
12
7.一种偏激的观念认为,而今,文学萧条了,音 乐冷清了,话剧玩不转了,小品臭街了,而影视却 成了众望所归的主流消费品。 (×)
众望所归: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 担任某项工作。(陈述对象应该是人)
8.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句中
错误地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
间”。】
编辑课件
7
▪ 9、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 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表示寒冷。使用错误。
▪ 10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 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关会成 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使用错误。
编辑课件
8
▪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一些成语中关键词语的理 解,例如:
▪ 不经(正常)之谈——不经:不合道理。荒 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不速(邀请)之客—— 速:邀请。指没有 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 不以为然(对的)——然:是,对。不认为 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高考语文复习:早读成语积累课件精品

高考语文复习:早读成语积累课件精品

106.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侧重于“荒凉”,没有人居住生 活。如一些惨败破落的地方,或者自然条件差、不适合居住的地方。 107.人烟稀少:人家、住户很少的地方,形容地方荒凉。程度比“荒无人烟”轻。 108.渺无人迹:形容空旷寂静。 109.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110.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如书籍、工艺品很多。 现在多用来说明产品、展品、商品多而丰富。
135.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136.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 来。 “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都有东西多,看不过来的意思,但后者还有事务繁忙, 来不及应付的意思,前者则没有。
137.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38.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不能用 来形容人。 139.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用来修饰别的事物。 140.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25、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26、掩耳盗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7、取长补短: 吸取长处,弥补不足。 28、削足适履: 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9、因噎废食: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30、因小失大: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101.应运而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102.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探问、尝试或购买。 103 . 门 可 罗 雀 : 形 容 事 业 由 盛 而 衰 , 宾 客 稀 少 。 程 度 比 “ 门 庭 冷 落 ” 要 重 。 104.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105.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侧重来的人少,比如人少偏僻的 地方,或者原始、偏远的地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专题课件31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专题课件31张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10: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 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来金钱。 分析: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误解为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形近混淆) 补充成语:①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 ②息息相 关与休戚相关 ③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 ④设身 处地与身临其境 ⑤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 ⑥耸 人听闻与骇人听闻 ……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9: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 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 发挥。 分析: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借指人的死亡。 (轻重失当)
补充成语:①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 无所顾忌。 ②班主任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 成疾仍坚持工作。 ④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 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8: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 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 向了他。 分析: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 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该题成语运用正确。 (一词多义)
补充成语:粉墨登场、瞻前顾后、指手画脚、 左右逢源、绵里藏针、不赞一词、灯红酒绿、 不绝如缕、力透纸背、按图索骥……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7: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 这种怪石,这是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日 军的妙计。 分析: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 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该词不能带宾语。
(不合语法)
不合语法
搭配不当 例: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功能紊乱 例:有了出奇制胜日军的妙计。 句式不谐 例:不宜妄自菲薄。
●常见错误类型归纳
例4:在飞驰的告诉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 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便捷与方便。 分析: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道,说。形容 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语意重复) 难言之隐的苦衷 显得相形见绌 心里一直耿 耿于怀 海内外闻名遐迩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 业 被人贻笑大方 感到自惭形秽 这是大家 众所周知的 突然觉得恍然大悟 让人看得眼 花缭乱 人民生灵涂炭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成语填空训练 课件52张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成语填空训练 课件52张
一个脸部表情、一条皱纹、一块衣襟上的污迹、一个街景、一面悬崖、一阵掠过森 林树梢的风声或者一辆斜倚在墙角的自行车都可以成为文学的细节。对于文学来说,细 节制造的清晰形象和感官活跃是审美②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有情节的传奇性与悬念而缺 乏充足的细节,如果人们读到的仅仅是故事梗概,文学的魅力会③。中国经典文学之中, 《红楼梦》之所以花团锦簇、琳琅满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盛的细节再现。否则,人 们无法想象那个既诗意又世俗的大观园。
第九组
近年来,沙画在影视作品中也占据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 为沙画是“画生画”,在静态画面的基础上加入了动态创作过程,画面可 以在时间轴上自由变化、连续生成,弥补了一些影视作品影像素材不足的 短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画生画”的基础上,沙画创作者可以通过细沙 的流动变化和刮、擦、点、抠、划、抹等①的动作,丰富故事表现形式。
成语填空
第一组
在①的中华文化中,历来重视人心民意,并由此认识到道义对于 民心作用巨大。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第一个明确提 出了“为政以德”的观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 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指出:行政刑法等治理手段, 只能从外在规范层面约束百姓的②,而道德礼仪代表的教化方式,则 可以令百姓在内心为之感化而归服。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继承了德 政思想。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在孟子看来,道德具有③的特点,能无形影响人, 因此如果一个政权能够居仁行义、以王政待民,那么“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百姓归顺这一政权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势不可挡。
第四组
怪石嶙峋的海边岩洞里,丛林枝条的细密掩遮下,鲣鸟母亲正在精心呵护着 ①嗷嗷待哺(羽毛未丰)的幼鸟,渴盼着外出觅食的鲣鸟父亲满载而归。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 PPT优秀课件91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成语 PPT优秀课件91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熟语运用常见的错误主要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分、用错对象、 轻重失当、不合逻辑、不明典故等。下面结合实例作简要说明。 1.不明典故(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 熟语中的成语有很多出自神话、古代典籍、人民群众的口头 俗语,如果不明典故,很容易造成误用。
例1: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重结秦晋之好。
正确使用 成语
兴华中学 郭春阳
2012春节联欢晚会上,在节目《空山竹语》表演前,董卿 说:“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 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 但这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 君子形象。” 董卿显然把“竹报平安”理解成在竹简上写平安家信了, 其实“竹报平安”是个成语,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 集》:北都只有童子寺里有一丛竹子,数尺高,主管寺院事 务的纲维和尚每日都向寺院有关部门报告,竹子没有枯萎, 很平安。后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 竹子也因此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民间还有以竹为题材的吉 祥图画,也称“竹报平安”。总之,“竹报平安”并不是在 竹简上写平安信。
解析:明日黄花出自苏轼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
愁”,重阳节一过,菊花即将枯萎,便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 了。用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例5: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 砸自己的脚。
解析:本意是要表达“危险的言行”,而危言危行是指正直的 言行。
例6:《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 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评人一 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不能指 其它的。1999年全国高考题目:“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 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ppt

