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诺玛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再研讨与找矿远景分析

合集下载

滇东北铅锌多金属矿区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滇东北铅锌多金属矿区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处) ,地域 分 布特征 较 为明显 。
收 稿 日期 :2 1- 6 9 0 0 0  ̄)
作 者 简 介 :王
峰 ( 96 ) 16 一 ,男 ,湖 南 汉 寿 县 人 ,高 级 工 程 师 。
3 Biblioteka 2 1 I8月 00 云 南 冶 金
YUNNAN M E TAI R U GY J J
王 峰
650 ) 500
( 南驰宏 锌 锗股份 有 限公 司 ,云南 曲靖 云

要 :根 据 物 质 来 源 和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和条 件 划 分 东 川 一五 星 厂 一矿 山 厂 、巧 家 一永 善 一盐 津 、彝 良 一镇 雄
二 _个 铅 锌 多 金属 找矿 远 景 区 ,估 算 潜 在 资 源 量 大 于 6 0万 t 0 ,找 矿 前 景 较好 。 关 键 词 :铅 锌多 金 属 矿 床 ;矿 床 ( ) 控 制规 律 ;找 矿 远 景 区 ;滇 东北 体
Wuighn — u“ sacag ioa Y nsa— aj n iag Z e x n o m tl rset gzn s o ni eo r sae x cag K aghnh “ ,Qaj - o ghn Y ni adYl n — hni gpl ea i popci oe ,pt tl suc r n i n i o y lc n e ar e
矿 石 除 富 含 P 、z 、F 、 h n e 外 ,还 富 含 锗 、镉 、 铟 等 有 益 分 散 元 素 可 综 合 利 用 。 区 内 会 泽 超 大
型 (银 、 ) 锌 矿 、 通 毛 坪 铅 锌 矿 、 家 茂 租 大 锗 铅 昭 巧
处) 、其次 为彝 良县 (0 处 ) 和永 善县 (0余 10余 5 处) ,第 三 为 会 泽 县 (0余 处 ) 3 、盐 津 县 (0余 2

藏南Sb-A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藏南Sb-A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矿床地质藏南Sb-Au多金属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初探*程文斌1,李关清2,3,顾雪祥2,杜泽忠2,朱黎宽2,张兴国3(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3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拉萨851400)1 概述上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在国家找矿项目和商业性勘查的推动下,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江孜、隆子一带,陆续发现了以沙拉岗、扎西康、马扎拉、哲古、拉琼、车穷卓布、拉木由塔等为代表的Sb-Au、Sb、Sb-Pb-Zn-Ag矿床(点)(李金高等,2002;聂凤军等,2005;Jiang et al.,2009;Yang et al.,2009;张建芳等,2010),构成了藏南Au-Sb多金属成矿带的主体。

相比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该成矿带矿床的成因研究却相当薄弱,尤其是成矿物质的来源问题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由于Pb 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芮宗瑶等,1984;曲晓明等,2002),本文对来自扎西康Pb-Zn-Sb多金属矿床和拉木由塔Sb-Au矿床的矿石硫化物样品进行Pb同位素测试,并收集了哲古错Sb-Au 矿点和沙拉岗Sb矿床相关样品的Pb位素资料,从Pb同位素的角度对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初步探讨。

2 成矿地质条件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与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隶属于印度板块,由前奥陶纪变质结晶基底和三叠纪—白垩纪海相沉积盖层组成,构造演化复杂。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地质事实,区域成矿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基性岩浆活动和始新世碰撞造山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鉴于篇幅,本次研究的4个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见Yang等(2009)和杜泽忠(2011)。

3 铅同位素特征测试和收集的Pb同位素资料表明,成矿带4个典型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以沙拉岗Sb矿床为代表,矿石硫化物具有高207Pb/204Pb、低208Pb/204Pb的特征,在206Pb/204Pb-207Pb/204Pb图解上落入了上地壳演化曲线附近,在206Pb/204Pb-208Pb/204Pb图解上,落入了印度洋MORB范围内。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东部,距阿图什市约140千米,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管辖。

该矿1952年发现,1952~1955年对Ⅰ号矿体用坑探、占探等工程进行了详细评价,已探明铅锌储量达中型规模;对Ⅱ号矿体用稀疏工程进行了控制。

霍什布拉克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矿化作用,热水沉积-成岩成矿期是该矿床主要成矿期。

标签:新疆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1区域地质背景矿床位于麦丹他乌古生代陆缘盆地中。

本带自震旦纪初起成为塔里木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

西段托云地区为前寒武纪基底陆壳出露区。

早古生代(志留纪)为陆缘盆地,沉积一套巨厚的浊积岩。

早泥盆世出现洋壳,该带的北部出露有蛇绿岩带。

上泥盆世拉张阶段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石炭纪初固结,在该带的北部有钾长花岗岩侵入。

