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2)

合集下载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常用于小儿麻醉中的镇痛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其药理学特点和临床应用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

为了更好地了解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麻醉辅助药物,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它是左右旋异构体的右旋异丙酚,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和NMDA受体来产生其镇痛效果。

右美托咪定具有快速的起效时间和停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小儿麻醉。

右美托咪定还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稳定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小儿麻醉中使用较为安全。

在临床上,右美托咪定主要用于小儿的全麻和局麻过程中的镇痛和麻醉辅助。

在全麻中,右美托咪定能够减少麻醉诱导药物和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了手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需求。

在局麻过程中,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加麻醉的深度和时长,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在小儿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减少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术中和术后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

这些都为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增添了更多的优势。

而且,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临床优势。

右美托咪定对于术后疼痛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

而且,右美托咪定还具有较强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恐惧感。

值得注意的是,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使用还需谨慎。

因为一些小儿特有的生理和代谢特点,以及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使得右美托咪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调整,以避免出现不良的药物反应。

在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小儿麻醉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确保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最大化,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麻醉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合并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进行详细的评估和监测。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分析同鑫【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86例手术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镇静效果、疼痛程度、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RR、HR、SpO2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较对照组高,CHEOP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临床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可有效维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提升镇静及镇痛效果,降低术后躁动及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17【总页数】3页(P2689-2691)【关键词】麻醉;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小儿【作者】同鑫【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术前麻醉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手术患者的年龄越小,麻醉的难度就越大,这主要与患儿年龄小、抗拒心理强、耐受力弱、药物代谢及吸收能力有效等因素有关[1,2]。

因此,如何确保小儿顺利、安全、平稳进行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等均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等作用,但咪达唑仑的镇静深度无法有效控制,且可能出现术后躁动[3]。

本研究主要探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8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术前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术前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术前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娟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6(7)24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小儿术前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诱导麻醉,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镇静效果.结果术中10 min时,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RR)低于观察组,心率(HR)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HR和对照组患者RR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患儿生命体征几乎不产生严重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较好地促进手术平稳进行.
【总页数】3页(P177-179)
【作者】陈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连云港 22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咪达唑仑口服在小儿麻醉前镇静中的效果比较 [J], 毕莹;纪宏新;陈文;黄静;林文前
2.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白波
3.对比右美托咪定滴鼻与咪达唑仑口服在小儿麻醉前镇静中的效果 [J], 管小红;徐凌
4.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术前滴鼻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J], 魏巍;方桥;李维;田松
5.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J], 韩国瑞;周彪;邵明欧;王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鼻滴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本院76例手术患儿,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与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CHEOPS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而Ramsay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小儿临床麻醉期间,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儿疼痛,同时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小儿麻醉;滴鼻;右美托咪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asal drip before dexmedetomidine anesthesia in children's clinical anesthesia. Methods 76 children undergoing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idazolam nasal drip before anesthesia and dexmedetomidine nasal drip before anesthesia respectively, and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heops score formula Conclusion during the clinical anesthesia of children, the applic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can reduce the pain of children and has sig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dop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pediatric anesthesia; nasal drip; dexmedetomidine手术是临床诸多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麻醉质量与儿童手术的展开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与药物代谢速度、年龄、吸收能力、抗拒情绪及耐受性等有关【1】。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期间心率、血压及苏醒情况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期间心率、血压及苏醒情况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期间心率、血压及苏醒情况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手术期间心率、血压及苏醒情况的影响。

方法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患儿手术前30 min进行1 ?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患儿手术前30 min进行等量生理盐水滴鼻,之后对两组患儿均采用氯胺酮麻醉。

对患儿手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进行记录,并观察记录手术后患儿苏醒情况(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苏醒时间,躁动持续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开始即刻(T1)、开始后10 min(T2)、开始后20 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SBP、DBP、H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苏醒期发生躁动5例(12.5%)、恶心呕吐4例(10.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例(57.5%)、15例(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躁动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患儿手术全身麻醉(全麻)前右美托咪定滴鼻,可有效地稳定患儿手术中的心率、血压,对小儿全麻期躁动及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而且不会延长苏醒时间,有利于小儿手术期间麻醉管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麻醉;躁动小儿与成人相比具有生理器官与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使得小儿在进行手术全麻后其镇痛效果不理想,且由于住院手术期间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疾病的困扰,极易引起患儿手术期间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在手术苏醒期间发生躁动[1]。

右美托咪定为新型的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以及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给予小儿全麻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够对小儿产生镇静作用,以使得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降低,减少小儿全麻苏醒期并发症对小儿造成的伤害,同时降低医护人员因并发症产生的多余工作量,有助于小儿全麻管理[2,3]。

小儿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分析

小儿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分析

小儿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3-14T15:53:18.3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2期作者:刁厚武[导读]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医院针对于手术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其麻醉效果较好,可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术中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

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实施手术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联合生理盐水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以及镇静评分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儿15min以及30min镇静评分满意多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躁动人数较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针对于手术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其麻醉效果较好,可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氯胺酮;麻醉效果;分析氯胺酮是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的麻醉药物之一,具有镇痛效果强、起效快、无需气管插管等诸多特点[1]。

但氯胺酮的作用持续时间短,易使交感神经兴奋,同时患儿用药剂量较大,会增加患儿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2]。

为了减少上述情况发生,此次研究采用了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现将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实施手术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联合生理盐水麻醉,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3.1±1.2)岁;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1岁-9岁,平均年龄(3.6±1.6)岁。

