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总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10.A、 25% B、 50% C、 12.5% D、 6.25%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13.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4.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15.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6.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17.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8.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1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0.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21.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22.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2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24.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25.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6.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27.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28.A、亲代 B、子一代(F1) C、子二代(F2) D、子三代(F3)2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名词解释遗传:子代基本上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子代与亲代、子代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完全一样的现象.同源染色体:在大小、形态、着丝粒的位置、染色粒的排列等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统称。
表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突变:染色体上某一个基因位点内发生了化学结构的变化.基因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等位基因总数的相对比率。
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
近交:6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交配。
近交衰退:由于近交,家畜的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各性状,都较近交前有所削弱的现象。
品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异质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来的种畜群。
随机交配: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群体中,任何个体与所有异性个体都有相同的交配机会,即任何与异性个体的结合都是随机的.群体有效含量:在近交增量的效果上群体实际头数所相当的理想群体的头数。
杂交:不同种群之间的公母畜的交配.杂交优势:杂种后代(子一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诸方面的表现优于亲本纯繁个体的现象.配合力: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优势的程度。
选择填空1、根据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可将生命有机体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高等动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结构,其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2、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主要包括染色丝、次缢痕、染色体基质、着丝粒、随体。
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这两类化学物质所组成。
4、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家畜育种学题库

家畜育种学题库
家畜育种学题库包括以下题目:
1. 针对维持群体均值而言,自然选择是离心选择。
2. 自然选择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3. 人工选择有明确方向性。
4. 人工选择的过程相对较短,相对较快。
5. 关于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错误的是(c)。
6. 人工选择方向性强。
7. 人工选择的性状变异单纯。
8. 人工选择配合近亲交配,不能促进畜群的改良效果。
9. 人工选择有可能依据基因型进行选择。
10. 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b)相关。
11. 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
12. 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
13. 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14. 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15. 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16. 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家畜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疆农业大学姓名:***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学号:*********家畜育种学试题(2014年12月5日)一、名词解释: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3、生长发育:家畜以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机能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个过程。
4、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得体重和体尺,代表该家畜被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5、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内家畜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6、经济成熟:指家畜经济利用状况为最佳的时期。
7、性成熟:指家畜的生殖机能开始正常活动,能够繁殖后代的时期。