中石炭世为一套巨厚的复理石建造。

二叠纪初在南缘发生上叠裂谷事件,堆积碱性玄武岩建造。

并有非造山碱性辉长岩-正长岩小侵入体广泛分布。

晚二叠世固结隆起为陆。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产于拉张阶段的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上部为一套含石膏层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

2成矿地质环境矿床位于麦丹次级沉积盆地东段,受NEE向构造控制。

矿区内分布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和上石炭统喀拉治尔加组。

矿层产于坦盖塔尔组上部第二层内(D3t22)。

该层下部为钙质砂质页岩,上部为结晶灰岩、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本矿区为一倒转的背斜构造,走向为EW向。

南翼倒转,北翼为正常翼,倾向北或北西,倾角30°~50°。

组成背斜的地层,核部为坦盖塔尔组上部第一层,出露长度约11千米;北翼依次出露坦盖塔尔组上部第二层、第三层。

因断裂破坏,南翼没有出露这套含矿地层。

本矿床受NEE向与EW向断裂的复合控制。

这就是说,NEE向与次级EW 向断裂很可能是同生断裂控制着次级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铅锌矿化。

矿区南西部主要沿乌恰断裂分布有华力西晚期花岗正长岩小岩株及其脉岩类。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扎囊县朗达铜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扎囊县东南部,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该区域属于喜马拉雅运动带,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冰川覆盖面积广。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喜马拉雅岩体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捕获构造。

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与寒武系石英岩接触,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通过地质调查和矿体样品分析,朗达铜矿的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蚀变带型和岩浆型。

其中,石英脉型是该矿区最为普遍的矿体类型。

石英脉型矿体一般由细颗粒状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白钨矿和产状不定的黄铜石等矿物组成。

蚀变带型是指矿脉经历了较强的晚期蚀变作用形成的矿脉类型,矿脉中主要矿物有绿泥石、白钨矿和黄铜矿等。

岩浆型则是指矿体和岩浆有着密切关系的矿体类型,主要包括了线状、接触状和片状的矿脉,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和黄铜石等。

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对该矿床的深入探测和开发有着较高的期望。

据矿床勘探结果显示,朗达铜矿的铜资源丰富,铜矿平均品位在0.7%左右,是目前国内同类矿床的平均品位水平。

另外,该区域还存在大量的钨、铜、银等多金属资源,多金属成矿的远景十分明朗。

针对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和深入开发,目前需要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勘探和研究:一是加强地质调查,发现更多的矿化点和矿体;二是加强矿物学研究,探究各种矿物的赋存状态和成因;三是加强地球化学研究,了解矿床的物源来源和富集机制;四是加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提高对矿体的探测能力和深度。

综上所述,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但矿体类型较为丰富。

该矿的找矿前景广阔,目前需加强勘探和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矿床的特点和找矿前景。

以下是相关数据和分析:1.矿床类型和主要矿物组成: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大梁子铅锌矿床地质分析及找矿预测分析

大梁子铅锌矿床地质分析及找矿预测分析
带白云岩和碎屑白云岩等。
表 1 大梁子铅锌矿地层系统
地层系统 二叠系 奥陶系
寒武系
震旦系
代号 凉山组 红石崖组 筇竹寺组
麦地坪组
灯影组
厚度 P11 01h ∈ 1q
∈ 1m
Z2dn
岩性 黑色薄层页岩与黄灰色层泥质粉砂岩 泥质白云岩夹紫红色页岩、泥质白云岩 泥质 - 钙质粉砂岩、钙质页岩、碳质页
岩、长石石英砂岩 含胶磷矿条带白云岩、夹硅质条带白云
1 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特征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境内,该地地貌主要 以山地为主,平坝、山原为辅 ;气候温差较小,属中亚热带 季风气候 ;水系由于当地地质构造条件,主要河流金沙江及 其附属支流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矿产为铁、镁、钛、铜、 铅、锌等 50 多种矿物资源。 1.2 地层特征
Ge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 of Daliangzi lead zinc deposit
LING M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ning 530000,China)
Abstract: Daliangzi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Sichuan Yunnan Guizhou metallogenic belt, one of the 19 metallogenic belts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etallogenic types of Daliangzi lead- zinc deposit, it is found that Daliangzi lead-zinc deposit has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MVT type lead-zinc deposit,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typical MVT lead-zinc deposit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fracture zone and lithology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lack fracture zone and orebody, the deep trend and peripheral extension trend of the deposit are analyzed. Keyword: MVT type Pb 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aliangzi Pb Zn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