浅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

浅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

浅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摘要】目的:对小儿临床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方法的效果分析。

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手术患儿5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28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另外28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麻醉给药后10min、10min、30min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各项指标HR、RR、SpO2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14%(2/28)低于对照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麻醉手术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方法,患儿各项体征指标稳定,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用于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小儿麻醉;右美托咪啶;效果;不良反应小儿临床麻醉是影响手术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但由于患者对象特殊,年龄较小,耐受力差,配合度低,且部分患儿有药物吸收与代谢能力差问题,增加麻醉难度。

这就要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如右美托咪啶,镇痛与镇静效果均较好[1]。

本次研究将选择56例手术患儿为对象,分析不同麻醉药物应用下取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医院56例手术患儿(2019年6月-2020年6月),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28例,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7例、11例,年龄平均(3.20±1.00)岁,手术类型:疝气手术、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分别为10例、10例、8例。

观察组患儿28例,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9例、9例,年龄平均(3.00±1.20)岁,手术类型:疝气手术、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分别为11例、10例、7例。

所有患儿器官发育正常,呼吸道畅通,无合并功能障碍情况,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做比较分析。

1.2方法所有患儿术前均按照手术与麻醉要求禁食禁水,对照组患儿麻醉选择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37;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取0.1mg/kg剂量。

小儿麻醉前清醒、镇静中右美托咪啶经鼻给药的临床效果

小儿麻醉前清醒、镇静中右美托咪啶经鼻给药的临床效果
小儿麻醉前清醒、镇静中右美托咪啶经鼻给药的临床效果
(1.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庆元323800;2.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经鼻滴注中右美托咪啶在小儿麻醉前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外科行手术的患儿12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M组(咪唑安定组)与D组(右美托咪啶组)每组63例。M组经鼻滴注咪唑安定0.2mg/kg,D组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啶2.0µg/kg。分别经鼻给药前(T1)、给药后5分钟(T2)、给药后15分钟(T3)、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T4),对患儿进行镇静评分、行为评分登记,记录相关生命体征。结果:M组患儿入睡时间短于D组,T3、T4时M组患儿的镇静评分与行为评分均低于D组,M组患儿的氧饱和度变化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D组患儿的HR下降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啶2.0µg/kg能有效的改善患儿术前的焦虑状态,麻醉起效后不影响患儿的呼吸,能安静地与父母分离,麻醉诱导时患儿合作,提高了麻醉诱导期患儿的舒适性。
Fan Xiaoming1 Wang Chuanguang2 Gao Lijua Zhang Heng2
(1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Qingyuan, 323800; 2 Lishui Center Hospital, Zhejiang Lishui, 323000)
【关键词】小儿;右美托咪啶;经鼻给药;清醒;镇静
【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75-02
Clinical effects of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on children with clear conscious under preanesthesia sed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
(2)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提供可靠的经验。

方法随机选取168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择期全身麻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4例,所有患儿的麻醉方式均采取托咪酯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给予对照儿患者生理盐水滴鼻预处理。

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肌阵挛0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9%;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肌阵挛22例,恶心呕吐1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减少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不良反应具有理想的效果,患儿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苏醒时间稍有延迟,在临床运用时需要加以辩证。

标签: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氯胺酮;麻醉效果
临床上通常使用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进行患儿麻醉处理,因为其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所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外科麻醉中,且越来越多被用于患儿麻醉中。

但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在麻醉中常常会产生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为了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168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择期全身麻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分组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68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择期全身麻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4例,所有患儿术前未持续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已排除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和鼻咽部疾病患儿,排除气道困难,上呼吸感染,低体重患儿。

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禁饮禁食,以留置针方式预先为患儿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术前30 min给予肌肉注射0.01 mg/kg阿托品,使用生理盐水对静脉通道进行维持处理。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给予患儿8~10 ml/kg的复方乳酸钠,之后使用1~2 mg/kg的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

给予对照组患儿0.01 ml/kg的生理盐水作滴鼻预处理;给予观察组患儿 1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

当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后给予面罩吸氧,确保呼吸通畅,如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即血氧饱和度下降到92%以下,呼吸停止40 s 以上,则需要给予患儿人工辅助通气处理[2]。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舒张压(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心率(HR,heart rate),对指标变化做好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观察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躁动、肌阵挛情况,以及分析两组患儿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 13.0系统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经t 检验和χ2检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肌阵挛0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9%;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肌阵挛22例,恶心呕吐10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0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小儿麻醉是临床高风险麻醉之一,因为患儿在生理完善度和药理適应性方面与成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麻醉时,选用适合的麻醉方式使患儿在麻醉期间维持生理内环境恒定状态非常重要,一定要确保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期[3]。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具有起效快,用量小,苏醒快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儿麻醉方式,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引发肌阵挛,注射痛等,对患儿术后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患儿鼻腔滴入右美托咪定可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循环和呼吸抑制轻微,可减少手术的应激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减少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不良反应具有理想的效果,患儿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苏醒时间稍有延迟,在临床运用时需要加以辩证。

参考文献:
[1]陈金仙,顾晓霞,张良清,等.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减少患儿依托咪酯复合氯胺酮麻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8):799-801.
[2]赵京伟,韩雪萍.麻醉诱导期右美托咪定滴鼻在患儿中的镇静及躁动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4,(24):50-52.
[3]陈金仙,顾晓霞,蔡树云,等.右美托咪定滴鼻预处理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4,42(3):313-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