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标准

合集下载

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环保治理2020.10 畜牧业环境19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猪肉市场日益扩大,生猪养殖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在农村地区,生猪规模养殖场带来了许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但在养殖的过程中,粪污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相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生猪每天都会排泄粪便。

统计显示,一头生猪的粪尿排放量达到6kg/d,也就是说一年可以排放2.5t,如果养猪场中的生猪有一万头,那么每年就会产出1.5万t的粪污。

生猪的粪便会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还会带来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进而造成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危害人们的健康。

所以,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粪污处理工作。

1 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1.1 缺少环保意识如果生猪养殖场的规模较小,则可以利用粪污制作肥料,且土壤依靠自净能力就可以解决污染问题。

但在养殖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并没有随之提升,仍旧采用原本的粪污处理方式,进而导致严重的粪便污染。

生猪养殖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运营风险,如果市场不景气,养殖户很难获取利益,甚至会亏损,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成本处理粪污[1]。

尤其许多环保处理设施都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运行成本。

1.2 养殖户过度集中从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地区都是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开始养殖生猪。

简单来说,就是某个养殖户依靠生猪养殖获取了大量的经济效益,所以该地区的其他人也开始兴办养殖场,从而造成养殖场的过度集中,导致当地环境压力加大,粪便污染严重,远超出了土地的承受能力。

1.3 猪场规划不合理在养猪场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粪污处理的问题,规划并不合理。

首先,养猪场没有进行科学的选址,许多养殖户知识根据自己的需求或便利选址建设养猪场,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甚至不符合法律规范。

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存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而造成许多养猪场缺少粪污处理设施或者没有足够的建设用地。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6.04•【文号】农办牧〔2020〕23号•【施行日期】2020.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农村环境保护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为推动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9〕84号),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畅通还田利用渠道(一)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已获得环评批复的规模养殖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如需将粪污处理由达标排放(含按农田灌溉水标准排放)变更为资源化利用(不含商业化沼气工程和商品有机肥生产),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前变更的,按照非重大变动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在竣工环保验收后变更的,按照改建项目依法开展环评。

(二)明确还田利用标准规范。

畜禽粪污的处理应根据排放去向或利用方式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

对配套土地充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利用具体要求及限量应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和《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配套土地面积应达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积。

对配套土地不足的养殖场户,粪污经处理后向环境排放的,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可以实现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双重目标。

为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是必要的。

一、考核指标:1.粪污处理设施:包括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设施的建设情况。

2.粪污处理技术:考察采用的粪污处理技术是否先进、高效,如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生物堆肥等。

3.粪污处理效果:考核处理设施运行后对粪污处理效果,如有无恶臭、产生的渣滓含水率、氮磷等营养元素去除率。

4.资源化利用效益:考察对处理后的畜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如生物肥料的产量和质量、沼气的产量和利用等。

5.粪污处理管理:包括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情况,如保洁、运行记录、检测、排查治理问题等。

二、评分细则:1.粪污处理设施:将畜禽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按照规模、功能和先进程度进行划分和评分,设置相应的分值。

2.粪污处理技术:根据采用的粪污处理技术的先进程度和效果,给予相应的分值。

3.粪污处理效果:根据处理设施对粪污处理的效果,按照排放的恶臭程度、渣滓含水率等指标,给予相应的分值。

4.资源化利用效益:根据资源化利用设施对处理后的畜禽粪污实现的产出和利用效益,给予相应的分值。

5.粪污处理管理:根据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分。

三、评分要求:1.对畜禽养殖场的整体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等级划分。

2.考核结果作为评价畜禽养殖场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得分不合格的畜禽养殖场要及时进行整改,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3.考核指标和评分细则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一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的初步构想,具体指标和评分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2023年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

2023年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

2023年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养殖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粪污污染。

大量的畜禽排放的粪便和尿液导致了许多水质污染、土壤环境污染以及气味扰民等问题。

因此,在2023年,我们提出了一套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

一、建设集中粪污处理设施为了减少养殖场粪污的直接排放,我们将在2023年前建设一批集中粪污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将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有机肥料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有机肥料处理厂将对畜禽养殖粪便进行处理和转化,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供农民使用,同时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二、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在2023年,我们将积极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减少畜禽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

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农业模式。

我们将鼓励农民将养殖粪便用作有机肥料,充分利用其养分来肥田增产。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农民在农田中种植绿肥,在绿肥生长期间,能吸收更多的养分,减少养分流失。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为了确保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监测养殖场的粪污排放情况。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 加大对违规养殖场的处罚力度,对未安装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进行罚款,并可能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

3. 强化对粪污处理设施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的合规。

四、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我们将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对粪污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研究和改进适用于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

2. 组织专家团队对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提供现场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正确使用粪污处理设施。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禽养殖业中重要的分支之一,但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方式不合理,导致养殖粪污产生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农田氮磷积累、水体富营养化、空气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

