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摘要:园林的四要素是地形或岩石、建筑、水系和植物。

其中植物是数量和面积最大的元素,也是唯一有生命的元素。

合理巧妙的配置植物可以大大增强园林景观的灵活性,使园林景观充满生机,古老而简单的传统元素得以传承,并充满青春活力。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除了正式的组合和搭配,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深刻的文化内涵,必须探索和利用,以便丰富园林植物文化内涵,提高景观在自然生态的科学发展观和审美意义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园林植物;文化意蕴;景观设计一、文化意蕴的讨论 1、思想文化的展示园林景观文化是设计者将人的审美和自然景色相互融合的结果,因此园林景观也展现出设计者自由的文化认知。

通过分析对我国园林景观发展产生影响最深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

儒家思想由孔子建立,而道家思想则由庄子、老子为代表。

前者提倡仁义礼智信,其思想内容始终以人为中心,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两种思想的碰撞和结合下,形成了现有的古典园林设计景观。

当然,一些思想家还崇尚阴阳术数,风水学说,所以在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也体现出了对于景观格局、阴阳、南北坐落等元素,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2、传统文化思想带来的影响 2.1四季时光变化,四季更迭在设计者眼中独具风味。

春季万物复苏、草木换新;夏季繁花尽开,枝繁叶茂;秋季金色尽染,果实丰硕;冬季银装素裹,梅香自来。

不同的季节交织着不同的风景。

2.2空间古典园林景观尽管在面积上受到限制无法像真正自然环境中一般广阔。

但是在这方寸之间设计者却能够打造出独特的特色。

设计者在有限的空间中发挥出了无限的想象,将植物、建筑、山水融合起来,让景色与建筑相互呼应,给人以观赏的美感,同时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让人们在观赏过程中获得不同的体验,从而对园林景观建立不同的理解。

二、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1、人格化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中,人们总是将植物予以人格化,并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而赋予人或其他事物的品行和性格特征,以寄托人们的思想情感,如竹、梅、松被叫做“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栽培种植上,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景观。

园林植物的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水平,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1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作用。

1.1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1.1.1 “空气净化器”(1)园林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放出O2,调节空气中CO2和O2的平衡。

(2)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和评价监测环境质量的作用。

许多园林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CO、HF、Cl2等有害气体,同时还可以应用部分园林植物对部分有害气体的敏感特性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

(3)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吸尘和杀菌、灭菌作用。

此外,城市园林植物还是天然的“消声器”,能有效减弱交通工具、人等产生的噪声。

1.1.2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活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

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

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
关 键 词 : 约 型 园林 ; 园 ; 物 群 落 ; 物 景 观设 计 节 公 植 植
中图分类号
¥ 8 6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7 3 (0 2 0 07— 7 1 2 1 )9—10— 3 7 0
A n l ss o e o c — Ef c e a sLa s a sg a y i n R s ur e i f intPl nt nd c pe De i n
可持续发 展 的生态基础 , 我 国城 市 园林 建设 事业 必须 长 是 期 坚持 的发展 方 向。节 约型 园林 植 物 景 观设 计 是实 现 节
约型 园林 的重 要途径 之一 。
然 而 , 过程 中也 出现 了许 多 追求 豪 华 奢侈 、 张 在此 铺
浪费的现象。一些地方违背生 坪 , 仅 浪费 了土地 资 源 , 在 发 不 且 挥 园林绿 地净化 空气 、 善小 气 候 、 低 噪声 及 安全 防护 改 降 等 功能方 面大 大减弱 ; 追求 工 期反 季 节栽 植 , 追求 视 为 为 觉形 象 , 不根 据原地 性条件 及场地 功能要 求盲 目挖 湖堆 山 等不科 学 的园林 建设 , 耗费 巨资 , 不仅 还造 成人 力 、 自然 资
fce t ln s ln s a e d sg r cp e n e i n p a t e r o c u e n o d rt iea vc o t ec n t c in a d ii n a t a d c p e in p i i ls a d d sg r ci swe ec n l d d i r e gv d iet h o sr t n p n c o u o te d v l p n fr s u c h e eo me t e o r e—e ce tg r e s o i f in a d n . Ke r s R s u c — e ce tln s a e ; a k; ln o y wo d : e o r e i f in a d c p P r P a tc mmu i ; ln n s a e d s n nt P a t a d c p e i y l g ’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

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学、植物学等多个领域知识,因此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和设计园林植物来达到更好地展示园林空间景观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能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营造前言:目前,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还要追求更加舒适、美观、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营造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概述(一)内涵园林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繁殖并具有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类植物。

它包括树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类型,也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闻香等多个层次。

园林植物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和组合,可以构成优美的景观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园林植物还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

因此,研究园林植物及其相关理论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创造高品质绿色空间有着重要意义[1]。

(二)产生与发展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园林造景。

《诗经》中“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描绘了当时人们对于山水相依、相得益彰的追求;而苏州拙政园则是以水为主题,通过堆土叠石、栽种树木等手法来打造出具有江南特色的私家花园。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最初的园林植物造景雏形。

