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2.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五十亩荒
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
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
墨”“自笑平生为口忙”。
生活如此具艰有难闲忙情碌雅,为致何、还热称爱自生己活是、“热闲爱人美”,呢懂?
得自我排遣、自我释放。
25
• “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 自然不像在京城公务缠身。一个“闲”字 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 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解的达观,还有 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达观处 世的人生哲学。正因为如此,作者笔下 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 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 染力。
• ④相与步于中庭 相共与同:,_一__起__
13
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⑵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藻荇之类的 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021/1/10
-
16
赏析
• 文意已经理解,说说你是否 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 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 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 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 等等。(合作探究、交流)
-
17
方法提示
1.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 形容词……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 想象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透过“景语” 揣摩“情语”。
18
1.本文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有哪些?
2.苏轼用了什么手法把月亮写得如此富 有神韵和诗意?
19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水——月色
皎洁空灵 清澈透明

藻荇——月影(竹柏影也)
疏影摇曳 清丽淡雅

⑷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 14
这样的闲人罢了。
3、注意下面句子的节奏划分
⑴、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⑵、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
-
15
• 请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阅读,读出人物心情的波澜起伏, 读出静谧的月夜意境,读出诗文 的节奏。并评价
7
资料链接: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 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 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 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 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 逸的人。
8
检查预习:
解( jiě)衣 藻荇(zǎo xìn)g 遂( suì)至 未寝( 柏( bǎi )
qǐn)
23
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
怎样的变化?
• “欣然”
欣喜之情
• “念无与为乐者” 有点遗憾
“遂”、“寻”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 “怀民亦未寝” 心有灵犀的喜悦
• “相与步于中庭” 从容 闲适
•“闲人”: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2021/1/10
-
2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文意,掌握 重要的字词含义
2、赏析优美的词句,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 的鉴赏力
3、感悟作者在逆境中达观的情怀,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
2021/1/10
-
2
记承天寺夜游
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 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
现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出作
者愉快闲适的心情,同时流露出淡淡
2021/1/10
-
21
文言句子赏析步骤(修辞、 字词)
翻译+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句中的 运用+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翻译+词义+带词解句+突出事物特
点+表达的情感
2021/1/10
-
2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20
(月光来自百度文库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
澈清明,水中藻荇之类的水草交错纵
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本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庭院的
月光比作一池清水,把庭院中交错的
树枝比作水中的水藻、荇菜。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
光的皎洁空灵,环境静谧的特点,再
9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听节奏,情感语气变化 ( ) 念、盖、但。 2.自读,读出文言韵味,感受作 者心情变化。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读出一点诗文的节奏
10
写景抒情的散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 市南,南唐初年建寺, 初名“南禅寺”。北宋 景德四年(1007年)赐 名承天寺。
承天寺
-
4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世人称其为“苏东 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背景1.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说苏轼以诗讪谤新 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被长时间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 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政治上遭郁受郁打不击得、志不的被悲重用凉的,闲以官“,闲会”有自怎样嘲的。心情?
5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 “书法四大家”
6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 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 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被贬地开荒种地, 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 抒发郁闷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
11
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为了更好地读好此文)
-
12
检测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 ①念无与为乐者 考念虑:,__想__到___
• ②遂至承天寺
就遂:______
• ③怀民亦未寝
寝:_睡__觉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