东昆仑四角羊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东昆仑四角羊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岩夹少量 大理岩 、片麻 岩和片岩 ; 连期 ,古板块进 祁

步拉伸 裂解 ,在多洋岛/ 裂陷槽环境 下沉 积 了晚奥
陶世滩问 山群碎屑 岩、 山岩 与碳 酸盐岩 ; 山期 , 火 天 在
洋 盆 的俯 冲消减环 境下 , 最终拼合 成一个 陆块 ,即西
域 板 块 ,其 间沉积 了晚石 炭世 碎 屑岩与 生物 碎 屑灰 岩 、结 晶灰岩 、大理 岩 ,及早二 叠世 碳酸盐 岩、碎屑
团 4 围
5 回
6 国 7 团
8 圈 9 回
1 0
图 1 四 角 羊 矿 区地 质 图
F g 1 Ge lgc lma ft eSj o a g oedsrc i. oo ia po h ia y n r itit i
1 第 四系 冲 洪 积 物 ;2 . .晚 石 炭 世缔 傲 苏组 碳 酸 盐 岩 ;3 .晚 奥 陶 世滩 间 山群 碳 酸 盐岩 组 ,4 .花 岗 岩 ;5 .断 裂 带 及 位 置 ;
作者 简 介 :李 洪 普 ( 9 8 ) 1 6 一 ,男 ,青 海 西 宁市 人 ,教 授 级 高工 ,主 要 从 事 地 质 找 矿 工作 。E mal io g — i:l n h
10 8
西



IOR7HWES ’ V 7ERN GEOL OGY
团 1 I 2 回 3 1  ̄ c断来自构 造为 主 ( 1 。 图 )
普查 、详查 工 作 ,提 交 了一处 可供 开 发 的铅 锌多 金
属矿 产地 ,并 提交 了相应 的勘 查报 告 。笔者 以地 质 勘查 资料 分析 为基础 ,研 究 了 四角苹铅 锌 多金属 矿 床 的主要 控矿 因素 , 出 了该 区进 一 步找矿 的方 向 。 提

青海莫海拉亨锌铅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青海莫海拉亨锌铅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状, 粒径在 0 0 8~ .7 m之 间 , .0 0 3 m 压碎 裂纹 常见 , 与
2 2 矿体特 征 . 莫海拉 亨铅锌矿 床 已圈定 锌 ( ) 体 8条 , 铅 矿 其 中典 型矿体为 M1 2 MI V一 、 V一1 M I一 、 3矿体 。
2 2 1 MI 一2锌 矿 体 . . V
巨 晶出现 。镜下 观测呈交 代结构与残 留压碎状 结构
并存, 似斑 杂状构 造 , 矿石 矿 物主 要有 黄 铁矿 、 铁 褐
矿、 方铅矿 、 闪锌矿 。褐铁矿 多数呈致密状 交代黄 铁
矿 , 间含交 代残 留的黄铁矿 , 其 一部分呈 土状 含在 脉 石矿物 中 , 量 1 % ; 铁矿 粒 径 0 0 2— 。 7 m 含 3 黄 .0 0 0 m 之间, 部分呈 自形 或 半 自形 粒 状 晶 , 粒径 在 0 2 . 6—
2 1 矿化 带地质 特征 .
2 1 1 MI矿 化 带 . . V
研究 区 内出露地 层 主要有 石炭 系 、 叠 系 、 叠 二 三
系 、 罗系 、 侏 白垩 系及 分 布较 为局 限的古 近 系和第 四
系, 地层 出露较 为完整 。
矿 化带呈 长条 状赋存 于 早 石炭世 杂 多群 ( , ) C吐
3 6




第 2 卷 7
铁矿 化( 中心带 ) 褐铁矿化 、 一 硅化 ( 渡带 ) 弱褐 过 一
状 也 基 本 一 致 , 高 品 位 2 . 0 , 均 品 位 最 1 5% 平
铁矿化 、 化 ( 硅 基岩 带 ) 如 图 1 示 。 , 所
— — — — — — — — —
区 内 自晚 古 生 代 至 新 生 代 均 有 强 烈 的地 壳 运 动 , 皱构 造 十分发 育 , 各 时 代 地层 中均 有 保 存 , 褶 在 展 布形 态 多呈 北 西一南 东 向 , 明 区域 构 造应 力 场 表 挤压 方 向主轴呈北 东一 南西 向 。其 中具 有 一定规 模 的二 叠系褶 皱保 存不完 整 , 只有 哼赛青 背斜 、 曲上 约 游 一崩 涌 一带 的小 型背 斜 形态 较 完 整 , 系短 轴 背 均 斜 。区域上 经 历 了华 力 西一 喜 山期 漫 长 的 构 造 运

