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

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 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比喻为人直率,襟怀坦白。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 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 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 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 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或情 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 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 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 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 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 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 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 常逼真)、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 逼真)等等。
识读特殊含义
• 【万人空巷】 • 误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整个北京市万
人空巷,大部分市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 幕式的盛况。 • ——“巷”,不是指胡同,而是指住人的地 方。“万人空巷”指人们在住的地方出来 观看盛况。
识读特殊含义
【侧目而视】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 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 愤恨。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 起人”。)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 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比喻为人直率,襟怀坦白。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 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 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 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 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或情 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 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 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 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 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 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 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 常逼真)、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 逼真)等等。
识读特殊含义
• 【万人空巷】 • 误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整个北京市万
人空巷,大部分市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 幕式的盛况。 • ——“巷”,不是指胡同,而是指住人的地 方。“万人空巷”指人们在住的地方出来 观看盛况。
识读特殊含义
【侧目而视】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 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 愤恨。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 起人”。)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 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正确使用词语PPT课件

2021/4/8
2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8
21
2021/4/8
9
相敬如宾 夫妻互相尊敬,向对待宾客一样 夫唱妇随 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江郎才尽 人文思枯竭,已写不出好文章 挥洒自如 书写时笔墨的运用不受约束;举止潇洒,从容不迫 倚马可待 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呼之欲出 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信手拈来 写作时语言、文字、材料能随手拿来
【例1】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熟语使用上的错误。
⑴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 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答:“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能用于物。
⑵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
成疾仍坚持工作。
答:“常日指理君万王机和”国的家意领思导是人一每天天之忙中于要处处理理繁上多万的件政事务务,,这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妙用成语
2021/4/8
1
渔 翁 得 利 揠苗助长
负 荆 请 罪
2021/4/8
守株待兔
2
2021/4/8
3
根据诗词句猜成语
1、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 2、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 3、说尽心中无限事 ( 畅所欲言 ) 4、白云深处有人家( 空中楼阁 )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一见如故 ) 6、卷我屋上三层茅 ( 风吹草动 ) 7、问君能有几多愁 ( 对答如流 )
2021/4/8
14
(6)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 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 探他人隐私,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 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 分析:目不窥园:汉代董仲舒专心 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用来 形容埋头读书。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 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 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 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 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④__。此外还有一 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 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 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②处,从语境“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 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看,此处侧重强调奇妙;结合前 文“令人”可见,可用“啧啧称奇”之类的词语。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 它的奇妙。
③处,从语境看,侧重强调女儿对鱼翅瓜汤的思念,故可用“魂牵梦 萦”之类的词语。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即时体验] 2.判断下面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红岩》,是革命历史 小说中影响广泛的一部。它的情节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在 1961 年正式 出版后就久负盛名,赞.不.绝.口.。
判断:风生水起( × )
赞不绝口( ×)
分析:
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 勃兴旺。该句的主语是“情节”,用在此处张冠李戴,应用“跌宕起伏”。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赞不绝口” 的主语应该是人,此句的主语是书,应用“好评如潮”。
(3)明晰感情,谨防褒贬误用。从感情色彩方面来考虑,成语一般分为 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这就要求在使用成语时,要把握好感情色彩,避免 褒贬误用。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两面性,如“想入非非”, 指胡思乱想,多含贬义;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属中性。“世外桃源”,比 喻理想中的生活境界或环境优美的地方,用于褒义;比喻空想的脱离现实的 地方,含有贬义。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3.成语的由来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事件 (4)前人故事 (5)古人语句(截取或改用) (6)民间口语、谚语或俗语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1)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
开天辟地
