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以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适应危机各国中央银行不断降息。在政策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而经济状况仍为好转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巨量的流动性。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缓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金融危机;流动性陷阱

Abstract

Sweep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dragged the global economy into recession;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central banks continue to cut interest rates. As policy rate close to the lowest bound and economies still on the downslide, the central banks of the major advanced countries resorted to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 that is, through purchase of bonds, etc., injecting massive liquidity into economy. It is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being history that large-scale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is taken globally. It will exert inestimable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China’s economy. In this regard, the paper generated from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s possible impact of the China’s economy, paper gives the proposed counter measures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for China for slowing the Chinese economy may have adverse effects.

Key Words: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financial crisis; liquidity trap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传导机制 (1)

(一)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判断 (1)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

(一)实体经济 (3)

1.国际收支 (3)

2.通货膨胀 (4)

3.失业率 (4)

(二)虚拟经济 (4)

1.货币政策自主性减弱 (5)

2.大量热钱不断涌入资本市场 (5)

3.外汇储备损失风险加大 (5)

三、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对策 (6)

(一)遏制通货膨胀预期 (6)

(二)控制好人民币升值幅度 (6)

(三)阻止短期国际热钱涌入 (6)

(四)坚持外汇储备多元化 (7)

(五)加强金融创新,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 (7)

(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7)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

引言

2007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受此影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资产价值严重缩水、市场悲观情绪弥漫,金融机构核心指标恶化,流动性严重不足、社会民众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愿望也迅速萎缩,经济增长率呈现“自由落体式”下滑。面对着自上世纪30年大大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各国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的同时,货币政策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各国中央银行不断降息,短期利率接近于零,传统的货币政策已面临着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选择。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追溯至1999年2月。当时,日本中央银行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将隔夜拆借利率降低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同年4月,首次公开宣称“维持零利率政策直至通货紧缩担忧消失为止”,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零利率政策”时代。2001年到2006年间,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通货紧缩的危机,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日本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调整到接近零的水平,并大量购买国债。通过扩大和调整中央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中长期市场利率水平,以促进信贷市场恢复和实体经济复苏。

2008年9月开始,由于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以及另外几家重要金融机构处于破产边缘,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各国加大了政策利率下调的速度和幅度,直至陆续进入0-0.25%的极低水平。当利率水平接近“零利率”时,以调整货币价格为主要手段的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注定失败。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先后启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为激进,包括大量印钞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以期在政策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仍然可以发挥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一、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传导机制

(一)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判断

长期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扩张—紧缩—适度从紧—稳健—适度扩张。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依靠信贷规模扩大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后为治理通货膨胀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显著降低,并引发通货紧缩。为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我国又采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来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运行的宏观及微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渐由稳健转向宽松。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下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