黔西北亮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黔西北亮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黔西北亮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周志坛【摘要】黔西北赫章亮岩Pb-Zn矿床位于川滇黔Pb-Zn成矿带,勘查表明该矿床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

本文对亮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矿区坑道编录及室内研究表明:①石炭统黄龙组(C2h)为矿区赋矿层位,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界线的角砾岩化带,具有明显的MVT型矿床特点;②从矿体中心向外,蚀变由方解石化过渡为白云石化;③北北西向断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

上述认识可为本区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成矿体系研究提供补充。

%The Liangyan Pb-Zn deposit is a more than medium scale deposit explorated recently in the Guizhou-Yunnan-Sichuan lead-zinc metallogenic domain,and still has much more mineral potential. Liangyan Pb-Zn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 path. Mine opening geological record compiling and laboratory studies showed as follows. 1)The ore bodies occurred in dolomitic limestone and dolomite suffering intense dolomitization within middle Carboniferous Huanglong(C2h)Formation,and it showed obvious mineralization features of MVT;2)The alternation zoning from the center of ore bodies outwards is calcitization→dolomitization;3)Compound or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NNW fault and formation is obvious. All understandings above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oration,prospecting and research on metall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district,also provide supplementary for research on mineralization system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Northwest Guizhou.【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34)007【总页数】5页(P1135-1139)【关键词】黔西北;铅锌矿;地质特征;白云石化【作者】周志坛【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昆明 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发育有一系列铅锌多金属矿床,赫章铅锌矿床即位于该成矿域中南部的黔西北铅锌矿区(图1),属于赫章-威宁-水城Pb-Zn-Ag-Cu成矿带,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已发现铅锌矿床(点)100余处,其中包含杉树林铅锌矿、青山铅锌矿、猫猫厂-榨子厂等大中型铅锌矿床及野都古、飞来石、垭都、蟒洞、亮岩、横塘等多个铅锌矿点,赫章亮岩铅锌矿床以其规模相对较大,品位较高,为本区中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1-10].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铅锌等金属需求量也不断上升,许多大型铅锌矿山已步入“老龄化”,所以对新的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的矿山进行勘探是目前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11].黔西北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扬子准地台基底表现为“三层式”的结构,即下层的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中层的中元古代浅变质细碎屑岩夹火山沉积岩,上层由新元古代未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12].该区构造极为发育,以北西和北东向构造为主,南北和东西向构造次之[13].本区构造主要由垭都-紫云深大断裂构造带、威水断陷构造带、威宁-水城紧密褶皱构造带以及银厂坡-云炉河断裂构造带组成[14-15].其中最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垭都-紫云深大断裂,该断裂带是由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组成的深切基底的断层,走向北西310°,倾角70°~85°,北西端进入云南,南东端直抵开远——平塘深大断裂,该断裂在二叠纪末期是黔西北地区玄武岩浆喷溢和辉绿岩体侵蚀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内一级构造成矿带[16-19].带内皱褶紧密,局部发生倒转,发育叠瓦式逆冲断层.