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柘城县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辅, 配方施肥 , 平衡施肥 , 施 用 腐 熟 优 质农 家肥 4 5 t / h m 左 右、 三 元复 合 肥 ( 1 5 — 1 5 — 1 5 ) 7 5 0 ~ 9 0 0 k g , h m , 夏 植 田 也要 在
摘要
总 结柘 城县 三樱 椒 高产 栽培 技 术 , 包括 品种 选择 、 育苗 、 整地、 移栽 、 田间管 理 、 病 虫害 防治 、 催红 和 采摘 等 方 面 内容 , 以提 高当
地 三樱 椒种 植 水平 。 关 键 词 三 樱 椒 ; 高产 ; 栽 培技 术 ; 河 南 柘 城
中图分 类 号
物, 常年 种植 面 积稳 定在 2 . 7万 h m 左右 , 柘城 县 1 9 9 7年被 国家 农 业 部 命名 为 “ 中国 三樱 椒 之 乡” 。 笔 者 根 据 当 地 种植 习惯 和管 理 经验 , 总结 三樱 椒 主要 生 产管 理技 术 , 供 广 大农 技 人 员和 椒农 参考 。
3 精 细 整 地
应 以 苗龄 和 移 栽 时 间确 定 。 春椒 阳 畦 育 苗在 2月 中下 旬, 小拱 棚 育苗 在 3月 中上 旬 ; 大蒜茬 、 油 菜 茬在 3月 中下 旬 育苗 ; 小 麦茬 育苗 在 3月下 旬至 4月上旬 。
2 . 2 苗 床 建 造
精 细整 地 是朝 天椒 高产 的基 础 , 尽 量 避免 重 茬连 作 。 深
移 栽 时 施 一部 分 定 植肥 , 重点 放在 追 肥 上 。 同时 , 做 好地 下 害虫 防治 , 确保 苗 齐 、 苗壮 。
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蔬菜分类茄果类->辣椒栽培技术扶沟县是经济作物种植大县。
近年来,随看棉花面积的逐渐萎缩,另一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三樱椒越来越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三樱椒果皮光滑油亮,优质、抗病、特高产,经济价值高。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育苗三樱椒应先育苗后移栽,育苗以小拱棚育苗为主。
具体做法如下。
(1)小拱棚的修建选择地势开阔、避风向阳的地块建造小拱棚,可在预留好的套种地建造。
棚宽1.5~2米,棚高0.5米,最好建造成南北走向。
(2)营养土的配制三樱椒幼苗适宜微酸至微碱性土壤,应用70%的肥沃园土,加30%的腐熟厩肥混匀即可,土壤不宜过于黏重,过黏要掺沙土。
(3)播种时间育苗播种时间应该在2月中下旬至3月5日前,雨水过后惊蛰以前。
(4)播种播种应浇足浇透底墒水,浇透水后应等表面无积水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
撒播应撒均匀,不要让种子重叠。
然后用过筛的细土覆盖,厚度以一扁指为宜,大概l 厘米左右。
播种覆土后,为避免倒春寒带来的低温影响发芽率,最好覆盖内膜,然后在拱棚上盖透光度较好的塑料薄膜。
(5)苗期管理苗期初期的管理应做好保温防冻,保证一播全苗,苗全苗壮中期通过放风、喷水调整温、湿度,防止烧苗、闪苗和倒苗。
①间苗、拔苗和覆土当幼苗子叶展开时,如果密度过大,要间苗,苗距1.5厘米,当三樱椒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3~5厘米。
②放风由于中午温度较高,高温会造成烧苗,幼苗生长到4~6片真叶之后,要放风,放风选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③水肥管理由于温度较高,苗床表土干燥较快,当秧苗发生萎蔫时,应及时浇水。
第2片真叶开始应每周喷一次叶面肥。
2. 栽培技术(1)合理施肥,精细整地三樱椒重茬种植会造成抗病性降低,产量不高,最好选择未种植过三樱椒的地块种植。
三樱椒怕水淹,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
②施肥整地前应施足底肥,底肥以磷钾肥为主。
可用高磷、高钾的辣椒专用复合肥。
三樱椒高产管理技术

河南农业2019年第11
期(上)
LIANG ZHONG LIANG FA
良种良法
是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促进开花结果,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及时中耕除草
三樱椒定植初花后,根系逐渐扎深,中耕的深度可适当加深,一般5~6 cm,切忌动根。
中耕的次数应根据浇水、降雨的次数和土壤板结情况、杂草的发生情况而定,一般进行中耕3~4次。
封垄后,即可停止中耕。
为减少中耕次数,也可利用化学除草法,于禾本科杂草1~3叶期,用8.8%的精喹禾灵500~600倍液行间定向喷雾。
对于稀植品种进入结果后,结合中耕可
肥时间。
三樱椒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减弱,此时进行根外追肥效果很好。
可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开花结果。
喷肥应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以利植株吸收。
(四)及时浇水
三樱椒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盛果期需水量更大。
如果缺水,产量会受很大影响。
辣椒是浅根、喜光、耐阴作物,既怕旱,又不耐涝,还怕高温强日照,适时适量浇水才能有利于辣椒生长发育,
低温、干旱、缺肥、0.1%芸薹素内酯200010~15 d 喷施1次,连时防治。