8、生产力(生产性能):指家畜能产出合乎标准的,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的同时,对各种饲料和设备的利用能力。
9、性能测定:指确定重要经济性状,并对其表型值施行度量的过程。
10、群体遗传结构:指该群体各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占同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座上特定的基因型在该基因座全部基因型上所占的比率。
13、系谱:指某一种畜的父母亲及各祖先的编号、生产成绩及鉴定结果等重要历史性资料所记载的文件。
14、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5、人工选择:指人类从家畜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乎标准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的方法。
16、表型选择:指根据家畜实际表现的好坏来进行选择的方法。
17、基因型选择:根据所得性状基因型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的方法。
18、育种值:影响数量性状累加基因的加性效应。
19、综合选择指数:把多个性状的资料综合在一起,而制定的一种指数。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绪论1、名词解释: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上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家畜育种:2、问答题:(1)家畜育种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动物生产效率?(2)简要叙述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1、名词解释:家畜、驯养、驯化、物种、品种、品系2、问答题:(1)据家畜的定义,骡是家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什么区别?(3)家畜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4)家畜品种是怎样形成的?(5)家畜品种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家畜品种一般有哪些分类方法?3、填空题:(1)普通牛的祖先是原牛,巴厘牛的祖先是爪哇牛,水牛的祖先是野水牛。
(2)猪的祖先是野猪,主要是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
(3)绵羊的祖先包括亚洲摩弗伦羊与羱羊。
(4)山羊的祖先包括角羊、羊与塔尔羊。
(5)鸡的祖先主要是红色原鸡,鸭的祖先主要是绿头野鸭,中国鹅的祖先主要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
(6)一个家畜群体应该具备一些必需条件,即来源相同,性状和适应性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以及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才能成为正式的品种。
(7)家畜按照培育程度可分为和。
(8)家畜按照主要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例如,猪可分为脂肪型、鲜肉型和瘦肉型;鸡可分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牛可分为肉用、乳用、乳肉兼用、役用等;绵羊可分毛用、肉用、羔皮用、裘皮用等;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和兼用等。
(9)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进行分类。
(10(11)列举四个国外主要猪品种:长白(兰德瑞斯)、大白(约克夏)(中、小白)、汉普夏、杜洛克、波中、巴克夏、皮特兰等等(12)鸡(13)牛(14)羊4、选择题(1)下列动物不是家畜的是()。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

《家畜饲养学》全套精编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4、蛋白质净利用率5、理想蛋白6、瘤胃氮素循环7、过瘤胃蛋白 8、蛋白质降解率9、必需脂肪酸10、消化能(DE) 11、代谢能(ME) 12、净能(NE)13、常量矿物元素 14、微量矿物元素 15、佝偻病16、骨质疏松症 17、可利用磷 18、饲料转化效率19、消化率 20、综合法21、析因法22、维持 23、维持需要量24、日粮能量浓度25、孕期合成代谢26、蛋白能量比 27、代谢体重28、能量饲料29、蛋白质饲料 30、浓缩饲料二、填空题1、粗蛋白质%=N%×( )2、粗纤维由( )、( )、( )三种物质组成。
3、无氮浸出物%=100%-( + + + + )4、生长猪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5、雏鸡需要( )种必需氨基酸。
6、目前在猪、鸡配合饲料中通常添加的氨基酸有( )、( )两种。
7、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猪、鸡是以淀粉形成的( )为主;草食动物以粗纤维形成的( ) 为主。
8、泌乳母牛日粮中粗饲料比例提高,瘤胃内的( )酸比例提高,使乳脂率( )。
9、提高母牛乳脂率的措施,在饲料供给方面(1)( );(2)( )。
10、必需脂肪酸包括( )、( )、( )三种不饱和脂肪酸。
11、1兆卡(Mcal)=( )兆焦(MJ);1兆焦=( )兆卡(Mcal)。
12、家禽饲养标准中能量用( )体系;猪饲养标准能量体系是( )和( )兼用。
13、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能量选用( )体系。
14、生产净能(NEp)=代谢能(ME)-( )。
15、占体重( )以上的矿物元素为常量元素;占体重( )以下的矿物元素为微量元素。
16、常量矿物元素包括( )、( )、( )、( )、( )、( )、( )等七种。
在猪、禽日粮中通常添加的微量元素有( )、( )、( )、( )、( )、( )等六种。
17、生长畜禽日粮中钙与磷的比例应为( )。
(完整word版)家畜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8、培育新品种应含有:杂交创新阶段、自群横交固定阶段、扩群提高阶段、新品种的验收和推广。
19、记录分为临时性记录和永久性记录。
20、品系主要分地方品系、专门化品系、单系、群系、近交系。
21、品系繁育的程序有创造条件、明确目的、建立品系、利用品系。
5、家畜育种工作的特点: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
6、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7、影响生产力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与利用年限、个体大小。
8、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遗传源变、迁移、选择。
9、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选择差、遗传力。
10、选择可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防止近交的方法:(1)要严格选择与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 (3)血缘更新 (4)灵活运用远交
近交对生产有利的一面:(1)揭露有害基因 (2)保护优良个体血统 (3)提高畜群同质性 (4)固定优良性状
12、品系应具备的条件及品系繁育的重要作用?
答:应具备的条件:(1)品系应具有突出特点 (2)遗传性相对稳定 (3)应具有一定的数量