到了汉代,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以及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推崇,皇家园林逐渐形成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此时的园林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憩场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造园者开始大量运用象征高雅、淡泊名利的植物,如松、竹、梅等,同时也会结合假山、楼阁等建筑物进行搭配,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为典雅别致。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摘要: 住宅小区作为当代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在自然环境当中舒适生存、联系自然元素的景观工程。

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特点、历史人文积累的城市,居住小区在设计上也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并结合恰当的植物配置,满足住户的精神需要与生理需要,最终实现优质的居住体验。

因此,本文对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展开了分析,以求帮助从业者认知相关工作。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植物设计1.园林景观设计原则1.1绿化原则遵循国家标注,住宅小区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初就注重绿化率,并根据小区具体需求合理提高绿色植物种植比率,为住户提供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

此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考虑到不同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提高小区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和艺术性,吸引更多住户出门散步,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1.2以人为本原则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要求设计者从整体高度展开风格化设计,在此过程中,要以小区住户的共同特征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出发点,让住户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成为小区平面布置与立面植物设计的根本,充分展现出人和自然的融合思想[1]。

再者,设计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强调设计细节工作,通过采用多元化的园林植物配置,为住户带来更丰富的美学体验,同时也可以在各个生态位上全面挤压杂草等有害植物的生存空间,避免居民在小区中被杂草甚至是有毒植物影响身体健康。

由此,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突显小区整体住宅的设计风格,并在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展现出天人一体的设计理念。

2.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风格定位不明确部分小区在设计小区景观时没有依照提出的原则来进行,没有明确设计定位,在不同区域上设计的园林景观风格存在差异,破坏了小区园林景观的协调性,整体缺少美感。

2.2忽略植物生长特性一些住宅小区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植物选择较为单一,导致园林景观缺乏层次感,又因在选择时没有充分结合植物生长特性进行配置,导致在一段时间后景观布局遭受破坏,从而园林景观失去了整体性与层次感,甚至因为种植过密而出现植物死亡的情况[2]。

浅谈绿化植物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绿化植物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五、 注 意 园林植 物 自身的 文化 性 与周 围环 境 相 融合

遵 循 植 物 多样性 的 原则
目前 城 市绿 化 在 生物 多 样性 上 面 临很 多 困 难 .主 要是 因为 现
要把 增 加土 壤 肥力 和 改 良土 壤结 构作 为 首要 任 务 。 可 在 城 市 的 园林景 观 多 为人 工 建造 .很 多设 计 者在 植 物 选择 上 都 比 后 期 管护 中 . 较相 同 . 往 往会 出现 一 个 时期 内所选 择 的 植 物有 大 同小 异 的现 象 。 这样 既 损害 了景 观 的 可 观赏 性 . 又 增 添 了城 市 生态 系 统 的脆 弱 度 。
从植 物 选择 方 面来 讲 . 多 种树 种 的 综合 利 用 能使 植 物 在 色彩 、 功 能
方 面都 更 富有 多样 性 。在欧 洲 许 多城 市 , 每 当 季节 转 换 时 , 植物 叶 单一, 缺 乏 色 彩 的多样 性 . 使 人 视 觉乏 味 。植 物 功 能 多样 性 也是 园
关键词 : 绿化植 物 园林景观 设计与应翊 j 都 是在 这 一 漫长 的 时 间段 内 随城 市 的不 断发 展 . 城 市生 态环 境 日益 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城市 过 程 绿 地 功 能 的释放 和 效益 的实 现 , 的绿化 程 度 既体 现 一个 城 市 的生 态 环境 优 劣 .也 是 改 善城 市 环境 得 以完 成 。管 理精 细的 绿地 , 将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绿 地 功 能 , 并且 不 的重要 手 段 。 园林绿 化 以植 物为 主 . 经 过 艺术 的手法 , 结合 其 他 园 林 要 素构 建 和谐 统 一 的城 市环 境
浅 谈 绿 化 植 物 在 园 林 景 观 的 设 计 与 应 用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究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究

2021年22期园林景观

智慧农业导刊

JournalofSmartAgriculture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究金勇(重庆市工程设计院福建分院,福建厦门361000)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对提升环境保护质量有所帮助,对人们长久健康生活也很重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不仅要保证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中,还需要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与合理,既可以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也可以为城市发展赢得更多机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当前城市建设主要发展方向,在建设中要从生态、人、自然、城市发展、建设等多个方面考虑。1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的关系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身为一名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多年学习与工作中,看到了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之间重要的联系,这一联系不仅对城市发展、城市内部环境质量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相关产业发展也很重要[1]。自2016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末,作者分别参与不同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中,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得每一个项目在验收时质量与效果都超过标准要求,成为城市发展标杆项目。海绵城市建设实际上与生态城市建设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各项资源和安全问题解决的一个探索,也是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厦门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自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