(2)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3)历史事件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 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现身说法: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 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出自《楞严经》。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圆觉经》、唐译《华严经》 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出自 《旧约全书·申命记》
耻”专题文化活动。
形容很受欢迎。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 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家家户户都知道。
辨色彩,切忌褒贬误用
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 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 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 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 的壮观场景所以不符合语句中的场景。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1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课件)-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技巧点拨
方法七 注意语法功能,查找是否“功能紊乱”。 有些时候误用成语是因为没有注意其语法功能,因为成语在与相关词语搭配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能否带宾 语,能否充当某个成分,应该与哪类词语搭配,等等。如果使用时不顾其规则,就容易造成功能紊乱的错误。 如“不约而同”只作状语,“语焉不详”只作谓语,“莘莘学子”不能用“一位”修饰,“求全责备”“出奇 制胜”不能带宾语等。 方法八 注意审查语意,判断是否“多义误用”。 许多成语往往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如果对成语的意思把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就极容易犯“多义误用”的错误。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 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如“话剧界老一辈悉数粉墨登场,重新排演《雷雨》等经典 剧目”中的“粉末登场”就属于运用原意,不属于错误。
2023年高考根据语境填写成语会成为词语考核的重点,注意根据语境 填写关联词等虚词。
考点解密
【典例1·判断成语使用正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年画一上墙,满屋容光焕发,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作家赵冬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中,
以传统年画为主,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图解,让人在年画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与哺育。作为 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 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 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既有经典名著,如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又有历史人物,还有 戏曲故事。每一篇都配有年画作为陪衬,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作为一种 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发挥着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书 中图画和文字都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朗朗上口,风趣丛生。年画,不仅是一面镜子, 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简,它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悬在中国 人心中的年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复习《成语的运用》ppt课件

造句题
造句题
造句题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成语自己编写句子,考察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成语的运用》课 件中,可以给出一些成语,让学生根据这些成语编写 句子。
答案解析
对于造句题的答案解析,要指出学生编写句子的优点 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更好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要鼓 励学生多进行造句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在选择成语时,要考虑到语境、语体风格、感情色彩等因素,确保成语的适用范 围和对象与语境相符合。同时,要注意区分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避免使用 不当引起误解或冒犯他人。
避免成语的误用与滥用
总结词
正确运用成语的关键在于避免误用和滥 用,需要遵循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VS
详细描述
在运用成语时,要遵循语言规范和表达习 惯,避免使用生僻、歧义或已经过时的成 语。同时,要警惕成语的过度使用,保持 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避免给人以单调 、重复之感。
答案解析
对于选择题的答案解析要详细,解释清楚 每个选项的正确或错误之处,让学生明白自
己的答案为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填空题
要点一
填空题
填空题是另一种常见的题型,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 忆和拼写能力。在《成语的运用》课件中,可以设计一些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正确的成语或填写成语的正确形式。
要点二
答案解析
03 成语的常见错误运用及其 纠正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含义理解不准确,仅凭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详细描述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由于对成语的出处、背景和含义了解不足,人们往往仅凭 字面意思去理解成语,导致误用。例如,将“首鼠两端”理解为犹豫不决,实际上是指言行不一致。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例 4. 八年来,张怀书想方设法资助失学儿童的事,实 是罄竹难书,谁也说不清有多少。 【 “罄竹难书”, 《旧唐书· 李密传》:“密作书移郡县,数隋炀帝十罪, 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 难尽。’罄竹难书,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 罪恶。此句中应改为“举不胜数”或“不胜枚举”】
一是有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 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以使用。
二是有时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 贬词褒用,是可以的。我们不能以对为错。
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成语。下面成 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 中,前一个是褒义词,后一个是贬义词。 情投意合—臭味相投,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深思熟虑—处心积虑,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开山祖师—始作俑者,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例 6. 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 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 源自《庄子·秋水》,说是燕国一青年到邯郸,见 赵人走路姿势颇为好看,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 没学好,连自己的走法也忘了,只得爬回家去,后 以此喻模仿别人未成,连自己的东西也忘了。常见 其贬义。】 例 7. 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 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的自信。 【《史记·张 丞相列传》里说,大臣周昌口吃,一说话总要重复 说“期期”。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说,邓艾 口吃,一开口便要说“艾艾”。以后就用“期期艾 艾”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1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 嘱。形容恳切教导。往往被误解为“严厉地当面训斥”。 15.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 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往往被误解为“象是亲 身感受到了一样”。 16.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 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错误的用法是在“空穴 来风”前加“不是”进行否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结 果意义完全用反了,有的则错误地理解为“无中生有”。 17.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 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往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05
06
形容非常喜欢,爱不释手:__________( 爱不释手)
改错题
改错题1: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察颜观色 -> 察言观色
相形见拙 -> 相形见绌 唇枪舌箭 -> 唇枪舌战
THANK YOU
0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理解成语的含义