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组(P2β)玄武岩在区内大面积分布,与下覆二叠系茅口组(P1m)灰岩呈假整合接触,同该区铅锌矿具有空间上的联系[20].亮岩铅锌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矿区南东段位于松林坡乡境内,北西段位于兴发乡境内,矿区整体位于赫章县南东155°方向约40 km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处在垭都-蟒硐深大断裂带(垭都-紫云深大断裂的一部分)与垭都-窝弓背斜的锲型复合部位(图1).该断裂带组成主要为一系列的叠瓦式逆冲断层,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40°~75°,矿区内铅锌矿体展布严格受到该断裂带控制.亮岩窝弓矿区主要由周家麻窝矿段、大街矿段和白马厂矿段组成,矿区地层出露由老到新主要有:中泥盆统独山组(D2d)灰白色方解石胶结的中晶白云岩夹少量的薄层泥页岩;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灰色及深灰色泥质纹层或方解石纹层灰岩;旧司-上司组(C1j+s)浅灰色中-厚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下石炭统大塘组(C1d)顶部为一层紫红色或者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主体为一套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石炭统黄龙组(C2h)灰白色块状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上石炭统马坪组(C3m)灰色块状纹层生物碎屑或含泥质条带灰岩,被同期的方解石脉胶结成不规则的灰岩角砾;梁山组(P1l)夹黑色劣质煤线的杂色石英砂岩;栖霞组(P1q)上部为灰白色的块状白云岩以及砂屑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块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下二叠统茅口组(P1m)灰黑色块状灰岩,含生物碎屑;中二叠统峨眉山组(P2β)墨绿色块状玄武岩,杏仁状气孔发育,并且根据湖相火山岩的红顶绿底判断至少有两个喷发旋回;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灰黄色薄层泥岩以及灰绿色薄层玄武质粉砂岩,偶夹黑色劣质煤线.其中,石炭系黄龙组(C2h)为矿区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层位,矿体由中心向外围蚀变则以热液方解石化→热液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为主. 亮岩铅锌矿区处于扬子地台西缘,区内构造活动发育,经历了澄江、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各期强弱不同的构造运动,断层极为发育,褶皱构造相对较简单.区内主干断裂F1(垭都-蟒硐深大断裂)与铅锌成矿关系极为密切,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5°~60°,表现为逆断层,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导矿构造,控制了整个矿体的展布.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出露为峨眉山组(P2β)玄武岩,玄武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存在一定联系.岩浆作用与该区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是否有联系还未明确,但岩浆岩活动对矿区的影响还是不可忽略的,具体有何联系还有待研究.3.1 矿体产出特征矿区由北西至南东依次可分为周家麻窝、大街和白马厂3个矿段.经探矿工程的揭露,矿区共发现并圈定了3个矿体.其中,大街矿段的Ⅰ号矿体(群)为主矿体,工程揭露程度最高,品位局部可达40%.Ⅲ号矿体储量最小,已有矿体严格受F1及其次级断裂带控制,往往成带平行展布,脉体形态均以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为主.Ⅰ号矿体(群)分布于大街村的亮岩地段,地表南北向约600 m范围内有20余个老硐揭露矿体展布,对矿体延伸控制程度较高;经多个坑道揭露,发现矿体从1719 m标高一直至1922 m标高均有展布,垂向上延伸大于200 m,平均厚度约3 m,目前已经形成4个中段进行开采.矿体赋存于大塘组粗晶白云岩和黄龙组中-粗晶白云岩中的F1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破碎蚀变带中,主矿体沿倾向和走向上均具有时厚时薄、弯曲起伏以及尖灭再现现象.在断裂的转换部位矿体厚度明显增加,矿体产状大体与赋矿断裂一致,倾角44°~72°,形态以透镜状、豆荚状为主,品位较富,一般铅+锌15%~30%,局部可达40%,总体表现出红褐色、黄褐色块状、斑状闪锌矿和铅灰色斑块状方铅矿以及大面积分布的脉状、块状黄铁矿为主(图2).矿体空间延伸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勘查潜力.Ⅱ号矿体分布于周家麻窝矿段,赋存于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中,矿体主要受控于F2断裂(F1次级断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54°~57°,在F2断裂上盘呈似层状产出.矿体总长度为80~100 m,顺倾向延深距离约达60 m,厚度为1.2~1.4 m,品位一般,铅2%~3%、锌3%~7%.Ⅲ号矿体分布于白马厂地段,赋存于黄龙组灰岩和白云岩中,矿体主要受F1断裂控制,在F1断裂上盘主要呈透镜状产出.矿体南北长80 m,垂向延深大于100 m,矿体多具尖灭再现特征,品位一般,铅2%~5%、锌3%~6%.3.2 矿石组构亮岩矿区矿石矿物种类简单,金属矿物成分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图2),褐铁矿、白铅矿、菱锌矿等在矿区零星可见.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晶型较好,单晶表现为立方体型及五角十二面体型,在矿体边部多为黄铁矿胶结方铅矿及闪锌矿.