三樱椒生长中后期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病毒病等。
疫病可用卜海因、普力克、杀毒矾等防治;炭疽病可用咪鲜.丙环唑、炭疽福美等防治;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均为细菌性病害,可用可杀得、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病毒病可用病毒K、氨基寡糖素等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茶黄螨、菜青虫、烟青虫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防治;菜青虫、烟青虫,棉铃虫可用Bt 乳剂防治。
柘城县:三樱椒和玉米套种栽培技术

柘城县:三樱椒和玉米套种栽培技术三樱椒是柘城县的特色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
为了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减轻三樱椒日灼病等病虫为害,本县推广了多种套种模式,其中,三樱椒与玉米间作具有栽培技术投资小、见效快、易于掌握等优点,多…三樱椒是柘城县的特色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
为了进一步增加种植效益,减轻三樱椒日灼病等病虫为害,本县推广了多种套种模式,其中,三樱椒与玉米间作具有栽培技术投资小、见效快、易于掌握等优点,多年来已为广大椒农大面积推广应用。
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最佳模式与品种三樱椒与玉米间作前茬可选择大蒜茬、油菜茬和小麦茬。
玉米选用大棒竖叶型品种豫单9953、滑玉12等,三樱椒选用三樱8号、吨椒6号、吨椒2000等原种。
(1)选2.6m一个播带,7行三樱椒,1行玉米。
三樱椒行距30cm、株距20cm,每亩8974株;玉米株距20cm,每亩1282株。
(2)选2.3m一个播带,6行三樱椒,1行玉米。
三樱椒行距30cm、株距20cm,每亩8662株;玉米株距20cm,每亩1450株。
2催芽稀播,培育壮苗三樱椒育苗播种适期:油菜茬、大蒜茬为3月上、中下旬;小麦茬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苗龄为60~70d。
育苗方式:春栽采用阳畦育苗,油菜茬、小麦茬采用小拱棚,每亩用种150g。
播种后架棚覆膜并做好苗床管理,力争达到壮苗标准。
3施足底肥,精细整地精细整地是三樱椒高产的基础,耕深20cm,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3~5m3、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各含15%)50~60kg,也可亩施三樱椒专用肥50~70kg。
土壤药剂处理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0.2kg加适量水拌细土15kg,耕前撒施地面,以防地下害虫危害。
整地做畦后,于移栽前1~2d畦面喷施除草剂。
每亩用氟乐灵乳油150~180ml,加水30~40kg 均匀喷雾,喷后耙地,把药液及时混入3~5cm土层内;或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00mL+90%乙草胺乳油45mL加水30~40kg均匀喷雾。
三樱椒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二)药剂防治 1、 病 毒 及 类 菌 原 体 病 害。 该 类 病主要有蚜虫等刺吸式害虫传播,因 此要及时防治蚜虫、大青叶蝉及三点 盲蝽等虫害,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 湿 性 粉 剂 55g 加 水 50kg 喷 雾。 发 现 病情可用 20% 病毒 A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5% 植病灵乳剂 1 000 倍液或 5% 菌毒清水剂 400 倍液喷雾。 2、真菌病害。防治立枯病、猝倒 病等真菌病害,主要在育苗时搞好床 土消毒处理。一般选用多菌灵、甲基 托布津等杀菌剂,每 1m×1m×0.15m 的床土加入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5g 或 70% 的 甲 基 托 布 津 20g 与 床 土充分混合。移栽后,疫病、炭疽病 等真菌病害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 600 倍液或 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70% 代森锰锌 400 倍液等 喷雾。 3、 细 菌 病 害。 疮 痂 病 在 发 病 初 期或暴雨过后及时喷药。可选用 72% 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 3 000~4 000 倍液或 60% 百菌通可湿性粉剂 600 倍 液或 77% 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 倍 液等喷雾。 三樱椒病害防治要切实遵循“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 住发病初期进行防控,一般间隔 7~10d 施药 1 次,轮换用药,连续喷施 2~3 次, 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施药时可根据 田间虫害情况进行病虫兼治。