新疆农业大学
姓名:王国兴
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220140020
家畜育种学试题
(2014年12月5日)
一、名词解释:
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四、计算题:
1、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
家畜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物种2、品种3、品系4、家畜的体长5、狭义遗传力二、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说明: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就在题号前的□中打“√”,否则打“×”)□1、家畜和家禽是驯化动物。
□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都属于家畜家禽。
□3、基因频率等于基因型频率。
□4、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的,表型是连续的。
三、说明题(每题5分,共20分)1.品种应该具备的6个条件是什么?2.肉用鸡的生长发育测定指标有哪3个?3.表型方差可以剖分为哪5个部分?4.猪的繁殖性能主要测定哪6个指标?四.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 家畜的品系分为5类: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的方式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 计算题. (7分)计算个体X的近交系数和A与B之间的亲缘系数(结果用分数表示)。
A←───C←────E↙↖╱↖↖X F H↖↙╲↙↙B←───D←────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育种学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家畜育种学:简言之,AB 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为指导,以家畜为对象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详尽言:AB 是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和个体繁殖机会,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等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品种资源一门学科。
物 种 :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学上分类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其特点是,两物种之间具有明显不同的外部形态,内部机能及遗传因子,并具有严重的“生殖隔离”。
系 谱:一备选个体的父母亲及其祖先的编号,外型评分,主要生产性能的记录文件,即种畜卡片,通常可采用模式系谱选 择 差:由选择所造成的双亲均值的离均差或选留个体的均值与原群均值之差S =P-P 人 工选 择:即:按照人为制定目标(或标准),对家畜特定群体进行选择,提高符合人类目的个体的繁殖机会,使群体向着适应人类需求方向发展。
选 择反 应:遗留群的后代平均值与原群均值之差。
即:子女表型值的离均差称为选择反应(R )R =O -P世 代间 隔:即:子代(第一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其平均世代间隔为:∑∑===mi i m i i i nT n d 11/同 质选 配: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良公母畜交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近 交:在育种学上,将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的个体间的交配叫近交导入 杂交:引入杂交(introductive erossing )也称导入杂交(简称杂改)如某一家畜品种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在生产性能某一点上有些缺陷,而采用纯种繁育短期内又不易见效,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具这一缺点的优良品种杂交以期在不改变原有品种优点的情况下,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
级进 杂交:级进杂交也称改良杂交(grading corssing )选择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与被改良品种母畜交配,所得杂种再与改良品种回交,逐代进行,直至被改良品种得到根本改变,血缘与改良品种基本接近,再横交固定。
遗传 资源:即是一个品种、品系、变种,地理群体所拥有的G 库。
或被人们公认为有用的个别GT ,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素材,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是人类长期劳动的产物,是祖先留给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基因为同源相同基因的概率,即表示一个个体内由于双亲的共同祖先而造成相同等位G的概率。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书上找二、简答填空1、家畜育种学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1通过育种工作提供优良种畜,保证畜群生产性能的提高。
如:如牛产奶量(荷斯坦)3000kg-253300kg()产蛋 100-330牧2、为杂优利用提供可靠亲本猪可提高生产性能10-20%3、可以改变家畜的生产类型以满足不同需求4、提供合格整齐化的商品畜禽(如家禽、猪等)5、保存现有优良品种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美国农业部对近50年来各种科技因素对牧业的相对贡献率;3、按改良程度将品种分为哪几类;1、原始品种:人类干预小,对自然适应力强,耐粗,抗逆,生产性能较低,蒙古马,天祝牦牛,哈萨克羊,民猪、贮猪,仙居鸡等(地方品种及地方良种)2、培育品种: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饲养管理条件较高,分布广泛的品种,人工选择作用大于自然选择,如专门化的肉牛(猪)、乳牛、蛋鸡、肉鸡等。
3、过渡品种,培育程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品种。
4、我国普遍引进的三大优良猪种是那些;(杜洛克,约克,长白李高超提供)5、P21第2题;6、哺乳动物的毛色是如何形成的;哺乳动物的毛色是由被毛中黑色素(melanin)的有无和多少及分布状况所决定的,黑素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将黑色素(M)转移到被毛中。
真黑色素:黑色、棕色黑色素褐黑色素:红色、红棕色、褐色,黄色控制毛色的基因众多,系统复杂,在各种动物中表现有所不同。
哺乳动物毛色等位基因主要有6大系列鼠灰(野生)色系列(A)褐色系列(B)白化系列(C)淡化系列(D)扩散系列(E)粉红眼系列(P)毛色修饰基因7、P107第1、2题;8、P 143第1、2题;9、P 229页2、3、4题(请仅算近交系数);10、简单个体近交系数的计算(一)一般公式∑+=)1()21(A N X F F ……公式 F X :个体近交系数 F A :共同祖先近交系数表示某一个体由于双亲的共同祖先而造成的“同源相同”繁位G 的概率,或称某一个体本身的遗传物质中相同等位G 是纯合子的程度。