闪锌矿颜色以深色为主,多为褐色及红褐色,呈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发育两组解理.方铅矿颜色为铅灰色,结构呈他形-半自形粒状.脉石矿物主要包括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等,靠近矿体的方解石及白云石结晶颗粒粗大,表现出明显的重结晶特征.根据对矿区的初步调查,总体来看,铅、锌的含量变化较大,一般铅+锌品位15%,局部可达40%.组合样分析表明,可综合利用的伴生金属银、镓、锗、铟的含量很低.3.3 蚀变特征矿区围岩蚀变较为发育,类型众多,主要有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图3),越靠近矿体,围岩蚀变越强,集中表现为方解石化和白云石化.由矿体中心向外围过渡,碳酸盐岩结晶越来越差,并且逐渐由碳酸盐岩化向黄铁矿化转变;黄铁矿化发育范围较大,但在矿体内或近矿强烈蚀变的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黄铁矿化明显增强,局部呈斑块状及大脉状.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表明,本区的方解石化和热液白云岩化与铅锌矿矿化密切相关,可作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4.1 成矿作用矿区成矿模式与典型的MVT矿床较为类似,主要是含Mg2+热液沿着F1断层向上运移至灰岩地层中,Mg2+交代灰岩中的Ca2+形成热液白云岩,白云岩的高孔隙度为成矿流体的沉淀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含H2S的酸性流体溶解碳酸盐岩并与其反应使得碳酸盐岩发生角砾岩化和喀斯特化,进一步为成矿流体沉淀提供了相对低压的空间.而后由盆地卤水萃取古老地层中的Pb2+、Zn2+在容矿空间内与H2S发生反应沉淀结晶,从而形成矿体.4.2 构造控矿亮岩铅锌矿主要受控于北北西向的垭都-紫云断裂,矿体均展布与该断裂上盘的转折端.根据野外观察归纳出该断裂有三期构造活动,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为成矿热液提供导矿构造,热液沿着主断裂面以及次级断裂面向上运移,最终在角砾空间中沉淀结晶,形成矿体;中期断裂活动表现为压扭性断裂,断裂带内的矿石和围岩成角砾岩化及透镜体化,并且形成复式褶皱;后期断裂活动表现为逆冲构造,也是破矿构造,将断裂带下盘的矿体给错开,由于目前不能清除的判断断层错距,所以还未找到下盘的矿体.总的来说,断层作为成矿流体运移、聚集和矿体沉淀、赋存的空间,区内构造控矿作用十分明显.4.3 找矿方向亮岩铅锌矿区中矿体赋存于石炭系黄龙组(C2h)中-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矿化严格受地层控制.在矿区已发现的3个矿体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方解石化.热液从矿体外围向矿体中心运移时,先消耗大量的Mg2+交代灰岩,运移至矿化中心时,Mg2+浓度降低,Ca2+浓度增加,所以越往矿体中心,方解石脉体越密集,结晶颗粒越粗大,往矿体外围方解石化逐渐转变为白云石化.并且热液后期流经矿化中心时,流体不足以填满所有裂隙,所以后期的方解石沿着晶洞对壁生长,结晶颗粒粗大.1)从矿体中心向外围蚀变变现为方解石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2)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及矿体展布推断F1断裂有三期构造活动的叠加,前期表现为张扭性断裂,中期表现为压扭性断裂,后期表现为逆冲推覆构造.3)大面积的白云石化以及方解石化都是矿区直接的找矿标志,方解石脉体越密集,结晶颗粒越粗大,矿体品位越高.【相关文献】[1]张茂富,周宗桂,熊索菲,等.云南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6,35(1):111-123.[2]陈毓川,裴荣富,宋天锐,等.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3]董家龙.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6):657-658.[4]刘幼平.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式初探[J].贵州地质,2002,19(3):169-174.[5]胡晓燕,蔡国盛,苏文超,等.黔西北筲箕湾铅锌矿床闪锌矿中的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2013,33(3):302-307.[6]周家喜,黄智龙,周国富,等.黔西北赫章天桥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S、Pb同位素和REE制约[J].地质评论,2010,56(4):513-524.[7]李珍立,叶霖,黄智龙,等.贵州天桥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初探[J].矿物学报,2016,36(2):183-188.[8]刘幼平,张伦尉,杭家华,等.黔西北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2):163-168.[9]金灿海,李坤,黄林,等.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J].矿物岩石,2015,35(3):81-88.[10]冯国玉,黄杰,覃鹏.黔西北赫章地区铅锌矿远景[J].矿产与地质,2009,23(3):225-229.[11]李小清,薛传东,魏爱英.滇东北白马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76-5281.[12]罗卫,孔令,金中国,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J].矿产与地质,2010,24(1):35-42.[13]向达福,王林均,钱志宽.贵州赫章蠎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5,35(4):447-452.[14]金中国,黄智龙.黔西北铅锌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模式[J].矿物学报,2008,28(4):467-471.[15]汤世凯,马筱,李学刚,等.