二、病害综合防治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改善栽培管理措施 1、 选 择 无 病 种 子 或 抗 病 品 种, 在无病地块育苗。
柘城县三樱椒栽培管理技术

三樱椒根群分布较浅,深耕 15 cm 左右,耕后耙实保 墒,以利栽植成活。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每 667 m2 施优质有机肥 1 000 kg 以上、三元复合肥 50 kg 为宜。春 椒在 4 月中下旬移栽,麦茬椒在 6 月 15 日之前完成移
作者简介:皇甫凌云(1975—),女,大专,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重复消毒,可直接播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前应将 种子晾晒 2 d,将种子摊薄铺匀。每隔 4 cm 左右放 1 粒种 子,每 667 m2约需种子 30 g 左右。播种前先撒一层拌有 草木灰的细土,以免泥浆黏住种子。播种后覆盖一扁指 厚的细土。为防止杂草生长,可喷施辣椒专用除草剂苗 床清,再盖上地膜,插架盖棚,四周用土压严踏实,严防透 风透气。
2 苗床管理
2.1 调节温度 出 苗 前 ,白 天 床 温 保 持 在 28~30 ℃ ,夜 间 保 持 在 20~25 ℃,保持 15 d 左右。待有 50%左右的幼苗破土后 揭去地膜,白天床温降至 25 ℃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 20~25 ℃;出苗80%时,白天温度保持在 25 ℃,夜间温度保 持在 8~10 ℃,晴天中午若温度过高,应及时揭膜,以防烧苗。 2.2 水肥管理 苗床干旱时,可在中午用喷壶喷洒,由于温度低,不 要喷温度过低的水;如果幼苗生长细弱,叶片没有光泽, 可喷 0.2%尿素加 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2.3 蹲苗 控制供水和加强通风,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可在定植 前 10 d 左右进行。 2.4 防治苗期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虫害有 金针虫、蚜虫、地老虎等,可用 75%百菌清 600~800 倍液 喷洒防治。
村 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乡村科技·种植大观
三樱椒(朝天椒)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三樱椒(朝天椒)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三樱椒(朝天椒)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一、品种选择三樱椒要选纯度高、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
大田常用的品种有三樱椒6 号、樱椒8 号、新一代、红太阳等,多为簇生。
二、培育壮苗(一)小拱棚育苗一般拱宽1.5~1.2m,拱高0.6m,麦套三樱椒在3 月上、中旬育苗。
三樱椒育苗的时间应根据栽培时间、移栽苗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可在当地终霜期往前推50~60d 开始育苗。
(二)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暴晒2~3d 并经常翻动,使所有种子都能接受阳光,将晒好的种子先放在50~55℃热水中浸10~15min,然后再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浸12h。
把浸好的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10min。
(三)播种选择无风的晴天中午,在整平的苗床上浇足水,待水下渗后即可播种。
若采用方格育苗法,可在3cm2 的格内,播2~3 粒种子,若没有画方格,即可将种子均匀的撒在畦田内,然后用过滤筛过的细土覆盖种子,厚度为0.5cm。
播种结束后立即在畦面上盖一层地膜,再在拱棚上盖一层薄膜,双膜育苗出苗快、出苗齐。
椒苗萌芽后,立即把棚内陆膜揭开,否则易将苗芽闷死。
(四)苗床管理苗床前期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合理控温、合理补水、化学药剂综合防病、通风炼苗等,三樱椒育苗阶段,前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8℃,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后期白天温度在15~20 ℃,夜间温度应在5~10℃。
在生产实际中,前期保温防寒,后期根据天气放风防止烧苗。
(五)炼苗在定植前10 天左右炼苗,循序渐进,直到昼夜全部揭除覆盖物,使幼苗获得适应定植后的陆地环境为止。
(六)壮苗标准壮苗标准为株高20cm 左右,苗龄60d,具有10~14 片真叶;叶色浓绿,茎粗壮,节间长1.2cm;根系发达,已发生2~3 个次生根;无病虫害,栽后成活率高、发育快。
(七)病虫害防治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可用75% 百菌清600 倍液连喷2~3次,如发生蚜虫或潜叶蝇,可用1.8%阿维菌素1 500 倍液进行喷施。
三樱椒

柘城三樱椒
柘城三樱椒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柘城县为“中国三樱椒之乡”。
起源
1976年,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
