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全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深浅: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 –300km),深源地震(>300km)

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

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是一种弹性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传播)、面波(地球表面传播)。

体波:分为纵波(p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特点是:周期短,振幅小;影响: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橫波(s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影响: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分为洛夫波(L波):传播时将质点在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作蛇形运动。影响: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横波>面波

橫波、面波:地面震动猛烈、破坏作用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地面振动减弱、破坏作用逐渐减轻。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什么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和基本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基本烈度: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50年),某地区可能遭遇到的超越某一概率的最大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什么是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

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

罕遇地震一般指大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什么是地震、地震作用、震源、震中距、烈度、震级、震中?

地震: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辐射地震波的部位。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确定。地震强度由震级和烈度来反映。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后引起后果的一种标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

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会出现多种不同

的烈度。

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抗震规范》将建

筑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遭遇地震破坏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

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

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注意场地选择和地基基础设计,把握建筑结构的规则性,选择合

理抗震结构体系,合理利用结构延性重视非结构延性,确保材料和施工质量。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是如何实现“三水准”设防要求的?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即“不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一抗震设防目标亦为我国《抗震规范》所采纳。三水准设防的设防要求:

第一水准:在遭受低于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

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

结构构件)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

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

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

下,按基本烈度相应的众值烈度(相当于小震)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法

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它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原则

进行组合,对构件截面进行抗震设计或验算,以保证必要的强度;再验算在小震

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变形。这一阶段设计,用以满足第一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第

二阶段设计:在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对

特别重要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要按第三水

准烈度(大震)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

应的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大震不倒)。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土的分类计划分?

场地土是指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十,其组成和坚硬程度不同,对建筑物震害的

影响也不同。一般地分为坚硬土或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简述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的一般原则。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砌体房屋;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3)基础荷载与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