【ppt】高考第一轮复习_“成语运用”课件.ppt
(1)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
(1)“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 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2)“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
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
14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误用类型 (四)色彩不分 褒贬不当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 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 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 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少数同学那次上物理课的恶作剧是有口皆碑的 事实,全班同学谁能忘呢?
•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 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 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例(4) 、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 容,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 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
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对象不当)
解析:A项“安步当车”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 车”,显然与句意不符。C项“出奇制胜” 意为用奇兵奇计制服 对方,取锝胜利。其后不能带宾语。D项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辞,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 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这个词只能出自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 之口。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词语(含成语)理解与运用》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词语(含成语)理解与运用》课件

词语
词义辨析
轻快、轻盈 轻快:(动作)不费力;轻松愉快。(强调动作或节奏 ) 轻盈:形容身体苗条,动作轻快。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取缔、取消
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
审查: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
审查、审视 人的资历等)。
审视:仔细看。
突显:突出地显露。 突显、凸显、
聆听、倾听 聆听:听。(听的多是上级、长者的语言、教诲 ) 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的“听” )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笼罩、弥漫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词语
词义辨析
缭绕:回环旋转。 缭绕、缠绕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纠缠;搅扰。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 勉励、激励
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终止。(只形容声音)
别具匠心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成语
含义及用法提示
震耳欲聋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只能形容声音) 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相得益彰 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只 用于强调双方相互成就)
的词语连用)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不与“接连”“来”一起出现) 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成语 开卷有益
自惭形秽 自暴自弃
含义及用法提示 打开书本阅读,即能得好处。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不 与“阅读书籍”连用)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
不如别人。(不与“觉得”“感觉”等 词连用)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不与“自己”连用)
成语 语无伦次 深恶痛疾 祸不单行 行之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考点透视】
“正确使用熟语”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组成 部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 歇后语等。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以成语为主。
正确使用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考查时往往在熟语 运用中将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 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3、好景不(长)歌当(哭)笑不(得)天独(厚)积薄发
4、毛遂自(荐)贤举(能)者为(师)出无(名)落孙山
11
大家一起来纠错 一篇让语文老师成看语了拾必趣
定疯狂的作文
一天,某同学在教室里写作文《我的家》: “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
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到工地上指手画脚;妈
♠ 汗牛充栋 淋漓尽致 洗心革面 左右逢源 ♠ 安步当车 颐指气使 车水马龙 蓬荜生辉 ♠ 光怪陆离 雨后春笋 有口皆碑 偃旗息鼓 ♠ 捉襟见肘 未雨绸缪 自惭形秽 如数家珍 ♠ 忍无可忍 相得益彰 顺藤摸瓜 差强人意
7
成语拾趣
8
答案
1.异曲同工 2.自圆其说 3.可圈可点 4.一五一十 5.口是心非 6.心直口快 7.无与伦比 8.啼笑皆非 9.里应外合 10.三姑六婆 11.五音不全 12.两面三刀 13.一塌糊涂 14.多此一举 15.左右开弓 16.天方夜谭 17.羊入虎口 18.白纸黑字 19.背面称臣 20.石破天惊 21.能屈能伸 22.三从四德 23.风花雪月 24.四大皆空 25.德高望重 26.四脚朝天 27.三言两语 28.入木三分 29.扬眉吐气 30.比翼双飞 31.正中下怀 32.举一反三 33.马失前蹄 34.点到为止 35.莫名其妙
♠死马当活马医: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力挽救,寄希望于万
一。
♠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
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
♠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捡了芝麻丢西瓜: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
西。
5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 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 然贴切。
♠ 茶壶煮饺子——倒(道)不出 ♠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 老鼠钻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 捋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6
三成 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 定短语(词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13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B )(12江西)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 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 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 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 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
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
♠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
欲望或兴趣 。
♠背黑锅:比喻代别人承担过错、罪名,泛指受到冤枉 。
2
熟语是指某种语言中,所有常用的固定词组 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词汇的一部分。 广义
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 言、歇后语等。熟语从构成上讲,相对稳定,
不能用一般的构成法来分析,从意义上讲,文 约义丰,有的形象生动,有的朴实无华,而寓 意深广。
3
一、谚 语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来源于劳动人民 的口头流传。语言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并能给人 以启迪和教育。
妈是售货员,在商店里对顾客来者不拒;我是个 学生,在教室里却呆若木鸡。在家里我们是一团 和气,臭味相投。但当考试成绩不好时,爸爸也 同室操戈,心狠手辣。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却 站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
12
例考1、题下列回各放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D ) (12年高考)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 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 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 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
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
9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成语拾趣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10
成语接龙
成语拾趣
1、洁身自(好)事多(磨)杵成(针)锋相(对)症下药 2、老生常(谈)虎色(变)本加(厉)兵秣(马)到成功
【解析】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 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B项,瓜田李 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C 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含贬义,此处使用望文生义。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 容处于困境而求援。也指为办成某事而到处宣传,以争取同情和支持。符合 题意,使用恰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