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馆、风雨操场设计调研报告针对这次设计任务,我认为风雨操场作为一个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其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各种功能区的布置和流线的组织,那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分区将成为风雨操场设计的关键所在。为了做好这一设计,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选取了部分学校的风雨操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介绍如下: 一、风雨操场设计分析

(一)、风雨操场的定义和功能

就我的理解来说,风雨操场就是在室外天气条件不适宜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基本体育运动的室内空间就是风雨操场,或者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小型的体育馆。 (二)、风雨操场的设计要点

1、风雨操场的面积应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应考虑全校师生聚会的需要,在面积上应符合建设标准的规定,在设计上应符合规范要求。

2、风雨操场可具备满足学校举办各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在纵轴线一端设置简易型舞台,并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存放活动座椅的库房。

3、风雨操场的位置应与室外运动场地靠近,以便二者连成一体综合使用。

4、为方便使用,风雨操场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如体育器材室、体育教研室、更衣室、淋浴及卫生间等。

5、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最大容纳人数的紧急疏散要求。

6、当风雨操场有对外开发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其出入口的位置与学校出入口的关系,不应使外来使用者的交通流线穿过教学区。

7、风雨操场应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主要采光面为南北向,即风雨操场的长轴为东西向,但东西山墙上不得开设采光窗以防止产生眩光。

8、风雨操场的室内空间应满足下表要求

使用说明

项目面积m2 净高m

小学中学中师幼师

小型 360 不低于6.0 容1-2班 -

中型(甲) 650 不低于7.0 - 容1-2班类型

中型(乙) 760 不低于8.0 - 容2-3班

大型 1000 不低于8.0 - 容3-4班

9、运动区四周(沿墙边)可布置活动座椅。可利用层高设置跑马廊,用来观看比赛及休息。

10、根据建筑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处理好大小空间的有机转换。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

11、处理好风雨操场和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对建筑风格和尺度

准确定位;结合周边运动场地,合理组织各种流线设计,避免交叉干扰;优化场地设计,满足疏散及消防要求。

二、风雨操场案例分析:

安徽大学体育馆

1、基地状况:

体育馆位于新校区南北轴线的尽端,西面紧邻九龙路,东面是校园生活区。南面是400米运动场与体育活动场地。 2、总平面设计:

体育馆以正六边形的建筑形态伫立在基地上,犹如一个雕塑形象,建筑在西面九龙路上设有出入口,作为体育馆对社会开放的专用入口,场地周围设有社会停车场。在建筑南北两面设疏散广场,周边设环形通道,结合建筑形态与周边场地,使建筑锚固在一个放射性形态的广场上面。

3、功能布局:

体育馆一层为比赛大厅、校体育部用房,运动员比赛用房、训练场地、乒乓房以及附属用房。建筑六边形形态的各边在一层都设有一至两个出入口,也都设有通向二层平台的室外大台阶。训练场地入口设在北面一层;运动员、裁判入口设在东面两边;西面两边分别是新闻媒体和管理运营出入口;贵宾入口设在南面一层。观众入口则通过六边形各边的大台阶直上二层。不同功能的分区明确,互不干扰,而同时也可以通过内部贯通的环形交通,

进行方便直接的联系,便于内部使用和管理。体育馆二层主要是观众入口大厅和环形交通空间,还包括小卖,卫生间等观众服务用房。体育馆三层是控制中心机房。

4、立面造型:

建筑外部造型采用体块加减的手法,通过大块体量的凹凸变化与大面积的虚实对比表现出建筑的雕塑感、现代感;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利用屋面与墙面的形体变化,形成了一个个性

鲜明的建筑形象。整个建筑通过建筑形体上的、墙面虚实上的、材质纹理上的对比变化等建筑语言力图创造出一种冲突与对比,一种视觉上的力感与美感,从而反映出体育建筑的精神所在。

5、材料运用

外墙采用仿石涂料与玻璃幕墙结合,屋面采用钢结构金属屋面。建筑基座采用石材贴面。

合肥一中体育馆

1、基地状况:

体育馆基地位于合肥一中校园西面,西侧为校园围墙,东侧为为校园田径场,北侧为科技图书馆,占地范围较为狭窄。 2、平面布局:

由于用地范围较为狭小,故体育馆的入口设置在东北角,与北侧的科技图书馆相呼应。体育馆的平面呈三角形,主看台设置在入口门厅的上方,背面为健身房、乒乓球室等用房,平面布置上较为合理。

3、交通组织:

主看台观众从主门厅两侧的楼梯进入,两侧的看台分别设置两部相对的疏散楼梯由于满足疏散要求。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主要通过两边的入口进入场地,与观众流线互不干扰。 4、室内环境营造:

体育馆比赛区和观众席的四周均设有玻璃窗,使得室内光线明亮、同时也满足了室内空间的通风要求。

5、结构体系:

本馆的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一层看台

与二层楼面连成一体,二层看台为悬挑结构;建筑屋面为网架体系,建筑结构与造型体系统一到了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