早期的三樱椒种植,存在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技术落后、产量低下等缺陷。
现由柘城农技人员多年来的试验攻关、改良种植,在引种初期出现的系列问题,逐渐被高产、高效、抗旱抗病性强、耐涝耐瘠薄特点所取代。
栽培技术日趋成熟。
特点特色
三樱椒在柘城当地亦称小辣椒、子弹头。
是一种辣味强、植株紧凑、椒果向上生长、成熟集中的簇生型小辣椒。
茎直立生长,分枝能力强。
三樱椒的果实色如樱桃、椒小味辣(三樱椒果实中的辣素含量是普通辣椒的3倍)、醇香可口,质细肉厚,维生素含量居蔬菜之冠,有健胃消食的功能,属调味佳品。
发展现状
1999年11月,柘城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 2002年9月,全国首届辣椒节在柘城召开;2003年,柘城三樱椒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4年,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三樱椒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加工
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格局,柘城县红辣集团、柘城县辣椒制品有限公司、柘城县恒星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把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推向国内外大市场,产品畅销四川、贵州、湖南、广东、江西、新疆等30多个省市区,并出口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及东南亚10余个国家、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柘城县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柘城县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催红和采摘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当地三樱椒种植水平。
关键词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河南柘城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73-02
三樱椒又称小辣椒、朝天椒等,是柘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7万hm2左右,柘城县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
笔者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和管理经验,总结三樱椒主要生产管理技术,供广大农技人员和椒农参考。
1 品种选择
根据生产需要,选用科研院所或大型种子企业生产的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如天尊一号、三鹰八号、子弹头等[1]。
2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是提高抗病能力、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的基础。
壮苗标准:苗高18~20 cm,生长健壮,无病害,生活力强,苗龄60~70 d。
2.1 育苗时间
应以苗龄和移栽时间确定。
春椒阳畦育苗在2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在3月中上旬;大蒜茬、油菜茬在3月中下旬育苗;小麦茬育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2 苗床建造
苗床面积根据品种、茬口、移栽密度确定。
一般春椒1 hm2大田育苗225 m2,蒜茬、油菜茬1 hm2大田育苗300 m2,麦茬椒1 hm2大田育苗375 m2。
阳畦规格一般东西长7~10 m,南北宽1.6 m,北墙高55 cm左右,南墙高20 cm。
小拱棚育苗畦宽1.2~1.5 m,畦长7~10m。
配制营养土可用2/3的肥土,加上1/3充分腐熟的牲畜粪,每1 m2厚15 cm的床土掺45%三元素复合肥0.2 kg、硼锌肥5 g。
为预防病虫害再加入50%多菌灵8~10 g/m2,结合整治苗床,用20%辛硫磷1 ml/m2加水喷洒。
2.3 种子消毒
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播,预防病毒病发生。
也可用福尔马林(40%甲醛)100倍液浸种15 min,捞出后将种子闷2 h,再用清水洗至无药味,对疮痂病、疫病、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有一定防效[2-3]。
2.4 播种
每15 m2苗床需种子100~150 g,底墒水层应高出畦面10 cm以上,播种前1天浇灌,待水全部下渗后播种。
播种前先撒一层垫籽土,以免泥浆粘着种子,影响种子翻身出土,覆土要厚薄均匀,不可过厚或过薄,以0.7~1.0 cm为宜,否则易形成弱苗。
育苗时,要双膜覆盖,既要盖棚膜又要盖地膜。
间苗按4 cm见方留苗。
2.5 苗床管理
2.5.1 温度管理。
通过“放风”、“保温防寒”进行温度调节,出
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8~35 ℃,夜间20~25 ℃;待约50%的种苗出土时应揭去覆盖的地膜,白天床温降到25 ℃左右,夜间温度20~25 ℃;出苗80%时,白天25 ℃,夜间8~10 ℃,晴天中午若温度过高,应及时揭膜,否则1~2 h即可烧苗[4]。