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以来,厦门市积极参与到试行城市中,并在2015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从海绵城市建设开始试点后,厦门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理念加入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探索与研究海绵城市与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特点,找到“生态”与“海绵”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建设出一个具有多功能的海绵生态城市。在海绵城市图纸设计中,相关人员发现,海绵城市建设要将城市内部积水问题解决,生态型城市建设也要解决城市植物用水问题,如果将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型城市建设相结合,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型城市环境建设的目标,不仅可以使城市排水、积水等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将城市内部生态问题解决[2]。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美化环境、丰富景观的手段,更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人们对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追求炫目效果而忽视植物生长环境的因素,导致植物的养护难度增加;或者选用不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种类,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等现象。

对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选材与配置、规划技巧等方面内容,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核心要义,从而实现景观效果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与挑战,为今后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与思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其设计原则、植物选材与配置、规划与设计技巧,以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通过研究不同的实际案例,了解景观规划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为未来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总结现有的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经验,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深度剖析,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是园林设计的基础,是保证园林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生态性原则: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美学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要符合美学原则,注重整体布局的harmonious,注重景观的比例、色彩、纹理等因素的协调与统一。

3. 实用性原则:要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

4. 创新性原则:在保证生态和美学的前提下,要注重设计的创新性,突出个性化特色,营造独特的园林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发表时间:
2019-01-03T14:49:41.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作者: 林书贺 米晓燕
[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科学设计能够对园林植物进行有效保护。

漯河市城管局园林管理处 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园林景观科学设计能够对园林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
态效益。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对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作用;设计;植物保护;问题;策略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园林植物的有效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因此园林景观设
计过程中,应该秉持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园林植物,从而满足园林美观性要求以及实现生态环保效果。

一、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

园林景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人
类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此一来,就能够维持大自然中碳氧的平衡,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一方面,建设的
园林景观还可以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气体以及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只要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在
一定范围内,植物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吸附和净化功能,以降低这些气体产生的危害。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还具有吸滞粉尘、降低噪音的功
能。(
2)美化作用。如果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园林景观的话,那么它就像是城市的面容,园林景观的美能够展现出城市的美。因此,
不断加强对园林景观景观的建设在城市美观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调节城市的小气候。之所以称其为小气候是因为园林景观不
会改善较大范围的气候,只是指从地面起到高度在
100m之间的气候,这一范围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以及植物能够肆意生长的空间范围。由
此可见,人们的各项产生生活活动以及植物生长都对这一范围的小气候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能
够调节气温,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有相当大的贡献,此外由于植物本身具有的蒸腾作用,还可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了城市空中的干
燥程度。

二、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树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考虑的并不是很周全,在设计之前没有完全的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以及每种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而导致了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方面的不合理。其表现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生相克的植物在
一种种植,比例核桃能够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或者是死亡。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种植,比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
种植将会容易出现锈病。怕水的植物种植在低洼处容易出现病害等情况。对于这些问题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以及
白粉病等,并且大部分的病虫因为环境以及周围条件的限制,是很难进行控制。
2
、园林景观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其存在着设计的模式比较单一,因为设计种植整齐划一,植物的种
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着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能够有效的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同时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
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种植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的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那么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的进入到城市
草坪当中,并且连年的发生灾害。在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
护,那么就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并且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将会出现成批的死亡。
3
、病虫危害问题。由于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有些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是避而不用乡土树种,然而去追求一
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并且不加论证就进行播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会在短期之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因为
部分的新引进植物通常都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表现出生产不良,并且十分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也有的城市花费了大量的资
金,盲目的从野生环境中移植特大的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十分低,并且很难恢复原来的样貌,同时大部分的树林因为生产不良从而导致
病虫害也时常出现。这些问题都将为园林绿化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保护策略分析
1
、科学合理配置树种。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园林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生物共生原则、循环原则以
及竞争原则。有些树木为对营养空间的争夺,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一定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这就被称为相克。还有一些树
木由于习性之间的互补,体内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利用的,并且和谐共处,这被称为相生。在每个树种之间,环境以及树种之间是
存在着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利用树种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配
置,同时要避免相克的树种进行搭配,以免人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调节。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树种互利的这方面,种植相生的树
种,以此来增加树种之间的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进而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园林景观设计时的植物要求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在园林植物中,对于不同的病虫会危害着不同的树种。在选择不同的树种
进行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以及活动规律等,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以及交叉感染。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尽可能的选用不同
类型的树种,并且要增加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能力,以此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尽可能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
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着一定的结构、功能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园林的景色,同时也能够预防以及
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特征,从而使不相同的树种都能够有着适应的生长环境,
进而组成一个协调、稳定以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能够增强树种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
的调控。经过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够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够更好的抵抗病虫害。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的
单一种植杨树以及国槐,进而导致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
3
、园林景观设计要求注重种苗本地化。种苗本地化主要指的就是植物种子以及苗木选用的过程中时,尽可能在本地进行相应的选取以
及培育。对长途调运植物种苗的数量要尽量的减少,跨地区以及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目前来说,应该减
少大树进城和南树北调的现象。本地采收的一些种子以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的考验,在进行播种以及栽植后,能
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园林景观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生态
系统,由于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进性出发,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地植物配置,把各种园林植
物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不仅要构建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还要构建安全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东燕.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商情,2015(21)
[2]
丁余龙.解析景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魅力中国,2016(48)
[3]
李娟.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中国绿色画报,201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