为了遏制粪污治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制定生猪养殖粪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实施目标本方案旨在全面提升生猪养殖行业粪污治理水平,实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高效益”的养殖模式,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三、主要内容(一)科学规划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各地生猪养殖规模、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估,制定合理的生猪养殖布局。

2. 根据养殖密度、废弃物处置能力和环境容量等因素,科学确定生猪养殖场选址,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3. 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合理规划养殖设施和生猪养殖场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确保科学排放和污水排放目标。

(二)高效养殖1.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

2. 推进生猪饲料配方技术研究和推广,减少农药和抗生素使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氮磷排放。

3. 鼓励养殖户使用科学精确的养殖管理技术,减少因养殖不当而导致的粪污排放。

(三)粪污资源化利用1. 鼓励和支持生猪养殖场建设生物质气化、厌氧消化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

2. 建立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进行生物降解和有机肥料生产,通过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配套建设储液及抽运系统,实现粪污快速、高效、安全的处理和收集。

(四)监管与执法1. 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严格执法,对违规养殖行为及时处理。

2. 建立健全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实现对养殖粪污排放的全过程监管,及时采取措施遏制污染扩散。

3. 鼓励社会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和投诉渠道,及时调查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四、实施措施(一)政策支持1. 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设立资金支持项目,鼓励养殖场改造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牧区放牧养殖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协调。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并依法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举报。

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预防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

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牧主管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明确污染治理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I 目次一任务来源 1 二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编制原则................ 1 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 (1)2 制定标准的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 2 3 编制原则.......................................... 3 三标准的编制过程................................... 4 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4 1 畜禽粪污产生及其特点.............................. 4 1.1 废水水量与水质 (4)1.2 固体粪便 ............. .......... 5 2 畜禽粪污治理技术确定. .. 5 2.1 基本原则 (5)2.2 畜禽粪污治理技术路线 ................ 5 2.3 治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6 3 废水处理各工艺单元技术要求. 6 3.1 粪污收集及贮存 (6)3.2 格栅................. .............. 7 3.3 沉砂池...7 3.4 调节池.........7 3.5 前固液分离... 8 3.6 初沉池.. . 8 3.7 集水池.........8 3.8 厌氧处理单元8 3.9 好氧处理单元.. . 12 3.10 自然处理单元 ...12 3.11 消毒........... ............. 13 4 固体粪污处理技术要求13 4.1 固体粪污处理技术确定.13 4.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要求14 5 恶臭控制技术要求...... .... 17 5.1 恶臭产生.. . . 17 5.2 恶臭治理.........17 6 施工与验收........... ............... 18 7 废水处理各工艺单元运行管理18 7.1 调节池 (18)7.2 前固液分离.......... ................ 19 7.3 厌氧反应器.... 19 7.4 其它工艺单元...21 8 高温好氧堆肥运行管理..... 21 8.1 基本要求.. . . 2 8.2 一级发酵 .....22 8.3 二级发酵.. 22 8.4 堆肥检测22 9 恶臭控制运行管理.. . 23 五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关系及实施建议.............. 23 1 一任务来源为配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的有效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 年下达编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任务。

养殖场污染治理方案(4篇)

养殖场污染治理方案(4篇)

养殖场污染治理方案为减少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全乡畜禽粪污的综合治理工作,力争今年___月底前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考核验收,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总体目标,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重、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种养结合资源化、源头控制减量化、综合治理长效化措施落实,全力推进“生态”建设。

二、基本原则源头控制、一场一策的原则。

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严格环评审批,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管住新建的;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治理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管好原有的。

结合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

开展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经营主体粪污治理工作,根据畜禽种类、饲养规模、分布地域,分批次、分步骤推进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

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利用为手段,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小区)与农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生产关系,通过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方式,努力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

政策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

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形式,对治理成效显著并实现长效管理的畜禽养殖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调动养殖经营主体自觉自愿治理的积极性。

三、总体目标___年___月___日前,全县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畜禽粪污治理改造任务,实现达标排放。

___月底前,汴河等支干流水系___公里范围内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___公里范围内所有养殖场全部进行整改,实现零排放;其它区域畜禽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整改,实现达标排放。

建立稳定的农田消纳机制,采取工程化和农牧结合等污染治理模式,发展标准化养殖、生态发酵床养殖。

四、实施步骤(一)___发动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年___月___日)党委、政府召开全乡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工作,并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标准
(附件1)
根据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001),具体指标如下:
一、猪场污水每日最高排放量:
每存栏100头,夏季3.5立方米、冬季2.5立方米、春秋季
3立方米;
二、猪场污水最高日均允许排放浓度: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150毫克/升
化学需氧量(COD) 400毫克/升
悬浮物(SS) 200毫克/升
氨氮(NH3—N) 80毫克/升
总磷(以P计) 8毫克/升
大肠菌群数 1万个/毫升
蛔虫卵 2.0个/毫升
三、猪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臭气浓度(无量纲)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