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36(4):549-558.[16]金中国.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7]肖宪国,黄智龙,周家喜,等.黔西北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矿物学报,2011,31(3):419-424.[18]陈国勇,王亮,范玉梅,等.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深部找矿远景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5,51(5):859-869.[19]陈国勇,邹建波,谭华,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探讨[J].贵州地质,2008,25(2):86-94.[20]程鹏林,熊伟,周高,等.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起源与运移方向初探[J].矿物学报,2015,35(4):509-5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o gcl uv y h s 5 0 7 hn ;3G ooia S re Tb t oo u einl el ia S re e l ia sre, aa8 0 0 ,C i o L a .e l cl uvy ie u n mos go a G o gcl uv y g f o At R o
西藏 自治 区拉诺玛铅锌 多金属矿床成矿地 质特 征再研 讨与找矿远 景分析
・1 7・
复合现象。总体西倾 , 倾角4 。6 o控制 了上盘地层 5- o , 甲丕拉 组上 段 ( ) T 和下盘地 层波里 拉组 ( ) 间 空
展布。
F断裂发育 于矿区东部 , : 逆断层 , 于波里拉 组 位
ut ae eem n eB laG o p (3 ) a em i r o yoc r n em l—t t i ten r — lm tl d t iet oi ru T b st anoe d c ur gi t ut s aa n h o h i y r h l h b i nh i r t
B s d o e REE d t n l ss a d g o o ia a k r u d i f r t n a d r lt d g o h mi a n ma is a d a e nt h a a a ay i n e l g c l c g o n n o mai n e ae e c e c l o l , n b o a e
l et ef m oi ru (3 ) o o e r si i l ee r a d dh p ,b td igtegooia i s n o B laG o p T b f w r i s n a rdo n e sa e ys yn el cl m o r l L T a c y b u h g
冲断层和复式背 向象 。青藏东缘兰坪一 思茅褶皱带在 4 - 8  ̄ 哀牢山断裂系的转换压缩过程 中,俯 冲型 0 2 Ma "
图2 区域构造 分 区图
F g Re in l k tho co i d vso i. 2 go a ec f e tn c i iin s t
独特 的矿化类 型捌 。
基金 项 目 :西 藏 自治区矿 产 资源潜 力评 价 ( 任务 编号 :1 10 18 13 )资 助成 果 。 2 2 10 86 1 作 者 简介 :周德 来 (9 5 ) 1 8- ,男 ,硕 士研 究生 ,专业 方 向 :构造 成矿 学 ,E m i 0 4 8 8 @q. m - a :74 10 5 q o 。 l c
摘 要 :西 藏拉 诺 玛 铅 锌 多金 属 矿 床 位 于三 江 并 流 地 段 ,矿 床 赋 存 于 下 三 叠 统 波 里 拉 组
(3)灰 岩 中,通过 研 究该 矿 区地 质 背景 ,认 为拉 诺玛 矿 床 受控 于澜 沧 江 自南 西向 北 东逆 冲 Tb
推覆构造及复式 背向斜褶皱。根据该 区地层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地质背景和相
屑岩建造 , 并有 大片的石膏层 出现 ; 与上覆地 层波 里 拉组下段 ( 呈断层接触。 b) 波里 拉组 ( )出露 在矿 区 中部 , T : 呈近 南北 向 贯穿矿 区。为一套浅灰 白一 浅青灰色含砾灰 岩 、 状 砾 灰岩 、 晶灰岩 , 细 有大 片的矿 化蚀变带 , 总体西 倾 。 局 部倒转 、 倾角3 。7 。构造相 当发育 , 6一 4 , 岩溶分 布 也较 广, 岩层 厚度 为l 2 8 6 . m。该段地层 与上覆阿堵 拉组 3
2l 0 1年 1 2月
Sc u n ih a No fr o M ea s n e r us tI
四 川有 色金 属
・1 ・ 5
文章 编 号 :10 — 0 9 (0 )0 — 0 5 0 06 47 2 1 1 4 0 1- 6
西藏 自治 区拉诺玛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再研讨与找矿远景分析
次级张扭性断裂带 中, 吉塘 、 妥坝 、 温泉断裂带及车所 乡断裂带北段是该期矿产最有利的富集部位H 。
(3 Td) 及第 四系 ( ) Q 见图3 。
甲丕拉 组上段 (3) j :出露在矿 区西侧 及南西 r 侧 , 北西 向展布 , 呈 是矿 区出露面 积最 大的地层 . 主
要 为一套 紫红色岩屑砂 岩及长石石英 砂 岩为主的碎
岩浆活动与热水沉积矿床成矿作用有密切关系圈 区内 。
绝大 多数矿 床( 形成于印支一 山期 和喜 马拉雅 山 点) 燕
期 ,前期形成 的矿床主要位于 昌都地块两侧 的褶皱一
冲断带 上 ,与板块 碰撞早 期 中酸性岩浆活动 密切相 关; 喜马拉雅 山期形成的矿床则沿该期构造强应变带 分布 , 产于受压扭性改造 的早期深大断裂两侧派生的
图 1 区域构造 分区 图 Fg R  ̄oMsec f coid us n i. e n t o tnc eio 1 k h t e i
夺盖拉 组下段 (3 ) 出露在 矿 区东 , 南北 阳 Td : 呈 展布 。为一套灰黑色粉砂质 泥页岩 、 炭质泥 页岩 . 岩
第 4期
Q md ai;Tbt a oB s n ie
昌都一 思茅 中新生代 陆 内裂谷 褶皱 系位 于金 沙 江断 裂带与澜 沧江断 裂带间1是藏 东缘 巨: ” , 赶规模 的 有色 、 贵金属成矿带 。 拉诺 玛是 昌都盆地 中一个 比较
重要 的铅锌 多金属矿床 , 铅锑 密切共生 , 大量产 出纤 硫锑铅 矿 ,是澜沧江沉积 岩容矿 型铅锌矿带 内一 种