总结词:准确把握
详细描述:在运用成语之前,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它的字面意义和深层 含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成语词典来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
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
总结词
情感色彩辨析
详细描述
成语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其情感色彩,避免使用不当造成 误解。
03
常见成语误用示例及 纠正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 义上,没有深入理解其真正的含
义。
详细描述
例如,成语“首当其冲”常被误解 为“首先接受任务,首先行动”的 意思,实际上它是指首先受到攻击 或遭遇灾难。
纠正方法
深入了解成语的出处、背景和含义 ,正确理解并运用。
语义混淆
总结词
纠正方法
音韵优美
成语的音韵搭配和谐,读起来 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来源
成语的来源十分广泛,有的来自古代文献、有的来自民间谚语、有的来自宗教 经典,还有的来自外来文化。
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在不断地演变。一些古老 的成语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一些新产生的成语则不断涌现,成为现 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他人的语言表达,尤其是正式场 合和文学作品中,注意成语的使用是 否得当,积累正确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 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 上是”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 出自唐代柳宗元 陆文通墓表”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 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得出汗,”充栋”是 指书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专门用来 形容书籍很多,指能指物不能指人。句中 用来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或人或事, 不能张冠李戴。比如: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 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好好学习才 是。”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
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仑 美奂”只形容建筑,“罄竹难书”只形 容罪恶,“不瘟不火”只形容戏剧表演, “匪夷所思”只形容言谈举止。
. 贬义:画蛇添足 衣冠禽兽 始作俑者 听风就是雨 趋之若鹜、半斤八两、长篇大论、彻头彻尾、处 心积虑、道貌岸然、翻云覆雨、飞黄腾达、附庸 风雅、改头换面、过江之鲫、虎视眈眈、卷土重 来、连篇累牍、满城风雨、面目全非、评头论足、 巧舌如簧、倾巢而出、罄竹难书、人满为患、始 作俑者、拾人牙慧、死灰复燃、推波助澜、无独 有偶、无所不为、舞文弄墨、一团和气、衣冠楚 楚等
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总复习之五
成语的来源
历史故事:望梅止渴 洛阳纸贵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与虎谋皮 神话或传说: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古代文学作品:游目骋怀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披坚执锐 富丽堂皇 完美无暇惨淡经营、重 整旗鼓、殚精竭虑、东山再起、凤毛麟角、侃侃 而谈、口若悬河、苦心孤诣、破釜沉舟、死得其 所、危言危行、有口皆碑、雨后春笋等等。
中性:扶摇直上 今非昔比 粉墨登场
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 守株待兔 因果关系: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主谓关系:毛遂自荐 叶公好龙
动宾关系:不见经传 顿开茅塞 动补关系: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动宾补关系:问道于盲 拒人千里 连动关系: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 引狼入室 偏正关系: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不易之论(改变,不是容易)、不赞一词(添 加,不是赞扬)、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不 是兴盛)、久假不归(借用,不是请假)、师 出无名(理由,不是名声)、叹为观止(赞叹, 不是叹息)、危言危行(正直的,不是危险 的)、细大不捐(抛弃,不是捐资)等。
3、弄错对象
成语词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 同。有的指个性,有的指人群,有的指人, 有的指物;有的指女性,有的指男性等等。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 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的对象之间出 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如 “这副画炙手可热。”又如“他把这理 论批驳得遍体鳞伤。”“遍体鳞伤”只 能用于人,这里应用“体无完肤”。这 一类的成语还有“不胫而走”、“不翼 而飞”、“巧夺天工”、“青梅竹马” 等。
: 老师的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 (也可表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 誓山盟、结为连理、举案齐眉、劳 燕分飞(多指夫妻人或情侣离别)、 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好、 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 等。
成语考查重点
成语在结构上是个短语,但在使用上只能 当一个词来用,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和使 用实词原则上是没有什么区别。通常要注 意这些方面
1、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 误用。
例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 不少外商蠢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 动,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 含贬义。用在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 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但有两种情况也应注意:一是由于时代的 不同,人们的认识也就不同,所以有些 成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褒 义词转为贬义词,原来的贬义词转为褒
义词。如”一团和气”本指人的态度和
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形容留恋故土)、安步 当车(从容步行当作坐车,形容很悠闲)、不 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文章悲惨动人)、 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侧目 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 间)、从长计议(对事情慎重地考虑,不急于 作决定)、大方之家(有专门学问的人)、地 老天荒(经历的时间久远)
还比如”屡试不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三 人成虎 ”等。高考中很多误用成语的句子就属 此类。
例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 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 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 “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 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 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 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耳提面命(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地殷切教导)、 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或摇摇欲坠的局势)、 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涣然冰释 (比喻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空谷足音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目无全牛(技艺高超)、山高水长(喻恩德情 义深厚)、特立独行(人的志行高洁)、下车 伊始(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罪 不容诛(指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 恶极大),“差强人意”、“不刊之论” (删改、 修改,不是刊登)、“首当其冲”、“望其项 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
蔼可亲,现在却是无原则的团结;又如” 标新立异”原带有贬义色彩,而现在又 有了敢于创新之意。二是特定的语境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表意效果,有时可褒义 贬用或贬义词褒用。
2、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 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 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义。
“文不加点”如果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就错了, 它的意思是文章写成不用涂改,形容写文章写 得很快;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 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万人空巷”指人都聚 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