2.5.2 水肥管理。
苗床补充水可用喷壶喷洒,不要喷温度过低的井水,追肥可喷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2.5.3 通风管理。
一般晴天13:00—15:00放风,放风口逐渐加大。
若椒苗叶子上翘,说明温度已很低,应停止放风。
2.5.4 间苗、除草。
椒苗从子叶出土到长出3~4片叶时,适当进行间苗,人工去除杂草。
2.5.5 防治苗期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灵、恶霉灵按使用要求浓度喷洒。
3 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朝天椒高产的基础,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深耕20 cm,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45 t/hm2左右、三元复合肥
(15-15-15)750~900 kg/hm2,夏植田也要在移栽时施一部分定植肥,重点放在追肥上。
同时,做好地下害虫防治,确保苗齐、苗壮[5-6]。
4 移栽
4.1 适期移栽
春椒移栽在4月20日后开始,5月10日前结束,大蒜、油菜茬
收获后立即移栽,小麦茬移栽越早越好,最迟6月10日前结束,地膜覆盖的,一般是先盖膜,后移栽。
4.2 合理密植
一般春椒栽植12万株/hm2,大蒜茬栽植15万株/hm2,麦茬椒栽植18万株/hm2,移栽深度5~10 cm,最好是先浇水、后移栽。
5 田间管理
5.1 化学除草
常用除草剂有氟乐灵、精禾草克、盖草能等。
用氟乐灵1 500~2 25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喷后耙地,把药液及时混入3~5 cm土层内;用精禾草克750~900 ml/hm2于杂草三至五叶期喷雾;用盖草能300~450 ml/hm2于杂草二至三叶期喷施效果最好。
并及时中耕培土、摘心打顶。
5.2 追肥
春椒田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00 kg/hm2;麦茬椒田追施朝天椒专用肥(n25p10k15,锌、硼适量)600~750 kg/hm2,分2次追施。
根外追肥可喷4%磷酸二氢钾和0.5%~1.0%尿素水,另外加入一定量的硼、锌微量元素。
5.3 科学灌溉
伏旱是限制朝天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朝天椒喜水又怕渍,采取顺沟洇浇的方法,以防止田间积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6 病虫害防治
一是猝倒病和立枯病。
此病多发于苗床,可用25%甲霜灵,或72.2%
普力克水剂,或72%杜邦克露喷洒防治。
二是炭疽病。
可用50%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喷洒防治。
三是病毒病。
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洒细胞分裂素加硫酸锌,再加植病灵乳剂,或病毒a均匀喷雾,7~10 d喷1次,连防3次。
四是疫病。
发病初期用72.2%普力克水剂,或64%杀毒矾,交替使用,连防2~3次。
五是疮痂病、软腐病。
发病前用农用链霉素,或72%可杀得喷洒,连续3次。
六是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
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npv)混合防治。
防治甜菜夜蛾要于傍晚前喷药,并结合地面撒毒饵,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是蚜虫。
用10%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喷洒防治。
八是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蟋蟀。
用1%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结合整地施入土表以下,能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用炒香的麦麸子拌敌百虫药液,傍晚撒于地表可引诱蝼蛄、蟋蟀食后死亡;用切碎的树叶或鲜草,喷上敌百虫药液,傍晚放在椒田当毒饵可诱杀地老虎。
7 催红和采摘
朝天椒应分批及时采摘,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在霜降前或腾茬前7~10 d,可喷洒乙烯利催红,以提高商品价值。
8 参考文献
[1] 皇甫自起,常守乾,李秀花.三樱椒一优双高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3(6):37-38.
[2] 袁文先.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2):
32-33.
[3] 李俊玲.论三樱椒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4):56-57.
[4] 何艳霞,张东勤,袁文先.三樱椒超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1):37.
[5] 李惠英.无公害三樱椒优质高产栽培模式[j].北京农业,2010(12):34-36.
[6] 武学斌.三樱椒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