l 6・
西藏 自治区拉诺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锌 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再研 讨与找矿远景 分析
第 4期
1 区域地 质背景
拉 诺 玛铅 锌 多金属 矿 位位 处 昌都 县 吉塘 镇 北
9 i, K 隶属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 内臼西 藏 n ,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 目对其所处成 矿区带重新划 分 后定 于北羌塘一 昌都 ( 普洱)成矿带内察雅一 芒康P 、 b
c a a trs c n x lr t n p t n a n l ssa d t e ic s h r ce it sa de p o a o o e t l ay i n n d s u s i i i a h
Z HOU D li Z ea HONG n h i E 。 Ka g u F NG xn , I a qnz GOU Jn, De i2 L Gu n i¥, i 2HAN e w n W n e‘
Z 、g nA 成矿小带凹处于陆内裂谷环境中; , 其所处大地构 造位 置也 由原羌塘一 昌都微 陆块 之类 乌齐一 左贡陆缘
山盆带见 图l 。厘定到昌都一 兰坪双向弧后前陆盆地之 昌都 凹陷带圈 见图2 该区域形成规模巨大的北西向一 。 近
南北 向的弧形构造 ,发育一系列的大型走滑断层 、 逆
Ab t a t i e a N o a - i cp l mea l e o i l c td i h e v r o ai n d p st o c ri e s r c :T b t u mal d zn oy t l cd p st o a e nT r e Ri esl c t , e o i c u t L e i o s n h
(3) Ta地层呈断层 或整合接触。
阿堵 拉组( 3)出露在矿区北 中部 , Ta : 呈南 北向展 布, 在矿 区内阿堵拉组地层 出露北宽南窄 , 呈漏 状 分布 。以浅色粉砂质 泥页岩 为主夹少 量长石 石英 砂 岩, 与上覆地层夺盖拉组下段 (3 ) Td 呈断层接触 ,
2 矿 区地质特征
21 矿 区 地 层 .
拉诺玛铅锌 多金属矿体 赋存于三叠系 上统 波里 拉组 ( ) 岩的断裂破碎 带 中, 灰 地层 由老之新 分别 为三叠 系上统 甲丕拉 组上段 ( ) 波里 拉组 ( ) 、 、 I 阿堵 拉组 ( 3 、 Ta 夺盖 拉组下 段 (3 ) 夺盖拉组 上段 ) Td 、
( ) 与夺盖拉组 下段 ( ) 地层之 间 , 贯矿 区 , 纵 宽
l- 5 是矿 区内重要的配矿构造。 O 1 m,
F断裂发育于 矿区中部 , , 为平移 断层 , 呈近东 西
关化 探异 常 资料 ,确 定 波里拉 组 ( )为主要 含 矿层 位 ,矿体 多赋 存 于该 地层 南 北向构 造 破 碎 带 中。研 究分析 ,该 区铅 锌锑 矿 产 资源成 矿远 景 十分 可观 ,圈定 出 5处找矿远 景 区。 关键 词 :拉诺 玛 ;铅 锌 多金 属 矿 ;: 特征 ;找 矿远 景 ;昌都盆 地 西 藏 池质
b c go n ,h t aNu mad p stsc nrl db eS - r s sr cu ea dd u l a ko biu ls a k r u d ta o e o ii o t l yt W NE t u t tu tr n o beb c no l ef d . L oe h h q o
中 图分类 号 :P 1 68 文献 标 识码 : A
L a - icp lmeal e oi eTb t tn mo sR go aNu magoo cl e d zn oy tlc p sti t ie o o u e inL o elg a id sn h Au i
s u h tc o i r cu e z n . s a c n n lss s o e d a d zn it c ii n o n i n r n r l o t e t n c f t r o e Re e r h a d a ay i h w l a n i c d sr t so fa t a i v mo y o e mi e a r s u c s r o s e a l, e i e td f e x l r t np o p c r a . e o r e ec n i r b e d l ae v p o a i r s e t e s a d n i e o a Ke o d : L o ; l a - i c p l me al e o i; g oo ia e t r s e p o a in p o p c r a ; t e yW r s a Nu ma e d zn oy t l c d p st e l gc l a u e ; x lr t r s e t e s h i f o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