N :亲本相关通经键中的个体数11、P 254页2、5、7题;12、为什么会有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学说);(一)显性学说(双亲间显性G 之间互补)1/显性基因多为有利G ,隐性G 多为有害,致病、致死G2/显性G 对隐性G 有抑制和掩盖作用3/显性G 在杂种群中产生累加效应4/非等位G 之间的增强作用(二)超显性学院(双亲间等位G 的互作)认为杂优是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具有不同作用的一对等位G 在生理上相互刺激,使杂合子比任何一种纯合子在生活力和适应性上都更优越。
(三)遗传平衡学说由1961年杜尔宾提出:杂种优势是来自于两大原因的综合效应或平衡效应。
即:是由于双亲显性G 互补,异质等位G 互作,非等位G 互作,及三者的综合作用和累加作用。
13、经济杂交时对亲本有何要求;一、亲本的类别(一)品种:纯度;成本高(二)品系:纯度;成本低(三)种间:有最大的优势,但有繁殖障碍。
二、亲本群的初选(一)对母本的要求1/数量多,适应性强;2/繁殖力要高,泌乳力强,母性要好(母体效应);3/体格不一定要求太大。
(二)对父本的要求(1)父本的生长速度要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高h 2性状)(2)父本应与杂种所要求的生产力类型一致。
(3)不一定要有太好的适应性(个体少,开小灶)。
14、举例说明我国在肉猪生产中的经济杂交模式;15、为什么要保存现有低性能的品种资源——保种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6、简述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1、来源相同2、遗传性稳定(相对的)3、具一定的结构4、性状及适应性相似5、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行业协会所认证(品种验收)三、论述题1、试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传统品种优势品种退化及品种改良2、传统食品优势食品加工工艺落后3、劳动资源优势生产效益低下(与生产规模),饲料工业及动物保健工业落后(畜牧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表明某国经济发展的程度)2、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保存我国地方遗传资源。
3、论述社会经济条件对品种形成的影响。
有人认为品种仍“自然之产物”这是不正确的,只要打开品种形成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社会需求),在品种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很简单,对家畜品质的改良没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也无能为力,所以那时的家畜没有分化和形成形形色色的品种。
当时人类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当然也不需要也没有可能对家畜有过多的干预(选择),这时,自然因素左右着畜禽的生死(发展)。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由于战争的需要,匹成为战争的工具,这时,阿拉白马.蒙古马则应运而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新时期14-16世纪后)由于生产力飞速发展,乳酪.毛纺工业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起来,人们对肉、蛋、奶、毛的需求猛增,又促进了荷兰牛、美利奴羊等的形成,在18-19世纪的100多年,仅英国一地就选育了不少优秀的家畜品种(当时,10个牛,10个以上猪,6个马,30多个绵羊)。
在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体,故而形成了不少猪、牛、羊、鸡等地方品种,其中有些具有独特的优点。
如太湖猪(产仔最高46头),广东大花白猪早熟性好。
江苏的狼山鸡,九斤黄鸡,北京鸭等优良肉用品种。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推动许多国家农业现代化,特别是近30年来,配合饲料,冷冻精液NIA,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细胞克隆,转G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对品种的不断改良与有效的利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人类对畜产品的需要的改变,品种结构也很快得到改变,例如猪品种从脂用型改变为肉用型,肉用牛,肉用鸡也很快发展起来。
同时在育种工作中出现了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畜禽生产率为主的新动向,各种经济效益很高的畜禽“商品代”在国际上盛行一时,而为了生产这种具有强力优势的商品代,就必需注意再通过现代数量遗传和现代育种科学的最新技术与手段,加强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建立各级祖代繁殖场,使自已的产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这是现代育种工作的最大趋势。
综上所述,畜禽品种的形成的方向、速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和生产力水平,品种工作者应顺应着社会客观条件和经济规律的要求,才能创造出相应的新品种。
一、名词解释6、家畜广义是指:已被驯化的动物总称狭义是指:驯化了的哺乳刚的动物叫家畜,与农业有关的动物谓农畜、驯化了的乌刚的动物叫家禽。
家畜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既是生活资料(吃),又是生产资料(用),是畜牧生产的“工作母机”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驯化了60多种野生动物,随着生产和科技不断地发展,人类可能进一步驯化更多的野生动物。
7、驯化野生动物在驯养条件下,对新的环境已经能逐代适应的过程。
驯养将野生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喂养的过程。
8、品种是畜物学上的分类单位,是人类劳动之产物(人工选择),在家畜品种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更为一致的并能稳定遗传的形态、生理特点,具有更相似的经济性能,并能有一定数量的群体称为品种。
9、品系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是指品种内具有突出优点(特色、特点)和稳定的遗传性并具一定规模的种用畜群,品系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10、选择选择是动物起源与进化的动力和机制。
选择的实质就是打破群体随机交配体制,使群体遗传结构重新安排,以利于更好地适应特定目的(如育种目标或环境适应性)。
11、选配按照人们的育种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合适”的公母畜交配,以期获得理想的后代(遗传类型),即是一种有目的干预下的非随机交配。
12、杂交即指两个不同种群关系(不同种、属、品种等)的个体之交的交配,其后代称为杂种。
13、杂种优势通过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在生产力、生活力、繁殖力上都表现出高于双亲纯繁群体的现象称杂优。
15 、随机交配二,填空题1、美国农业部对近50年来各种科技因素的评估,对畜牧生产效率的科技贡献率分别是:遗传育种占_40_%;营养饲料占_20_%;疾病控制占_15_%;饲养管理占_20_%;其它因素占_5_%。
2、将家畜品种按其培育程度可分为_原始_,_培育_,_过渡_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